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學習  減字木蘭花
          (2007-07-04 15:23:18)
          下一個 
      
      
      
                  減字木蘭花.春情 王安國 
〔越考〕 【嵐齋錄】:“唐 張搏自湖州刺史移蘇州,於堂前大植木蘭花,當盛開時,燕郡中詩客,即席賦之。陸龜蒙後至,張連酌浮白,龜蒙徑醉,強執筆題兩句雲:‘洞庭波浪渺無津,日日征帆送遠人。’頹然醉倒。搏命他客續之,皆莫能詳其意。既而龜蒙稍醒,援筆卒其章曰:‘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遂為一時絕唱。”歐陽炯詞遂有“今年卻憶去年春,同在木蘭花下醉”之句,因以﹝木蘭花﹞為調名。顧此稱“減字”者,在詞調中固有此法,所謂“偷聲”,所謂“減字”,俱於原有腔調有所減省也。﹝木蘭花﹞本有五十二、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四體,本調隻四十四字,以示較原調字數為減,故曰﹝減字木蘭花﹞或簡稱曰﹝減蘭﹞。有以本調為呂嵒所作者,特詞人假托神仙以炫奇耳。 
〔作法〕 本謂四十四字。首句四字起仄韻,句法與﹝訴衷情﹞後半第五句同。第一、三字平仄不拘。次句七字,與﹝憶江南﹞第三句同。第三句四字,換用平韻,句法與﹝訴衷情﹞後半末句同。第四句七字,句法與﹝憶王孫﹞第二、三、五句均同。後闋句法與前闋無異,惟又換兩韻耳。 
畫橋流水, 
⊙○⊙▲(仄韻) 
雨濕落紅飛不起。 
⊙●⊙○○●▲(協仄韻) 
月破黃昏, 
⊙●○△(換平韻) 
簾裏餘香馬上聞。 
⊙●○○⊙●△(協平韻) 
徘徊不語, 
⊙○⊙▲ (三換仄韻) 
今夜夢魂何處去。 
⊙●⊙○○●▲(協三仄韻) 
不似垂楊, 
⊙●○△(四換平韻) 
猶解飛花入洞房。 
⊙●○○⊙●△(協四平韻)
符合韻律。詩詞歌賦中,於相當的句末以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相押韻,使音調和諧優美,稱為協韻。
http://www.passionup.com/images/purcandles200.jpg
減字木蘭花.春情 王安國 
〔越考〕 【嵐齋錄】:“唐 張搏自湖州刺史移蘇州,於堂前大植木蘭花,當盛開時,燕郡中詩客,即席賦之。陸龜蒙後至,張連酌浮白,龜蒙徑醉,強執筆題兩句雲:‘洞庭波浪渺無津,日日征帆送遠人。’頹然醉倒。搏命他客續之,皆莫能詳其意。既而龜蒙稍醒,援筆卒其章曰:‘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遂為一時絕唱。”歐陽炯詞遂有“今年卻憶去年春,同在木蘭花下醉”之句,因以﹝木蘭花﹞為調名。顧此稱“減字”者,在詞調中固有此法,所謂“偷聲”,所謂“減字”,俱於原有腔調有所減省也。﹝木蘭花﹞本有五十二、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四體,本調隻四十四字,以示較原調字數為減,故曰﹝減字木蘭花﹞或簡稱曰﹝減蘭﹞。有以本調為呂嵒所作者,特詞人假托神仙以炫奇耳。 
〔作法〕 本謂四十四字。首句四字起仄韻,句法與﹝訴衷情﹞後半第五句同。第一、三字平仄不拘。次句七字,與﹝憶江南﹞第三句同。第三句四字,換用平韻,句法與﹝訴衷情﹞後半末句同。第四句七字,句法與﹝憶王孫﹞第二、三、五句均同。後闋句法與前闋無異,惟又換兩韻耳。 
畫橋流水, 
⊙○⊙▲(仄韻) 
雨濕落紅飛不起。 
⊙●⊙○○●▲(協仄韻) 
月破黃昏, 
⊙●○△(換平韻) 
簾裏餘香馬上聞。 
⊙●○○⊙●△(協平韻) 
徘徊不語, 
⊙○⊙▲ (三換仄韻) 
今夜夢魂何處去。 
⊙●⊙○○●▲(協三仄韻) 
不似垂楊, 
⊙●○△(四換平韻) 
猶解飛花入洞房。 
⊙●○○⊙●△(協四平韻)
符合韻律。詩詞歌賦中,於相當的句末以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相押韻,使音調和諧優美,稱為協韻。
              
              
        
            
              
        
        
           
    
  
卜算子 京城倦客 1990-02
人生多感慨, 感慨事何補?
書生誌 短應激勵, 卻填閑詞賦!
一曲卜算子, 萬裏歸鄉路。
京城倦客人不識, 此情更誰訴!
http://q.sina.com.cn/psocia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