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邦楚作品觀後感
(2007-08-18 07:07:20)
下一個
梁邦楚作品觀後感
劉綱紀
梁邦楚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老畫家。我過去不了解他,近日幾位朋友把他的作品拿來給我看,我一看就想起解放前曾看過的張書旗、呂鳳子二位先生作品的風味,有一種如逢故人之感。如他所畫的孔雀,絢麗而又淡雅,正是張書旗作品的風神;另一幅畫的是印度佛,筆墨老辣而高度簡練,恰是呂鳳子人物畫的絕詣。
三十年代是中國現代國畫發展的一個有鮮明特色、有重要成就的曆史時期。梁邦楚先生在那一時代的藝術氛圍中成長起來,直接承接了當時藝術大師的成就,這使他後來藝術的發展有了一個高的起點,一開始就能深味中國繪畫藝術的精神,而不滑入流俗的趣味之中。這是他的藝術的一個性寶貴特點。
梁邦楚先生繼承前人而又發展前人。他從張書旗的着意精工轉為蕭散,從呂鳳子的務為老到趨向飄逸,在總體上形成了他的作品特有的恬淡自然的藝術風格。如他畫的梅花,有一幅題為鐵梅的作品,看上去毫無老硬之態,但仍顯嫵媚清新;他畫的虎,有一幅題為虎威的作品,卻不使人感到猛厲可畏,反倒有些使人覺得天真可愛。
梁邦楚先生作品的這種恬淡自然的藝術風格是不易達到的。它既同畫家的心胸人品相關,還要有藝術上的長期磨練,否則恬淡自然就會變得疲軟淺薄,淡而無味。由於梁邦楚先生受過呂鳳子先生那種務為老辣的筆墨訓練,所以他在趨向飄逸之後仍不失用筆的骨力。同理,也由於梁邦楚先生受過張書旗先生着意精工的訓練,所以他在轉為蕭散之後並沒有流入草率。
《周易·係辭下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這“生”同時也就是天地之美的根本表現,也是中國畫追求“氣韻生動”的根本由來。自古以來,中國花鳥畫就以能寫出天地萬物的生機、生意者為最高境界。梁邦楚先生的花鳥畫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是充滿生機、生意的。這特別表現在他最愛畫的“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畫題中,其他的作品也莫不皆然。
藝術的發展是一個無止境的曆史過程,也是一個民族的生命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是由前後相繼的無數藝術家的勞作與貢獻組成的。梁邦楚先生在中國現代國畫發展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們應當搜集研究他的作品,使它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係武漢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著名美學家
本文摘自2002/12期《書與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