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自助行(18): 苦路 -- 耶穌最後的足跡
前幾年, 著名影星吉布森拍了一部電影, 講述了耶穌生命的最後12小時, 轟動一時。請把此帖當作故事, 或曆史背景, 而不是宣揚宗教.
現在, 耶路撒冷有一個很有名的旅遊線路, 就是沿著耶穌最後的足跡, 建立了14個站點 (Station)。遊客可以沿著這14個點串起來的路線, 追尋耶穌最後的腳印。英文稱為 Stations of the Cross, 中文稱為苦路。
苦路模仿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過程重現,源自17世紀時聖利安納(St.Leonard Of Port Maurice)宣揚拜苦路的敬拜。最後在1731年教宗 Clement XII 確定14處地方為苦路所經地方和敬拜儀式。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重編敬拜苦路內容,重編內容包括了紀念主的複活。現在, 每個周五早上都有正式的敬拜儀式, 教士們盛裝走過14個站點, 紀念耶穌最後的足跡與複活。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苦路有14處
第一處:耶穌被判死刑
第二處:耶穌背十字架
第三處:耶穌第一次跌倒
第四處:耶穌遇見母親
第五處:西門輔助耶穌
第六處:維羅尼亞幫助耶穌
第七處:耶穌第二次跌倒
第八處:耶穌安慰婦女
第九處:耶穌第三次跌倒
第十處:基督被剝掉衣服
第十一處:耶穌被釘上十字架
第十二處:十字架站立之處
第十三處:耶穌從十字架上被卸下來
第十四處:耶穌被埋葬
前一帖講過, 耶路撒冷居民中隻有2%的基督徒。但是在遊客中, 基督徒可能占了大多數。在外部世界中, 對基督教文化的了解遠多於猶太教或伊斯蘭教。所以來此朝聖或旅遊的人群, 多數是為基督教聖地而來的。 與基督教曆史有關的景點, 遊客也比其他景點多幾倍。
耶路撒冷老城

1. 橄欖山腳下的萬國教堂, 正麵有四部福音書作者的雕像

2. 萬國教堂, 約翰福音的作者聖約翰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3. 萬國教堂旁邊有兩千年曆史的古園, 客西馬尼園

4. 萬國教堂邊上的岩石: 耶穌最後的祈禱之處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5. 橄欖山腳下, 客西馬尼園附近的客西馬尼岩洞入口

6. 客西馬尼岩洞, 耶穌最後的居所, 他和門徒們常在此聚會。就是在這裏, 猶大出賣了耶穌。

耶穌被出賣以後, 猶太人把他從橄欖山腳, 沿獅子門帶進城裏, 並要求判他的罪, 釘上十字架。
7. Station #1, 耶穌在這裏被判罪

8. Station #2, 耶穌在這裏被戴上帶刺荊棘的王冠, 負起十字架

9. Station #2, 現在是神學院和兩個教堂, 院中的十字架是給遊客準備的, 可以背著十字架沿耶穌的足跡走上一段. 左右兩個下角的碎石塊, 是第一個聖墓教堂被穆斯林毀壞後剩下的殘片.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10. Station #3, 身負十字架的耶穌在這裏第一次跌倒

11. Station #4, 聖母瑪麗婭在這裏見到了身負十字架的耶穌

12. Station #5, 多僂羅薩之路的起點, 來自古利奈的西門從此處開始幫助耶穌背十字架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13. 多僂羅薩之路, 苦路的主要路段 (前邊地圖中的#94)

14. Station #6, 維羅尼亞的房子, 她在這裏為耶穌擦汗

15. Station #7, 耶穌在這裏第二次跌倒

16. Station #8, 在這裏耶路撒冷的女人為耶穌而哭泣

17. Station #9, 耶穌在這裏第三次跌倒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18. Station #10/11, 耶穌在這裏被剝掉衣物, 然後被釘上十字架

19. Station #12, 耶穌十字架所立之地, 那時稱為各各他, 意為骷髏地。後來在此岩石上方建有一個希臘東正教教堂。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20. Station #12 的底部, 用來立十字架的岩石, 已保存了2000年

21. Station #13, 人們把耶穌從十字架上取下來, 放在這裏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22. Station #14, 耶穌的墓(石洞), 第三天從這裏複活升天

23. Station #14, 耶穌的墓上建了一個小教堂, 外邊又建了更大的聖墓大教堂

24. 聖墓大教堂, 正式名稱為複活教堂 (前邊地圖中的#89)

25. 聖墓大教堂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26. 聖墓大教堂, 小教堂到處可見, 都有很久的曆史了

27. 聖墓大教堂壁畫, 人們把耶穌從十字架上取下來

28. 聖墓大教堂壁畫, 人們把耶穌放在地上

29. 聖墓大教堂壁畫, 人們把耶穌送入墓穴石洞

聖經記載, 耶穌是在猶太人傳統的逾越節晚餐後被猶大出賣, 然後被判釘十字架, 那天是星期五。第三天(星期日)複活升天。這就是耶穌受難日(逾越節後的星期五)的由來, 又稱 Good Friday。隨後的星期日就是複活節 (Easter)。耶穌受難日和複活節在西方世界是很重要的日子, 其中受難日還是法定假日(美國)。
從現實生活看, 現代西方文化和傳統與基督教(廣義上包括天主教和東正教)密不可分。從某種意義上講, 現代西方文化就是從基督教文化發展而來。特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聖誕節, 更是直接相關的。古典音樂, 歌劇等也是從教堂唱詩班和宗教音樂發展而來。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相比較而言, 其他宗教和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包括文化, 科? 生活方式確矯? 就遠不如基督教來的深遠。這是事實, 不需要否認。3500年前的古埃及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地區, 其文化也是當時最先進的。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時期, 中國是世界上最發達最先進的地方。過去的500年, 基督教文化代表了最發達最先進的部分。那麽未來的先進文化在哪裏呢? 哪些真正代表了先進文化呢?
相關文章 (經補充更新, 點擊觀看):
中東自助行(1): 行程, 攻略, 感受 中東自助行(2): 開羅的早晨 中東自助行(3): 開羅的夜晚 (附埃及的陰暗麵)
中東自助行(4): 開羅一日 (附古埃及曆史簡介)
中東自助行(5): 走進撒哈拉大沙漠 中東自助行(6): 你不知道的金字塔 (附古王國時期曆史簡介)
中東自助行(7): 埃及古廟--色彩最佳的阿比多斯 (附古埃及宗教與眾神簡介)
中東自助行(8): 埃及古廟--最大最壯觀的卡納克 (附新王國時期女法老的故事)
中東自助行(9): 埃及古廟--盧克索西岸與國王穀 (附旅途故事)
中東自助行(10): 埃及古廟--大費周折的阿布辛貝 (附新王國時期法老年表)
中東自助行(11): 泛舟尼羅河 (附肚皮舞, 性騷擾和煙雨)
中東自助行(12): 亞力山大--埃及最有情調的城市 (附與阿拉伯兄弟把酒夜話)
中東自助行(13): 赤裸的西奈, 溫情的紅海 (附洋GG的故事)
中東自助行(14): 西奈山的雲海日出中東自助行(15): 夢幻般美麗的佩特拉古城 (附醜陋的白人語言天才)
中東自助行(16): 走向聖城 -- 艱難的旅途 (附韓國來的自助遊旅客)
中東自助行(17): 耶路撒冷--沉重的曆史, 沉重的風景 (附耶路撒冷的3000年血淚曆史)
謝謝觀看。原創作品,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 不可轉載。文學城看風景博客,
kan.fengjing@yahoo.com。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