我的故事

生活是一次又一次的經曆,願與你分享。
正文

墨爾本唐人街的皇後伊麗莎白女士 (圖)

(2008-06-23 22:08:49) 下一個

我認識伊麗莎白女士是在1992年,那時候我還在一所商校混簽證,讀一年的電腦應
用課程,我老公剛來澳,在墨市一大學讀研究生。我所讀的商校的校長是一個中國
人,林校長。六十多歲的林校長是老華僑了,兩歲隨父母來澳洲以後就沒有回去過
中國,她隻會說一點客家話,國語就會一句,那就是“我不會說國語” 。她看上去
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模樣,所以學校裏很多中國留學生都跟她說中文,所以她就
學會了“我不會說國語” 這一句話。

林校長和伊麗莎白女士是遠親,當時伊麗莎白88歲的母親一個人住,她行動不方
便,要拄拐丈走路,不能自己做飯洗衣,伊麗莎白及她的兄弟姐妹都還工作,有自
己的家庭,不能跟老太太住,於是托林校長找個會廣東話的女孩子入住她母親家,
不收房費,條件是做一頓晚飯,留好第二天的午飯給母親,早上幫她放好碗碟,她
自己吃麥片。老太太在澳洲住了70年,隻會說廣東的四一話,廣東話大部分能聽
懂,但不會說,國語一點不懂,所以才有這“會說廣東話” 的要求。老太太的故事
下麵會提到。

林校長說她觀察學校的學生有一年,都沒有她看中的,她說她要自己先看中才行,
因為這跟老太太相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照顧好老太太,要懂她的語言,還得
會做廣東菜,脾氣要隨和,不能跟老太太鬧翻了,因為她和伊麗莎白畢竟還是親
戚,不能有尷尬的事情發生。我來她的學校後,她先是觀察了我幾個月,後給我機
會在她的學校工作,當普通的辦公職員,後來我老公來了,又見了我老公,最後才
向我們提出,問我們願不願意。我們聽了,當然是一百個願意,對中國留學生來
說,房租是最大的開支,能省去房租,就等於找到一份工了,做飯還不容易嗎,反
正自己都要吃的,多放一把米不就是了?他們又沒有要求我們洗衣服洗澡的。(就
是要求洗衣洗澡的,我們也會願意的,當時生活的詰拘,能省房費,幹什麽都行)
於是我和老公,由林校長帶去老太太家與老太太,伊麗莎白,還有老太太的大女
兒,伊麗莎白的大姐如碧見麵。伊麗莎白是老太太的三女兒,老太太一共有兩男四
女,六個孩子。後來她常常跟我們歎氣,說六個孩子,沒有一個可以服侍她老的,
對於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她怎麽都想不通。

我們到了老太太的家,老太太和兩個女兒都在,當時我們不知道伊麗莎白是誰,她
和她姐姐看上去完全是中國人的模樣,大約五六十歲的樣子,她們和老太太(我們
後來稱呼她阿婆) 講四一話,我偶爾聽懂一兩個字。她們對我們則用英文。因為伊
麗莎和如碧隻會說家常的四一話和英文,廣東話普通話都不懂。我對阿婆講廣東
話,她基本能懂。我老公隻能對著阿婆笑,因為他隻會普通話和英文。阿婆當時穿
了一件粉紅色的毛外套,頭發全白了,人看上去還挺精神的,她是坐在沙發上,也
看不出她走路怎樣,原來她是風濕性關節炎,兩腿不靈活,靠拐丈走路。大家打了
招呼,含糊幾句,無非是問我們在哪兒讀書,哪裏來的,來澳洲多久了等等。然後
伊麗莎白問我們什麽時候可以搬進來,我們說周末吧。就這樣大家見麵了10分鍾,
就各奔東西了,我們謝了林校長,然後坐電車會家。

說起阿婆,她是一本很長又很有趣的故事書。她的真名叫李維珍,是廣東四一縣
人。伊麗莎白的祖父,也就是阿婆的公公,陳老先生,與1954年被賣豬仔去了香
港,然後由香港來到澳洲淘金,在維多利亞洲的BALLARRAT金山淘金。金子沒有掏
著,他開始修路,他與當時的政府簽協議,在維省修了很多路 (至今在BALLARAT附
近有一條路還是以陳老先生為名的,可惜他的後輩們不知道這條路在哪兒) ,陳老
先生也因此發了財,還把自己老家村裏兩百多人帶出澳洲(以修路的名義)。陳老先
生回老家取了妻,並和老婆生下三個兒子。伊麗莎白的父親是老大,叫陳榮享。

陳老先生年紀大了以後,落葉歸根,他帶著老婆和三個孩子回到老家過晚年,在老
家去世。三個兒子在農村沒有什麽出路,於是又回到澳洲,開始在昆士蘭種水果,
後來他們在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市場開了水果攤,成了水果商販,又開了中國點心加
工廠,發了大財。據伊麗莎白說,那時候的他們家,可以說是墨爾本唐人中的首
富,他們家是唐人中第一個買車,第一個買電視的。據說,墨爾本現在凡是有中國
食品的餐館或店都有的“點心” 就是他父親發明的。

陳榮享二十歲時,步他父親的後路,也回老家托媒人找老婆,據阿婆介紹,當時的
媒人介紹,男女授受不親,是不能見麵的,但是陳容享執意要見上未來老婆才決
定,於是媒人不得不設計了一個約會,不讓阿婆本人知道,媒人把她帶到一個市
場,讓躲起來的陳榮享看一眼。後來阿婆聽老公說,媒人給介紹了兩個女子,陳先
生之所以選了她是因為她長得比較結實,另外的女子雖漂亮一點,但看上去很弱,
他選老婆是要能幹活吃苦的。當時阿婆十六歲。

阿婆和陳先生在村子裏結了婚,然後陳先生便回澳洲了。阿婆等簽證等了兩年,才
被允許來澳洲與老公團圓。那時澳洲實行白澳政策,中國人被排斥得厲害,阿婆的
簽證也還是臨時的。阿婆在澳洲生下了兩男兩女,在她懷伊麗莎白的時候,阿婆和
孩子的簽證不能續簽,雖然她的四個孩子都生在澳洲,她和孩子都不能在澳居住,
被迫返回四一老家,於是伊麗莎白便生在了中國。伊麗莎白在中國呆到兩歲,才和
母親兄弟姐妹又一起回到澳洲。那時候的陳家,做飯有保姆,清潔有工人,帶孩子
有奶媽,據說陳先生因他的地位,還去英國見過英女皇。可惜,太富有的家庭出來
的孩子卻都不大爭氣,沒有一個孩子繼承了父親的創業和勤奮精神,接父親的班,
據阿婆說,兩個兒子都沒用,其中的一個在父親的廠裏做,“連看一眼工人都不
敢,哪裏還能管得了廠?”( 這是老太太的原話) 。陳先生到了晚年時,與別人合
夥做事讓夥伴騙了,便一掘不起,家當一點一點流失,到了他閉目歸天時,隻留給
了老太太一撞他們自己住的房子。

就這樣我們住進了伊麗莎白媽媽的家,阿婆家有3間睡房,兩個客廳,一個飯廳,
兩個廁所,兩個浴室,澡池和淋浴是分開的。老太太用一個帶廁所的睡房,我們可
以用兩個睡房,一個拿來睡覺,另一個用作書房。老太太基本上隻在前麵的客廳
坐,所以我們有後麵自己的客廳,阿婆用澡池,我們用淋浴,互不相幹。我們知道
自己很幸運有這麽好的住宿條件,更重要的是,這麽好的條件還不用附房費。老太
太當時有三個孩子在墨爾本,老大如碧住得離她最近,同一個區,隔兩條街,老二
湯姆(就是那個不敢看工人的兒子)也不遠,老四伊麗莎白住得稍微遠一點,開車也
不過就二十來分鍾,老三艾琳和老五傑夫在昆士蘭,小女兒安妮住在美國,不常回
來看媽媽。老太太在墨爾本的三個孩子常來看望她,按中國人的傳統,除了沒有跟
老太太住以外,我認為他們算是蠻孝順的。如碧已快七十了,老公早已過世,留下
兩棟大房她自己都住不過來。湯姆的兒女都已離家,兩口子住。伊麗莎白離了婚,
四個兒女已成人,她也是自己一人住,何況當時她還在自己家開辦一個伊麗莎白中
國烹調學校,每星期四晚有十幾人來上課。伊麗莎白來探望媽媽是最準時的,每星
期六晚她會準時來我家和我們一起吃飯,我現在想起來,她是利用看媽媽的機會來
看我煮什麽她沒見過的新菜式的。烹飪是她的專行,當然她要利用各種機會來開闊
見識,不是我的燒菜手藝特別好,而是她與真正從中國來的人接觸並不多,她要了
解真正中國人的普通家常飯菜。我記得我的一道菜,螃蟹雞蛋豆腐湯還被她選用在
不知什麽節目上(她問過我是否可以) 。

伊麗莎白是如何走向烹飪之路的呢?她說,在她兒子上小學時,學校裏有些家長對
中國菜開始感興趣,伊麗莎白經常請他們到家裏來吃飯,給他們介紹中國菜,後來
那些家長想學習怎樣做中國菜,於是建議伊麗莎白幹脆開一個烹飪課,就這樣,伊
麗莎白在自己家開始了中國烹調學校,每周給十幾位家長示範如何做中國菜肴,
(那些家長就此在她家吃晚飯,當然是歡喜的事) ,那時還是六十年代,澳洲的中
國人遠不如現在多,伊麗莎白可以說是介紹中國烹飪給澳洲的先驅吧。伊麗莎白就
這樣在自己家開辦中國烹飪學校,她的顧客從開始的學校家長到社會,一直沒有間
斷,她也因此出版了兩本書,第一部叫“The First Happiness”( 第一幸福), 她說
她的書名來自中國的一句諺語:” 民以食為天“;第二部名為“The Heritage of
Chinese Cooking”( 中國飲食文化史) 。出書以後伊麗莎白名聲也越來越響,很多
電台和電視台都請她來介紹中國烹調。九十年代初她在墨爾本電視10號台每天上午
的”Good Morning Australia” 節目做中國烹調廚師,一做就做了10 年。在墨爾本
她被稱為“唐人街的皇後” 。為了弘揚中國文化,她還開創了獨特的“跟我遊唐人
街” 節目,親自給各界人士和遊客介紹唐人街的曆史和發展(他們家最早就住在唐
人街),介紹有獨特的餐館。每年在唐人街舉辦的飲食節她都少不了參加,擔任飲
食評論家。

現在的伊麗莎白,已經七十六歲了,還堅持開她的中國烹飪學校,前兩年還做“飲
食導遊” ,帶領遊客到中國旅遊,以飲食文化為主題。

認識這樣一位對中國飲食文化有傑出貢獻的女士,深感榮幸。

如要了解伊麗莎白更多的故事,大家可以狗一下”Elizabeth Chong”. 下麵的鏈接
也可以看一下: http://www.australiaday.vic.gov.au/events_ambassadors_details.asp?view=28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jane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阿凡弟的評論:

是"Good Morning Australia"吧? 她做那個節目最長. 謝謝來訪.
阿凡弟 回複 悄悄話 以前看過伊麗莎白的節目。
janex 回複 悄悄話 現在不用了,拷貝一下鏈接就可以了,JK最近可好?
jk 回複 悄悄話 看那個連接還要申請ID號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