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海泛舟

方顯英雄本色-- 股市投資探討
個人資料
正文

Steve Jobs 在 Stanford 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中文)

(2007-10-21 03:43:49) 下一個
(兩年前第一次讀到 Steve Jobs 在 Stanford 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就為他對人生深刻的理解而歎服。看來今天蘋果公司的成功,冥冥中藏著一種必然。Steve Jobs 的三個故事又何嚐不是對此最好的詮釋。對這篇演講雖然讀過多遍,但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 終於下決心翻譯全文,讓更多的中文讀者也能感受到大師的人生感悟。雖然翻譯功夫有限,也隻好鬥膽一試了。謬誤之處,敬請指正。Steve Job 演講的視頻和原文轉載在前一篇) 

      

蘋果公司總裁斯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在2005612日對全體史丹佛大學畢業生的演講:

 

今天,我非常榮幸來到各位在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大學畢業。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今天,我隻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的點滴怎麽串連在一起。

 

我在裏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麽,我為什麽休學?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下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那一天半夜裏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未預料到的男孩出生,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同意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才改變態度。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念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麽,也不知道念大學能對我有什麽幫助,而且我為了念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

 

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裏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五分錢退費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廟吃頓好飯。我喜歡那頓好飯。追尋我的好奇與直覺,我所駐足的大部分事物,後來看來都成了無價之寶。舉例來說:當時裏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法。在整個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簽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學書法。我學了Serif san serif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版印刷偉大的地方。書法的美好、曆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捕捉的,我覺得那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的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麽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 (Macintosh) 電腦時,我想起了所有當時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Mac機裏,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字體的計算機。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裏,Mac機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變間距字體了。又因為視窗係統(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如果當年我沒這樣做,大概世界上所有的個人計算機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體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裏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在一起,但是這在十年後回顧,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不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現在所體會的東西,將來多少會連接在一塊。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因緣什麽的 (karma)。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也讓我的人生整個不同起來。

 

我的第二個故事,有關愛與失落。

 

我好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麽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裏開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我們拚命工作,蘋果計算機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裏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而我才剛邁入人生的第三十個年頭,然後被炒魷魚。怎麽會讓自己創辦的公司炒自己魷魚?好吧,當蘋果計算機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他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家夥來,他在頭一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後來我們對未來的看法開始有分歧,最後隻好分道揚鑣。當這發生時,董事會站在他那邊,炒了我魷魚,公開把我請了出去。曾經是我整個成年生活重心的東西不見了,令我不知所措。有幾個月,我實在不知道要幹什麽好。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惠普(HP)David Packard跟創英特爾(Intel)Bob Noyce,跟他們說我很抱歉把事情搞砸得很厲害了。我成了公眾非常的負麵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穀。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著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的日子經曆的事件沒有絲毫改變我愛做的事。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是現在看來,被蘋果計算機開除,是我所經曆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包袱被從頭再來的輕裝上陣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麽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時期。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又開一家叫Pixar的公司,並和一位迷人的女士墜入愛河,她後來成了我的妻子。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計算機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然後,蘋果計算機買下了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計算機後來複興的核心。勞倫和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計算機沒開除我,所有這些事就不會發生。這帖藥很苦口,但我想病人需要它。有時候,人生中會遇到當頭一棒,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讓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你得找出你愛的,工作上是如此,對情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將填滿你的一大塊人生,唯一獲得真正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關係,事情隻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我的第三個故事,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如果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總有一天你是對的。」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裏,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幹些什麽?」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變革了。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做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工具。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譽、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麵對死亡時,都消失了,隻有最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陷入擔心失去什麽陷阱裏的最好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什麽道理不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髒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髒是什麽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把所有的事都安排妥當,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盡量減輕家人的負擔。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從胃進腸子,插了根針進胰髒,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太太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髒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複了。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曆此事後,我可以比之前死亡隻是抽象概念時要更肯定告訴你們下麵這些:

 

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但是死亡是我們共有的目的地,沒有人逃得過。這是注定的,因為死亡簡直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變化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留下空間。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麽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裏。不要被信條所惑-----盲從信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麽樣的人。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我在年輕時,有一本出色的期刊叫“地球編目大全”。它是在我那一代的"聖經"之一。住在Menlo Park離這不遠的 Stewart Brand 創辦了它,用他理想化的點睛之筆賦予它生命。 那是在60 年代末,在個人電腦和桌麵出版係統問世之前,因此所有的工作是由打字機,剪刀,和寶利來快捷相機完成的。它像是平裝版Google,比Google 的誕生早了35 年。它是理想化的,充滿了靈巧的工具和深邃的觀念。

 

Stewart Brand 和他的同伴們發表了若幹期“地球編目大全”,當這本期刊終於完成了它的使命時,他們發表了完結篇。那是在70 年代中期,我和你們的年紀差不多。在最後一期的封底上是一張清晨鄉間道路的照片。如果你是熱愛探險的人,那正是讓你躍躍欲試 的征程。在照片下邊有一行字:“保持饑渴,保持求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是他們最後的告別留言。保持饑渴,保持求知。我總希望我能做到那樣。作為剛畢業的新生代,我也希望你們:

 

保持饑渴,保持求知。

 

非常謝謝大家。 

 

 

(全文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new88 回複 悄悄話 感謝你的翻譯, 我喜歡看這些令人感動和有深度的文章.
直覺是金 回複 悄悄話 謝謝wavePlayer。我正處在人生轉折點,讀後有了更深切的感悟,對走自己的路也更堅定的信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