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

浪跡天涯,追月尋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病入膏肓的中國教育-1

(2008-09-14 22:47:28) 下一個
提到當前的中國教育,隻能用“亂彈琴,虛假爛”幾個字來形容。近些日子,兩個炮轟中國教育的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第一個是,著名作家池莉在上海指出,國人以高考為唯一標尺而教育子女的邏輯“非常愚蠢”,並說:“中國的教育讓人忍無可忍。”另一個事件是,某公通過黑客手段,假借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之名,稱現行的大學教育扼殺人才,簡直是“往學生們的腦子裏灌屎”。盡管也許有人對這種炮轟教育不以為然,但許多人都認為,這種炮轟振聾發聵、一針見血,到了立即反思並改革教育的時候了。

關注中國教育的人大抵都有一個感受,那就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許多方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唯獨教育方麵缺乏突破,除了學校規模變大變全的虛胖和學費收費的“大躍進”之外,幾乎可圈可點之處。許多有識之士都相信,中國的教育生病了,甚至是病入膏肓。也許人們要問,那些證據可以證明中國的教育體係生病了呢?

證據之一: 教育亂收費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多年來,我們總是可以看到這樣匪夷所思的新聞:父母讓年幼的孩子輟學,給注重義務教育的地方政府一怒而告上法庭;每到中考時節,不少家長人心惶惶和托關係或許以重金,希望孩子能擠進省市重點或區重點中學;而高考發榜之後,總也少不了家長流淚對著子女高考錄取通知書,卻送不起子女入學的淒涼。

中國教育體製這個堅固的計劃堡壘怎麽了? 因為教育亂收費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先說政府的教育投入,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成敗始終攸關國家興衰。早在1987年中國就製定了《9年義務教育法》,在1995年又出台《教育法》,但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始終離4%的法定教育投入目標至少還有1000億左右的缺口。我們的東亞鄰居莫不視教育為立國之本,而俄羅斯雖然今非昔比,但目前教育經費的投入甚至超過了軍費! 再說教育經費的投入結構,中國社會整個是西方國家現代化的“快速濃縮版”,這使得各級政府支出總是捉襟見肘,但教育經費畢竟得到了優先保障,有限的經費沒有用在刀刃上,才是問題的症結!

結構性問題有兩大特征,一是吃“教育飯”的人太多,其中大部分並不上講台傳道授業解惑,以現今中國的大學為例,全部教職工編製中,有一半上得講台就不錯了!二是本末倒置,重高等教育,輕義務教育和基礎教育,對學齡前教育熟視無睹,這樣的重末輕本恐怕是在地球上的奇觀。這折射出和中國國運不相適應的“精英教育”思路,中國的將來恐怕不僅僅靠少量精英,更靠大量樸實無華的普羅大眾。然後看看高等教育如何呢?一言以蔽之,好大喜功,官大於學。病之一在於各種打造一流名校、重金扶持各種人才工程花費過巨,造成高校之間的苦樂不均;病之二在於重規模甚於質量,嚴進寬出,使得中國博士生教育規模迅速竲加,而質量確很低;病之三在於僵化國辦忽視民辦,使得高等教育體係呈現“國辦精英教育”的不和諧特征;病之四在於高校人浮於事,上得講台做得科研的教師太少,吃教育飯不辦教育事的人太多;病之五在於高校錄取,從招生指標到錄取分數帶有過於濃烈的地區歧視色彩;病之六在於商人化的學者太多,學者化的官員企業家劇增,教學科研成果泛濫,寧願坐冷板凳者日少,大學有斯文掃地的危險。目前若要維持子女4 年製本科教育,大致要花掉普通城鎮家庭5-10年的全部積蓄,貧困家庭麵對入學通知書一愁莫展,已是司空見慣。

再看看義務教育如何呢?小學和中學教育的腐敗程度,絕對烈於高等教育,並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病之一在於學齡前教育無人問津,導致收費昂貴,人到中年的父母叫苦不迭;病之二在於普及教育階段竟然還有省市重點小學中學,導致家長協同子女,或挑燈夜戰,或捐錢托官,隻為子女能上中小學名校,其花費絕不亞於4年本科;病之三在於分數不夠錢來湊,本身是件無恥的事情,而其竟然能冠冕堂皇地“陽光化”,即所謂數以萬計的“擇校費”,這些費用用到哪裏去了恐怕隻有天知道;病之四在於各種課外加課巧立名目,批量化昂貴地生產高分低能兒,使得中學教育成為對孩子的折磨而不是培養。在此我再次強調一個常識性的話題,那就是,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各校應按學生數量平均分配教育資源,取締各種形式的中考和輔導班,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證據之二:中國博士教育規模的快速發展,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

中國博士教育規模的快速發展,可謂是既喜又憂。“喜”的是,中國的博士培養規模已經超過美國。數據顯示,中國具有博士授予權的高校已超過310所,而美國隻有253所。2006年,美國培養的博士有5.1萬人,中國培養的博士已達4.9萬人;2007年,中國博士人數繼續上升,已超過5萬人。而“憂”的是,由於社會經濟發展等多方麵原因,培養的博士有相當比例並沒有到科研單位從事與所接受博士教育相關的研究工作,而是到了一些其他學術要求並不高的崗位。   

中國博士生教育規模為什麽會在大量博士不去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或者社會無法提供對應的學術研究崗位)背景下,出現如此快速的發展?首先,“高大全”成為過去十年中大量本科高等學校辦學的共同追求,不少高校在衡量學校辦學水平時,把爭博士點數、擴大博士研究生培養規模作為重要的辦學工作。有的學校是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包括整體引進其他學校的學科團隊、大量聘請校外兼職博導等等。在這一過程中,這些學校往往無暇顧及博士生培養的質量,主動分析博士生們的學術發展前景。一名導師同時帶10多名博士生、幾十名士研究生,學生無法接受導師指點進行學術訓練的情況,在高校中並不少見。  

其次,博士生教育的快速發展,還在於社會存在對博士學曆的旺盛需求,除了高等學校教職崗位、科研機構的研究崗位按要求需要從業者有高學曆之外,其他一些本不需要高學曆的崗位,也紛紛提出學曆門檻要求。有的地方招聘處級幹部,就明確提出應聘者的學曆為博士;還有的地方,在人才晉升中,學曆也是明文或者不明文的重要標準。這導致一些人不是為了追求學術發展,僅僅為了提高學曆層次而攻讀博士學位,包括一些企業負責人、政府官員。   

也正是由於這種“讀博心態”,進一步鼓勵了一些高校可以不考慮博士生的質量,而大力發展博士教育,甚至把博士學曆資源與一些老板、官員手中的資源進行“共享”。因此,博士教育的異化受到社會的廣泛質疑也就在情理之中,前不久網友熱捧隻有中專學曆的發改委主任,其實也是出於對當前高等教育的嚴重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