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72)
2009 (88)
2010 (92)
2011 (117)
2012 (129)
2013 (109)
2014 (79)
2015 (62)
寫情
——李益(唐)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裏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想起了納蘭的那首廣為人知的東東,讓我來套用一下描述李霍二人的愛情悲劇:“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如果李益和霍小玉的感情隻是停留在最初,把邂逅時那番百無禁忌的歡聲笑語凝固,省去日後變幻莫測的俗世考驗,省去畫心,猜忌,無助的等待,該有多好!縱是不能前進,亦無須後退,縱是不能相守,亦無須躲藏。。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如果李大才子能夠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抱得美人歸,那又是另一番人生景致。可惜才子還是背棄了誓言,世事侵襲,愛情可能是女人的命根,但永遠不會是男人的全部!霍小玉輸了愛情,李益輸了人格。他送了她一命,她毀了他一生。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這幾句正是活脫脫的無奈無助,自哀自憐,傷心欲絕的棄婦霍小玉的寫照,如果小玉知道李益另娶他人後,反應不是那麽強烈,如果她性子不那麽決絕,聽說過“有一種愛叫放手”(霍霍,我先砸我自己);如果她再有那麽點幽默感,懂得“我愛你但與你無關”,可能也就闖過這道情關,逃過生死大劫,日後可能還有一番後續也不得而知呢!。。偏偏她不要命了,在臨終前,對李益發下毒咒:“李君李君,今當永訣!我死之後,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
霍小玉因為絕色早夭,多被後人施以同情憐惜之意,李益形象則一落千丈。其實我我覺得李益更可憐,他遠不夠“壞”,霍小玉的死,他無法置身世外,深深內疚,情殤導致心理變態,從此他的一生中再沒有快樂的日子,這種懲罰真是比死還嚴酷!霍小玉的死,難說是死在李益的負心,還是她自己的心“毒”。。李益“貪”,圖的是妻家門第富貴,有利仕途;霍小玉“嗔”,得不到就要化為厲鬼報複。。
若說李益和霍小玉用今天的話來說,都是精英了,都是絕頂聰明之人,緣何如此?“不知廬山真麵目,隻緣生在此山中。。。”後人,如你,如我,因為恰恰說的是別人的故事,所以口若懸河,真的是輪到自己,又有幾個人能做得更好?愛情這個東西,如果水到渠成,那叫花好月圓——有緣人終成眷屬,否則還真是雞肋,輸給現實——淪為“鏡花水月”,悵然暗歎一聲“有緣無分”。。。
好的香水,味道不會刺鼻;好的茶葉,入口不會生澀,越是情深意切,寫在紙上的文字也往往越淡,正像李益的這首《寫情》“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平淡中詩人的聊無思緒,懺悔歎息之情可見一斑了,一路讀來,頗為之動容。。
ps:恰巧寫在七夕,純屬巧合:))鵲橋相會,本是件浪漫的事兒,至少對離情的人兒來說,聊勝於無。。。俺一邊檢討去了:)))
其意原指為求佛法而不惜生命,《大品般若經·菩薩陀波侖品》說,有一菩薩在求法時,“自恨無供世尊者,忽遇城中豪富長者不安,欲人骨髓合藥,即時敲骨出髓,賣與長者,以所得金,買種種花香供養於佛。”唐·玄覺《證道歌》亦說:“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海闊天空】
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詩話》謂:唐代大曆年間,禪僧元覽在竹上題詩:“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這句詩表達出禪僧自由自在的廣闊胸襟和活潑潑的禪機。
【家賊難防】
本為禪語,見《五燈會元·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為冤。”按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等“六根”為“內六賊”。家賊即指內六賊而言,謂六根的貪欲。
【逍遙自在】
意指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五燈會元》卷十八《性空妙普庵主》載妙普自祭文有“四十二臘,逍遙自在,逢人則喜,見佛不拜”之語,此語後被廣泛應用。
【眼光】
見於《楞嚴經》卷一:“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者,是心非眼。”
【唯心】
佛家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識所變現的,謂之“唯心”。《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偏執】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卷三:“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
【悲觀】
佛教五觀之一。悲,惻愴之意。即以悲憫之心觀察眾生,救人苦難。《法華經·普門品》雲:“悲觀與慈觀,常願常瞻仰。”注曰:“以大悲觀人觀眾生苦,拔其苦難,名曰悲觀。”今指消極失望之意,與樂觀相對。
【普遍】
廣泛而全麵,謂之“普遍”。唐代不空譯有《普遍光明焰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二卷。這是一部密教的經典,說的是佛在金剛須彌峰,放頂毫之光普照十方一切佛土(“普遍光明”),為大眾說的是大神咒。
【道具】
僧人所用的器具。如比丘所穿的“三衣”,隨身備用的“六物”、“十八物”等。《中阿含經》釋道:“所蓄物可資身進道者,即是增長善法之具。”《菩薩戒經》釋道:“資身順道之具。”僧人所用之物,必須符合佛教的道理和戒律,故稱“道具”。
【遊行】
佛典中泛指遊曆各地的意思,亦稱“行腳”。《法華經·信解品》:“漸漸遊行,遇向本國。”
【遊戲】
如《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九謂:“常所遊戲勝妙法樂,不貪世間諸欲境界,是為菩薩遊戲法樂。”
【想入非非】
俗稱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為“想入非非”。此語出於佛經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處”。三界中以無色界為最高,無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為最高,又名“有頂天”。
【解脫】
係梵語Mukti或Moksa的意譯。《維摩詰經·佛國品》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脫。”從佛教的意義上說,解除妄想煩惱的束縛,脫離生死輪回的痛苦,獲得自在,謂之“解脫”。
【境界】
本指疆域,佛教講境界有兩種意義:一指“十八界”中的“六境”(亦名六塵),包括色、聲、香、味、觸、法,是眼、耳、鼻、舌等六根展開活動的對象。“境界”相當於人們所說的客觀世界,然而,佛教認為“境界”乃是意識所現出來的“相分”。《起信論》謂:“以能見故,境界妄現。”又指學佛修行所達到的境地。如《無量壽經》謂:“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後來,或以“境界”泛指景象。
【演說】
其本義是指佛、菩薩為弘傳、闡發教義而向眾生宣示開講。《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說,佛“能為世導師,映蔽人天眾,演說無所謂”。據經上說,佛以其:“廣長舌”,對天上人間一切眾生說法,被稱為“天人師”、“大導師”。佛說法無所畏懼,催破一切“外道邪說”,被稱為“獅子吼”。佛本著“一實理”,同時適應眾生不同的根機,方便善巧地演說不同的法門。據說,佛說一句法義,眾生都能依自己的體會而分別受益。
【摩登】
“摩登伽”簡作“摩登”,梵語matanga,係古印度旃陀羅族的賤民,以清道為業。佛經中有一部《摩登女經》,謂阿難持缽乞水,遇摩登女。女悅阿難,告母:“非阿難不嫁。”母請阿難赴宴,具述女意。阿難道:“我持戒,不蓄妻。”欲辭去。母以邪術蠱惑威逼阿難。阿難方窘迫間,佛持神咒救阿難出。明日,女複追阿難。佛示以人身不淨等法。女悔悟,後成正果。《楞嚴經》亦以阿難遇摩登女事為一經的緣起。“摩登女”的故事說明愛欲汙穢不淨,是生死與煩惱的根本。明·徐渭《翠鄉夢》第一出:“當時西天那摩登伽女是個有神通的娼婦,用一個淫咒,把阿難菩薩霎時間攝去,幾乎兒壞了他的戒體。”即用此典故。也省為“摩登”。如元·伊世珍《琅環記》卷上:“天女本來淨,摩登淫第一。”近代用摩登音譯英語modern,意為時髦,合乎流行的式樣。
【翻譯】
翻譯的最早意義即指譯經。宋·法雲《翻譯名義集》卷一謂:“夫翻譯者,謂翻梵天之語轉成漢地之言,音雖似別,義則大同。”不過,事實上譯經並不局限於梵譯漢,漢譯佛經的來源還有巴利文、西域文(胡本)、藏文等。
......非常之多,佛教博大精深,佛教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可見一斑。
謝謝喜歡!:))
——對女人而言,相信一個男人的謊言並不難,隻要有愛……
——沒有女人對婚姻絕望,隻是對男人絕望。不願結婚,隻不過是沒遇上好男人……
——女人都有傻傻的純真——對於自己愛過的男人,希望他永遠隻記住自己最純最善的一麵……
——長得漂亮是優勢,活得漂亮是本事。
——真正的愛,必然要帶點毒性,唯此,才會讓人記住。
——太過優秀的男女,總是不會有太過優秀的結局。每個人都自恃價高,不願放低了自己的姿態。
——一個男人,懂得騙你,才會愛你!
——男人總希望能獨占一個女人的身體,就像女人希望能夠獨占一個男人的愛。
——男人大致都是差不多的:需要女人的愛,需要很多很多的愛……但同時沒有耐心愛到天荒地老。
——女人是男人的運氣,男人是女人的命運。
——一個女人會給一個男人帶來不一樣的運氣。
——一個男人會改變一個女人一生的命運。
很好的詩評
你要是喜歡看這些,我的庫存夠龐大,慢慢寫來分享哈。。
長周末愉快!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純美的古典愛情守候,總是我的感動!
很好的詩評! 感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