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hitelily2007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人的大腦是個神奇的東西

(2016-10-20 14:52:41) 下一個

人的大腦是個神奇的東西

人的大腦是個神奇的東西,它會分泌神奇的物質,讓人呈現不同的麵貌和狀態。比如多巴胺,比如胺多酚。多巴胺是會讓人上癮的快樂物質,胺多酚是人體自愈鎮痛的腦內嗎啡。知道阿甘為什麽在路上跑了許多年嗎?基本上就是基於對多巴胺和胺多酚的需求。

有實驗用腦波儀在電腦屏幕上顯示人情緒變化對腦波的影響。笑與不笑時的腦波狀態完全不同。大腦其實並不能識別真笑或者假笑,笑哪怕作為一種練習對人體也是有益的。

笑是對腦部神經的最好按摩。笑尤其大笑,對大腦來說是在主動換氧。鬱悶時候的歎氣和疲勞時候的哈欠,都是被動換氧。想必二者在腦波儀前呈現的畫麵是不同的。大腦不能識別的,心可以識別,由衷地發自肺腑的笑更能促進神奇物質的分泌。生活中沒有可笑的,就去影音世界尋找能讓你發笑的,笑著笑著就會輕鬆許多。

唱歌、跳舞、瑜伽、健身,所有有氧運動都能改變腦波的活動,從而幫助神奇物質的分泌,原諒我把唱歌放在運動之列。還有桑拿,桑拿非有氧,也非運動。但它能讓人出汗,能加速心跳,加快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快了,帶進體內的氧氣也就增多,雖然是被動,也好過沒有。

看到這裏,你如果覺得這是一篇養身的文字那就錯了。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也可以增加快樂物質的分泌,這就是為什麽好的愛情和婚姻能讓人產生幸福感與滿足感。

遇見喜歡的文字,瞳孔會放大,注意力會集中,大腦呈現興奮狀態。聽到喜歡的音樂,耳朵會豎起來,音樂是波穿過耳膜,進入的不隻是耳內而是心裏,這是音樂的高深之處。音樂和文字,截然不同的兩種形式,經由不同的途徑,最後到達同一個地方。唯有走心的,才是永恒的。鮑勃。迪倫,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音樂人,正好說明了二者的兼容性。

一個喜歡創作的人,靈感來的時候,大腦活動一定是有別於平時的。當靈感變成文字以後,你的大腦無疑釋放了讓你快樂的物質,同時你的大腦也記住了這快樂,成為你下次創作的動力。

建立在文字和音樂基礎上的懂得,如同知己一樣可遇不可求。這是個氣味相投、惺惺相惜的問題,也是個發送與接收、頻率與振幅的關係。

接下來就是信仰,無論你的信仰是什麽,投入的時候,一定是最快樂的。盡管它看起來跟現實有距離,盡管有的時候你甚至懷疑它是否隻是紙上談兵。但它曾經給過你的那些多巴胺卻是真實的,這點你不能否認。

心理健康加之健康的飲食和鍛煉,人活到到一百幾十歲是沒有問題的。但看看現實,抑鬱、焦慮、甚至分裂。早衰不是沒有可能,阿爾斯海默也將不是老年人的專屬。這篇文字的初衷其實是,當人身體出現某種狀況時,可以試著轉變思維和意念,用健康的方式主動幹預身體,比如腦波、心跳和呼吸等。很小的改變,或許就能收益。

(原創勿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