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

浪跡天涯,追月尋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00年首次申奧,我們丟了哪兩票?!

(2008-07-31 19:05:31) 下一個
第一次北京申奧失敗的那一幕,許多人還記憶猶新。但有一個人從來不說“申辦失敗”,從那一天到現在,他一直不說這幾個字,他總是說“兩票之差使我們失去了機會”。他是何振梁,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常務副主席。這樣說,自有他的道理。

薩馬蘭奇宣布後,現場中國人的表情凝固。此後,這個畫麵長久地印在人們心上差距不會超過三票
“1993年那次投票前(第四輪投票),我與監票人約好,他過來時眼光對著我,就知道是北京。最後他的眼光有意躲著我,我當時就知道不好。”何振梁回憶說。何振梁1981年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卓越的外事活動能力和儒雅的風度,再加上“中國”背景,讓他在委員的圈子中十分活躍。申辦投票那年,何振梁擔任國際奧委會第一副主席,已快到退休年齡,他清楚,這恐怕是他能為國家和人民做的最後一件大事了,他渴望成功。但任何事情都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決定一件事情成敗的因素太多太多了。

奧運會申辦城市的決定權掌握在91名國際奧委會委員手中,委員的分布情況是:亞洲14名、非洲16名、拉美16名、北美3名、歐洲38名、大洋洲4名。憑著對這些委員的了解,在1993年8月19日北京奧申委最後一次形勢分析和決策討論會上,何振梁談了他的看法。他說:“至今最有競爭能力的申辦城市是北京和悉尼;北京的主要支持者是亞、非、拉美第三世界的委員,這三大洲共有46名委員,他們不可能全部都支持北京,但其中大部分將支持我們,還會有部分歐洲及北美委員投我們的票。悉尼的主要支持者是歐、美、大洋洲的委員,但也不會是鐵板一塊;北京要獲勝,可能在第三輪,如果第三輪表決的結果剩下北京、悉尼和曼徹斯特,那麽,進入第四輪時,北京將處於不利地位,但不是沒有獲勝的可能。無論是北京或悉尼獲勝,票數將是十分接近的,不會超過三票以上。”結局和他預想的幾乎一樣。

9 月23日的投票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前二輪投票後,伊斯坦布爾和柏林被淘汰,剩下悉尼、曼徹斯特和北京。第三輪曼徹斯特被淘汰,留下了北京與悉尼在第四輪決勝負。第四輪投票前,主席宣布了前幾輪投票的票數。前三輪,北京的票數都比悉尼多。第三輪北京是40票,悉尼是37票,曼徹斯特11票。何振梁知道曼徹斯特的絕大多數支持者將會支持悉尼,北京已經沒有獲勝希望,他轉過身對坐在旁邊的第二副主席、澳大利亞委員高斯珀說:“我想我該向你祝賀了。”

必須以微笑麵對

晚上8時,最後一輪投票結束,全體委員到體育館參加投票結果宣布大會。會前,何振梁同奧申委秘書長萬嗣銓商量好,萬在委員們必定經過的旅館門口等著,如申辦成功有望,何向萬微笑招手為號;如沒有希望,何振梁將無任何表情和手勢。天下著大雨,在約定的旅館門口,何沒有見到萬。在體育館門口,卻見萬佇立在那裏,滿臉期待的表情。他們兩人的眼睛對視了一下,何振梁很快轉過臉去。委員們走上主席台時,何振梁提醒自己,既不能笑容滿臉,讓人們誤以為申辦已到手,也不能表現冷漠,流露出任何失敗的沮喪。自己必須以微笑麵對這次挫折——因為他代表著中國,

薩馬蘭奇最後一個走上主席台,他把信封當眾拆開:“勝利者是悉尼。”北京的競爭結束了,何振梁心裏特別難受,尤其是看到台下北京奧申委代表團同誌們似乎凝固的表情時。但他知道自己必須挺住,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何振梁大度地向身邊澳大利亞的高斯珀表示祝賀,這一幕,通過直播,讓全世界的電視觀眾都看到了。

會後,身心交瘁的何振梁反複對自己說,堅持住,決不能垮了。他穿過人群,一路還不斷對安慰他的委員們表示感謝。回到代表團駐地,他向大家介紹了投票的經過。到房間後,他也盡量冷靜地回答朋友們接連打來的慰問電話。深夜,女兒從北京來電話,哭著說她看了電視轉播的全過程,她難以接受這個結果。她說爸爸媽媽多保重,我愛你們。之前,何振梁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感情,放下電話,他再也抑製不住自己,放聲大哭了起來。

“八國聯軍”攻中國那次申辦真是一波三折。

霍英東兒子霍震霆參加了北京奧申委代表團,在蒙特卡洛,他對西方輿論界圍攻中國的感受很深。他說,外國記者向北京奧申委提的問題,多是政治性的,與體育無關,攻擊性很強。當地能看到的電視和報章報道,都在有係統、有步驟地詆毀中國。他形容這種形勢有如“八國聯軍”攻中國。

霍震霆的感受一點也沒錯。早在2月和4月,柏林奧申委負責人納夫羅基就先後兩次將北京的申辦同1989年的那場“政治風波”相聯係。德國名譽委員拜茨聽說後,認為不能容忍申辦中如此攻擊對手的行為。在他的要求下,納夫羅基不得不寫信向中國大使道歉。

悉尼的申辦負責人麥克吉奧也攻擊北京,發動輿論攻擊中國的“人權”問題。澳大利亞委員高斯珀不同意麥用政治原因攻擊北京的做法,主張友好競爭。後來發現的材料透露,悉尼奧申委曾以75萬英鎊同英國的一家公關公司簽約,由這家公司出版一本抨擊中國人權記錄的書,並掀起詆毀中國人權的運動。他們的如意算盤是,這是別的國家搞的,不會懷疑到悉尼的頭上來。高斯珀獲悉這個計劃後提出反對意見,說如果這樣做將會嚴重影響澳中關係,一旦暴露,將損害悉尼的申辦,後來這個計劃沒有執行。

英國曼徹斯特也加入了對北京的圍攻。1993年2月,曼城申辦負責人斯各特找何振梁說願意同北京達成某種協議,但他的條件讓何振梁覺得有些可笑。他建議如果北京先被淘汰,則北京的支持者支持曼徹斯特。何振梁問他能否承諾如果曼城先淘汰時,其支持者轉而支持北京?斯各特不敢承諾。何振梁笑著說:“這樣的協議毫無意義,而且北京不可能先於曼徹斯特被淘汰。”

6月10日,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人權小組委員會通過決議案,反對在北京或在中國其他地方舉辦2000年奧運會,要求國際奧委會美國委員投票反對北京。接著,歐洲議會也通過決議,表示了同樣的意思,國際上形成了以美歐為首的反對北京承辦的圈子和氛圍。

西方的陰招

9 月17日上午,國際奧委會執委會舉行會議。會議還未開始,薩馬蘭奇就讓秘書把幾則電訊稿送給何振梁。薩馬蘭奇在電訊稿上寫了拚音的“何”字,並在後麵打上了個大驚歎號。何振梁看後大吃一驚。原來是幾家通訊社分別發出消息說,北京奧申委一位領導人於8月31日在北京接受澳大利亞特別廣播公司電視台采訪時表示,如果因美國國會的阻撓而使北京申辦失敗,我國會要加以報複,抵製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何振梁不相信我們的人會在這個敏感時刻發表這樣的談話,但他又無法立即與代表團取得聯係、查清原委。執委會一開始,薩馬蘭奇就問何振梁有沒有抵製這回事,何振梁毫不含糊地表示根本沒有。薩馬蘭奇聽後很高興,立即讓人安排在當天國際奧委會的新聞發布會上請何振梁去講話。薩的意圖明顯,要為中國澄清事實提供機會。有人不同意這樣做,但薩馬蘭奇仍堅持讓何振梁去說明情況,他說:“讓何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明他在執委會上表明的立場,有何不可?”何振梁知道,薩是在這關鍵時刻幫北京說話。在中國代表團和何振梁的努力下,所謂的“抵製風波”才沒有形成氣候。

事後才知道,8月31日澳大利亞特別電視台采訪張百發時,他的確對美國國會的行為,表達了十分氣憤的心情。他說有一位美國朋友對他說,美國那樣對付你們,你們完全有理由抵製亞特蘭大奧運會。張百發同澳大利亞電視台記者說,我們完全有理由對美國進行報複,但我們不會那樣做,因為我們一貫支持奧林匹克運動。沒有想到澳大利亞方麵把這段講話掐頭去尾後播出。他們企圖在臨近表決之時,突然投下重磅炸彈,遏製北京不斷上升的氣勢,使中國在最後關頭難以翻過身來。

那兩票原來是埃及和保加利

原來人們猜測,是朝鮮的委員沒投中國的票,這猜測可能不對。中國丟掉的鐵定兩票是埃及和保加利亞,他們都沒能到現場投票。埃及委員身體不好,行動不便,本想坐著輪椅來投票,但是醫生不同意。保加利亞國內政治局勢變化,委員護照被吊銷,出不了國。悉尼方麵卻用金錢收買了兩票。9月22日晚,澳大利亞奧委會主席請某洲的兩個委員吃飯,每人給了三萬五千美金的支票,公開的理由是,支持你們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1999年美國鹽湖城冬季奧運會申辦過程中的行賄行為揭露出來後,澳大利亞自己把這件事情揭露出來了。(文子來源於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