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9)
2017 (46)
你有討好型人格嗎?
文/黎舒葦(曾用名:白色百合)
如果一個人對你的態度突然發生變化,比如冷淡或疏遠,你會不由自主地想是不是你有什麽地方做得不好,這就是討好型人格。
然事實不一定是你想的那樣,因為還有可能是那人自己的問題。
打個比方,因為健康原因你不能吃奶製品和大豆製品等含激素的食物。奶製品和大豆製品沒有變,是你的健康狀況變了。
家庭情況不可能完全相同,矛盾普遍存在是真理,隻不過存在的形式和程度不同。
有時一種局麵的產生,跟情商沒太大關係,因為情商告訴你的是“應該怎樣”,做不做得到因人而異。
人的慣性思維是,我以前怎樣怎樣對你,現在你又怎樣怎樣對我,百思不得其解,加上對方拒絕溝通,於是陷入死循環中。
人對自己最大的懲罰,就是用想象來模擬和架構對方對自己態度發生改變的原因。這原因的背後,是討好型人格,因為人總是希望自己被愛、尊重和惦記。
真相和真理不同,知和行不統一的時候多。人連自己的思想都無法左右,何況他人的?
討好型人格,表麵討好他人,實為取悅自己。相信你好我才好,你不好我也不能好。除了有“我在乎”的含義,還有“為了我好,你趕緊好吧。” 這種心態被動之極,近乎哀求。
可惜這種單向的意願,最終隻能將人逼入死胡同和牛犄角,以至於成為生命中的一個結。
無論如何你不能將自己的快樂拱手讓人,仿佛唯有靠人施舍你才能快樂似的。更不能用自己千錘百煉出來的莫須有的利刃來剜割自己的心,無論怎樣都不值得。
接受既成的事實,接受關係的現狀,不再覺得自己需要掌控一切。放棄對事物和關係的掌控就意味著自由和解放。你與對方的關係,你隻需要也隻能擔負你自己的這部分。
08.0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