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胡地風騷

創建文學城博客是要選一個分類,搔首,因為自己也不知道會寫些什麽,最後選‘旅人遊記’。其實和旅遊無關,隻是人生即旅行,博客大概可算這有終點的路途上聊解寂寞的一點記錄。是為介紹。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武術及其他

(2011-02-05 10:44:44) 下一個

過年了,倒也沒有太多的節日感。上網看春晚,也看不下去。忽然想到武術。人的思維真是奇怪。

前段時間的“少林弟子”被美國警察一拳擊倒,我特地去找到錄像,感覺就是亂打。不過現在誰不是亂打呢。那些散打比賽,基本都是一個套路,“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反正腳比手長,掄上了就賺了,掄不著也把你擋在外麵。腿長的自然就占點便宜,這和導彈比射程是一個意思。

這樣的打法,隻有一個字形容:醜。

我想像中的武術,應該是優美的,空靈的,有創造性的。譬如世上的一切,到極致,便應該是美的。枯燥的數學,也同時是世上最美的事物。

但是這樣的武術家難得看到。我們最熟悉的,自然是李小龍。

李小龍的功夫是真功夫。美國著名功夫高手CHUCK NORRIS,也是動作明星,在李小龍麵前輸得心悅誠服。“猛龍過江”裏有二人的精彩對決。李小龍既能打,同時也打得好看。他的關節極其柔韌,靈活無比,有傳言他手術切斷了部分韌帶來達到這種高度的柔韌。李小龍具有高度的爆發力。傳統武術講究“寸勁”。他著名的一寸拳,可以以一寸的距離出拳而擊倒對手。根據很多人的回憶,他在練習中,多次將上百磅的吊空沙袋踢飛。他的截拳道,更是以比對手更快而著名。

更快,更高,更強,李小龍都做到了。他貫通東西方技擊術,博采眾長,自出新意,稱他為武術大家,不為過。

要按金庸小說裏的分類,李小龍足以縱橫武林,當個江南鏢局總舵把子,那是沒有問題了。

當今世界,這樣的人有幾個呢。

但他還不是我心目中的武術大家。

他夠強,夠硬。但他還不夠軟。

李小龍為了增強自己的力量,采用了大量西方的訓練方法,包括服用藥物,電擊身體。他的身體,脂肪不到百分之一。這是他的力量來源。

西方人比較吃這一套。施瓦辛格靠一身腱子肉,連州長都當上了。

中國的思路是不同的。中國哲學自古講的是天人合一。人的力量是哪裏來的,不是黨給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這個天上,是自然的力量。人體潛在的力量,遠遠超出我們的認識。

中國的傳統武術,分內功和外功。外功比較好理解,基本就是硬功夫,腱子肉肯定是少不了的。到了火候,像大鐵棰傳裏那樣,上百斤的鏈子錘虎虎生風,收放自如,已經是奇人了。

內功比較難理解,很多國人也不相信,對老外來言就更是胡說八道範疇了。

少林功夫有沾衣十八跌,我的理解算是借力打力。力道用對了,別人的勁就變成你的勁了。

我帶球前進,餘光注意到旁邊一個開武館的日本球員使足勁橫衝過來,大概想借衝撞之力把球搶過去。我沉了一下身,感覺他將碰未碰我身體的時候,略微快速一抖,他就連滾帶爬飛到三米開外去了。

我的動作很小,別人還以為是他自己沒跑好摔了出去。

我小時候常玩一個遊戲。兩人對立,舉手互相以手心相抵。看誰能在推手,退手之間讓對方失去平衡移動腳步。比的就是力在和不在之間的差別。

這和讓他摔出去的道理是一樣的。

日本球員有時會表演一下功夫。他可以很輕巧地摔到地上。我模仿之下,摔得生疼。

我其實從來不會武術。但不妨礙我理解武術的道理。

傳統武術講究強身健體。這不是一個純粹道德上的說辭。這其實是最深刻的武術道理。

李小龍早亡,源於他的極度訓練方法,藥物,電擊,摧毀了他的正常身體機能。

一些武林中人的回憶錄裏,高手對決,三招兩式,比比劃劃,就已定勝負。旁人還沒看出什麽名堂來。所謂高手一伸手,便知有沒有。

而據回憶,一位真正公認的武林高手,他的弟子摸他的肌肉,竟然是非常柔軟的。

我堅信他可以打敗施瓦辛格。譬如霍元甲可以打敗俄國大力士。

柔軟不代表無力。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可不是講男女關係。

人最大的力量,不是大塊的肌肉。是和自然一體,蘊藏在人體深處。

曾經有俄國人在北極遭遇北極熊,情急之下,竟然一躍爬上三米高的機翼。

南京最近一個五十多歲的裝修工在五樓窗戶上幹活。感覺從六樓掉下一床被子,順手接住。結果是個78歲的孩子。幾十斤的東西從樓上掉下來,那是多大的力量,他信手就接住了。從照片上看,他個子瘦小。

要是現在讓他重來一遍,我相信即便他接住了,多半也會失去平衡一起接著往下掉。

他不知道危險,這種放鬆的狀態讓他的潛能發揮了出來。

曾經有一農婦,睡夢中被卡車從肚子上壓過。居然毫不知情,毫發無損。

我相信人體的潛能是巨大的。問題是我們不了解它。

內功的本質就是讓人可以控製自己的潛力,讓它在合適的時候起作用。

我們充滿焦慮,渴望,我們緊張。

真正的武術大家,是放鬆的,協調的,輕靈的。當他們動起來的時候,那是相當地有氣場。

他們帶動了體內的能量,甚至自然的力量。

傳統練功,講究地勢。要有陽光,樹林,新鮮的空氣。因為這樣可以吸納自然的力量。

晚上當然也可以練。譬如梅超風那樣的武功,晚上練就比較合適。

當你處於放鬆,愉快的狀態,你的身體就和諧,與自然交融。強身健體,就不再是空談。

李小龍走向了相反的道路。

據說現在國內,在與世隔絕的地方,還有會傳統內功修煉的人士。甚至金庸小說中的林中飄飄若仙的世外高人還是有的。他們可沒有吊威亞。

外功的修煉,是一種方法。內功的修煉,是一種哲學。

李小龍雖然大學學的是哲學,但顯然他還沒有理解中國的傳統哲學。

人不可能也不應該去戰勝自然。應該和自然統一。當你真正理解,尊重自然時,自然就會接納你。

但是真正能理解,能得道的人又能有幾個呢。

不可否認,練外家功夫容易,也比較有保障。天天練,肌肉總是會大起來的。世上總是毛賊多,會點功夫,大多時候就夠用了。

練內家,要有耐心,和悟性。參不透那若有若無的一念之間的區別,練十年,也沒什麽區別。

譬如參禪打坐。沒有悟性,參一輩子也無用。否則和尚不都成佛了。

中國傳統文化,佛,道,儒,參差往來,哪裏那麽容易明白。

中醫的式微,也是一個道理。

當中醫,要懂君臣佐使,藥物產地,炮製方法,節氣時令,經脈血絡,搭脈問診,針灸火罐。

每個病人,每個病例,在中醫眼裏都是不同的。

當我們生病時,西醫認為是感染,中醫看法是不通。你的某個部位不通了。吃藥也好,針灸也好,就是為了讓你全身通暢。

譬如你臉上長個疙瘩,仔細摸摸,硬邦邦的。慢慢好了,就又恢複柔軟的狀態。

柔軟!

西醫是外家功夫,不對的地方就給你拆拆洗洗。

中醫是內家功夫,講究的是心領神會,虛無縹緲之間分出勝負。

中國功夫太難練了。

現在人看著動畫片,吃著快餐,聽著搖滾成長。如何還能有心境去體會那種天外飛仙,羚羊掛角的意境。

西方的東西,以精確的科學為依托,傳承有序,可以複製,學習,一本書就可以教下去。

中國的東西,要悟性。你是高手,未必你的兒子就是。一斷了代,就難繼續流傳。

難怪現在中醫學院,學得都是西醫的東西。怕是那些老師自己也在半夢半醒之間吧。

魯迅頗憤恨庸醫,藥引子蟋蟀竟然還要原配的。

問題是誰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不是庸醫,也許真的是要的呢。魯迅偷懶,胡亂拉郎配對,耽誤了父親?

懂的人越來越少,所以武術越來越難看,看病也越來越無趣了。

小時候看病回來,還會研究一下藥方,大黃,甘草,半夏,譬如和一群精靈對話。

現在誰在乎那阿莫仙是何方神聖呢。

現在連機場都可以照X光了,你身上有點啥別人都看得一清二楚。那種朦朦朧朧,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太難保持了。

但是我們還是期待著真正武林高人的出現。

那是大美的境界。

但轉念,這個世界已經不是他們的世界。也許還是應該讓他們在自己的空間繼續存在吧。

美的和醜的,原本不必共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