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

浪跡天涯,追月尋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可怕的Google新魔法(ZT)

(2008-04-11 00:45:31) 下一個
穀歌的新魔法

  在競爭對手眼裏,穀歌是全民公敵,它從搜索延伸出來的無處不在的觸角讓人膽寒心驚;在普通人眼裏,這六個五顏六色的字母是創意、激情、酷的代名詞,這個公司有著極具顛覆性的創新精神、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產品、奢侈而自由的辦公環境,以及酷酷的“不作惡”的信條。

  短短十年,從斯坦福大學旁邊一間陋室到現在全球的互聯網霸主。是的,穀歌急劇膨脹的速度令人吃驚。然而,伴隨互聯網成長的穀歌始終保持了一點,這也是互聯網的本質,那就是開放。開放是讓穀歌所向披靡的利刃,一點點瓦解了頑固的競爭對手的力量,也給合作夥伴留下了“共同富裕”的空間。

  穀歌追求領導者的地位,但用一種更為溫和的方式。這樣,穀歌成為了一個生態係統,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在這個體係裏生存。也許,是時候享受“穀歌治下的和平”了。

  穀歌的雲夢想

  喜歡駕駛私人飛機旅行的埃裏克·施密特遇到麻煩了。突如其來的機械故障讓這位穀歌的CEO在香港機場苦等了9個小時,但這並沒有阻擋他飛往北京的決心。

  3月17日,在位於北京清華科技園的一間狹小的會議室裏,52歲的施密特戴著金邊眼鏡,紮著粉底小花的領帶,用一種近似大學教授的儒雅,開始了自2006年以來第三次麵對中國觀眾的演講。沒有富麗堂皇的禮堂,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燈光特效,這個全球最著名的互聯網公司的CEO的演講平易近人得如同一次大學裏的公開課,甚至在演講進行了十多分鍾之後,他仍然被攝影記者團團圍住,他不得不一再說謝謝,讓簇擁在身邊的攝影師散去,底下的觀眾才得以看清他的身影。

  全球計算機

  “你一生要換多少次手機?如果手機丟了,裏麵的電話號碼怎麽辦?”施密特向在場的人問了一個問題。

  顯然,施密特早已準備好了答案。他用一種未來學家的口吻說道:“未來互聯網的發展,最重要的一個改變就是個人計算機的架構正在逐漸轉向雲計算。”

  雲計算,正是施密特此次訪華拋出的一枚重磅炸彈,也代表了穀歌一以貫之的看法:人們對計算機的使用正在從以PC桌麵係統為中心轉向以網絡為中心。施密特說,過去我們把所有東西都放在計算機裏麵,計算機丟了,所有信息也隨之丟失了;而在這個以網絡為中心的新模式中,這種情況不再發生,因為所有的服務和應用都是在通過線提供的。他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把自己的所有數據“存進了一個銀行”,“銀行給你存錢並提供自動取款機,而你就可以無需把所有的錢都帶在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替換手機,聯係人的號碼也不會丟失,因為已經存留在網絡上。施密特勾勒出的這樣一幅誘人的未來圖景——通過互聯網,人們無論在什麽樣的終端上都可以隨時得到所有的信息。

  施密特雄心勃勃的“雲”計劃與《哈佛商業評論》前編輯尼克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的觀察不謀而合。他在《巨大的轉變》(The Big Switch)一書中斷言,100年前曾經在機械動力領域出現的一幕正在今天的計算領域上演。他說,在19世紀末期,如果企業需要運轉一台機器,沒有其它選擇,隻能自己建造一個動力運營部門來生成動力,最初利用的是水力和蒸汽動力,後來便是電力。而當尼克拉·特斯拉(Nicola Tesla)發明了電力傳輸方式之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你隻要處於一個供電網絡之中,就可以獲得來自遙遠地方的電力。隨著寬帶網絡的普及,今天的計算就如同當年的電一樣,正在完成從工具向效用的轉變。未來,企業將不再需要自己的數據中心或是桌麵軟件。像穀歌之類的公司將類似國家電網,托管全球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其它企業隻需付費即可使用。

  這一模式的誘人之處在於:國家電網所能承載的負荷是發電機難以比擬的。穀歌雲計算的負責人說,現在,電腦用戶用自己的電腦計算,科研單位用自己的數台服務器計算,可是一旦他們接入穀歌“雲計算”中心,他們就都可以通過穀歌成千上萬台服務器的數據庫計算能力來得出自己想要的結果,一方麵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麵提高了效能。

  在卡爾看來,認為穀歌隻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的看法已經過時了,穀歌的目標是取代個人PC或企業數據中心,成為全球的計算機。而要成為全球計算機,依靠的就是雲計算這個“簡單卻很強大”的理念。施密特並不諱言,作為雲計算的推動者之一,“穀歌所做的投資或者所做的工作都是與雲計算相關的”。

  穀歌資深工程師穀雪梅告訴《互聯網周刊》,雲計算的概念並不是穀歌提出的,20年前就有了晶格計算的說法,1998年的時候,美國的科學家才對雲計算有了一個定義。她說,“雲計算並不是一個產品,它是一個龐大的概念,穀歌在自己的技術和產品裏,不斷地實踐著這個概念。” 在她看來,搜索引擎算得上是最早的雲計算的應用之一了。因為它的數據和計算都在數據中心裏麵,用戶隻需要進入穀歌的首頁,把自己想知道的東西輸進去,穀歌龐大的搜索引擎就會在遠端的數據中心,幫助用戶尋找相關數據並進行計算排名,然後把結果反饋回來。

  雲計算成為互聯網的核心,誰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2007年,亞馬遜推出了名為“彈性計算機雲”的收費服務,中小軟件企業可以按需購買亞馬遜數據中心的計算能力;太陽微公司(Sun Microsystem)推出“黑盒子計劃”(Project Blackbox),為政府、企業和大學的數據中心隨時提供額外的計算能力;IBM也宣布了200名工程師參與的“藍雲 (Blue Cloud)”計劃,並在中國無錫建立第一個“雲計算”中心(Cloud Computing Center),為新興軟件公司提供計算能力。

  與其他的幾大巨頭相比,穀歌的切入點有所不同。穀歌的內部討論反映出對大學課程的“擔憂”——“現在很多的教程,是基於PC的理論來架構的,不是基於互聯網的理論來架構的”。穀雪梅告訴《互聯網周刊》,“雲計算技術一點不難學,關鍵是思考的方式。原來不知道自己要處理這麽多的數據,它的智慧是藏在很多的數據裏麵,你隻要數據夠,出來的結果讓你不敢相信的好。”穀歌決定從影響高校的學生開始,培養具有雲計算思維的人才。

  2007年11月,穀歌就“雲計算”與IBM達成深度合作協議,向華盛頓大學、卡梅隆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頂尖名校捐贈了數百台定製電腦和服務器,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連接到穀歌的計算“雲”中,降低了分布式計算的研究費用,這樣下一代開發者──那些大學裏的在校生就會習慣於在大規模分布式服務器群上開發Web應用。

  除美國之外,另一個與高校進行雲計算合作項目的基地就是中國—這個被施密特稱為“產生的計算機工程師起碼比美國多三倍”的地方。

  林爽是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的一名本科生。2007年8月13日,他參加了一個測試,隨後便成為被選入清華大學與穀歌合作的雲計算項目的18個學生之一。

  林爽做的是一個關於心電圖分析的項目。他告訴《互聯網周刊》,“在醫學院參觀的時候,我發現醫學院測心電圖的時間非常長,需要15分鍾。經過了解發現是他們現有的軟件不能處理時間長的數據,否則會遇到一些技術上的障礙,我便想改進一些方法,使他們能夠更快的采集到這些人的數據,所以我編寫了一個程序,利用了穀歌提供的架構,可以讓他們從這裏麵了解更多的信息。”

  讓他驚訝的是,穀歌送給清華的機器隻是20台CPU為奔4雙核、內存2G的普通配置的電腦,而他以前在清華大學使用的機器遠比這個高級。但他迅速發現了這種“雲”的優勢。他說,“原來的架構對程序員在計算方麵處理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即使一個有經驗的程序員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在定型計算的要點,可能被一些細小的問題困擾,好久都解決不了。但是如果使用穀歌的雲計算,一個即使不是非常有經驗的程序員,也可以在短時間內編寫出好的程序。”

  另一位參與穀歌雲計算項目的清華大學學生黃君賢也從穀歌的雲計算算法中受益。通過這個課程,他“學會了一種設計”。他告訴記者,以前做五件事情,要把這五件事情並起來來做,而穀歌一反常路,要在整體的數據集上,先做一部分,同時做另外一部分,同時把結果匯總起來,結果效果非常好。“我覺得我以後設計程序時會想全新的方法,這是意想不到的進步。”

  多元化穀歌

  七年前施密特的加盟,為這幫癡迷技術的年輕人找到了商業之路——付費點擊廣告,讓穀歌從一個單純的搜索引擎轉變為今天互聯網上最大的廣告平台。然而七年之後,在穀歌成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的今天,付費點擊廣告依然為穀歌貢獻著絕大多數的收入。不僅著名的comScore報告指出了這一軟肋,競爭對手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也經常用“隻會一招的小馬”(one trick pony)來奚落穀歌。由此,穀歌開始了大張旗鼓的多元化。

  2007年5月11日,施密特在穀歌年度股東會議上宣布,穀歌的三大業務重點將是搜索、廣告和在線軟件應用。

  穀歌首先開始了在廣告領域的擴張。2007年4月穀歌宣布將以31億美元收購網絡廣告公司DoubleClick,並在12月獲得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批準。但是,微軟等網絡廣告公司出於“穀歌在網絡廣告市場形成壟斷”的擔憂,一直反對這一交易。直到本周二歐盟監管部門正式批準了這一收購,穀歌才得以如願以償地進入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顯示廣告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穀歌與DoubleClick的融合將催生單一的搜索/顯示廣告平台、單一的購買環境和單一的報表結構,從此穀歌的商業模式將更全麵也更專業。穀歌北美區廣告和商務部門總裁阿姆斯特朗滿懷信心地向媒體表示,顯示廣告目前在穀歌廣告業務中隻是“一小塊兒”,但到2008-2009年,穀歌將在顯示網絡廣告市場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穀歌自動廣告係統最終將能夠處理搜索和顯示廣告,而 2006年收購的視頻網站YouTube會是穀歌最有潛力的顯示廣告資產。

  另外,穀歌還雄心勃勃地試圖進軍電視、廣播、平麵、戶外等廣告領域,不斷擴充自己在顯示廣告的地盤。但也有人認為穀歌的出擊不會立竿見影。 The Rubicon Project CEO弗蘭克就表示,顯示廣告是一種品牌廣告,有更多的感情因素,穀歌需要時間才能夠精通這一業務。

  隨著公司不斷發展壯大,Google是否還能保持以前的企業文化?拉裏·佩吉的訣竅是“必須確保擁有合適的部門規模”。不久之前剛去了位於西雅圖的新辦事處,佩吉發現“那裏的氛圍就像是當初員工總數隻有200人的穀歌”。他認為,如果保持部門人數在特定的規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企業文化。對於收購來的公司,穀歌並不急於將它們全部穀歌化,然後融合成一個臃腫的龐大組織,相反,穀歌非常注重保持它們的獨立性。例如,YouTube在被穀歌收購後仍然是一個十分獨立的部門,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總部依然位於加州聖布魯諾。

  在線軟件是穀歌的另一項重點業務,也是它摧毀微軟等傳統軟件廠商的核心價值的殺手級應用。2006年10月,穀歌推出在線軟件包服務“穀歌 Apps”,包含一係列的在線應用軟件和Web發布工具,消費者能免費創建、管理和共享在線文檔與電子表格,甫一推出,就被外界驚呼是在線版的微軟 Office。穀歌的生財之道是向企業、大學以及政府部門等提供這款軟件的收費版。為了彌補在企業用戶領域的不足,2007年,穀歌專門以6.25億美元收購了擁有3.6萬家企業用戶的電子郵箱安全廠商Postini,發力企業電子郵箱市場,以加速在線軟件包產品在企業用戶中的推廣。

  但到目前為止,穀歌在軟件應用方麵的收入尚未成氣候。2007年穀歌 Apps帶來的營收約為4億美元,同微軟Office 180億美元的年度營收和穀歌170億美元的年度總營收相比,這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但是,考慮到比2006年的4000萬美元翻了10倍,而三年前穀歌 Apps還不存在,施密特沒有理由不感到樂觀。他並不急於求成,他說,“我們希望能夠引領一種在線生活的方式。人們在網絡上消磨的時間越來越多了,穀歌公司能夠推出一些能夠真正地滿足他們需求的新軟件。”

  搜索依然是穀歌的首要業務。穀歌將翻譯與搜索結合起來,並在3月推出了一個新的語言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能夠把網頁上的文本塊翻譯成多種語言。這種翻譯方法與過去的機器翻譯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它不再依賴語言專家將語法規則和字典輸入計算機,而是將人們已經翻譯的文檔輸入計算機中,然後由計算機識別出相關的模式,供在未來的翻譯中使用。負責穀歌翻譯計劃的弗蘭茲說,盡管譯文質量不夠完美,但與以前的機器翻譯相比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穀歌的夢想似乎是建造一個互聯網上的巴別塔,施密特甚至在一次會議上暢想:“能夠實現100種語言之間的相互翻譯,那是怎樣的一種情景?”但是依靠翻譯如何賺錢?盡管弗蘭茲宣稱,目前的重點是首先使它能夠使用,並產生很大的影響,然後才會考慮利用它賺錢。但其實想想在全球商務領域裏,一個美國商人麵對一個中國供貨商或者一個歐洲企業麵對來自中東的買主時的無助,翻譯確實是穀歌切入電子商務的一步妙招。

  除了在最擅長的消費者領域和不怎麽熟悉的企業領域,穀歌還出人意料地拓展了政府業務。穀歌的聯邦業務部門就主要向美國軍隊、情報結構和其他政府部門出售定製的穀歌地球衛星圖像技術,該部門的首席技術官Painter說:“政府對穀歌及其創新服務非常滿意。” 隨著最近美國經濟衰退政府渠道的業務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出來。在穀歌的投資者Jacob Internet Fund的研究主管Chervitz看來,“政府合同受經濟衰退的影響很小,政府是相當穩定的客戶。”Painter 說,“我們的團隊每年都會擴大2倍多。” 不過這些業務跟穀歌翻譯一樣,都還處於初期階段,還沒有對穀歌收入增長作出多大貢獻。

  業界對穀歌的多元化毀譽參半。卡爾對穀歌在新業務上的嚐試寄予厚望,他認為,盡管穀歌 Docs、穀歌 Spreadsheets、Blogger和YouTube等產品或服務還沒有給穀歌創造太多營收,但它們絕非是穀歌的附屬業務,這些網絡應用代表著根本性的變革,意味著從桌麵到網絡的巨大轉變,將重新定義計算和穀歌的業務模式。Ventures West Management公司的風險投資家鮑羅卻說,穀歌的產品越來越多,但產品規劃卻相當糟糕。他進而分析其中的原因,穀歌的多元化其實受製於其搜索業務獲得成功的一大因素——簡潔性。穀歌簡潔的主頁能讓用戶迅速地發現信息,但穀歌也因此而無法向人們展示其新產品,使得隻有10%的穀歌用戶使用除Web和圖像搜索之外的其它服務。

  無處不在的互聯網

  穀歌在移動領域的發力也初見成效。盡管在數位之牆創始人黃紹麟看來,移動電信運營商是互聯網業者久攻不下的一塊領域,因為在電信運營商的收費思維與互聯網的免費模式幾乎是水火不容。

  2007年11月,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Gphone終於塵埃落定。這次穀歌照樣“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它創建的開放手機聯盟拉攏了包括中國移動、高通、三星、摩托羅拉在內的30多家運營商、設備商、終端商,它們可以免費使用穀歌開發的開放源代碼手機操作係統Android,還能根據自己的商業需求或個人喜好來自己設計手機界麵。中國台灣手機廠商宏達電已經將其開發的首款基於穀歌Android操作係統的手機命名為“夢想(Dream)”,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家推出Android手機的廠商,三星電子也在加緊開發 Android手機。穀歌手機平台負責人表示,傳統的手機工業是相對封閉的,不同品牌使用不同軟件平台。這不但在功能研發上需要大量重複投入,更重要的是,不同品牌手機的使用者無法方便的交換信息;Android平台就是要打破這個壁壘。穀歌表示,在操作係統上不會強製捆綁自己的搜索和任何網絡服務。穀歌中國區總裁李開複說,“如果世界的手機可以更好的兼容,我們有其他的辦法賺錢,例如移動搜索或者是移動地圖。互聯網是選擇的時代,捆綁不適合今天的時代,也不適合穀歌的一貫作事風格。”

  除了通過Android在手機操作係統上布局,穀歌也加緊了其核心業務——搜索在手機上的延伸。從去年12月到今年3月,穀歌相繼推出了適用於黑莓、特定諾基亞手機和微軟Windows Mobile手機操作係統的軟件,這一軟件能節省40%的搜索時間,讓用戶可以更便捷地使用穀歌搜索服務。Waddell稱:“用戶通過手機完成的搜索數量增長了20%。”上網功能更為完備的蘋果iPhone的發布也為穀歌帶來了好消息。Waddell表示, iPhone用戶通過手機完成搜索的次數是普通手機用戶的50倍。穀歌的發言人House樂觀的認為,在以後的5年裏,手機搜索將成為穀歌收入的主要渠道,但這也存在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將廣告放在手機那麽小的屏幕上,同時不讓客戶感到厭煩?

  但對穀歌來說更為重要的,是一次失敗的競拍。3月20日,穀歌參與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供的無線波段拍賣,雖然最終穀歌未購得美國無線波段的執照,但穀歌的目的已達到——FCC同意了穀歌先前提出的要求,即參與該波段競標的業者,必須能做到開放。分析人士指出,這對穀歌仍是種成功。樂通公司(Cowen & Co)的分析師弗萊德蘭(Jim Friedland)認為,“穀歌從未真正想過自己建立電信網絡。他們的核心目標,即是放開封閉的網絡。”此外,由於未獲得任何無線頻段,穀歌也無需再投入上百億美元的資金打造自己的無線網絡。這將打消投資者的憂慮,投資者此前曾擔心,穀歌進軍無線市場將影響到自己的核心搜索業務。無線波段拍賣空手而歸之後,穀歌又向FCC遞交了一份文件,希望將電視頻道之間沒有使用的信道用於互聯網訪問。

  無論是競購無線波段,還是要求開放電視信道,穀歌的目標在於最大限度地擴展互聯網的通道,實現更廣泛、更低廉的互聯網接入。而互聯網越普及,穀歌的服務就會被廣泛的享受到。

  穀歌的壓力

  據媒體報道,象其它高科技類股票一樣,穀歌公司的股票自從2007年末以來也遭到了拋售。自從在2007年11月早些時候達到740美元的高點之後,穀歌公司的股價跌幅已經超過了40%。

  Oppenheimer & Co.的分析師阿革瓦在2月28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宣稱,經濟低迷、在美國市場上很高的市場份額、以及穀歌公司對欺詐點擊的打擊導致穀歌的付費點擊增長速度正在放緩。

  無論是互聯網廣告業務還是侵入到微軟地盤的在線軟件,人們認為穀歌已經把微軟逼到懸崖邊上,穀歌對Double Clink的收購則進一步刺激了微軟向雅虎展開“追求”。如果微軟和雅虎的談判能夠成功,將會形成一個足以與穀歌抗衡的強大力量。穀歌也明顯感到了來自對手的壓力,施密特在接收《互聯網周刊》采訪時一方麵強調“雅虎並沒有表示接受這一要約”,但另一方麵也表示關心“這項收購對互聯網的開放性的影響”,尤其是考慮到微軟一貫的作風。作為一個從Sun到Novell 再到Google一路與微軟抗爭的微軟鬥士,施密特的擔心不無道理。

  微軟並不缺乏遠見,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擁抱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方麵,微軟也是不遺餘力。不僅已投資5億美元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建設其第一個歐洲數據中心,用來支持如MSN門戶和Windows Live以及Hotmail、照片共享、博客和在線存儲等一係列在線服務,還將在伊利諾伊州建設一個大型數據中心,麵積有八個足球場那麽大。今年3月,更有傳言稱,微軟將新建24座數據中心。

  但是,微軟所麵臨的一大難題是,該公司絕大多數營收來自於原有模式,如何推廣新模式,但又不影響到舊模式的收入。微軟希望這一轉型的進程將非常緩慢,從而能夠不傷及公司現有業務,而穀歌顯然沒有這樣的包袱。

  但穀歌也並非沒有害怕的對手。在和微軟競購Facebook失敗的幾天之後,穀歌就公開推出“Open Social”項目,直接針對Facebook和其核心產品F8計劃。穀歌不得不承認,Facebook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分析人士認為, Facebook模式根本性地顛覆“穀歌模式”。Facebook首頁幾乎是空白頁,所有內容都需要登錄訪問,因此幾乎不能被搜索引擎的爬蟲抓取,也不依靠搜索引擎的流量。完全獨立在穀歌體係之外,這是穀歌最為恐懼的。

  穀歌的中國破冰

  “美國經濟衰退會對穀歌產生影響嗎?”在記者招待會上,路透社的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施密特並不擔憂,他的底氣來自海外市場的迅速發展。“我們的收入在亞洲包括中國都有非常強勁的增長,不光是百分比在增長,我們的市場份額也是在增長中的。”

  施密特再一次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樂觀:“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十分迅速,目前的用戶總數已經達到人口總數的16%左右,祝賀中國成為全球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他甚至注意到“新增的用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農村地區”。

  雖然目前中國的在線廣告市場份額還不是很大,但他相信,隨著技術的改進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會出現一種自然的增長”。

  本土化初見起色

  2005年7月,李開複離開微軟加盟穀歌的跳槽風波,讓人們對當時的穀歌中國寄予厚望,但隨著百度在一個月後上市,並針對中國網民推出一係列熱門的應用,搶占了大部分市場份額,穀歌的神話在中國破滅了。一句“穀歌不懂中國”讓穀歌在過去的三年裏艱難地尋找著本土化的感覺。

  2007年是穀歌本土化頗有起色的一年,至少在產品上可以這樣說。穀歌中國一口氣推出了春運交通圖、新年祝福短信等20多個新產品。在媒體見麵會上,施密特尤其盛讚了春運交通圖。這個由穀歌北京辦公室的兩個工程師在四個小時裏使用雲計算、穀歌地圖等技術實現的創意,“是穀歌中國解決的真實問題,一個上百萬人所麵臨的問題。”施密特說。

  春運交通圖的成功讓李開複大受鼓舞。他說,“我們鼓勵工程師更多的用20%甚至更多的時間做他們認為網民所需要的服務,你們看到的春運地圖還有短信賀年實際上都是兩三個人吃飯的時候,或者是有空的時候,談到春節快到了,我們可以做什麽。”在今年年初的高管大會上,李開複更是宣稱,穀歌未來6個月內將要鼓勵產生50個類似“春運地圖”的創新項目,且規定經理不可以對任何這類項目說“不”。

  而得益於本土化的產品創新,穀歌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步回升。易觀國際的最新調查顯示,在2007年的國內搜索市場中,百度依然保持第一的位置,市場份額為59.3%,較2006年增加6個百分點;穀歌的份額則從2006年的16.1%上升到23.4%,上升了7.3個百分點。

  普及年

  在經曆了2007年這個“產品年”之後,李開複將2008年定位為“普及年”。他決心打破穀歌在人們心目中高高在上的精英化形象,希望更多的網友知道並使用穀歌的產品。 “用戶群並不僅僅是白領或者是大城市,我們希望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網民,無論年齡、教育、工作都希望可以在穀歌找到所需要的,”他說,“不管產品的方向還是推廣的方向,都會基於普及的方向來做,就會更好。”

  作為普及年的一個信號,從未涉足音樂搜索這一中國熱門搜索應用的穀歌開始有了動作。2月,穀歌投資了由姚明、姚明經紀人章明基以及音樂業內人士陳戈共同參股成立的巨鯨音樂網,穀歌在頁麵上提供部分音樂試聽和下載服務,音樂版權則由巨鯨提供。

  在此之前,2007年8月穀歌中國入股了中國的熱門社區網站天涯,推出了與“百度貼吧”和“百度知道”針鋒相對的“天涯問答”和“天涯來吧”兩款社區產品。

  穀歌的本土化貫穿著“借力使力”的哲學,不僅在去年年底聯手國內最大的無線互聯網門戶3G門戶開展了“YY搜索”業務,還結盟了新浪、騰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諸多本土企業,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穀歌係”。

  李開複“希望做成多贏的局麵”,“隻有這樣的係統才是有利益的,如果隻有一個公司賺錢,其他的都是受害者,這就是病態的情況”。

  發力營銷

  營銷一直是穀歌中國的一塊軟肋。今年1月7日,穀歌宣布任命SK電訊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及總裁劉允為全球副總裁,負責穀歌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銷售和渠道業務。這正是周韶寧之前的工作,自周離職之後,這個職位一直處於空缺狀態。

  施密特表示,對於劉允的任命,主要是看重其在銷售和技術上的優勢,未來將進一步在中國的渠道開發和直銷上挺進。李開複說,非常高興劉博士加入我們的團隊,我們也期望明年和後年也會成為我們的豐收年。

  劉允上任不久就出現在3月24日第三屆中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發展大會上,首次表達了穀歌對電子商務的濃厚興趣。劉允說,“有83%的B2B 買家通過搜索掌握信息,在線上進行交易占到51%,搜索在整個采購環境裏麵起到非常核心的作用。作為全球77%的B2B用戶采用的第一個引擎,穀歌要成為整個B2B領域裏麵最好的服務商和領導者。”

  在競爭對手高調宣布進軍電子商務領域之後,看來穀歌的反擊也開始了。

  穀歌邁上雲端

  “從某種意義上說,世界上不過有5台真正的計算機。”雅虎研究主管普拉巴卡·拉加萬這番話肯定會讓很多人感到詫異。他意指穀歌、雅虎、微軟、IBM和亞馬遜這5家公司,而他所指的計算機,則是從事“雲計算”的計算機集群。在他眼中,除了這幾家公司之外,全世界沒有哪家公司能有相似的實力把“電流”轉化為數據計算能力。

  穀歌又一次在高科技競賽中名列前茅。前不久,穀歌 CEO施密特帶著其最新的“雲計算”成果來到北京,宣揚了他對未來計算模式變革的看法。

  按照施密特的描述,當計算機網絡形成集群,它們就能更快地處理浩如煙海的數據,其檢索答案或指令的速度將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台單機。絕大部分硬件設備並非安放在穀歌公司園區,而是分布在世界各地,沒準它就在你附近的某個大型數據中心裏高速運轉著。

  這是穀歌的又一項大膽行動。這些年來,從矽穀招聘了大量一流工程師的穀歌才思有如泉湧,新的創意層出不窮,穀歌的每一次創新之舉都讓競爭對手感到恐慌,其財富也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截至2007年年底,穀歌的市值已經是昔日的互聯網領袖雅虎的6倍。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這位互聯網新貴毫不為過,難怪YouTube和DoubleClick都先後臣服在了穀歌麾下。

  無處不在的穀歌

  穀歌的成長軌跡仿佛一塊膨脹的海綿。如果讓施密特給穀歌未來的勢力範圍畫上一個圓圈,恐怕他的想法是:無限大。

  2004年,穀歌在美國上市時曾經遭受到強烈質疑。很多人看不懂這個企業的盈利模式,擔心它會很快在和雅虎的對抗中敗下陣來。《商業周刊》兩年前的一篇文章寫到,“要想與雅虎的門戶網站一較高下,穀歌無論在廣度、深度和厚度上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隨後穀歌的表現卻讓觀察家們大跌眼鏡。在上市不久之後,穀歌的股價不斷衝高,市值很快超過了互聯網老大雅虎,2007年,穀歌的營業收入達到 166億美元,為雅虎的2.4倍。穀歌的經營利潤是50億美元,是雅虎的7倍。該年度穀歌營業收入的年增長為56%,雅虎年增長卻隻有8%。

  像賽車手一樣追逐技術創新、並將其不斷商業化,是穀歌成功的最大秘訣。利用其龐大的市值和高達上百億美元的現金儲備,穀歌的觸角從最初的搜索引擎,不斷擴張到各類傳統市場,比如媒體、軟件、電信等領域。利用自己特立獨行的品牌形象,穀歌在自己身邊聚集了大批的擁護者,幾乎它每推出一項新產品,都會有眾多的使用者前來嚐鮮。根據這些用戶的反饋,穀歌再不斷對產品進行完善,直到以商業化的麵孔問世。

  去年2月,穀歌推出了網絡版的辦公軟件,其售價十分低廉,隻是微軟Office軟件的零頭,此舉在軟件行業激起了波瀾。去年年底,美國互聯網市場調查公司Compete發布報告稱,在在線辦公軟件服務市場,穀歌已經取得了優勢,占據了第一名的位置。

  在電信領域,穀歌的手機計劃也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穀歌的手機將定名為“夢想”,我們大可以將它定位於可以同iPhone相提並論的產品,原因很簡單,從這部手機身上將會帶有明顯的穀歌色彩,開放、自由不羈——這正是年輕人所青睞的。目前有34家公司在共同研發麵向穀歌手機的Android軟件平台,基於該平台的手機可以比傳統手機更容易地使用移動軟件應用和服務。大約在今年秋天,“夢想”手機就可能會麵世。

  這位充滿幻想的網絡巨頭還提供了很多新奇酷炫的服務。今年3月,穀歌開發了一項新服務——穀歌天空地圖(Google Sky),通過網頁瀏覽器,用戶就可以實現“漫步太空”的夢想,觀看遙遠的星係、行星運動,甚至看到超新星的爆發。天文愛好者們對此趨之若鶩。

  聯係到最近穀歌競拍美國無線頻段,以及大張旗鼓宣傳的雲計算,穀歌的表現已經足夠讓人眼花繚亂了。但這並非穀歌的全部,穀歌就像一個巧克力盒子,不斷地變出新花樣。

  成功尚無把握

  壓倒一切的問題是:在崇尚自由的互聯網世界,穀歌會不會像軟件領域的微軟一樣統領一切?考慮到這隻是一家擁有10年曆史的公司,這種擔心似乎有杞人憂天之嫌,但是麵對穀歌近年來掀起的暴風巨浪,這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一度被打懵的競爭者們已經集結起來。穀歌的大肆擴張動搖了很多傳統霸主的根基,同時也觸犯了眾怒,在多年的驚慌失措和反應遲緩之後,一些公司已將炮口對準了穀歌,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狂轟亂炸。最近的反擊舉措是,微軟以446億美元的報價希望收購雅虎公司,此舉的直接目的之一就是對抗日益強大的穀歌。目前,穀歌占有美國搜索廣告市場50%以上的份額,但雅虎和微軟合起來才占到該市場的30%。

  如果說對手的反擊是穀歌最大的外來挑戰,那麽美國經濟減速則是始料未及的天災人禍。步入2008年,美國經濟已經呈現出非常明顯的衰退跡象,許多高科技公司的前景因而蒙上了一層陰影。穀歌同樣沒幸免於難,2008年第一季度,它在美國國內市場的表現略顯疲軟,但在國際市場表現依然比較強勁。

  施密特對此表現出了樂觀的情緒。“事實上,是否美國經濟放緩成了定局呢?”施密特說,“其實也未盡然,還是有一些觀點是比較樂觀的。穀歌在廣告市場上處於比較好的位置。因為穀歌所做的廣告類型帶來的結果是可測的。一般來說有這樣的一個規律,當經濟出現困難時候,人們做廣告的時候都願意投放結果能夠得到很好測量的廣告類型。”

  盡管如此,華爾街對於穀歌的狂熱依然呈現出了消退趨勢。很多分析師紛紛調低了穀歌股票的目標價和下一步的營收預期。“在短期之內,我們還看不到能夠推動穀歌股價大幅上漲的因素。”RBC資本市場分析師羅斯·桑德勒說。

  穀歌的前路充滿荊棘。超越其搜索引擎的定位,發掘更多的潛在顧客和業務,這對於穀歌而言將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挑戰。市場競爭無比激烈,穀歌不僅要和其他互聯網公司抗衡,還要和傳媒、電信等傳統領域的巨頭公司決一雌雄,穀歌贏得這場戰爭的難度極大。也許,施密特麵臨的問題是找準真正適合穀歌的定位空間,而不是一味地四麵擴張,這是事關穀歌未來的關鍵一步。 (來源: 互聯網周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