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沒商量◆

The Only Way To Catch A Miracle Is To Believe In It
個人資料
正文

ZT:【教育精彩文摘】親子教育係列好文

(2008-08-21 07:16:35) 下一個

  為人父母的你是不是經常把自己的意誌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可能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德國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認為: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挑戰父母,這將大大刺激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在爭辯過程,孩子必須運用學到的語匯和表達方式,試圖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欲望;孩子在與父母爭辯後發現,父母並非總是正確的,無疑使孩子獲得一種成就感,能幫助孩子變得自信和獨立。

  心理學家經過科學調查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反抗期中,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孩子,將來會比較自信,也富有創造力。

  能與父母爭辯的孩子,在成長曆程中至少能得到以下兩點益處:

  刺激孩子智力的發展

  孩子和父母爭辯的直接成因是他們語言能力的進步和參與意識的覺醒。在爭論時,孩子必須根據自己對環境的觀察分析,選擇並運用學到的語匯和表達方式,試圖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欲望,挑戰父母,這將大大刺激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此外,通過爭辯,孩子可以學到爭論、辯論的邏輯技巧,這對孩子日後思維的發展是有利的。

  幫助孩子形成個人意誌

  心理學家認為,爭執能幫助孩子變得自信和獨立。在對抗中的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知道應該怎樣表達才能實現自己的意誌。爭執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識的覺悟,正在嚐試著走自己的路。

  法斯博士說,孩子在與父母爭辯後發現,父母並非總是正確的。辯論的勝利,無疑使孩子獲得一種快感和成就感,既讓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鍛煉了他們的意誌力。

  因此,明智的父母通常不把自己的意誌簡單地強加在孩子身上,為孩子的爭辯創造了一種寬鬆、平等的氛圍。在爭辯的過程中,父母應循循善誘,以理服人,而不是簡單地把孩子的爭辯看做是對長輩的不敬。

  還孩子玩耍的時間

  許多家長讓他們孩子的時間表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提高課程,那些自發的玩耍,不管是去追趕蝴蝶、搭積、玩洋娃娃,還是同爸爸媽媽在地板上玩耍,都已經犧牲在這混亂的時間表中。你是否擔心,如果我不給我的孩子做這些事情,他是否會落後於其它的孩子?現代環境中,許多父母都有成為超級父母的壓力,但是美國兒科醫學會告訴您:孩子健康成長真正需要的是更多更好的老式娛樂時間。

  (芝加哥)對那些被壓垮的父母和日程過多的孩子,現在可以得到一些安慰了。美國兒科醫學會稱:孩子健康成長真正需要的是更多更好的老式的娛樂時間。

  許多家長讓他們孩子的時間表充滿著讓孩子變聰明的錄像,讓孩子更充實的活動,以及讓孩子更優秀的各種各樣的課程。這樣的努力往往在嬰兒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根據一個新的學術報告稱,現在自發的、自由的玩耍,不管是去追趕蝴蝶、搭積、玩洋娃娃,還是同爸爸媽媽在地板上玩耍,都已經犧牲在這混亂的時間表中了。

  Jennifer Gervasio有一個5歲的兒子和一個3歲的女兒,他們每周三天要上幼兒園,一天要學習T-ball和芭蕾。比起他朋友的孩子,這已經是一個很輕鬆的時間表了。Gervasio說她的孩子實際上已經很難能夠找到單純玩耍的同伴了。

  "如果你有資源,你就會有許多要為孩子們做的事情。而且你感覺不得不這樣做。"Gervasio說。"我有一個擔心,如果我不給我的孩子做這些事情,他是否會落後於其它的孩子?"

  她說,眼下,她已經給孩子減壓了,她讓他們的孩子可以盡情的在沙灘上瘋狂玩耍,做其它他們想做的遊戲。

  "我完全相信,如果他們能夠做他們自己想做的事情,境況會更好。"Gervasio說。

  許多研究都已經揭示,那些無組織的玩耍是有很多好處的。它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創造力,發現他們自己的興趣,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協調與他人的關係,適合學校的節奏。

  "也許以上所有的玩耍是童年時期最值得珍愛的天真的娛樂," 星期一、兩個學會在亞特蘭大舉辦的年會上發布報告稱。

  缺乏自發玩耍的時間會給孩子和父母都帶來壓力。因為年幼的孩子在"聰明錄像"前墜落,年長一些的孩子失去了他們的課餘時間,這還會增加肥胖的風險。這甚至是許多孩子抑鬱的罪魁禍首。

  報告稱,社會壓力和市場要創造"超級兒童"的定位讓許多家庭失去了娛樂時間。住在低收入,暴力街區的孩子同樣缺乏娛樂。

  豐富有玩具,有組織的活動是有好處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忽略孩子創造成功的需求。報告稱,首要的是在娛樂時間方麵要平衡。

  報告的首席作者,費城兒童醫院兒科醫生,Kenneth Ginsburg博士說:"現代環境中,許多父母都有成為超級父母的壓力,我相信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

  著名兒科醫生、作家、T.Berry Brazelton博士非常稱讚這份學術報告。

  "我希望這會有些效果。"Brazelton說。

  結構化的活動填滿了孩子的時間表,這讓他們失去了做夢、幻想、在他們自己的世界做他們想做的事情的機會,這些在我們孩提時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Brazelton說。

  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

  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作為中國的父母,也許存在這些不宜的習慣:你是否給孩子申辯的機會,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批評孩子的時候,你是否用手指指著孩子;當孩子與自己的想法不一樣時,你是否火冒三丈;最後談話結束,你會給孩子一個擁抱嗎?以下是來自哥斯達黎加的心理學家介紹與孩子交流的技巧,相信對中國父母同樣適用。

  如何與孩子溝通?每位家長都得麵對這個問題。哥斯達黎加心理學家基羅斯近日在哥《今日報》上撰文,介紹了和孩子交流時應掌握的幾點技巧。

  基羅斯建議說,父母和孩子交流時應平心靜氣,不要因為孩子與自己的想法不一樣而火冒三丈,要給孩子申辯的機會,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如果雙方分歧確實很大,父母不妨放棄爭論,再找合適的機會和子女溝通。

  基羅斯說,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切忌用手指指著孩子,這樣做隻能適得其反,讓孩子產生更強烈的逆反心理;同時不可忽視目光的交流,真誠的目光會讓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這有助於雙方的溝通取得好效果。

  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進行交流也很重要。基羅斯建議家長選擇一個安靜的房間以免被打擾。如果在談話中就某些問題達成一致,就讓孩子寫在紙上,並放在一個顯眼的位置,以約束雙方共同遵守。

  基羅斯特別強調說,每次談話結束後,家長都應該給孩子一個擁抱,這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對化解矛盾也有特殊效果。

  為什麽青少年會冷漠無情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總是對你的情感置之不理,那很可能是因為他們還不能那樣做。思維方式會隨著年齡而變化,盡管青少年和成年人對同樣的問題都能做出了相近的反應,但是他們的大腦活躍性卻完全不同;成年人卻總是能夠更快的計算出他們的行為將會如何的影響他們自身以及他們周圍的一些人,而青少年在這方麵比較欠缺。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總是對你的感覺置之不理,那很可能是因為他們還不能那樣做。

  最新研究表示,大腦同高級思維、同情心、罪惡感相關的區域在青少年時期還未被完全的開發。當涉及到行為時,位於大腦前方的額頁皮質,青少年不如成年人的活躍。

  "思考策略隨著年齡變化",倫敦大學認知神經研究中心的Sarah-Jayne Blakemore說,"當你長大後對行為做決定時,你的大腦鏈接和青少年做同樣決定時或多或少有相同的地方,但是最重要的不一樣就是大腦的分管區域由後部(當你還是年輕人的時候)轉移到了前部(當你是成年人的時候)。

  青少年的思維

  在研究中,青少年和成年人被問及他們將如何對這些特定的情景做出反應,並同時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成像記錄。

  結果發現,盡管青少年和成年人對同樣的問題都做出了相近的反應,但是他們的大腦活躍性卻完全不同,成年人的大腦額頁中部皮質比青少年更加的活躍。青少年在同通過上一行為預測將來行為相關的顳上回回間溝活躍性卻要更高一些。成年人卻總是能夠更快的計算出他們的行為將會如何的影響他們自身以及他們周圍的一些人。

  "我們總是通過類似於:我應該怎麽做?這樣簡單的問題來判斷青少年在特定情景中的行為。"Blakemore說:"另一方麵,成年人卻問:"我應該怎麽做?這樣做的結果會給我帶來什麽樣的感受?帶給我身邊的人什麽樣的感受?"

  敏感性的發展

  孩子從5歲左右起就開始考慮其它人的感受,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個能力的發展要遠遠超過這個年齡。

  同時,敏感性除了同大腦相關區域的發展結果有關外,成年人在社會交往中所獲得的經驗也伴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管原因是什麽,可以很清楚的是,青少年的處理方式不僅僅是同荷爾蒙技術的變化相關,同時也和神經中樞的變化相關。"Blakemore說:"這些變化並不是在0-18歲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穩定的變化的,他們像噴泉一般突然襲來,青春期是最具有戲劇性的一個發展階段。

  要不要給孩子物質獎勵

  為了讓孩子好好學會一個本領,或者安心把一件事做完,我們做父母的常常是軟硬兼施,最拿手的一招就是許諾:"做完給你買玩具!"或者"給你吃巧克力!"等等。這一招容易在短期內見效,但是從長久發展來看,會挫傷小孩子學習的興趣;因為他隻是為了禮物,為了食品而在"工作"。獎品固然可以強化某種良性行為,但它又有使人隻對所獲獎品感興趣而對被獎行為本身失去興趣的危險。

  望子成龍的爸爸媽媽,為了讓孩子好好學會一個本領,或者安心把一件事做完,比如學彈一首曲子,畫完一副圖畫,把積木搭完等等,常常是軟硬兼施,最拿手的一招就是許諾:"給你買個玩具!"或者"給你吃巧克力!"等等。

  這一招常常見效。但孩子學習的效果卻並不如人意,隻是為了完成任務,得到獎賞。以後再碰到類似的情況,孩子並沒有自發自願地去做,然後家長隻好再次扛起"許諾的大旗"。久而久之,甚至會挫傷小孩子學習的興趣,因為他隻是為了禮物,為了食品而在"工作"。

  因許諾而發展起來的這種行為常常不會是主動的,而是被動的。這種被動行為不易鞏固,更談不上發展。如果需要讓它維持和發展下去,隻有新的,更高級的許願才行,否則孩子的積極性或興趣就會立即大打折扣。

  其實,這種情況,心理學上早就有過這樣一個著名的實驗。一位心理學家挑選了一些喜歡繪畫的孩子,將他們分為了兩組。A組的孩子們得到了一個許諾,即 "畫得好,就給獎品",而B組的孩子們則隻是被告之"想看看你們的畫"。兩個組的孩子都高興地畫了自己喜愛的畫。A組的孩子們得到了獎品,B組的孩子們隻是得到了幾句平常的讚語。

  三個星期以後,這位心理學家發現,A組的孩子們大多不主動去繪畫,他們繪畫的興趣明顯地降低了,而B組的孩子們則仍和以前一樣愉快地繪畫。這個實驗,曾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興趣組裏進行過,實驗結果得到了反複的驗證。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獎品固然可以強化某種良性行為,但它又有使人隻對所獲獎品感興趣而對被獎行為本身失去興趣的危險。

  從這件事上我們不難聯想到孩子在幼兒園為什麽對老師的話那麽重視。如果哪天孩子在幼兒園裏得到老師的表揚,哪怕隻是"今天吃飯很快!"或者"圈圈畫得很圓!"他也會興奮很久,回到家忙不迭告訴爸媽,然後第二天就可能早早盼著去幼兒園。這就是精神獎勵的作用。老師當著小朋友的麵這樣表揚他,說明他很能幹, 做得好,其他小朋友都要向他學習呢!

  所以,請小心你的許諾,說不定許諾會讓你的孩子喪失"工作"的興趣,阻礙興趣的發展。

  國外家庭教育點滴

  美國"給孩子製定一個家務勞動計劃。";英國"給孩子失敗的機會。";加拿大"讓孩子學會玩。";德國"讓孩子與大人爭辯。"。國外家庭教育,這裏主要指西方家庭教育,他們的著眼點是培養孩子具有適應各種環境和獨立生存能力的社會人,基於這種觀念,西方國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視孩子從小培養和自身鍛煉。一個良好的習慣,往往會讓孩子受益一生。你是否經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也許我們一些父母正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孩子天性和才能。以下文章適合正在尋覓家庭教育方法的父母閱讀。

  英國:"給孩子失敗的機會。"孩子做某件事失敗了,英國人的觀念不是索性不讓孩子去做或家長幹脆包辦了,而是再提供一次機會。比如孩子洗碗將衣服浸濕了,就指導孩子再來一次,教會他避免失敗的方法。

  美國:"給孩子製定一個家務勞動計劃。"美國父母教孩子做家務,每周一次貼出要幹的家務勞動內容。將某一特定任務指定某一孩子去幹,確定完成任務的期限;輪流幹某些活兒,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去做沒有興趣或最容易幹的工作;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使孩子因自己的勞動而產生一種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加拿大:"讓孩子學會玩。"在家裏孩子們很少有家庭作業,沒有父母關於學習的喋喋不休,他們注重的是讓孩子能整天輕輕鬆鬆,做遊戲、玩玩具,在玩中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德國:"讓孩子與大人爭辯。"德國人以為兩代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們鼓勵孩子就某件事與父母爭辯,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

  擴展閱讀:
 
  美國學者戴維.劉易斯總結的教育孩子四十條,集中反映了西方的家教思維,可作為中國父母的家庭教育參考。

    1、對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耐心、老實地回答。
    2、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3、豎一個陳列架,讓孩子在上麵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間裏或者桌上很亂而責罵他,隻要這與他的創作活動有關。
    5、給孩子一個房間或房間的一部份,主要供孩子玩耍。
    6、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用不著再表現自己。
    7、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8、幫孩子製定他的個人計劃和完成計劃的方法。
    9、帶孩子到他感興趣的地方去玩。
    10、幫助孩子修改他的作業。
    11、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12、家長養成合理的 行為習慣並留心使孩子學著去做。
    13、從來不對孩子說,他比別的孩子差。
    14、允許孩子參加計劃家務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15、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讓孩子幹自己喜愛的事情。
    16、教孩子與各種成年人自由交往。
    17、定期為孩子讀點東西。
    18、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
    19、鼓勵孩子編故事,去幻想。
    20、認真對待孩子的個人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時間和孩子單獨在一起。
    22、不用辱罵來懲治孩子。
    23、不能因為孩子犯錯誤而戲弄他。
    24、表揚孩子會背詩、講故事和唱歌曲。
    25、讓孩子獨立去思考問題。
    26、詳細製定實驗計劃,幫助孩子了解更多事情。
    27、允許孩子玩各種廢棄物。
    28、 鼓勵孩子發現問題,隨後解決這些問題。
    29、 在孩子幹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讚許的地方。
    30、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誠的表揚孩子。
    31、誠實的評價自己對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家長完全不能與孩子討論的話題。
    33、讓孩子有機會真正做決定。
    34、幫助孩子成為有個性的人。
    35、幫助孩子尋找值得注意的電視節目。
    36、發揮孩子積極認識自己才幹的能力。
    37、不對孩子的失敗表示瞧不起,並對孩子說:"我也不會幹這個。"
    38、鼓勵孩子盡量不依靠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並信任他。
    40、讓孩子獨立完成他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會有積極的結果。

  在歐美國家中流傳著一首很有哲理的《育兒歌》,現將歌詞抄錄如下,供參考:

    挑剔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苛刻;
    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爭鬥;
    譏笑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
    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疚;
    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讓;
    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
    稱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欣賞;
    公平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正直;
    支持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信任;
    讚成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愛;
    友受中成長的孩子能感受到關懷。

為孩子包紮心靈的傷口

  人們在身體受傷之後,第一反應首先是包紮傷口,這是生活常識。同樣,當心靈受到傷害時,包紮傷口也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步驟。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不具備自我療傷的能力,一些傷害和打擊給孩子造成的影響要比大人感受到的更嚴重、更長久,治療的責任就落在了家長身上。包紮傷口的首要動作就是接納情緒,然後是疏導情緒。通過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接納犯錯誤的孩子,在接納之後再做問題梳理,使孩子明白自己也有錯,並且願意改正錯誤。

  人們在身體受傷之後,第一個動作就是包紮傷口,這是生活常識。同樣,當心靈受到傷害時,包紮傷口也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步驟。孩子的心靈是稚嫩柔弱的,一些傷害和打擊給孩子造成的影響要比大人感受到的更嚴重、更長久,而且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不具備自我療傷的能力,因此,這個治療的責任就落在了家長身上。如果家長不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將使傷痕一直留在孩子的心中,甚至有可能成為孩子一生都擺脫不掉的陰影。

  那麽,究竟如何為孩子包紮心靈的傷口呢?我們先看一位學員在參加完我的《有效親子溝通》培訓後分享的一個小故事:

  晚上去學校接兒子,發現他滿臉不高興,耷拉著頭,我彎下腰輕輕地問:"兒子,媽媽感覺你好像不高興,對嗎?"兒子點點頭。我說:"那我們先不回家,到街心花園玩一會兒好嗎?"兒子馬上眼睛一亮,說:"好啊!"

  我們在街心公園玩了一會兒滑梯和蹺蹺板。兒子在玩的時候忘記了不快樂,歡笑起來。這時,我才問他為什麽不開心。原來是他數學題沒做對,10道題錯了兩道,被老師批評了。

  我拿出紙和筆畫了一座小山,然後在半山腰上畫了一條線,在線的上方寫:10-5=5;然後在7/10處又畫了一條線寫:10-3=7;然後又稍稍往上寫:10-2=8。接著,我對兒子說:"你看,兩個月前,你曾經做10道題錯了5道,前幾天做10道錯了3道,今天你隻錯了2道。"兒子接過我的話,說: "我明白了!"然後搶過我手中的筆,在山尖處畫了一條線,寫下:10-0=10。

  我抱起兒子親了一口,倆人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看了這段文字後,你有什麽感悟嗎?這位媽媽沒有在發現孩子不高興時立刻著急詢問孩子"怎麽啦?""出什麽事了?"更沒有批評指責孩子,而是先解決他的情緒問題,然後才問情況,這樣做的效果非常好。如果反過來,媽媽在看到孩子心情沮喪時,隻是一味地問孩子:"出什麽事了?快說啊……肯定是又犯了什麽錯誤被老師批評了吧……"如果孩子再一著急哭起來,媽媽又來一句"哭什麽哭,不許哭!"這就等於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

  正確的包紮傷口的方法應該是怎樣的呢?

  包紮傷口的首要動作就是接納情緒,然後是疏導情緒。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用理解、同感、真誠、愛等能夠讓孩子感到被理解、有溫暖以及得到支持的方法。

  心理學裏有個實驗:兩組孩子分別做無意義的音節記憶訓練,其中一組孩子老是得到表揚,另一組孩子老是得到批評。結果在做新的記憶實驗時,老挨批評的那組效果非常差。為什麽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總是受批評使孩子喪失了自信心,以為自己根本就記不住。

  在很多家庭中,常常充斥著批評孩子的聲音,家長抱怨孩子,同一件事說了多少遍還記不住,老是重複犯錯。他們不知道,記憶效果的最佳狀態是在愉悅、快樂、興奮、自信、有興趣的情況下,而不是在被罵得一點心情都沒有的時候。

  心理學中還有個實驗:房間裏有4扇門,3個是鎖著的,一個是能開的,讓被試者盡快找到能打開的門出去。這看上去沒什麽難的,關鍵在這個實驗中增加了一些條件:當被試者進入房間以後,實驗者會用冷水、電擊、強光、大聲嗬斥等方式嚇唬他們。結果被試者被嚇得到處亂跑,不斷重複去試已經試過的門……在慌亂的環境下居然遲遲找不到能出去的門。

  再來想想我們的孩子,在家裏寫作業的時候有沒有出現被父母嗬斥得懵頭懵腦的現象?如果是這樣,孩子還能夠學明白嗎?

  下麵也是我的一個參加完培訓的學員與孩子在放學路上的一段對話:

  兒子:我做了一個很漂亮的飛機,被數學老師撕了。

  媽媽:那你心裏一定很難過!

  兒子:嗯。

  媽媽:等回家再跟媽媽好好說說,好嗎?(這時路上遇到孩子的兩個女同學,搶著對孩子的媽媽說:"阿姨,阿姨,他今天被老師批評了,老師把他的書包給扔了,還說告訴你媽媽,別上學了。他都哭了。")

  兒子:我哭得不太厲害。(兒子玩了一會兒,和媽媽回家了。)

  媽媽:(把兒子摟在懷裏)你現在心裏還是很難受嗎?

  兒子:好一點了,可還是不高興,飛機飛不高了,我高興不起來。(拿出破損的飛機,飛了一下沒飛起來,放在一邊了。)

  媽媽:那飛機到底是怎麽壞的,和媽媽說說好嗎?

  兒子:科學課做了一個飛機,老是飛得不好,我就一直想哪裏出了問題,還拿著飛機看。數學老師問問題,我答錯了,老師就生氣地把飛機撕成兩半。

  媽媽:那後來呢?

  兒子:後來上語文課,我還是忍不住拿出飛機,語文老師特別生氣,就把我的書包扔到地上了。

  媽媽:接著你怎麽樣呢?

  兒子:我哭了,我都想自殺了。(眼裏又有了淚,但沒有流出來。)

  媽媽:這麽難過呀?(很輕的聲音)

  兒子:想砸壞她的黑板,砸壞她的東西。

  媽媽:那天天有沒有錯呢?(天天是孩子的小名)

  兒子:(停頓一會兒)有,不聽老師講課,老是想著飛機的事情。

  媽媽:愛動腦筋是大優點,可上課不專心也不好啊。

  兒子:(小聲)是。

  媽媽:我有個小建議,從明天開始,天天上課注意聽講,如果做到了,回家告訴媽媽,就能得到一個小印章,你看好不好?

  兒子:那我可以撒謊啊,我說我做得好,可你一問老師,就會知道我做得不好。

  媽媽:哈哈--原來你想撒謊啊!

  兒子:不想,不想,嘻嘻。

  媽媽:媽媽相信你,你告訴我就行了。

  在這個過程中,麵對受到傷害的孩子,這位媽媽馬上想到的就是:接納情緒,包紮傷口。結果母子倆的談話在歡笑中結束了。這位媽媽的成功之處在於,通過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接納犯錯誤的孩子,在接納之後再做問題梳理,使孩子明白自己也有錯,並且願意改正錯誤。

  那麽在傷口包紮完後,家長是不是就沒事了呢?不是的!還有進一步的梳理工作,幫助孩子理清受傷的原因,以及如何做才能避免再次受傷等等。

  在一些令人不安或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時,你有沒有心慌意亂過?是不是手足無措?這些就是孩子在出現問題時的感受。這時如果家長急於去解決問題,追問、斥責、命令孩子,隻會讓孩子更加茫然、不知所措,心情更加煩亂,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如何去做。如果家長先接納孩子的情緒,把傷口包紮好,再一步步幫孩子把問題梳理清楚,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梳理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先提出開放式問題獲得信息,然後根據問題的症結,運用各種提問方式,引發孩子思考,使他自身對問題有個清醒的認識,最後再通過提問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的方法。在尋找方法的時候,最好是采用積極正確的問話啟發孩子,也可以用腦力激蕩法讓大家一起找。

  要做到成功梳理,前提是家長要理清自己的思緒,也就是先自我梳理。這時,平和的心態非常重要。即使事情看起來像團亂麻,也總有頭緒,如果家長過於急切,就不能公正、客觀地看待問題,不能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覺,容易對問題形成錯誤的認識,促使其惡化。

  另外,在梳理的過程中,家長還應具有開放的心態。即使已經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到了最恰當的處理方法,也不等於就是最終的結果。孩子不會被動地接受你的觀點,他們有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或頗具創意的建議,有可能對你的方法有所補充,甚至比你更高明。對此,家長應以開放的心態及時接受,加以肯定。梳理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培養孩子責任感、創造力、思考能力和獨立意識的過程,是一個讓孩子學會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重要的不是某一個具體事件的處理,而是使孩子從中學會梳理問題的方法,這將使他們終生受益!

  今天你和家人一起晚餐了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家庭晚餐也逐漸變得"奢侈"起來。人類學家福克斯說,當做飯被看成重複單調的工作時,家庭晚餐寶貴的一方麵就丟失了。一頓飯意味著共同分享。有分享就有讓步。家庭中的成員不是每個晚上都能得到一份最合自己胃口的菜單。孩子們處於青春期的時候,這種每天的"投資"方式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做飯是一件神聖的事情,這絕對占據中心位置。因為一個人每天總是要吃3頓飯。"

  美國最近的統計數據很明白地告訴人們:和家人圍坐在同一張桌子邊上吃飯的孩子會更加健康和快樂,他們的學習成績也會更加出色。不過很多家庭還不能正確地對待家庭晚餐。

  盡管如此,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這樣一個傳統正在美國慢慢複興。

  家庭晚餐是"疫苗"

  閉上你的眼睛,想象一個家庭晚餐的場景:媽媽穿著圍裙,戴著珍珠首飾,爸爸身穿毛線衫,係著領帶。餐巾用亞麻布做成,孩子們也被擦得幹幹淨淨的。廚房裏升起煮豆子的蒸氣,甚至家裏的寵物都好像在注意家庭成員之間的談話。在這裏,一家人交流心得、表示期望、原諒對方和重振士氣。

  家庭晚餐在大多數的傳統文化中根深蒂固,因此當專家們說起家庭晚餐的價值時,他們可能根本不會把反對的意見考慮在內。但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並不意味著他們吃得正確:美國的一家比薩餅外賣店平均每天要賣掉一百萬份比薩。一家人坐在一起也並不意味著他們有共同的話題:孩子們可能會互相鬥嘴、坐立不安和坐著發呆,父母要為收拾飯後的殘局而煩惱。那些最有意義的談話經常是在其他時間發生的:在汽車裏,在傍晚回家的路上,或者其它光線比較暗,而且不用麵對麵的時候。

  盡管如此,家庭晚餐還是能帶給一家人一些東西---它不一定是那種豐盛的節日大餐,也並非一年難得幾次,而是經常性的那種。這樣的家庭晚餐也許很快就能吃完,也許吃飯時的談話讓人喪氣,也許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更想去吃飯的地方。可是在這樣的晚上,家庭成員都有合適的心情。你會和家人一起討論一個主意或者觀點,在這期間沒有人會是愚蠢的、害羞的或者感覺蒙羞。如果一個家庭有這個習慣,你就有可能從中獲得一線力量。有社會學家聲稱,這種家庭成員共同行為的效果好比疫苗,它能保護孩子遠離各種危害。

  一頓飯可以教化孩子

  事實上,一些研究未成年人成長的專家對家庭晚餐的價值也來越重視。因為正是在孩子們處於青春期的時候,這種每天的"投資"方式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也有研究表明,家庭成員一起進餐的頻率越高,家中孩子抽煙、酗酒、吸毒、抑鬱、進食紊亂和自殺的可能性越小。

  此外,孩子們更有可能在學校認真學習,推遲第一次性行為,不厭食蔬菜而且知道怎樣在餐桌上表現得體。"如果隻是為了填飽肚子,我們可以把食物用管子灌進孩子們的嘴裏,"美國新澤西Rutgers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福克斯說。他解釋說,家庭晚餐通過一種奇妙的方式塑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一頓飯讓孩子接受教育,教他們成為我們文化的一個成員。"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國家毒癮和藥物濫用研究中心(CASA)去年發表了一份關於家庭飲食類型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收集了幾乎10年間的數據。研究者們有了實質性發現,家庭晚餐經過練習漸入佳境;家庭成員一起進餐的次數越少,家庭晚餐越是糟糕,食物對健康的貢獻越小,家庭成員之間的談話也更枯燥。

  調查發現,每星期和家庭成員一起吃飯少於或等於3次的人中,有45%承認會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在所有接受調查的人中,隻有37%的人是這樣);幾乎有三分之一的人說,他們吃飯的時候不會怎麽說話。那些不經常和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也會比其他孩子更有可能說,家庭成員在一起吃飯時,他們間的氣氛非常緊張;他們也不大會說,父母會為他們而驕傲。

  孩子長大後仍舊重晚餐

  除了給孩子一個更加平衡和多樣化的膳食結構,家庭晚餐還能夠傳遞家庭內部的觀點。在這個時候,一個家庭建立起自己的認同感和文化。家族的故事從一代傳給下一代,最終家庭的價值觀念也會被用來審視外麵的世界。除此之外,年幼的兒童學會父母的詞匯,還能知道怎麽樣進行交談。他們聽到怎麽去解決一個問題,學習傾聽他人的擔憂,尊重別人的口味。多爾蒂說:"一頓飯意味著共同分享。有分享就有讓步。家庭中的成員不是每個晚上都能得到一份最合自己胃口的菜單。"

  當父母說,他們的孩子大了,要麽太忙,要麽再也不肯像7歲的時候那樣和家人一起吃飯時,研究者們找到與此相反的情況。CASA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的未成年人希望能更經常和家人吃飯,雖然他們每周隻有3次或不到3次這樣做。父母有時候甚至有點太希望被自己未成年的兒子和女兒拒絕。美國作家米瑞安· 溫斯坦說:"我們說服自己,未成年人明顯不喜歡他們的父母,他們隻和自己的同齡人在一起。但是我們太過極端,好像子女不需要自己的家庭一樣。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她責備一些父母,因為他們把家庭晚餐的減少怪罪於未成年孩子,其實他們自己也是共謀者。她還說,父母也許貶低了自己才得出這樣的結論:把孩子送去參加課外活動要比在餐桌邊花一小時和孩子聊天更值。

  現代家庭晚餐成"奢侈"

  孩子們的年齡越大,他們需要家庭晚餐的時候就越多,但是實際情況讓他們不大可能做到這一點。在CASA的研究中,12歲的孩子中的大多數說,他們每周能保證和媽媽或爸爸一起吃7頓晚餐,可是17歲的孩子中,隻有四分之一能做到這樣。研究者們還考慮了教育的因素。教育程度最低的父母,他們家一起吃飯的時間最多;高中文化程度的父母比擁有大學學位的父母花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吃飯。

  從孩子一方麵來看,和父母一起吃飯次數最多的孩子和那些每周隻和父母吃2次或不足2次晚飯的孩子比,報告自己在學校得到好成績的可能性要高出40%。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家庭晚餐也逐漸變得"奢侈"起來。人類學家福克斯就說,當做飯被看成重複單調的工作時,家庭晚餐寶貴的一方麵就丟失了。"做飯是一件神聖的事情,"他說,"這絕對占據中心位置。因為一個人每天總是要吃3頓飯。"

  福克斯說,現在,食物對我們來說唾手可得,我們已經體會不到它的重要性了。

  "就像印第安人。當他們獵殺一頭鹿以後,會為這頭鹿祈禱,"福克斯說,"這也是一種文明。這是一種對待食物的畢恭畢敬。現在它已經被快餐'殺死'了。我們把吃飯簡化成一個人坐下來,然後把東西往嘴裏送的過程。在這中間沒有儀式。"

  走過場的晚餐是縱容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研究者分析指出,分享晚餐有助於孩子的成功和健康。他們猜測,或許和家人一起吃飯次數多的孩子一直被父母看護,因此這些孩子不大可能惹麻煩。那些重視家庭晚餐的家庭也容易關心孩子的成長和家庭作業。包括家庭晚餐在內的一係列價值觀和習慣可能共同產生作用,培養出好孩子。

  2005年的研究發現,1998年以來,大多數時候會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飯的美國青少年增加了23%。這一增長也反映了對公眾進行教育的結果,讓他們相信,為了一頓全家晚餐,某些不便和讓步是值得的。

  可是人總是懶惰和縱容。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家庭社會科學教授威廉·多爾蒂說:"我們談論的是當前為人父母者的類型,他們對孩子真是太過放縱了。"多爾蒂還說:"這樣的父母把孩子當作顧客,認為必須滿足這些'顧客'。"他的意思是,現在的父母願意讓家庭晚餐走過場---沒有固定的方式,電視機可以開著,每個人吃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可以把盤子帶進自己房間,以便不錯過和朋友網上聊天。

  美國《家庭醫學》雜誌表明,更多的家庭晚餐往往意味著更少的垃圾食品,更多的蔬菜和水果。


透視兒童心理的塗鴉畫

  摘要:
  沒耳朵的卡通小人、黑色的太陽、畫滿橫線的蟑螂、形象凶惡的媽媽……各式各樣的奇怪圖案躍然紙上。在2006上海書展上一場解讀"兒童塗鴉畫心理"活動的谘詢現場,不少孩子躍躍欲試,也讓家長發現了孩子內心世界的"秘密"。兒童心理專家表示,孩子的塗鴉往往能折射出他們的內心世界,比如:性格、氣質、情緒和心理等,家長需要學會觀察、分析。對於孩子的信手塗鴉,最忌諱的就是家長上前阻止。有些家長看到孩子隨手亂畫就大聲嗬斥,還強調孩子要畫得和現實生活一樣,他們感到,隻有畫得真實、畫得像,才是畫得好;這會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還失去了透視兒童心理的機會。- psytopic.com

  筆下人物沒耳朵 內心抗拒情緒多

  昨天,周女士帶著7歲女兒圓圓(化名)早早來到活動現場,當主持人要求孩子們當場上台隨意塗鴉時,她第一個把圓圓推上了前台。

  "女兒在家不願和我多說話,即使我對她說話,一遍兩遍她都沒反應。她就喜歡自己在書桌上畫畫,我們又看不懂她畫的是什麽。"周女士無奈地說。在現場,圓圓畫了一個背向太陽的卡通人物,線條、顏色都非常正常,但她畫的所有人物都是沒耳朵的。與此同時,周女士還特地隨身攜帶了圓圓日常塗鴉作品,仔細一看,果然上麵的人物都是沒耳朵的。

  "所有的人物都沒耳朵,說明她心理上有些抗拒家長命令式的話語。而人物又是側麵像,一定程度上還表明孩子不夠自信。"林紫心理谘詢中心兒童分部主任安秋霖一眼便看出問題所在。

  太陽塗成黑色 內心有壓抑情緒

  短短兩小時的谘詢現場,將近200名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請心理專家解讀兒童內心世界,而專家當場一一進行了解答。

  一位6歲小男孩畫了一個黑色太陽;另一位小男孩的塗鴉隻有單調的黑色和紅色兩種,圖紙上的所有物體都是黑色的,惟獨畫中央的一隻玩具是紅色的。對此,安秋霖主任表示:一般太陽都是紅色的,而這個孩子卻畫成黑色的,說明他心理上有一定的壓抑情緒。此外,畫中下筆都比較粗,而且還有來回反複塗抹的痕跡。也許男孩喜歡看槍戰片,這其實反映了孩子有一定暴力、好鬥傾向。同樣,黑色畫麵中的惟一紅色玩具,也有類似心理情緒。

  隨手塗鴉 更能表達心理情緒

  "塗鴉和畫畫的性質是有區別的!"林紫心理谘詢中心兒童分部副主任龐美雲解釋道:"遊戲性的塗鴉是兒童自己的創意,表現的是兒童真實的內心世界;而凡是以成人意誌為主導的簡筆畫、卡通畫和臨摹畫等,都不能流露出兒童內心世界的秘密,對分析兒童心理也沒有意義。"

  此外,她還補充道:"塗鴉是孩子的天性,在臨床上,更是家長或心理師收集孩子內心信息的一種較好的方法。由於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發達,相對來說,隨手塗鴉能更準確地展示出孩子的內心世界。當然,前提是家長要能看得懂。"

  《從塗鴉看孩子內心世界》一書責任編輯、上海畫報出版社編輯戴欣倍則表示:"對於孩子的信手塗鴉,最忌諱的就是家長上前阻止。有些家長看到孩子隨手亂畫就大聲嗬斥,還強調孩子要畫得和現實生活一樣,他們感到,隻有畫得真實、畫得像,才是畫得好。其實,這是錯誤的,不僅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還失去了透視兒童心理的機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