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

浪跡天涯,追月尋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宇宙中的黑洞

(2008-03-01 00:44:35) 下一個

宇宙中存在的恒星,經其衍化成紅巨星,白矮星,最後因為星體中心用於核聚變的氫耗盡而向中心塌陷,形成密度非常高的質體。它所產生的重力加速度連光也克服不了,也就是說從它旁邊經過的一切物質都逃不出來,全部被其吸收,這種星體稱為黑洞!

黑洞不是暗物質。黑洞是大質量恒星死亡後的產物。由於它有極大的引力,所以吸噬其周邊的物質,隻有高能射線可以逃出。理論講它可能是有質而無形的又看不見,所以叫黑洞。正對其中的奇點可以穿越黑洞,可能會在另一處出現(當然我們無法穿越),所以有蟲洞效應。

黑洞就是一顆至少比太陽大10倍的恒星,在它生命剩下的10%裏,它會逐漸變的更熱(就會釋放出更多的能量來)。由於自身的質量過大,就會產生很大的引力來;因此恒星隻有靠自身的核聚變來產生能量用來平衡它自身的引力。但是在自身的能量用完後,自身的引力就成主導的力量,又沒有什麽力與它相抗衡就導致了這類恒星本身的崩潰,產生更為徹底的坍縮(當恒星質量比較小時,坍縮就沒有那麽徹底。像太陽那樣大小的恒星隻會成為一顆白矮星,大到8倍以上的就會變成中子星),從而變成一個重力和引力無限大的點。任何物質都將被吸進去。又由於本身引力很大,甚至連宇宙中最快的光都不逃脫不了。所以,光不被反射,我們就看不到了。因此,就叫做黑洞。

像黑洞這種暗物質,在宇宙大概占了總質量的90%。它們包括白矮星/黑矮星(就是白矮星完全冷卻,但是這大概需要大約1億年的時間)/中子星/黑洞/宇宙弦(它就是宇宙空間中的褶皺,科學家估計那裏沒有任何生命)等暗物質的作用很大,它能夠依附在星係或星係團。從而來控製宇宙的擴張的速度。如果暗物質超過99%的話,所以的物質都將重新會到一點。因此,暗物質又稱宇宙膠。

當你掉入黑洞,可能由於時空扭曲的力——在某一 方麵將把你壓扁,又從另外的一些方向你伸長,直到你看起來像意大利麵條。但是,在裏麵到底會發生什麽。目前的物理界一無所知。

至於它的形狀,你可以根據黑洞的的自身特點來判別,當黑洞還是一顆恒星時,它坍縮的最大力是在中心,因為中心所承受的力是最大的,依次向外展開,所以黑洞的形狀很可能是一個呈漏鬥裝的天體。但是黑洞之所以會呈現出漏鬥是因為它的主體,也就是本身物質,它因為本身的大質量小體積而產生出強大的引力使得時空扭曲,所以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漏鬥。

黑洞是密度超大的星球,吸納一切,光也逃不了.
(現在有科學家分析,宇宙中不存在黑洞,這需要進一步的證明,但是我們在學術上可以存在不同的意見)首先,對黑洞進行一下形象的說明:黑洞有巨大的引力,連光都被它吸引.黑洞中隱匿著巨大的引力場,這種引力大到任何東西,甚至連光,都難逃黑洞的手掌心。黑洞不讓任何其邊界以內的任何事物被外界看見,這就是這種物體被稱為“黑洞”的緣故。我們無法通過光的反射來觀察它,隻能通過受其影響的周圍物體來間接了解黑洞。據猜測,黑洞是死亡恒星或爆炸氣團的剩餘物,是在特殊的大質量超巨星坍塌收縮時產生的。

再從物理學觀點來解釋一下:

黑洞其實也是個星球(類似星球),隻不過它的密度非常非常大, 靠近它的物體都被它的引力所約束(就好像人在地球上沒有飛走一樣),不管用多大的速度都無法脫離。對於地球來說,以第二宇宙速度(11.2km/s)來飛行就可以逃離地球,但是對於黑洞來說,它的第三宇宙速度之大,竟然超越了光速,所以連光都跑不出來,於是射進去的光沒有反射回來,我們的眼睛就看不到任何東西,隻是黑色一片。

因為黑洞是不可見的,所以有人一直置疑,黑洞是否真的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它們到底在哪裏?

黑洞的產生過程類似於中子星的產生過程;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發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收縮過程立即停止,被壓縮成一個密實的星球。但在黑洞情況下,由於恒星核心的質量大到使收縮過程無休止地進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擠壓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為粉末,剩下來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象的物質。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被它吸進去,黑洞就變得像真空吸塵器一樣

為了理解黑洞的動力學和理解它們是怎樣使內部的所有事物逃不出邊界,我們需要討論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創建的引力學說,適用於行星、恒星,也適用於黑洞。愛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來的這一學說,說明空間和時間是怎樣因大質量物體的存在而發生畸變。簡言之,廣義相對論說物質彎曲了空間,而空間的彎曲又反過來影響穿越空間的物體的運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