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荊州博物館,建築本身也是古跡
3.
4.
5.
6.
7.
8. 古城示意圖
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
荊州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類就在這裏創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荊州係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屬楚。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今荊州區紀南城),都郢400餘年。秦屬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荊州。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東西漢時皆屬南郡。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荊州,定治南郡。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
隋開皇二年(582年),因與後梁聯姻,罷總管府;開皇七年並後梁,又置江陵總管;二十年改為荊州總管。大業初,複稱南郡。唐貞觀元年(627年)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道,屬山南東道江陵府,設荊州大都督府,至德後置荊南節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為南都,改荊州為江陵府;次年(761年)罷都。五代十國時(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
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牆體保持完整,形製完備,在中國七大古城牆中排名第二,已經聯合中國七大古城牆城市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荊州古城總麵積4.6平方公裏,分為三層,最外層為水城、中間是磚城,裏麵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城牆四周原有東門(迎賓門(、小東門(公安門、水門(、北門(拱極門(、小北門(遠安門(、西門(安瀾門(、南門(南紀門(6座城門,除小東門外,其它五座城門都由兩道門組成,有甕城,建國後,又新開3座城門,分別是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均無甕城,原來6座城門上都有城門樓,分別是賓陽樓、望江樓、九陽樓、曲江樓、朝宗樓、景龍樓等,其中以曲江樓和景龍樓最為出名。
9.
10.
11.
12. 越王劍
13.
14. 越王劍
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1號楚墓出土,1999年中國國慶日後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該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劍格鑄有黑色菱形暗紋,劍鞘正麵鑲藍色琉璃,背麵鑲綠鬆石花紋。劍首為圓箍形,內有11道同心圓圈。劍身整體經過硫化處理,耐腐蝕性和強韌程度得到極大地提高,說明中國古人在金屬的冶煉和表麵處理方麵的技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該劍出土時仍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反映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鑄劍術,為古代兵器中的奇寶。
關於越王之劍為什麽出現在湖北境內,有多種解釋。有些曆史學家推測時楚國滅越國之後,此劍作為戰利品被楚國收藏,但有歷史學家研究發現出土此劍之墓在楚昭王或楚懷王時已存在所以也有一種更為受人接受的說法,認為越國曾經和楚國聯姻,此劍為越國公主陪嫁,來到楚國,後世楚王將此劍賜予大臣,後來被人所發現。
其劍身刻有鳥蟲書銘文“戉王鳩淺”和“自乍用鐱”,經學者唐蘭考證意即“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另外,同墓亦曾出土與越王勾踐劍極為相似的一把銅劍,長60.6厘米,隻是沒有銘文,現該劍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越王劍實際上有很多,當時春秋晚期,吳越交戰,越王曾尋鑄劍大師歐冶子到越地鑄劍。現在出土的越王劍有四把,其他的分別是越王者旨於賜劍、越王不壽劍、越王州句複合劍。這四把劍曾經一起在南京博物院一起展出。不過從文物價值來看,越王勾踐劍更為知名,稱其為“天下第一劍”主要是因為這是勾踐的“自用”劍。在劍身上有八個美麗的篆文,而且這種篆文是經過特別美化的,稱為“鳥篆”。篆文當時能夠明確認出來的隻有六個字“越王**自乍用劍”,隻能說明為越王用劍,越國有十個越王,但究竟是哪一位越王呢?國學大師郭沫若讚同考古現場專家方壯猷的意見,認為這兩個字是“邵滑”,是楚國派到越國的“越奸”,最後被封為越王。不過,古文字專家唐蘭卻認為,這兩個字是“鳩淺”,是“勾踐”的通假字。這個觀點最後也得到了其他專家的認同。
16.
劍是古人隨身佩帶的兵器,盛行於戰國及秦、漢。在出土的青銅劍中,尤以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國劍的數量可觀,僅知名王者之劍就有數十把之多,其中越王劍近40把,吳王劍近10把。據《漢書.地理誌》載:“吳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劍,輕死易發。”至於吳越地區緣何盛產青銅劍,除東周時期佩劍之風盛行外,還與吳越之地水網密布適宜於步騎戰有關(中原地區盛行車馬戰),導致既輕便又鋒利適於近戰的劍這一兵器獲得了長足發展,其製劍技藝獨樹一幟。及至越滅吳,楚滅越後,楚國繼承了吳越的製劍技藝。尚武的楚人更是視劍如命,死後常以所佩之劍隨葬。但吳越王劍出現在楚墓中,不外乎通過戰爭、掠奪、贈予、婚嫁等途徑獲得,進而反證楚人視吳越青銅劍為珍寶。今荊州博物館藏有越王鹿郢劍、兀北古(盲姑)劍、州勾劍、不光劍四代越王劍,是全國藏有越王劍最多的博物館。
越王鹿郢劍:1988年在荊州市紀南城北垣外楚墓中出土。劍全長65厘米,寬5.3厘米,格寬1.2厘米。劍的形製與越王勾踐劍相似,劍首7個同心圓,劍格鑲嵌有綠鬆石,並有鳥篆銘文:“戉(越)王戉(越)王,者旨於賜”。據考證“者旨於”為越王勾踐之子,又名鹿郢,公元前454-459年在位。
越王盲姑劍:1976年在荊州張家山墓中出土,通長65.2厘米,格寬5厘米,為“複合劍”,即劍脊和劍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銅合金分別澆鑄的青銅劍,以收剛柔相濟之效。劍圓莖上有平行箍兩圈,上有錯金紋飾。劍格正、背皆有錯金鳥蟲書銘文,有銘文一行10字,左右兩邊各5字,對稱分布,為“戊(越)王亓北古(盲姑),自乍(作)元用之”;圓形劍首環列錯金鳥蟲書銘文12字“台戊(越)王亓北自乍(作)元之用之僉(劍)”。盲姑劍是越王勾踐的孫子盲姑生前所用之劍。盲姑劍存世僅三柄,分別收藏於上海博物館、安慶博物館、荊州博物館。
越王州勾劍:1973年荊州市荊州區藤店一號墓出土。戰國早期,通長56.2厘米。此劍的劍身近格有兩行錯金銘文,每行四字,字體為鳥蟲書,釋文為“越王州勾自作用劍”。州勾即朱勾,為勾踐之重孫,不壽之子。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448-412年)。
越王不光劍:1974年出土於荊州市荊州區張家山戰國墓。現藏荊州博物館。據《史記.越王句踐世家》雲:“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竹書紀年》稱:“不壽立十年見殺,是為盲姑,次朱句立”;又“於粵(越)子朱句卒,子翳立”。係越王句踐的第四代孫,公元前412年至前376年在位,長達36年之久。
錯金銀越王劍:2000年在荊州市荊州區曹家山一號墓出土,年代為戰國中期。此劍菱形薄格喇叭筒莖首,銘文在劍格和劍首上;上有鳥蟲書古篆體錯金銘文十字(正反兩麵各五字)。劍格正麵銘文為“戉(越)王戉(越)王”,此劍中脊挺直,雙刃鋒利,通長六十二點五厘米,劍身寬五厘米,劍格僅寬零點五厘米。現藏荊州博物館。此外,中國曆史博物館也藏有一把菱紋格劍(亦稱錯金銀越王劍,1965年與越王勾踐劍同時出土)。
附:荊州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
越王勾踐劍:1965年在荊州市荊州區川店鎮望山村望山一號墓出土。劍通長55.6厘米,劍身長47.2厘米,劍莖長8.4厘米,劍身寬4.6厘米,劍格寬5厘米,重857.4克。劍的前鋒內斂,成兩度弧曲狀。兩側有血槽。劍身遍飾菱形暗紋,紋飾精美,鏤刻最細處僅0.1毫米。劍格兩麵分別用綠鬆石與藍色琉璃鑲嵌出花紋。莖有雙箍,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箍形,內鑄11道間距極小的同心圓圈為飾。近劍格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劍)”八字。劍柄為圓柱體,“緱”(纏繞於柄的絲繩)保存完好,柄上刻有三道戒箍。劍出鞘時,寒光襲人,毫無鏽蝕,鋒刃如新,猶能斷發。該墓中出土了66件兵器。有劍、戈、矛、殳和鏃5種。其中兩件銅戈為明器外,其於都是實用兵器。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吳王夫差矛:1983年在荊州馬山5號墓中出土。矛全長29.5厘米。矛身與劍身相似而較短,中線起脊,兩麵脊上均有血槽,血槽後端各鑄一獸頭。骹(又稱(上竹下角),為裝柄之用)中空。骹口扁圓,口沿內凹。矛體滿飾菱形幾何暗紋。基部有兩行8字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作用鈼。”據專家考證,鈼為矛屬刺兵器。由此可知,此為吳王夫差自用,此矛冶鑄精良,保存完好。現藏在湖北省博物館。
18.
19.
20.
部分背景介紹來自網上,比如百度,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