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

浪跡天涯,追月尋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擔憂西藏草原生態惡化!

(2008-03-16 22:32:20) 下一個
    在水草豐美的季節裏,往來於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上的遊客往往會驚歎於藏北草原的廣袤和清新。但是在那鋪向天邊的綠色後麵,卻有一些不能忽視的“消失”真相。

    作為我國傳統五大牧區之一的西藏,近年來的草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災害性天氣、草原病蟲害和草場超載放牧等因素已經使得西藏高原半數以上的草原處於不同程度的退化中。

    西藏高原以高寒幹旱的環境為主,熱量、水分和氧氣不足,林灌、草地等生態係統的抗幹擾能力很低,草原生態係統的脆弱植被一旦遭到破壞便難以恢複。

半數以上草原處於退化之中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農牧廳了解到,西藏草原總麵積為12.3億畝,可利用草原麵積9.9億畝,而目前草原退化麵積已經達到6.5億畝,超過了草原總麵積的50%。其中,重度退化草場麵積為1.5億畝,中度退化為2.1億畝,輕度退化為2.9億畝。

    以那曲地區為主的藏北草原退化趨勢尤為明顯,6.4億畝可利用草原中,已經有5.2億畝處於退化中。其中中度和重度退化的草場麵積達到2.7億畝。

    據那曲地區農牧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那曲地區草原還在以每年4%左右的速度繼續退化。草原退化的現狀和趨勢成為製約那曲地區社會、經濟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障礙。

    記者在藏北草原上的許多地區看到,黃色沙地因為草原植被破壞而裸露在外,大風天氣揚起的黃沙使得草原上能見度偏低。草地上遍布大大小小的鼠洞,啃食草根莖的高原鼠兔不時從鼠洞竄出來到草原上“肆虐”。

    草原上的牧民正在承受著“失草之痛”,他們的生活和生產也正在因為草原的退化而發生變化。藏北草原上那曲鎮德吉鄉的77歲牧民平措說:“這兩年草場的草明顯少了,尤其是到了冬季,僅在自己承包的草場上割的草不夠牛羊吃,還要到別的地方買一些。”

    平措說,早些年“哪裏有草就把牛羊趕到哪裏”,沒有深切感受到草原退化的問題。自從草場承包製度實施以後,牛羊隻能在自家的牧場上放養,現在他已經明顯覺察到了草在變少,而且質量降低,開始不夠牛羊吃了。 

    平措家養了173隻羊和38頭牛,為了給牛羊準備去冬今春需要的草料,平措在自家承包的草場上割了2120斤草料,還在市場上買了5340斤幹草。平措說:“牛羊僅吃這些草料很難撐到天氣暖和的時候,可能要提前把牛羊趕入春季草場。此外還需要政府提供一批草料。”

    那曲地區為保障牧民的牲畜度過去冬今春的寒冷時節,提前準備了19648.8萬斤草料,但是那曲地區農牧局的工作人員稱草料仍然存在比較大的缺口。


    “天災人禍”危急草原

    西藏自治區農牧廳畜牧處副處長郭曉東說,自然、人為和生態等原因造成了目前西藏天然草原退化明顯的狀況。近年來,西藏災害性天氣的發生頻率加快,雪災較以往更加頻繁,年均8級以上大風日數達到30天以上。藏北地區近10年來平均氣溫增高0.4攝氏度,平均降水量減少了41.6毫米,降水量與蒸發量的比例達到1比4.5,這樣的氣候條件不利於草場的生長和草原生態係統的恢複。

    牧民的超載放牧情況更是加劇了草原的退化。長期以來,牧民主觀追求牲畜數量,惜殺惜售觀念還沒有完全改變,加上缺乏科學合理使用草地資源的措施,草畜矛盾日益嚴重,特別是冬春草場的超載問題突出。

    農牧部門根據年末牲畜存欄計算得出,藏北地區冬春草場超載率達到了297.9%。郭曉東認為,牧民將家裏牛羊總量多少視為財富多少的養畜觀和西藏高原牛羊生長周期長導致了超載放牧的問題更加突出。

    而近年來草原上出現並愈發嚴重的生態災害成為遏製草原退化必須麵臨的新課題。郭曉東介紹說,近幾年,草原生態係統群落結構被破壞,高原草原建群種和優勢種嚴重缺失,毒、害草種類增多,大量的棘豆、黃芪類毒草出現。藏北草原的那曲地區,現在有毒有害草類比20世紀50年代增加了約80%,而優質牧草卻顯著減少。

    同時,草原上鼠害近年來也不斷加重。據西藏自治區畜牧總站對青藏鐵路沿線草地鼠害的實地監測顯示,高原鼠兔平均總洞口數為76.6個/畝,有效洞口率為23.6%。高原鼠兔通過推土、掘洞破壞天然草場的有序演替過程,在草皮下使鼠洞連接成網,從而造成草皮在外力作用下不斷塌陷,導致草原結構的退化。此外,西藏蝗蟲災害發生範圍擴大,危害程度加重。去年蝗災發生麵積超過200萬畝,蝗蟲密度每平方米平均50-150隻,最高密度達到了每平方米300隻以上。


   多方並舉遏製草原退化

    西藏目前正在針對草原上出現的新情況,從加大退牧還草力度,完善草原承包責任製和生態治理等多方麵采取措施,遏製草原退化的趨勢。

    2004年開始,西藏在12個縣實施了退草還牧工程,截至去年,總共投資7.3億元對2630萬畝草場采取了禁牧、休牧和補播等措施,使退化草地的植被得到了一定的恢複,植被覆蓋率和產草量分別提高了55%和30%。

    西藏推行的草場承包經營責任製讓牧民們改變了傳統的掠奪式放牧觀念,目前承包到戶的5.43億畝草場正在得到牧民的妥善經營。郭曉東說:“草場承包到戶後,牧民們意識到了此前隨意放養的放牧方式對自己承包的草場不利,他們開始愛惜草場。”

    而針對近年來草原上日益嚴重的鼠害、蟲害和毒草害,西藏加大了新的治理方法的研究和推廣。目前西藏正在實施招鷹架(巢)項目,在青藏鐵路沿線的草原上架設了1806個招鷹架(巢),以吸引高原鼠兔的天敵——老鷹。同時,還在阿裏地區推廣牲畜毒草中毒防治技術和利用飛機治理蝗蟲災害。

    盡管如此,郭曉東說,治理青藏高原草原退化問題仍然任重道遠,這不僅關係到這一地區農牧民的生存問題,還會影響到全國乃至全球的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的好壞。

高原鼠兔肆虐打洞,草原上"滿目瘡痍"。

西藏農牧部門正在實施招鷹架(巢)滅鼠項目,在青藏公路沿線的草原上架設了1806個招鷹架(巢),以吸引高原鼠兔的天敵老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