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之將至
譯自 羅素《How to grow old》
其實,依著題頭,如何不變衰老才是這篇的本意,尤其在我這個年齡,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話題。我的第一個勸告,當然是慎擇你的祖先。我在這方麵做的不錯,雖然我的雙親英年早逝,外公也亡與67歲,但我的其它三位祖輩都享年80以上。在稍遠一些的先人裏麵,我隻找到一位沒有活到高年的。他死於現在不怎麽流行的疾病:砍頭。我的一位太祖母,也是濟朋的朋友,活到了92歲,而且直到最後一天,還保持著對晚輩們的威嚴。我的外祖母,一生難產多次,仍然養活了9個子女以及一位早夭的嬰兒,守寡了以後,馬上把全部精力投入婦女高等教育裏。她是吉頓學院的奠基人之一,並為婦女進入醫學而奮鬥終生。她多次講到在意大利碰到過的一位老人。當她問他為何憂傷的時候,他回答道,因為剛剛和兩位孫輩告別。“天哪”,她驚訝地叫道,“我有72個孫輩,如果每一次和他們告別都要傷感一次的話,我的生活該有多麽淒涼呀”。“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老先生回答道。但是作為72位裏的一員,我非常認同她的生活方式。過了80 歲以後她慢慢有些失眠,因此,她幹脆把午夜到淩晨3點這段時間,專門用來閱讀科普讀物。我不認為她會有時間留意衰老。我想,這就是永葆青春的秘訣。如果你有廣泛和有益的愛好,並且在裏麵有所作為,你就不會太在意那些年歲的統計數字,也不會在意那些來年有限的煩惱。
有關健康方麵我能說的很少,因為我很少生病。我想吃什們就吃什麽,想喝什麽就喝什麽,犯困的時候就睡覺,從來沒有為保健操過心。事實證明,我喜歡做的事情,一般都是有益健康的。
從心理上講,人到了老年要堤防兩種危險。其中之一就是過度留戀與過去,沉沁在過去時光的虛妄,擬或迷失在懷念故友的悲傷。一個人的思想更應該著眼於未來,從事那些應做未做的事情。
說來容易做來難,流年似水,積累疊長,人們很容易發現,如炙的情感似昨日黃花,敏捷的才思如白駒過隙。如果這是真的,我們應該選擇健忘,但是真的忘卻掉了,它往往就不是那麽正確。
另外一個要堤防的危險就是依附與年輕人,期望從他們那裏吸取朝氣和活力。孩子們長大以後,希望過自己的生活,如果一如既往還插手他們的事務,不知不覺中,你就會變成他們的累贅,除非孩子們出奇地遲鈍。我並不是說你不應該關心他們,但是這些關心應該是有克製的,最好有些博愛的成分,而不應該再放縱感情義氣用事。動物一般在子女長大以後就不再管他們了,但是我們人類,可能因為擁有最長的育嬰期,做到這一點好像有些困難。
我認為,超越了個人利益並在其中有所作為的人們,晚年才會幸福。隻有在這個範疇內,長年的經驗才可能結出累累的碩果。隻有在這個範疇內,智慧之花才可以盡情綻放。不要禁止孩子們犯錯誤,第一,他們不會信你,第二,犯錯誤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你若不能走出個人利益,除了掛念子孫之外你就會感到空虛。在這種情況下,你要知道,雖然你還能提供一些物質上的便利,比如給一些零花錢織件坎肩等等,但是,不要指望他們會享受你的伴隨。
有些老人苦於死的畏懼。年輕人心有所忌理所當然,因為擔憂年華未綻而亡與非命。而作為老人,曆盡了人生的歡愉與疾苦,收得生命果實之累累,若還患得患失,這樣不僅可憐而且有些無恥。克服這種苦澀心理的最好方法是——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慢慢拓寬你的興趣走向無私,解退自我的盔甲漸漸步入大同,讓你的生命一點一滴融入廣袤而無垠的宇宙。
生命本像一條長河,初時窄小,受兩岸狹迫,水流湍急而彭拜,擊岩石破瀑布,急不可待湧向前。漸漸地,河流長大,兩岸退卻,河麵寬闊而舒展,水流平緩而從容,在那盡頭,是無疆的大海,融入其中無怨無悔,舍去自我無跡無痕。
人,在老之將至時,如果能這樣看待生命,將不會苦於死的畏懼,你心係之事,後繼有人。你若力不從心,休息一下何樂而不為!人,不免一死,我願死於工作中,曉得其間,凡我能完成的,我都盡了力,凡我不能的,後人還會繼續。
子曰,老而不死是為賊也。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