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進大學的第一個冬天時聖誕節剛開始在國內嶄露頭角。我們一夥男男女女,決定去中山南路上的一教堂。我們一路從學校步行了好幾公裏,想象著坐在高大的教堂裏,聽著教堂的音樂和鍾聲,為即將來臨的高雅時刻而興奮不已。結果我們驚訝地發現教堂前麵竟然聚集了比我們想象中多得多的人群,都被拒絕在了大鐵門外。我們稍微嚐試後就意識到是沒有可能進去了。我們略微有些掃興,不過簡單討論後就到夫子廟去逛了。我們本來就是到教堂去圖新鮮的嘛。
十年後我去國時,聖誕節已儼然是一重大活動了。去教堂的依然多,更多的人在忙著參加爬梯活動,品嚐美食,參與抽獎,以得到高級場所爬梯邀請為榮。對年輕人,聖誕節還有巨大的浪漫色彩。在叮叮當當的音樂和聖誕老人慈祥的目光中,似乎連凜冽的空氣都變成粉紅色的了。
我到美國後驚訝地發現原來聖誕節不是這樣過的。生活總是和人開玩笑,“活到老學到老”真是沒錯。原來美國人過聖誕基本都在家窩著,沒人出去瞎逛,好像也沒見人借這機會去追美眉。整個一家庭聚會,類似咱們的春節,不過他們沒有第二天到處去拜年就是了。
所以我就很認真的說,“你們在國內這樣大張旗鼓地過聖誕實在是可笑,理由如下:
1.這是一宗教節日,你們既然不信基督教,過它作甚?
2.這是一家庭節日,你們借機混吃混喝,夜不歸宿,豈不貽笑大方?”
不過這些話到現在也僅腹誹而已。
今天忽然看到“華爾街日報”上關於聖誕節的文章,大致講聖誕節曆史如下:
聖誕節實有兩個起源,一為世俗的來源,也就是我們今天的爬梯,送禮的來源。慶祝的是冬天消逝,日照重返。早在古羅馬時代即有,稱 “Saturnalia".
二為宗教的來源。基督教一開始並不過聖誕節,“Christmas of Nativity", 即基督的誕生。早期過的節日是以月亮曆為準的複活節(Easter)及其他相關節日如Ash Wednesday, Good Friday.
公元354年,在大批民眾皈依基督教背景下,教皇Liberius首次把Nativity加入節日。由於世俗的Saturnalia是12/17到12/24,教皇把聖誕節定在12/25。這基本上是出於促銷的目的,這樣老百姓剛吃喝玩樂了一星期,接著又來一宗教節日,時間一長就都混一塊,宗教的滲透目的就完成了。厲害啊,這教皇要擱現在絕對被大公司搶。另一原因是12/25也是與王權聯係的太陽神之日,這樣有助於獲得世俗權力的支持。
此後直到中世紀晚期,聖誕節基本上還是一大眾的,亂哄哄的節日。法國人會趕一頭毛驢進教堂,紀念那頭把瑪麗馱到野驢撒冷(Bethlehem)的毛驢。這個人驢同歡的活動稱為 “the Feast of Ass", 法國人愛瞎折騰可見一斑。
到了宗教改革時期,清教徒們看不下去了。他們大刀闊斧的改革成果也包括了聖誕節的勢微。在蘇格蘭和英格蘭聖誕節先後在16,17世紀被禁,到現在在新英格蘭清教徒區,12/25人還得去上班呢。當然後來由於擔心失去信徒,大部分清教徒教堂又恢複了這一節日。
19世紀早期在紐約開始我們現代版的聖誕節,仍充滿世俗色彩,但從一社區大爬梯逐漸變成家庭性的活動,尤其受到兒童的追捧。Washington Irving 寫的 “Diedrich Knickerbocker's History of New York" 中描述了聖誕老人, 那時叫 “Sinterklaes", 駕著馬車從煙囪裏送快遞的情形。 1821年聖誕老人終於坐上了馴鹿拉的雪橇。過了兩年人們才知道原來有八頭鹿,它們各有名字。
現代聖誕老人的形象直到1860年代才由漫畫家ThomasNast確立。此後半個多世紀聖誕老人還可以自由挑衣服。二十世紀早期可口可樂公司在廣告中給他穿上了紅衣服大受歡迎,可憐的老人從此就一直紅了快一百年了。你要是地攤上看見聖誕老人穿綠的,黃的,白的,甭管是啥趕緊買,那都是古董。不知道隨著氣候日益變暖,聖誕老人有一天會不會穿上短袖T-shirt.
聖誕節後來的廣泛傳播和洋快餐在中國的成功差不多,都是抓住了兒童市場。1870年美國總統 Ulysses Grant 把聖誕節定為全民的法定節日。從此就一直過了下來。順便提一下,聖誕樹不是英美人的創造,是從德國傳播來的。
生活又一次開了我的玩笑。本來以為自己西天見到了真經,可以回東土講學了,忽然發現東土的經也是真經。聖誕節居然是這樣一個來源,宗教與世俗互相糾纏,而世俗的成分似乎還要多些。宗教並不如我們以為的那樣單純,世俗也並不等同於無聊。到教堂裏紀念當然不錯,到飯店裏娛樂也很合理。細究起來,娛樂的方式倒更返樸歸真,契和了聖誕節最初的本意。聖誕節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Merry Chritmas! Merry Saturnalia!
指正得對,伯利恒是耶路撒冷附近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