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36)
2009 (126)
2010 (60)
2011 (105)
2012 (93)
2013 (69)
2014 (68)
1. 賽場門外
2. 大力發球
3. 他個子矮一些,但是技術好失誤少
4. 猛然注意到這位德國選手渾身上下都是“李寧”包裝,去年奧運會西班牙籃球隊也是李寧包裝。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了。
5. 台灣選手盧彥勳來了。他是當今亞洲人排名最高的,大約70名左右,直接進入正式比賽。人很謙遜熱情。他身後的是16號種子,捷克選手。
6. 練習
7. 捷克選手與盧彥勳練了一會兒球,打了一個 tie-break。看的出來兩人未盡力。看出來後邊的是誰?
8. 老少三代
9. 就是他,1998年澳網冠軍,曾排名世界第二的高手皮特-科達。有人問他是否複出,他說,41歲了,太老了。。。
10. 盧彥勳的教練,一口倫敦口音。好象是一個著名教練,因為一直有其他球員找他講話。
11. 這邊才是正事兒:台灣的張海珍大戰加拿大小妞。張海珍才18歲,一直在美國訓練。
12. 許多中國人來給張海珍加油。她因為大意先失一盤,在眾多球迷的支持下,連扳兩盤獲勝。
13. 下麵來看另一位中國選手,大陸的張帥,今年20歲。
14. 沒有注意前邊的兩男兩女,等到其中一位站起來才驚呼,那不是晏紫嗎?
15. 果真是晏紫,沒有化妝的她很文靜
16. 另外三位,是中國女網大姐大李娜,她的老公兼教練,還有張帥的教練潘濱(曾是中國的第一號主力)
17. 看到他們的運動鞋,都是耐克。有些奇怪,為什麽李寧可以裝備歐洲國家隊和職業運動員,卻不能包裝中國隊?
18. 張帥也是耐克包裝。她經常一臉無助的眼望教練,象是尋求指導--這是職業網球比賽不允許的。結果可以想象,她很快以大比分失敗。
與中國大陸的教育體係一樣,運動員對教練員的依賴性太強,教練員對運動員管的太多太細。小的地方管的太多,大的地方卻沒有管到。球員沒有獨立思考,不能獨立的麵對問題解決問題。同樣是中國人,張海珍就比年齡大兩歲,比賽經驗更豐富的張帥,顯得鎮定自信堅強。落後和不利時知道總結經驗咬住,領先時穩定大局延續優勢。沒有看見她慌張無助,到處尋找教練幫助,盡管教練就在旁邊。訓練方法,管理思想,體製體係,差別是很明顯的。
值得指出的是,從身體條件上說,張帥比張海珍優越:身高,臂長,腿長,一看就是運動型身材。張海珍身材不夠高,力量不如張帥大,甚至還有點外八字。但是,訓練體係的差別,思想意識的差別,逆轉了身體條件的差別。值得每個人,特別是有責任心的人好好想想,為什麽?
至於那些隻顧個人的權利和利益的官僚們(包括教練和領導),他們是現有體製的受益者。他們從來不想改革體製,隻想最大限度的撈取利益。
19. 賽後和教練討論。他們的美國之行結束了,大賽隻為進入正式比賽的運動員和教練提供食宿交通,還有獎金(隻要進入正選就有)。
20. 大賽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