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風景

走走看看: 走光明的道路, 看美好的風景, 過幸福的生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戴維斯杯:納道,費德勒,西班牙瑞士美國中國隊

(2011-12-06 14:10:33) 下一個

2011年的戴維斯杯決賽上個周末在西班牙的塞爾維亞結束。納道領軍的西班牙隊,以3:1擊敗波羅掛帥的阿根廷隊,四年內三奪冠軍。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隊在半決賽時擊敗了小德的 Serbia 隊。當時小德在美網賽後,因傷未能全力發揮,否則小德帶領 Serbia 隊對陣納道的西班牙隊,應該是“夢幻”對決。可惜未能實現。

決賽的比分不能反映跌宕起伏的過程。近幾年沒有怎麽關注戴維斯杯的比賽,但是這一次,看了大部分單打比賽。波羅奮勇拚搏,給大熱門東道主造成不少麻煩。

比賽是在西班牙隊擅長的紅土場地進行,但是阿根廷隊的紅土場地成績也很好。第一場單打,由納道對陣阿根廷的二號選手 Monaco(排名在26位)。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納道兵不血刃以6:1,6:1,6:2直落三盤。第二場,由波羅(排名第11)對陣排名第五的費雷爾。波羅以2:1領先以後,可惜在第四盤和第五盤體力下降,被以穩健發揮著稱的費雷爾逆轉。這是一場精彩的比賽,雙方殺的天昏地暗。波羅依靠身高和力量,發球犀利,擊球勢大力沉。個子比較矮小的費雷爾(1.75米,跟張德培一樣高,在網球高手當中算是比較矮的),多年位居前五名,主要是依靠穩健發揮,很少無謂失誤,防守好,正手好。

阿根廷隊贏得雙打以後,第四場單打,雙方主將登場。本來以為紅土王納道應該會穩占上風,沒成想,背水一戰的波羅,很快就連續破發,以6:1贏下第一盤。納道在紅土場地被打成6:1,還是很少見的。也許是在決賽,打決勝場的壓力太大。還有,盡管是在西班牙比賽,但是賽場上有很多阿根廷的球迷,拚命為波羅加油,還夾雜鼓聲,感覺好像到了阿根廷的主場。相反,西班牙球迷的加油聲反而不如少數阿根廷球迷,也許是對本國球隊比較有信心,老神在在。

落後的納道逐漸穩定下來,慢慢打,注意成功率。而西班牙觀眾在納道落後時,也緊張起來為納道加油,聲浪蓋過了阿根廷球迷。最後納道連扳三盤,為西班牙隊贏得最後一分。最後一盤,波羅比較明顯的體力不支,全憑發球和毅力堅持,但是到最後的搶七實在是撐不住了。

納道領軍的西班牙隊,在2008, 2009, 2011三次奪得戴維斯杯。兩位主將納道和費雷爾都長期排名前五位,還有幾位排名在8-30名之間,實力確實很堅強。有體育記者開始稱這支隊伍是戴維斯杯曆史上最好的球隊,但是也有人認為1992年奪冠的美國隊實力更加突出。

在美國黃金一代(1989-2002年,桑普拉斯,阿加西,考瑞爾,張德培,馬丁)全盛時期,1992年的美國隊,由當年排名第一的考瑞爾和阿加西擔任單打,老將麥肯羅和桑普拉斯任雙打。當年考瑞爾連拿澳網和法網,阿加西勇奪溫網,風光無限;而桑普拉斯隻能是第三號單打,張德培連決賽陣容都進不了。可見那次奪冠的美國隊,實力確實非同小可。當年的亞軍是瑞士隊,那也是瑞士隊曆史最好成績。當年加冕巴塞羅那奧運冠軍的羅塞特 Rosset,是我印象當中第一位網球場上的巨人。身高2.01米的羅塞特,依靠強勁的發球成為當時的頂尖好手,並帶領瑞士隊打進戴維斯杯決賽。

華裔明星張德培也曾在戴維斯杯大露風頭。1990年,美國隊由18歲的張德培和20歲的阿加西領軍,在決賽中以5:0戰勝對手。張德培獨得兩分。那年的美國隊可能不如兩年後的陣容豪華,但可能是戴維斯杯曆史上奪冠隊伍當中最年輕的。

桑普拉斯也在戴維斯杯留下輝煌的一頁。1995年的戴維斯杯決賽,美國隊做客莫斯科。由曾奪得法網和澳網冠軍的卡佛尼科夫為主將的俄羅斯隊,選擇了室內紅土場地,給擅長硬地的美國隊製造困難。但是桑天王異常神勇,連續把俄羅斯兩員戰將斬於馬下。他還與馬丁合作贏了雙打,三天連續作戰並獨得三分,幫助美國隊捧回冠軍杯。

2010年,納道沒有參加戴維斯比賽,專注於大滿貫(連拿三個大滿貫),最後是小德領軍的 Serbia 奪冠。小德在決賽中1:2落後的情況下,力挽狂瀾,為本國獨得兩分。信心大增的小德,一鼓作氣在2011年的前9個月奪得三個大滿貫,幾乎成為“孤獨求敗”。可惜,在9月,有傷在身的小德無法“為國增光”,在戴維斯杯半決賽中敗給阿根廷隊,失去了與巔峰時期的西班牙隊一決雌雄的機會。不僅是 Serbia 的損失,網球迷也失去了欣賞“巨星相撞”的機會。Serbia 有世界第一的小德,還有排名第九的眼鏡俠,第22的維克特,還有一位頂尖雙打專家。這支隊伍實力之強,如果沒有傷病困擾,大約隻有西班牙隊可以與之抗衡。

但是,還有一支隊伍,可與這兩支球隊抗衡,那就是費德勒領軍的瑞士隊。自從羅塞特帶隊打入1992年的戴維斯杯決賽以後,瑞士就再無亮眼的成績,多數是在世界組與歐洲組之間徘徊。盡管老費在2004年以後稱霸網壇,但是戴維斯杯是代表國家的團體賽,隻有一名好手是無法取得好成績的。所以老費多年對戴維斯杯興趣缺缺。但是,2008年瑞士湧現出了另一名好手,Stanislas Wawrinka。在兩人合作奪取北京奧運男雙冠軍以後,Wawrinka 穩步上升,近兩年一直穩居前20名,甚至進入前十名。由這兩人組成的瑞士隊,擊敗其他球隊應該沒有問題。如果運氣好或者是主場(選擇有利場地),打敗西班牙隊和 Serbia 隊也很有可能。當然,他們的劣勢,是其他人水平不高,隻靠這兩人兼單雙打,而且都是五盤三勝製,體力可能是個問題。

2011年戴維斯杯決賽以後,納道宣布2012年他將不參與戴維斯杯比賽,專注於衛冕奧運冠軍,也許還想在大滿貫比賽中有所斬獲。沒有了納道的西班牙隊,與法國隊和阿根廷隊處於同一水平線,實力會低於小德領軍的 Serbia 和老費率領的瑞士隊。如果小德因為傷勢在2012年沒有太大起色,而老費選擇積極參與戴維斯杯的比賽,也許2012年是瑞士隊第一次奪取戴維斯杯的最佳時機。

也許有人會說戴維斯杯是雞肋,特別是隻盼老費贏球,見不得老費輸球的部分費迷,會不讚同老費參與戴維斯杯的比賽。作為一般的球迷(不隻是某人的粉絲),客觀的說,老費已經成為 GOAT,作為球員該拿的冠軍都拿過了,隻剩下不太被看重的奧運冠軍,與團體比賽戴維斯杯的冠軍老費還沒有拿過。人之常情,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爭取。也許老費本人還是很看重奧運冠軍和戴維斯杯。

從老費連續參與了2000,2004,2008三屆奧運會來看,老費是很有國家榮譽感的。不像某些美國球員那樣隻顧打職業賽賺錢賺積分,根本不考慮代表國家出戰奧運或戴維斯杯。就是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18歲的費德勒結識了現在的太太。在今年美網結束幾天以後,老費就不遠萬裏,奔赴澳洲,代表瑞士隊出戰戴維斯杯世界組的附加賽。老費獨取兩分,擊敗了休伊特和新星托米奇,幫助瑞士隊保留在16個世界組球隊當中。也許,經過四輪比賽,2012年的戴維斯杯屬於瑞士。

戴維斯杯是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團體賽,分為世界組(16個隊)和四個大區組(各區可能還分為兩個不同級別的組)。世界組的16個隊經過三輪淘汰賽以後,出線的兩個隊在12月初爭奪冠軍,這是這一年最後的比賽。世界組的第一輪(一般是2月份)失利的8個隊,在9月中與四個大區的前兩名共8個隊,抽簽對決進行附加賽。勝隊進入下年度的世界組(世界前16名,比如今年的瑞士隊),負隊掉入大區組(第17-24名,比如今年的澳洲隊)。

中國隊從1980年代起,一直參與戴維斯杯的比賽,但多數是在亞太大區的第一組和第二組之間徘徊。最好成績是1987年打入當時東方大區組的決賽,和1990年打入亞太大區的前兩名。這兩次都是相當於打進世界前24名,但是沒能進入世界組(前16名)。

我有幸到現場觀看了1987年中國隊取得曆史性突破的那場比賽。在東方大區的半決賽中,中國隊的劉樹華勝了兩場單打,還與馬克勤配對贏了雙打比賽,一人獨取三分,主場戰勝了日本隊。特別是第一場,劉樹華在1:2落後的局勢下,在全場觀眾奮力加油聲中,完成了大逆轉,最後一盤是長盤決勝,8:6,非常艱苦。

中國隊在1990年以後,再也沒有進入亞太大區的決賽,最好成績是止步亞太大區的半決賽。2011年,中國隊先是以3:2擊敗盧彥勳領軍的中華台北隊,然後在亞太半決賽中以1:3敗給托米奇帶領的澳洲隊。2012年的中國隊簽運不佳,在亞太大區的第一輪就要再次麵對澳洲隊,過關的可能性很小。

亞洲球隊當中成績最好的是印度隊,經常位於世界組的行列,曾在1987年打入戴維斯杯決賽,但是0:3 (2:3)敗給了維蘭德領軍的瑞典隊。印度隊還曾在1970年代打入戴維斯杯決賽,決賽對手是當時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代表隊。當時的印度隊實力堅強,被看好奪冠。但是印度隊為了抗議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拒絕與南非隊比賽,把冠軍拱手相讓。曆史證明,體育與政治有時還真是無法分開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qisenzl 回複 悄悄話 有看最後一場比賽。波羅在心理素質上還是比納道差了一截,在納道擊出了一個擦線球(波羅以為出界了),被裁判判為有效後 ,一下子就焉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