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67)
2013 (346)
2014 (204)
2015 (199)
2016 (738)
2017 (213)
2018 (120)
2019 (106)
編者導讀:當今世界,有很多頂著“強人”帽子的政治家,但絕大多數,都是演員。真正的強人,有眼光,有手腕,知道如何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大國領導人中,真正的強人在作者眼裏就一個:印度總理莫迪。
對印度來說,這個衝突能贏更好,提升印度士氣,真輸了也無所謂,反過來懟國內反對改革的各種勢力,誰再反對誰就是“印奸"。對中國來說呢,逢此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的選擇是談判解決,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未必能心想事成。所以印度可以輸,中國則輸不起。
欲知一國,先知其史。與中國相比,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簡直像萬國博覽會,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勢力走馬燈一樣在這塊大陸肆虐。講真,如果沒有種姓製,可能老早被各種叛亂折騰的體無完膚。同樣,如果沒有種姓製,印度今天的大國之路也不會這麽難走。
種姓和柴明達爾製根深蒂固,使印度容易被異族統治
種姓製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製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曆史。這一製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管祭祀,刹帝利管行政戰爭,吠舍工商業,首陀羅草根老百姓,在四等之外,還有達利特--根本不算人類。這種種姓製度根深蒂固之處在於,並非僅僅落於紙麵,而是落在人心。一個首陀羅農民有意見,但看到哪怕一個破落的婆羅門,也隻有低頭服軟。哪怕他舉起鋤頭立刻能殺掉麵前的婆羅門,他也絕對不敢。
看完印度史,是否比中國的曆史複雜?種姓製度,民族問題,宗教問題,曆史沿革,印度更像是一個地理文化概念,而非一個國家概念。因此經過這麽多年的整合,印度依然給人感覺亂糟糟的。直到現在的總理--強人莫迪。
強人莫迪登場,以牙還牙穆斯林和刮骨療毒廢鈔
當今世界,有很多頂著“強人”帽子的政治家,但絕大多數,都是演員。真正的強人,有眼光,有手腕,知道如何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大國領導人中,真正的強人在我眼裏就一個:印度總理莫迪。
吠舍出身的莫迪從政後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那裏發生了嚴重的穆斯林對印度教徒的恐怖襲擊事件,按照當今一般處理方法,除了緝拿凶手,恐怕安撫穆斯林是個必然選項。結果莫迪用了中世紀的處理手法:以血還血,以牙還牙。在他的煽動支持下,該邦的印度教徒群體之後三天裏猛烈攻擊穆斯林,結果導致約2000名穆斯林被殺,被強拆被毆打被驅逐的不計其數。接著莫迪還公然歧視恐嚇穆斯林。他提出,穆斯林是該邦的外來者、敵人和潛在的恐怖襲擊者,這裏的穆斯林要想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麽就必須對印度文化俯首稱臣,並平靜接受自己的非主體公民地位,並且若再發生對印度教徒的恐怖攻擊,那麽等待穆斯林,將是更加殘酷恐怖的報複。?
當上總理後,2016年11月,莫迪政府宣布自次日起廢止原500、1000盧比紙幣,並宣布發行新500、2000盧比的紙幣,民眾可至銀行以舊鈔兌換新鈔。印度是一個高度依賴現金的國家,90%以上的交易以現金完成。在這種背景下一次性廢除86%的流通中紙幣,可想而知難度巨大。
印度政府聲稱“廢鈔令”的目的是為了打擊恐怖主義、“黑錢”、腐敗。但這項廢鈔令同時規定,如果居民將價值25萬盧比(約合2.5萬人民幣)以下的舊幣存到銀行時,政府不會予以追問。但超過這個限額後,如果居民的存儲與合理收入不符,則將麵臨高達60%的懲罰性稅收。狠不狠?我不管你收入來自哪裏,更不會去一個一個去巡視或者審判,但凡超過合理收入的部分,直接上繳60%——否則,就是廢紙一張。
對全球金融市場泡沫的抑製行動又開始變得烏煙瘴氣,但這次的推手是印度。在宣布廢止大額紙幣流通後,印度政府現在又把目光瞄準了黃金。這次針對的目標不僅僅是金條,印度政府已經開始突襲搜查民宅。毫無疑問,其目標還包括沒收珠寶。任何人都可以想象由此產生的混亂局麵有多嚴重,而這種混亂依然在繼續。
印度民眾對突襲檢查的恐懼已經足夠多了,現在他們已經開始變得習以為常。而政府也認為需要平息國內民眾的焦慮情緒。但目前的突襲政策又讓局勢變得更加混亂。
對於稅收官員嚴查黃金的問題,印度政府不斷“澄清事實”:“如果已婚婦女擁有不超過500克的黃金,未婚婦女擁有不超過250克的黃金,男性擁有數量不超過100克的黃金,任何事情都不會發生”。印度政府還聲稱,對於民眾擁有珠寶的數量不做限製,“民眾應該提供珠寶給政府進行收購……包括那些繼承的珠寶。當然,稅收官員對於檢查中發現的黃金珠寶有自由決定的權利,特別是在數量巨大時。”
這種做法意味著什麽,可以非常不幸的認為,印度政府的稅收官員們剛剛贏得了一次彩票中獎的機會。在突襲檢查過程中,他們可以當場決定是否沒收一個家庭擁有的黃金珠寶。需要記住的一點是,印度已經擁有數量巨大的黃金儲備——2萬噸,大部分是繼承而來的,而不是由稅務部門搜刮得來的。現在印度政府賦予了稅收部門更多的權力,這是數十年未曾出現的。為了逃避這些政府部門的騷擾,有錢人將會為此付出錢財,而剩餘的人們將會遭受痛苦。
富人逃避,窮人和中產階級承受痛苦。
正如上文所述,“有錢人將會破財消災,剩餘的人們將會遭受痛苦”,而這種局麵正在印度國內上演。
阻力之大,你用腳趾思考都能想出來。那麽現在中印邊境衝突爆發,是為了什麽還需要我再說嗎?
中印邊境衝突,印度謀求大國崛起的必由之路
兩個都想成為強國的鄰國,如果能和睦相處才是怪事。中印在邊境爆發危機,隻是個時間問題而已。至於那些具體理由倒不是很重要,兩個體形苗條的人坐在雙人沙發上可以有安全距離,兩個體重超過300斤的巨胖,坐雙人沙發上,怎麽都會磕磕碰碰。錫金、不丹、尼泊爾夾在兩大有核強國間,不憋屈才是怪事。至於能否指望巴基斯坦很難講,因為巴基斯坦也指望中國出頭。
那麽對於印度而言,這場衝突固然在領土要求上有所企圖,比如改善地緣環境等等,但有很多文章說印度害怕中國軍隊進攻等等言論,這種話真是幼稚。現代戰爭,你就算靠的近,你敢進攻一個有核大國?平壤靠的夠近的了吧,幾千門大炮不就震懾的韓國當年死命拖著克林頓後腿不讓美國動手嗎?所以兩個有核大國之間,除非活得不耐煩,根本不會有大規模戰爭爆發。
西裏古麗走廊確實是印度軟肋
印度真正的目的之一是,用軍事衝突整合國內,這在曆史上真是屢見不鮮,戰爭和民族主義國家主義這個工具應用的好,就是整合國家的利器,用的不好,就是國家喪亡的前兆。目的之二,中國的一路一帶,勢力向中亞擴張是必然的,而中亞又被印度視為屏障,在這個節骨眼上來一下,無論輸贏,這一路上的國家勢力,都要掂量掂量成本收益,劃得劃不來。再有,本來周邊國家就對龐然中國心存忌諱,印度再吃個憋,說不定中國的戰略環境會更惡劣。一戰前,德國的崛起和強勢,讓矛盾重重的英法俄最終摒棄成見,各自做出讓步形成聯盟。
所以對印度來說,這個衝突能贏更好,提升印度士氣,真輸了也無所謂,反過來懟國內反對改革的各種勢力,誰再反對誰就是印奸。對中國來說呢,逢此多事之秋,真心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的選擇是談判解決,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未必能心想事成。所以印度是可以輸,中國則是不能輸。這麽個小小的衝突,輸了還談什麽中華複興,那就真成中國夢了,小小邊境衝突,極大考驗國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