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文學城上陳平提出采用黃帝紀元,這是近年來比較有影響的一次對黃帝紀元的推廣。查了一下,網上關於皇帝紀元的介紹比較簡明扼要的文章是下麵一篇。我認同該文的觀點,黃帝元年的準確性並不重要,隻要得到廣泛認同就行。最後的結論是,今年春節是黃帝紀元4715年。另外百度百科上有對黃帝紀元和黃帝曆的介紹,其中提到許文勝在2007年提出恢複黃帝紀元,並得到其他學者的支持。更早一些,辛亥革命期間,就有革命者提出采用黃帝紀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ddf9e0102xkv4.html
網友@遠華之鷹問:“今天西元2018年1月6日,用黃帝紀年是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1月6日俺撰文解答。後許多朋友在評論中提出了不少意見和見解,俺特意更新。
製訂曆法需要一個起算點,這個起算點就叫做曆元。象公(西)曆的曆元是以基督元年耶穌誕生日為起算時間,而中國的曆元則與天象有關,華夏民族的農曆曆元按幹支記年法是始於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合朔並交冬至。據說在黃帝即位的那一天即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正好是天文中五星聯珠的時候,五星聯珠,既是幹支曆法的開始,又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聖人即位的時刻,自然就成為了中華民族曆法的開端了。
有人說,黃帝即位是幾千年之前的事了,其準確度值得懷疑。
準確是相對的,黃帝元年準確度也許值得懷疑,但是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西元就準確嗎?公元,即公曆紀元,原稱基督紀年。16世紀,意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才製成的一種公元的曆法。1582年,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準頒行。1582年之後確定的公元元年,其準確性也同樣經不起推敲。
因此,是否準確不要緊,隻要大家都認那一天就行。
清朝末年,革命黨人為推翻清政府,大力推崇中華遠古人文始祖“黃帝”,革命黨人以推翻滿清政府為目的,自然不願意使用清朝年號,他們提出中國應采用黃帝紀年。辛亥革命之前,革命黨在書籍和報刊上,使用了黃帝紀年,例如:嚴複1898年提出“開國自黃帝至今4386年”;1903年劉師培發表《黃帝紀年論》,署“黃帝降生4614”;1903年《黃帝魂》推定為黃帝紀年為4614年;1908年同盟會祭黃帝陵文以該年為黃帝紀年4605年。
關於黃帝紀元的年份,有幾種說法。以上各家主張的“黃帝元年”的時間很不相同,分別為:
1、嚴複,2488 B.C.(即公元前2488年)
2、劉師培,2711 B.C.
3、《江蘇》雜誌,2491 B.C.
4、同盟會祭文(道曆元年),2697 B.C.
5、宋教仁及《民報》,2698 B.C.
網友@胡人怎能愛中華黃帝紀年道教有清晰的記載,按照甲子推算很容易就可以推算出來。
道教的起源即來自於上古時代的黃老之道,公元前2697年黃帝製甲子,即黃曆元年。自黃帝戰蚩尤,問道於廣成子,至九天玄女向黃帝麵授兵符印劍,創甲子以紀年,最後黃帝乘龍升天,因此黃帝被曆代認為是帝王成仙了道的樣板,稱為道教的始祖,老子為道祖,張道陵建立了完備的道教製度,被稱為教祖。
道曆為道教專用曆記,在演變過程中又被稱為六十花甲曆、華胥曆、華曆、伏羲女媧曆、甲子曆、黃帝曆、黃曆、農曆、周曆、中華曆、中曆。以黃帝六十甲子紀年,傳說黃帝時代的大臣大撓“深五行之情,占年綱所建,於是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日,謂之枝,幹支相配以成六旬。”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道曆計算方法:因公元前 2697 年為黃帝紀元開始,所以用公元前紀年 2697 年加上公元紀年。如:公元2018年 =2018 2697 年 =4715
這個計算方法,本質上和道曆是一回事,但加以了優化,主要有兩方麵:一是起點不一樣,最早以夏至為起點,後調為冬至為起點。二是中國的曆法是一個逐漸完善過程,早期曆法不完整導致的調整。因為曆法換算關係,這種官點比道曆早一年,故黃帝紀元為2698年。
在革命黨四個派別所主張的黃帝紀年中,得到最廣泛認同並不是道曆的元年,而是優化之後的2698 B.C。宋教仁及《民報》采用的就是2698 B.C。武昌起義後,革命之火迅速燒遍半個中國,在“複漢”潮流中,各地新成立的革命政府,紛紛以黃帝紀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後,湖北軍政府首次采用黃帝紀年,並采用了民報的觀點,以1911年為黃帝紀年4609年。湖北軍政府所發公告也簽署為黃帝紀元4609年。
1、不死無道認為嚴複的2488年最接近,他主張2379年B.C的說法
@不死無道:[哈哈]黃帝元年是前2379年。嚴複的最接近曆史,但他的這年代直接引用竹書紀年,而竹書紀年帝嚳和帝堯部分簒亂嚴重,他沒能甄別就直接使用,可惜。
@不死無道反對簡單用甲子進行推算,他認為:“沒那麽簡單,守喪、變亂、以及夏紀和商紀的吻合與重疊等等問題,如果沒家裏大人一一交待清楚,相當費力難弄。倒不是僅僅甲子周期一推就齊活的事兒。”
2、《江蘇》的2491
估計計算方法和嚴複的差不多,就不詳述了。
中華民國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電令各省,從“黃帝紀年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即從1912年元旦起,停用使用黃帝紀年,全國統一采用公曆。
“黃帝紀年”說從此便暫時歸於沉寂。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炎黃熱興起,又有愛國者人老話重提,提議以黃帝紀年。理由是:西元紀年有基督教的宗教背景,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又稱“西曆”),實行黃帝紀年,有助於恢複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
對此,本人認為:一是,使用黃帝紀元的說法很有道理。雖然黃帝紀元可靠性不一定高,黃帝的準確即位日考證難度大,但是,西元紀年本身也難言準確性。使用黃帝紀元關鍵在於文化意義。二是,中國人使用西元已經習慣,再改成以黃帝紀元為主,難度太大,也不利於與國際接軌。但完全可以把黃帝紀元作為輔助紀年方式,也很現實。就如中國農曆與公曆並行一樣。
因此,本人建議:在公元紀年為主的情況下,黃帝紀元應作為為輔助的紀年方式。四種觀點中,那個準確不要緊,隻要大家都認同就行了。建議以民國官司方為準。
例如:今年是公元2018年,按六十甲子是戊戌年,黃帝紀元是4716年。
2018年1月1日,是黃帝紀元4714年11月15日。2018年2月16日是黃帝紀元4715年1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