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自助行(15): 夢幻般美麗的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古城是位於約旦南部的一座曆史古城,距離首都安曼約260公裏,隱沒於死海和紅海亞喀巴(AQABA)灣之間的山峽中。周圍都是海拔1000米的高山, 氣候幹燥。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該處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據考古研究發現, 佩特拉很可能建造於托勒密王朝時期,為公元前4~公元2世紀納巴泰 (Nabataeans) 王國首。在希臘語裏佩特拉是“岩石”的意思。公元前 1 世紀,在國王阿雷特斯三世統治時極其繁榮,疆土曾擴大到大馬士革。公元 106年被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由於地處從阿拉伯半島到地中海的貿易之路上, 曾作為商路要道盛極一時。3世紀起,因紅海海上貿易興起代替了陸上商路,佩特拉開始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1812年為瑞士人J.L.伯爾克哈特重新發現。
佩特拉古城位於現在的城市 Wadi Musa 西側。如果想看早晨或晚霞中的佩特拉, 就要在Wadi Musa過夜。這裏從國際知名連鎖旅館, 到簡單小旅館應有盡有。便宜的小旅館中單/雙人間約為10/15JD (1JD = $1.4), 條件還過的去。俺去時屬於淡季, 旅館都派人去汽車站拉人。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Wadi Musa 建在古城外側的一個V型山穀中。整個地形象一個大碗, 古城在一側, 城市沿著碗邊建, 市中心在古城對麵。在古城入口處就有許多旅館。俺去的那個旅館就在市中心, 走路去車站, 在古城入口對麵的山坡上。頂層整個是一個巨大房間, 平時作為早餐間, 高峰期也加床住人。早晚俯瞰山穀景色, 遠眺佩特拉古城所在群山, 地點位置不錯。可惜俺隻住了一晚, 沒有時間多住幾天。
佩特拉古城的主要景點從頭到尾至少要5-7小時, 如果把次要一些的景點看過來, 需要至少兩天。從耶路撒冷, 安曼, 西奈, 約旦第二大城 Aqaba 都有去佩特拉的旅遊服務(一或兩天, 價格比較貴, 針對外國遊客)。自己去可從安曼乘 Bus (3JD) 或旅遊車(5JD) 南下, 約4個小時; 或從 Aqaba 北上, 約一個半小時(大巴1-1.5JD, 小巴3JD)。
1. 約旦的 Aqaba 邊界

俺從埃及的 Taba 邊界(一個新興的旅遊點)進入以色列。交了5EP出境費, 走過約百多米長的一段路就來到以色列。在關口根本看不見人, 很冷清。直接穿過伊萊特市(以色列的邊界城市), 到達約旦的 Aqaba 邊界。去約旦從 Aqaba 陸路入境簽證免費, 出邊界後隻能乘出租去市區, 5JD。在 Aqaba 汽車站直接上了一輛小巴去往 Wadi Musa。
剛進入以色列就立即領教了猶太人的精明生意經, 而且宰人沒商量。與阿拉伯世界的騙子不同, 猶太人宰人是明碼實價。在以色列邊境, 想換一些以色列貨幣NIS。當時的匯率應為$1=3.7NIS, 但是在邊境隻給3.15, 除非多換才可提高到3.40/3.50。當時僅此一家, 又確實需要錢乘車, 隻能伸頭給猶太人斬一刀。
以前聽說猶太人在世界各地的名聲較差,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乘人之危。這次俺親身經曆了一下, 當然不是大事, 但由一斑而窺全貌, 乘人之危大概不假。越是危難之時, 越可以拿到最大利潤。當然, 猶太人的精明生意經是用頭腦。不偷不搶不騙, 設法把你逼到牆角, 無路可走, 隻能"光明正大"的吃他一刀。賺到了錢, 但失去了同情心, 也失去了民心。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貨幣交換, 在埃及和約旦的匯率比較公平, 不同地方幾乎沒有差別, 買入與賣出價差別不大。在 Aqaba 邊界有一個旅遊辦公室, 可在此拿一些旅遊圖和資料。俺一早去佩特拉, 售票處的地圖已經拿完了。幸好俺在邊界拿了一張示意圖, 否則真要"瞎"逛了。
批評一下佩特拉管理水平, 21JD = $30 的門票(兩天票是26JD), 連地圖都沒有, 有點說不過去了。當然比起埃及還是有些進步, 因為埃及隻賣票, 根本就沒有地圖或說明介紹一類的資料。全靠自己做功課準備, 或者在門口請一個導遊。
佩特拉旅遊圖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1. 早晨遙望佩特拉群山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2. 古城入口不遠處的方尖碑墓 -- 上半部是古埃及風格, 下半部是羅馬風格, 反應了當時兩大文化的影響

好來塢係列大片"印第安那·瓊斯"的外景地就在佩特拉古城,使之蜚聲遠播。2005年5月,秘魯的馬丘比丘成為了佩特拉的姐妹城市。兩個城市都在所屬文明中有著中心地位,並因此更加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佩特拉附近的 Wadi Rum 也是"印第安那·瓊斯"的外景地。其地形地貌很象美國西部風光, 以吉普遊和月光露營為主要旅遊活動, 這次俺沒有去。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佩特拉古城以岩石的色彩而聞名於世。這裏的岩石帶有珊瑚翡翠般的微紅色調,在艄庹丈湎律遼練⒘痢T豆劾堇菔?吖鉤傻穆ト海?盟鋪焐鍁礪ハ篩螅?繞湓諶粘齪屯硐際奔洌???懦薔突岜涑擅倒逕???耘逄乩?殖啤懊倒搴旃懦恰薄J導噬希?飫鐧難沂?恢懷屎焐??褂械?丁㈤俸臁⒒粕?⒆仙?吐躺??
這座方圓20平方千米的古城,寺院、宮殿和住宅等建築物都在岩石上開鑿出來,蔚為壯觀。
佩特拉最重要的景點是#6 As-Sig, #7 Treasury (最漂亮的宮殿) 和 #34 Monastery (山頂修道院)。 As-Sig 是一條長約1.5公裏的狹窄峽穀通道(一線天)。大約公元前312年,納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在此定居。峽穀最寬處約 7米,最窄處僅 2米左右,兩側雕鑿有洞窟、岩墓等。最奇妙的是通道的石壁顏色非常漂亮, 而且變化莫測。很多地方有清晰的花紋, 呈半透明狀態。在不同角度和光線下, 一定可以看到絕美風景, 拍出精彩片子。俺這次時間緊, 隻能做到走馬觀花了。
3. 夢幻佩特拉之狹窄古道

4. 夢幻佩特拉之狹窄古道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5. 夢幻佩特拉之狹窄古道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6. 夢幻佩特拉之狹窄古道

7. 夢幻佩特拉之偷窺寶藏大廳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峽穀盡頭豁然開朗,聳立著一座高43米、寬30米的依山雕鑿的羅馬式殿堂Treasury(寶藏大廳), 造型雄偉,有6根羅馬式門柱,分上、下兩層,直至洞頂。橫梁和門簷雕有精細圖案。寶藏大廳最初是納巴泰一位很重要的國王的墳墓, 建於公元前一世紀。後來成為一座廟堂。寶藏大廳被專家評價為佩特拉最漂亮的建築, 代表了納巴泰王國時期的建築水平。
上麵這張照片是這次行程中最好的。好不容易走到峽穀盡頭了, 就看到了這一幕。俺倒吸一口冷氣, 太漂亮了。當時有一個當地人在出口處上竄下跳的照相, 等了許久他才走開。俺一直祈禱, 不要再有人來, 騾駝不要站起來, 也不要走開。每次看到它都很開心。
從寶藏大廳右邊走過,抬眼可見古羅馬劇場遺跡。劇場旁邊有一片開闊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築而成,有寺院、宮殿、浴室和住宅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東北部的山岩上開鑿有一排石窟陵墓,其中有一座氣勢雄偉的三層巨窟,正麵為羅馬宮殿建築風格,是曆代國王的陵墓(Palace Tomb)。現設有佩特拉石窟博物館。旁邊的 Urn 陵墓等也非常壯觀。
8. 夢幻佩特拉之寶藏大廳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9. 夢幻佩特拉之寶藏大廳內部, 多彩的石頭

10. 夢幻佩特拉之寶藏大廳, 不同光線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11. 夢幻佩特拉之古羅馬劇場

12. 夢幻佩特拉之國王的陵墓

13. 夢幻佩特拉之陵墓

14. 夢幻佩特拉之 Urn 陵墓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再往前走應該是古城的中心地區, 這裏有古街道, 古市場和古廟遺址。有一處正在發掘的遺址, 據信是當時最大的廟堂, 由美國常青藤之一的布朗大學的專家進行考古研究。再往前走兩公裏,可見一條石階小路, 蜿蜒盤旋, 經過約800台階, 直達山頂。繞到山的另一麵, 山路盡頭是一個很大的廣場, 靠山一側就是古城景點的最後一個, 山頂修道院(Monastery)。
從大門到山頂修道院, 約7公裏, 其中從入口到峽穀可以騎馬, 從寶藏大廳到山腳可以騎毛驢或駱駝, 上山可以騎毛驢。到最後一站準備上山時, 真是很累想騎毛驢上山。但是一看那驢隻到俺的腹部, 實在不忍心讓它馱著俺走那800多階梯。還是俺自己來吧。下山時, 看到幾個身高馬大的白人男女, 騎著瘦小的毛驢艱難上行, 真替毛驢難過。
15. 古街道與古廟遺址, 遠山很象駱駝

16. 古廟遺址

17. 布朗大學的考古工作現場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18. 攀登

19. 可憐的毛驢

20. 夢幻佩特拉之山頂修道院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21. 還有人住在這裏

22. 還有人住在這裏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
23. 還有人住在這裏

24. 這些洞穴就象複式住宅, 有樓上樓下, 套間, 地庫, 很有意思

在去邊界的小巴上認識了兩個人, 後來一路穿越邊境到佩特拉都是同路。剛上車不久, 一個白人用標準的國語問俺是否從中國來的。一路上總是碰到老外講中文。這兩個人, 一個是白人男子約50多歲, 一個亞裔女士約30歲左右。剛開始時以為是老少配, 後來聽那女的管男的叫爹地, 也沒在意, 因為美國家庭裏很多太太叫老公爹地。過邊界時, 那男士拉起自己的箱子就自管自己往前走, 那女士背著一個包, 還要拉一個大箱子。心裏奇怪這男的怎麽這樣自私, 就幫那女士提箱子。
後來到了佩特拉, 一起吃晚飯才終於搞清楚了, 這兩位真是父女兩人。那個男的真是一個語言天才, 會十多種語言。西方語係就不用說了, 東方語言中他會國語, 廣東話, 日語, 韓語, 泰語和阿拉伯語。他曾有中國女朋友, 但最後娶了一個日本太太。他很得意的說, 世界上語言天賦最好的一個人可以說三十種語言, 但是這個人卻很佩服他, 因為他會講泰語, 而那個天才不會。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有時人在某些領域很強, 可能在其他方麵就會有些問題。象陳景潤, 一個很棒的數學家但在生活中會出很多笑話。這位語言大師也是如此。他很自負, 總是認為別人有錯誤, 而且不相信他人。一路上看他跟許多不同的人吵了很多次。最可憐的是他的女兒, 明知他有錯也不能勸, 否則就是劈頭蓋臉一頓臭罵。不知是日本人的天性還是已經習慣了, 反正隨她爸罵笨蛋, 愚蠢, 八格亞路, 她隻是順從不語。
這個天才還財迷小氣, 而且不是一般的小氣。找吃飯的地方, 俺的意見是找一個當地有特色的餐館, 他老人家東轉西轉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快餐。餐後老板送茶水, 有免費的東西他高興的象個小孩子。俺想去網吧, 他非說人家貴, 跟人家吵起來, 俺隻好走路。實際上, 一個方麵算計太多, 其他方麵可能失去更多。第二天, 俺在從修道院下到山腳下, 正好看到他們上山。後來俺出古城趕汽車時, 又是風又是雨, 估計他們肯定還在山上。老先生肯定又在罵, 隻是不知用哪一種語言。
相關文章 (經補充更新, 點擊觀看):
中東自助行(1): 行程, 攻略, 感受 中東自助行(2): 開羅的早晨 中東自助行(3): 開羅的夜晚 (附埃及的陰暗麵)
中東自助行(4): 開羅一日 (附古埃及曆史簡介)
中東自助行(5): 走進撒哈拉大沙漠 中東自助行(6): 你不知道的金字塔 (附古王國時期曆史簡介)
中東自助行(7): 埃及古廟--色彩最佳的阿比多斯 (附古埃及宗教與眾神簡介)
中東自助行(8): 埃及古廟--最大最壯觀的卡納克 (附新王國時期女法老的故事)
中東自助行(9): 埃及古廟--盧克索西岸與國王穀 (附旅途故事)
中東自助行(10): 埃及古廟--大費周折的阿布辛貝 (附新王國時期法老年表)
中東自助行(11): 泛舟尼羅河 (附肚皮舞, 性騷擾和煙雨)
中東自助行(12): 亞力山大--埃及最有情調的城市 (附與阿拉伯兄弟把酒夜話)
中東自助行(13): 赤裸的西奈, 溫情的紅海 (洋GG的故事)
中東自助行(14): 西奈山的雲海日出謝謝觀看。原創作品,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 不可轉載。文學城看風景博客,
kan.fengjing@yahoo.com。
文學城看風景博客,kan.fengjing@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