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

浪跡天涯,追月尋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全麵崛起的必要前提

(2008-04-04 21:54:03) 下一個
施一公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副院長
饒 毅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重要國策及艱巨任務

我國決定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不是局限於教育界的一個重大舉措,而是帶動我國在
世界舞台上全麵崛起、有遠見卓識的曆史性決策。在我國發展新階段,隻有充分認識到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這一具有深遠曆史意義的艱巨任務,才可能在它尚未成功的時候,在
國家發展的全局考慮中將其列為重要國策,並在多個層次予以高度重視,激勵多方麵努
力發揮作用。

曆史必要性

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是一個國家在世界舞台上全麵崛起的一個根本前提。如果沒有
世界一流的大學,一個大國可以在某個方麵取得突破,一個小國也可以達到全國富裕。
但是,綜觀近代世界曆史,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後的情況下,真正成
為全麵領先的世界強國。

一流大學的建設,必須超前於大國的全麵崛起。擁有多所世界一流大學,雖然不是
大國全麵崛起的充分條件,但卻是其必要條件。英國、美國及其它世界強國的近代史是
這一結論的最佳佐證。

英國大學在世界上的優勢地位對於它領先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度使它以一個人
口不多的島國成為幾乎統治全世界的日不落帝國,也使它今天仍然超越了許多人口和本
土資源比它更為豐富的國家,仍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全世界凡受過現代教育的大眾仍念
念不忘劍橋大學的牛頓、麥克斯韋,潛意識裏對英國有發自內心的尊敬甚至崇拜。

德國十九世紀初開創的研究型大學,為德國崛起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影響輻射全世
界。雖然二十世紀上半葉納粹主義流行曾經部分抵消了德國大學帶來的促進作用,但德
國實力雄厚的大學在人才嚴重流失的情況下,聚集力量促進二戰後德國再次崛起。

日本十九世紀建立了多個大學,如1858年的慶應大學、1877年的東京大學、1882年
的早稻田大學、1897年的京都大學,這些大學不僅奠定了日本與中國、俄國的競爭中獲
勝的基礎,也為日本此後一百多年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在美國崛起的過程中,人們常注意到二戰後科技人才大量湧向美國大學。其實在這
以前美國已經建立、發展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學,為美國的崛起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在
19世紀末,不僅一批老牌大學得到支持、轉型成為現代研究型大學,而且一批新的優秀
大學得以創建。例如,1876年,銀行家霍普金斯資助創辦的霍普金斯大學和醫院成為美
國第一個德國模式的研究型大學,從而大大促進了美國乃至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範圍內
的研究型大學的推廣。1890年,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資助創辦了芝加哥大學,不僅做出了
諸如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核反應堆這樣的重要科學工作,而且在經濟學界發展影響世界經
濟的理論,領導世界潮流,使得同一個係有多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1891年,鐵路大
王斯坦福創立了斯坦福大學,不僅在多個學科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而且是建立現代電子
業主要基地矽穀、創立現代生物技術產業的主要力量之一。1900年,鋼鐵大王卡耐基成
立了工學院,是國際上計算機科學最為領先的卡耐基大學的前身。這些大學在創建幾十
年、上百年後力量不斷呈現,為美國持續領先世界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一流大學對國家民族的全方位促進作用

世界一流大學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起著相當大的作用。一流大學並不隻是科學
、技術和教育的搖籃,並且是現代人類文化、思想最主要的源泉。世界一流大學產生的
文化,遍及世界,影響人類思想,引領社會變遷。

世界一流大學聚集各方麵的優秀人才,思考國家民族的未來,探討國家發展的目標
,提出國家發展的思想,開辟國家發展的道路。大學不僅是理論思考的基地,而且可以
直接培訓和提供實現這些目標的人才,使理論轉化為現實。

世界一流大學是尖端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創造知識的重要源泉。
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普遍擔負了科學研究的主要力量,一流大學也同時為尖端科技產業
的創立和發展起到了主導作用。人類社會的發展依賴於知識的創新和科技的進步,隻有
首先發現和掌握新知識、新科學、新技術,才能長期在世界領先。如果沒有強大的、世
界一流的科學技術為基礎,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綜合國力就難以持續長期高速發展,也不
可能在世界舞台上全麵崛起、領先。

世界一流大學吸引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和領導人才,世界各國人才的聚集不僅促進該
大學所在國文化、思想的發展,而且通過留學歸國的人才將這些影響帶回他們的祖國,
進而影響其它國家的社會和文化。如英國不僅擁有劍橋、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學,而且通
過積極措施(如設立Rhodes獎學金等)選擇性地支持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學生(如美國
前總統克林頓)留學英國,影響多個國家精英的思想形成,進而影響世界格局。美國也
以各種方式支持和吸引一大批外國優秀學生和潛在領袖人物赴美學習、進修。

世界一流大學對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意義重大。如果沒有世界一流大學,一個
國家的精英人才就會有相當部分是外國的大學培訓出來的。其中相當一些人內心可能存
在學生心態,不能在心理上具有充足的自信。當坐到同一個談判桌上,學生遇到老師的
時候,在心理上完全平等是很難做到的。

世界一流大學的特征

在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必須依照國際標準,而不是國內標準。

以國際標準可以推動和鞭策我們的大學奮起直追,帶動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國
內標準代替世界標準首先是降低了要求,其次是造成對國內榮譽和資源的過度競爭,從
而增加不必要的內耗、讓國內大學失去國際競爭力。

所有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隊伍,二
是有一套支持教授隊伍培養人才、進行尖端科學研究的體製及政策(即所謂軟環境)。
因此,這些大學都能夠持續、穩定地產生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能夠
源源不斷地培養出世界一流的學生和年輕人才,而不是曇花一現。我們認為,上述兩點
是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應該追求的關鍵。如果沒有這兩點,不可能在中國建設
世界一流大學。

很多人都清楚地知道,無論清華,還是北大,雖然有出色的本科生並在某些學科的
取得了突破並達到世界領先,但都不是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我國沒
有一支強大的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隊伍,而且支持世界一流教授隊伍的體製及政策尚待
完善。我國大學現狀尚落後於我國其它方麵的發展及其帶來的迫切需要。國外大學日新
月異的發展也給我國建設一流大學以強大的壓力和挑戰。

在嚴峻的現實麵前,我們不應該轉而用國內標準來減輕我國大學的壓力,而應該直
麵現實,製訂有效的政策和方針,確立必要的策略,奮起直追。綜合性大學,應該在多
個學科擁有世界級的領袖和領軍人物,培養世界一流人才、做出有影響力的工作。特色
型大學,應該在某些領域或者方向上領先,而不是求全、求大。哈佛大學擁有十幾個學
院、幾千名教授、數萬名學生;而加州理工大學僅有三百名教授和兩千名學生。但兩校
都是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

我們應該有不同特色的大學。有些作為綜合性大學,全麵追趕世界一流;有些則在
某些學科領域追趕世界一流。要能和世界一流大學競爭教授、競爭學生,而不能用國內
授予的種種榮譽代替國際一流的標準。我國大學要能夠做出影響世界的成就,做出對中
國和世界有推動的發明。

我國應該奮起直追

我國目前尚沒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學,但是我們必須大力度全方位推動世界一流大學
的建設,將其作為我國長期高速發展、全麵成為世界強國的重要步驟。一百五十年前,
美國沒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其大學實力遠在歐洲列強之後。在隨後的一百年裏,美國
利用其雄厚的財力國力,全力發展其大學體係。五十年前,美國高等教育已經稱雄世界
,領先於其它資本主義強國。

今天的中國,不是要一天之內趕上今天的美國。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做到一百多年
前美國在高等教育上所經曆的發展。我們認為,由於當今曆史時期的特殊情況及我國海
外人才的儲備,我國有可能用二十至三十年的時間走完美國高等教育一百年崛起的曆程。

我國的諸多大學,不能隻爭國內排名,而應該根據其現有優勢,建立特色、加強實
力,真正提高國際競爭力。要激發大學積極向上、通力合作的文化,打破傳統習慣的"
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不重國內競爭,而以國際一流為目標,形成一種團結協作、鼓
舞人心的氛圍。

經過改革開放後近三十年的不斷努力,我國的大學建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教授
隊伍和科學研究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個別學科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就。但整體教授
隊伍的水平還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例如,在生命科學領域,大多數優秀
年輕科學家還是選擇留在美國的大學任職。從大多數情況來說,我國的正教授平均水平
尚未達到世界一流大學助理教授的水平。這個基本格局就決定了美國大學年輕教授的專
業起點遠高於中國大學的同行。

鑒於我國大學及科研的現狀,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最快的方法是從國外一流大學引
進傑出人才,以在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我國應該重點引進一批在其研究領域領先、
世界著名大學的一流正教授,使其全職全時回國服務,讓他們在國內一流大學全麵發揮
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領軍作用。同時,我國應該大力吸引學術水平世界領先的最傑出
的博士後及助理教授水平的年輕人,讓他們在國內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讓他們的成長
和中國的發展聯係在一起。

為了保證真正世界一流人才的引進,國家應該製定相應的得力政策,為他們創造真
正有國際競爭力的科研環境和生活環境,從而在根本上提高我國大學的競爭力。應當指
出的是,為了保證這些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科研教學育人工作的順暢展開,我國大學必須
改進現行的行政體製甚至製定嶄新的行政體製,並配套相應政策。如果沒有這些軟環境
提供保障,就很難發揮出他們所擁有的學識與智慧。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梅貽琦先生早在1931年就任清華大學校長的就職演說中就曾經說
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其意在於:大學之大,非大樓之
大,乃大師之大也。我們期望,國家領導人、教育界、科技界人士在這點上達成共識,
團結一致,眾誌成城,共同圍繞建設世界一流梯隊和體製的核心開展工作,盡快建成一
些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大學,為中華民族的全麵崛起奠定堅實的基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