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沒商量◆

The Only Way To Catch A Miracle Is To Believe In It
個人資料
正文

ZT:爸爸媽媽最難回答的問題

(2008-06-11 12:09:45) 下一個

序言
  願意思考、喜歡探索是孩子的一種天性。每個健康的孩子都會這麽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漸漸地對事物探索的興趣減少了,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們不愛學習、馬馬虎虎,為什麽呢?究其原因,恐怕與父母對孩子的提問采用錯誤的回答方式有關。      

序言
  貝爾獎獲得者、美籍猶太人赫伯特·市朗成名之後回憶說:“小的時候,我的祖父常常問我,為什麽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呢?他總是讓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找出理由,然後讓我自己知道為什麽。我的整個童年時代,父母都鼓勵我提出疑問,從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於理。我以為,這一點是猶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勝一籌的地方。”
  在美國,有位猶太女性傑絲卡,她是以色列人,開朗大方,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她丈夫是美國一家公司駐以色列的代表,經常在以色列與美國之間往來;傑絲卡自己則帶著兒子阿萊克斯在美國生活,獨立承擔了撫育孩子的重任。
  一天,阿萊克斯從幼兒園的接送車上回到家,正和人聊天的傑絲卡馬上迎了上去,陪他一起走進了房間。進門之後,傑絲卡問阿萊克斯:“今天你提問了嗎?”阿萊克斯連連點頭。“那麽,你都問了些什麽呢?”傑絲卡繼續問他。阿萊克斯開始複述他今天一天中所提的問題,有的是問幼兒園老師的,有的是問同班小朋友的……問題千奇百怪:為什麽有的螞蟻會有翅膀?為什麽樹葉有紅的也有綠的?為什麽牛奶不能換你的餅幹……一天竟然問了三十七個問題!傑絲卡滿意地點了點頭。
  原來,每個猶太人在很小的時候,幾乎都會被長輩提問。傑絲卡小時候,她爸爸就常問他,為什麽人每天都要吃飯,而飯都跑到哪裏去了呢?最初,她對此是一無所知,常常是紅著臉或者咬著嘴唇不說話。但是爸爸沒有責備她,而是讓她每天都問別人十個她不懂的問題;如果沒有人回答她,就自己去找出答案。從那以後,傑絲卡覺得日子的確不一樣了,因為每天都是新鮮的……
  相比於猶太人,中國的傳統觀念卻認為,纏著父母問這問那的孩子是惹人討厭的。父母可能會對跟在父母後喋喋不休的孩子大加訓斥,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也常常是敷衍了事。
  然而這是錯誤的。
  好奇是成長的原動力。在科學史上,許多重大的發明發現都與科學家小時候好奇心強密切相關。例如:水沸騰時將壺蓋頂起來的現象,就引起了少年瓦特的好奇,這才有了日後的蒸汽機,才有了工業革命的迅猛進程。這種例子在科學史上數不勝數。
  願意思考、喜歡探索是孩子的一種天性。每個健康的孩子都會這麽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漸漸地對事物探索的興趣減少了,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們不愛學習、馬馬虎虎,為什麽呢?究其原因,恐怕與父母對孩子的提問采用錯誤的回答方式有關。
  一個孩子剛剛學會說話,剛剛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感受時,常常會問一些大人看似很“傻”問題:天空為什麽是藍的?樹葉為什麽是綠的?……對此,你會怎樣回答?也許你會說,這些問題孩子理解起來太難了,因而不屑於回答;而有些父母由於工作、家務太忙會感到精力疲乏,當孩子不停地向他們問為什麽時,就常用不耐煩的口吻對孩子說:“別煩媽媽(爸爸)了,自己玩一會兒。我忙著呢!”更多的父母常常會敷衍了事,隨隨便便給個答案。可是,你是否意識到,當一個孩子提出的問題總得不到及時、確切、合理的解釋時,他就會慢慢喪失提問的欲望——因而也喪失了一個成長的最好時機。
  因此,當孩子提問時,我們首先應持鼓勵的態度,回答時要盡可能地及時、簡明、準確、淺顯易懂。一般的孩子對事物往往是從具體的、自身的、直觀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的。因此,要想給寶寶講清一個問題,回答時就要從孩子的年齡、理解能力、提問的出發點考慮,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情景)而異。
  一個6歲的孩子在公園裏玩耍時,麵對盛開的鮮花,她忽然問媽媽:“人為什麽不開花結果呀?”“你就是爸爸、媽媽結的果呀。”媽媽機智地回答了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同時,也揭示了一切動物、生物的共性。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孩子的問題可能很多、很雜,年輕的父母常常會覺得防不勝防,所以,我們準備了這本小冊子。希望書中輯納的101個問題和答案以及生發開來的300餘個問題和答案能為你提供一些參考。
  願每個孩子的疑問都能得到父母及時、確切、合理的解釋。相信做到了這一點,每個孩子都能獲得這一成長的好時機,而我們同樣相信,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也能在這一問一答的交流中很好地發展。
  願每位父母都能笑著麵對自己的孩子。


目錄
第一輯性
  第一節生命起源
  媽媽,我是怎麽來的?
  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怎麽吃飯呢?
  我能待在媽媽的肚子裏不出來嗎?
  媽媽,世界上的第一個人是怎麽來的呢?
  為什麽隻有女孩才能生小寶寶?
  為什麽結婚以後才會生寶寶?

  第二節性生理
  (指著陰莖)這是什麽?
  為什麽媽媽的咪咪那麽鼓,爸爸的卻那麽平呢?
  為什麽媽媽不像爸爸一樣長胡子?
  為什麽爸爸的小雞雞那裏會長頭發?
  為什麽媽媽還用尿不濕呢?

  第三節性別
  為什麽強強有小雞雞我沒有?
  為什麽女孩子不能像男孩子那樣站著尿尿呢?
  為什麽男孩子不能穿裙子?

  第四節性遇見
  他們抱在一起做什麽?
  這氣球(避孕套)是買給我玩兒的嗎?
  爸爸媽媽為什麽在床上打架?
  第五節性倫理
  為什麽不可以光屁股?
  我為什麽不能摸自己的小雞雞?
  爸爸和媽媽為什麽結婚呢?

第二輯身體·成長·衰老與死亡
  第一節身體
  眼睛是用來做什麽的呢?
  媽媽,我的血管為什麽是紫色的?
  為什麽奶奶的牙可以拿下來?
  人為什麽隻有一個嘴巴呢?
  耳朵裏麵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為什麽會有指甲?

  第二節成長衰老死亡
  我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呢?
  我為什麽要成為大人啊?
  媽媽,如果我越來越小,就會成為嬰兒嗎?
  媽媽會不會變成老奶奶?
  為什麽爺爺那麽長時間不來看我呢?

第三輯生活
  第一節吃飯
  為什麽一定要吃蔬菜?
  為什麽爸爸可以不吃胡蘿卜?
  媽媽,你為什麽收了我的早餐?
  為什麽要把飯吃幹淨呢?

  第二節關於睡覺
  為什麽要我先睡呢?
  為什麽讓我一個人睡小房間?

  第三節其他
  爬山那麽累,為什麽要爬山呢?
  為什麽其他阿姨都不戴眼鏡媽媽卻戴眼鏡呢?
  為什麽媽媽可以留長指甲我卻不能呢?

第四輯家庭
  第一節家庭結構
  為什麽媽媽不給我生個妹妹?
  為什麽姐姐先出生呢?
  為什麽我沒有舅舅?
  為什麽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我卻沒有呢?
  我能不要新爸爸嗎?
  我為什麽不跟媽媽姓呀?

  第二節家庭生活
  我幫忙洗碗媽媽是不是也應該給我錢呢?
  爸爸為什麽這麽棒?
  媽媽是大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嗎?
  爸爸是大人為什麽還會生病呢?
  為什麽爸爸從來都不做家務,他怎麽這麽懶?
  為什麽每天都要洗衣服、清掃浴室呢?
  爺爺答應帶我去動物園,為什麽還不去呢?

  第三節親子之間
  爸爸媽媽為什麽生我啊?
  我和妹妹相比媽媽更喜歡誰?
  媽媽為什麽向我發脾氣呢?
  打人是不對的為什麽爸爸還是打我呢?
  為什麽弟弟淘氣的時候,不罵他呢?

  第四節家庭關係
  為什麽總是聽爸爸的?
  爸爸,別人都說你是“妻管嚴”,是嗎?
  爸爸和媽媽吵過架嗎?
  爸爸媽媽為什麽總是吵架呢?
  爸爸和媽媽是不是要離婚了?

  第五輯友伴
  安安欺負我怎麽辦?
  我怎麽才能讓艾艾喜歡我呢?
  為什麽雯雯可以親我,我卻不能親她呢?
  媽媽為什麽不讓我跟小宇玩兒?
  為什麽要把我的玩具給他玩兒?

*** 第六輯學習
  第一節幼兒園·學校·老師
  我能不去幼兒園嗎?
  我是不是要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送老師賀卡呢?
  我不喜歡李老師,可以不上他的課嗎?

  第二節學習與興趣培養
  為什麽要學習呢?
  為什麽要讓我學小提琴?

  第七輯自然
  第一節天文地理
  為什麽月亮一直跟著我們走呀?
  媽媽,幫我把月亮拿下來好嗎?
  天空為什麽會有星星呢?
  天上的星星會不會掉下來呀?


第一輯   性
  兒子和我一起躺在床上,不停地鬧,一會兒,摸到了我的乳房。兒子問:“媽媽,為什麽你的咪咪那麽大,我和爸爸的那麽小呢?”雖然對兒子摸自己的身體感到不太舒服,但我還是耐心地解答他的問題:“這是乳房。媽媽是女人,你和爸爸是男人。媽媽長到十幾歲的時候,乳房就開始變大,等你一出生,這裏就能有好多奶水讓你吃了。”      


媽媽,我是怎麽來的?我是大街上撿來的嗎?媽媽,我是生出來的嗎?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問父母這個問題,這其實是孩子在學齡前大腦發育的一個階段的必然問題。
  而上麵那位母親其實並沒有完全回答孩子的問題,在此之後,孩子還是會問類似的問題,因為孩子的好奇是無止境的,隻有你完全把他的興趣散發開之後,他才會善罷甘休。
  不要對孩子說“你是大街上(垃圾堆裏)撿來的”,因為那會使孩子的心理產生挫折感。也不能對孩子說“你是老鷹叼來的”或者“你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因為那樣會使孩子缺乏最初的歸屬感,也必然會傷害孩子與父母的自然歸屬關係。
  這時,你必須清晰地對孩子表達出這樣一種意思:你是爸爸媽媽親生的。至於解釋,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程度慢慢去引導。譬如可以直接告訴他:爸爸和媽媽相愛結婚後,除了擁抱和接吻,還要讓爸爸的精子細胞進入媽媽的卵細胞,在媽媽肚子裏長成寶寶,從媽媽的產道裏生出寶寶來。同時還可以告訴孩子生寶寶是一件非常艱辛的過程,培養孩子愛惜生命、孝敬父母。
  我們必須明白,孩子這種提問並非是要探討兩性關係,而隻是好奇而已。所以父母們無須為此擔心什麽,盡量將正確的答案以一種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對孩子講出來。
  “你是我從垃圾堆裏撿回來的。我看你一個小孩孤苦伶仃怪可憐的,不忍心,所以就把你撿回來了。”
  這樣的回答無疑會讓孩子感到非常沮喪——自己隻是一個從垃圾堆裏撿來的孩子,如果不聽話的話,還有可能被拋棄。這些孩子在進入反叛的青春期後可能會對父母產生誤解:怪不得你們對我不好,因為我是撿的嘛!
  “你問這個做什麽,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相信許多父母都曾這樣回答過孩子的一些問題,但它的確不是一種好方式。這樣做的一個直接後果是:孩子的問題得不到解答,會積澱在心裏或者從同伴、老師等其他途徑尋求答案,長此以往,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會降低,而且提問題探索周圍事物的積極性也會被打擊。
  “你和孫悟空一樣,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所以你才那麽頑皮。”
  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跟爸爸媽媽沒有什麽關係,缺乏與父母天然的歸屬感與親近感。
  “嗬嗬,你是媽媽從肚臍眼兒裏生出來的。”
  這樣回答的父母可能處於兩難之中,他們既想告訴孩子真相,但是又有些羞於談性,於是,隻好采取這一“折中”的方式來應付孩子的提問。其實,父母在此問題上不應該羞於表達,而是需要直白地告訴孩子一些有關他生命起源的知識。
  “爸爸媽媽做愛之後,就有了你。”
  這樣的回答看似坦白,其實並沒有切中問題的實質。孩子的問題是自己怎麽來的,而這一問題卻避實就虛,不可能解答孩子的疑問,更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感,他們日後還會發問的。
  “寶寶是在爸爸和媽媽結婚以後,在媽媽的肚子裏長成的。最初你很小很小,小到眼睛都看不見,隻是一個細胞,叫‘受精卵’,後來它開始分裂成2個、4個、8個……然後,它們逐漸長大,這就叫‘胚胎’,再以後就長出了頭、頸、身體和四肢,形成了‘胎兒’,媽媽肚子裏有一個專給胎兒準備的‘小房子’叫做子宮,你就在那間房子裏住了10個月,長成一個6斤多重的孩子。後來,就像咱家的大貓生小貓一樣,被媽媽生了出來。”
  這是一種科學型的回答方法,適合4歲以上的、有一定認知能力的孩子。這位媽媽用形象化的語言,將孩子關心的問題答案娓娓道來,過程完整但並不複雜,孩子很容易理解。
  “爸爸身上藏著很多種子。有一天,爸爸把其中一個小種子放進媽媽的肚子裏,它和媽媽肚子裏的另外一個小種子結合在一起,那就是你。然後你就在媽媽的肚子裏慢慢生根,慢慢發芽,慢慢長大,慢慢能聽到聲音,也會動彈了。等到你快有小熊玩具那麽大了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媽媽身體裏太黑了,開始又踢腿又晃腦袋,想要出來。當大腦袋的你長得足夠大時,媽媽就會到醫院裏,請醫生和護士阿姨幫忙,把你拿出來。”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夠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因為孩子會對具體的成長過程感興趣。當父母對孩子這樣進行描述時,孩子會在眼前浮現出一幅畫麵,畫麵中的主角是自己,這樣他會很高興很自豪,當然也會很明白。

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怎麽吃飯呢?

  一天,在媽媽從幼兒園接燦燦回家的路上,迎麵走來一位孕婦,非常好奇的燦燦問媽媽:“媽媽,那個阿姨的肚子為什麽那麽大啊?”
  於是媽媽便對燦燦說:“那是因為阿姨懷孕了,她的肚子裏有個小寶寶。”
  燦燦更加好奇和吃驚,連續問道:“阿姨肚子裏有個小寶寶?那小寶寶在肚子裏吃什麽呀?怎麽吃呢?還有啊,小寶寶要是想上廁所怎麽辦呢?”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吃飯嗎?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怎麽上廁所啊?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怎麽睡覺呢?
  一般的父母都會驚訝於孩子的這些問題,他們不知道這些隻長了幾年的小腦袋是怎麽想出這些問題的,但是有問題就需要麵對,孩子的問題更需要父母予以耐心細致的解答。
  “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不用吃飯,也不用上廁所。”
  這種回答其實是父母在欺騙孩子。許多父母在一時無法回答孩子的問題時要麽幾句話搪塞過去,要麽回避或者粗暴地拒絕,還有一些父母會“聰明”地給孩子一個看似正確的回答,其實這樣會在孩子日後的成長中造成很多矛盾,因為他們還會遇到不同的解答疑惑的機會,如果日後的教育與父母最初的教育不一致,他們就會感到困惑,也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感。
  “媽媽吃飯,小寶寶就吃飯;媽媽上廁所,小寶寶就上廁所啦!”
  這種“想當然”的回答亦是一種錯誤的回答。孩子在其中並不能獲得什麽有效的答案,如果父母一直給孩子這種回答,長此以往,孩子會漸漸打消向父母詢問的積極性。
  “你看一下你的小肚肚,看看上麵是不是有一個肚臍眼兒啊?那就是小寶寶‘吃東西’的地方。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是不能用嘴巴吃飯的,但是媽媽有一個輸送營養的管道,叫臍帶,與寶寶的肚臍眼兒連著。寶寶餓了的時候,媽媽就把營養輸送給寶寶。寶寶也就一天天地長大了。等到寶寶出生以後,就可以用嘴吃飯了。這樣,臍帶就用不著了,醫生阿姨就把它剪斷、紮好,長大後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這樣的回答讓孩子明白事理的同時,又加深了對母親的感情,可謂一舉兩得。
  “關於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怎麽睡覺的問題,媽媽現在也不知道,待會媽媽查書再告訴你正確答案,好嗎?”
  對於寶寶的一些問題,父母當時就能給出比較科學、合理的答案。但是有一些問題,可能父母一時也難以回答,這時父母不妨告訴孩子待查書後再告訴他,但是父母不應把此問題拖太長時間,要盡快告訴孩子,否則孩子會以為爸爸媽媽在搪塞自己,容易讓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感。
  我能待在媽媽的肚子裏不出來嗎?
  有一天,媽媽和貝貝去公園玩。路有些遠,貝貝漸漸累了,想讓媽媽抱著他。媽媽便跟他講,好孩子應該自己走路,不能再讓媽媽抱了。貝貝很聽話,不再央求了。不過,他一偏頭,給了媽媽一個問題:“媽媽,我能待在你的肚子裏不出來嗎?”
  媽媽笑了:“是不是那樣就不用自己走路了?”
  “對!”貝貝得意地說。
  媽媽一想,這正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於是便一邊走,一邊向貝貝講述:“你在媽媽肚子裏,一開始先是長了心髒、肺,還有聰明的小腦瓜,後來又長了眼睛、耳朵和鼻子,再後來你越長越大,媽媽肚子逐漸裝不下你了。你就開始在媽媽肚子裏亂踹,媽媽疼得受不了,就到醫院,讓醫生阿姨把你拿了出來。你出來時還哇哇哭呢!”
  “那我在媽媽的肚子裏待了多長時間呢?”貝貝接著問。
  “你在媽媽身體裏一共住了10個月才生出來。”
  “為什麽不馬上生出來,要在媽媽肚子裏住那麽久?”

我能一直待在媽媽的肚子裏麵嗎?如果我變小了,還能回到媽媽的肚子裏嗎?他們都說我是從媽媽肚子裏生出來的,那我還能回去嗎?

  孩子在小的時候常常困惑於自己在媽媽肚子裏這段時期的事情,因為他們的所見所聞都無法讓他們理解那個時期自己是如何生活與成長的。這也難怪,父母這個時候就需要慢慢地向他們解釋這一切,具體方式可以采取反問、比喻的方法,例如講述種子的生長,這樣孩子比較容易理解,亦能加深與母親的關係。
  “你瞎想什麽啊?哪有孩子能一直待在媽媽肚子裏不生出來的!”
  孩子有關自身的問題都不是瞎想,父母更不應該斥責孩子的這些想法是瞎想。對於這些問題,父母倒是需要很耐心地予以解答。
  “10個月你就長大了,不用再待在媽媽的肚子裏啦;再說,你越長越大,媽媽的肚子也裝不下你啊!”
  這樣回答會讓孩子知道十月懷胎的道理,也會加深與媽媽的感情。


世界上的第一個人是怎麽來的呢?

  6歲的曼曼從幼兒園回來的途中問媽媽:“為什麽有那麽多人呢?”
  “那是因為媽媽會生出娃娃,當這娃娃長大以後,結婚了又會再生娃娃。漸漸地人就多了啊。”
  “那麽,第一個人是怎麽來的呢?”
  人是猴子變的嗎?
  第一個人是怎麽來的呢?
  人是蛋裏孵出來的嗎?
  動物園裏的猴子長老了是不是也會變成人呢?
  人類的起源是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實際上,在科學上也不清楚。對於這類的問題我們可以買一些有關人類進化的書,與孩子一起觀看,讓他們了解人類由類人猿逐漸演化成人類的過程。此外,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應盡量給予具體的回答,簡單概括的回答是無法滿足孩子的!
  此外,不僅要幫助孩子閱讀有關人類進化的書籍,在回答他問題的同時,也要讓他了解人類的演化和猴子是不一樣的。如果有機會,還可以帶他到動物園去,讓他看看年幼的猴子和年老的猴子。這時,孩子就能夠接受“猴子的年紀再大,也還是猴子”這一認識。
  “在很久以前,人是由神創造出來的。”
  這種觀念其實已經被大多數的父母所拋棄,但是部分父母在無法回答孩子的時候仍然會采用這個最容易想出來的方法。
  “人是猴子變的,你看動物園的猴子和人是多麽的像啊!”
  這種回答未免過於籠統,孩子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人是猴子直接變成的。甚至會有這樣的想法:當猴子老了,也許會變成人。
  “寶寶,人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的。很久以前,有一群猴子開始用雙腳走路了,他們就住在山腳下或者海邊。後來他們又學會了製作工具、穿衣服還有建造房子。雖然外形很像猴子,但是他們的大腦已經和猴子不一樣了,他們變得聰明了,這就是人類的祖先。”
  這種描述就向孩子解釋了“進化”的概念,而且語言似講故事一樣,孩子會更容易地接受。


為什麽隻有女孩才能生小寶寶?

  羅羅和鄰居家的小妹妹婧婧一起在羅羅的家裏做作業。一會兒,羅羅好像想起什麽似的,神秘地將嘴巴湊到婧婧的耳朵邊,說:“我們玩生孩子的遊戲吧。”
  婧婧同意了,“不過你要聽我的,我要做爸爸!”
  “好啊,好啊!”羅羅說著便把自己的靠墊塞進衣服裏,然後挺著“大肚子”說:“你看,我懷孕了,要生小寶寶了。”
  婧婧忙糾正他:“不對,我媽媽說了,男孩是不能生孩子的,你是男孩,所以你不能生孩子。”
  羅羅不解,他堅持自己的觀點:“我能生孩子!”
  婧婧一點兒也不肯讓步:“我媽媽是醫生,她肯定不會錯的!你們男孩子就是不能生孩子!”
  羅羅沮喪地掏出了靠墊,他很傷心,因為他將來竟然不能生下自己的小寶寶……他就一直等著媽媽回來。
  不久,媽媽下班回來了,羅羅連忙跑到媽媽麵前傷心地問:“媽媽,我為什麽不能生孩子?”
  我長大也會生孩子嗎?
  如果我結婚,也會生小寶寶嗎?
  我想要一個漂亮的娃娃,不過我能夠生嗎?
  我能生孩子嗎?
  為什麽我不能生孩子?
  “為什麽隻有女孩子才能生孩子?”“我能生孩子嗎?”男孩、女孩都可能問到這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似乎很容易回答,但是實際上我們很難找到準確的答案。而任何一個不適當的回答都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隱性的傷害。針對不同年齡、性別的孩子,我們應該有不同的回答。
  “當然隻有女人才能生孩子啦,小傻瓜!”
  “哈哈,這個得問你爸爸了,真可笑!哈哈!”
  嘲笑,是某些父母聽到這些“怪誕”問題時的普遍反應,在他們的腦海中,這些問題的確很令人可笑。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與成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這一做法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時,還有可能使孩子形成性別上的自卑心理,會讓某些男孩以為自己比女孩缺少某種功能,進而影響到他日後性心理的正常發育。
  “羅羅是男孩,怎麽喜歡扮女人生孩子呢?”
  “小小年紀怎麽玩這種遊戲,誰教你的?”
  遊戲是促使孩子成長(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一般的觀點認為,隻要遊戲不對孩子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它就是有益的。當然,父母也要對此進行引導。如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玩兒一些角色扮演(過家家、娶新娘)的遊戲時讓孩子明白性別、家庭分工、責任、親情等方麵的一些認知,這對孩子的成長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女孩子不準問這無聊的問題!”
  這一態度可謂是父母強權而又內荏的表現。其實,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關於性,孩子與父母的興趣點是不同的。父母可能認為,孩子關心的是性行為和性過程本身,其實,孩子隻是“性好奇”,隻是希望了解它的來龍去脈。對此,父母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回答,將孩子所希望了解的部分明確地告訴他。不必遮遮掩掩或者嚴加訓斥。
  “的確是女孩子才能生小寶寶,但是如果沒有男孩子的幫助,女孩子也是不能生小寶寶的。在女孩子生小寶寶的過程中,男孩子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角色。”
  “等你長大了,能夠獨立生活,和爸爸(媽媽)一樣有能力工作掙錢了,你就可以和自己喜歡的女孩(男孩)結婚,然後就能生小寶寶了。”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多用一些類似童話、動物的故事來向孩子講述這些答案。例如這個問題就可以用兔爸爸和兔媽媽共同努力才生下兔寶寶的故事來告訴他,生育孩子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的事情。男孩也是必要的!但是,父母也必須讓孩子明白:生育和性不是遊戲,是重要的事情,需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
  “長大後你也可以像媽媽一樣生孩子,但是你要很好地吃飯和鍛煉,把身體養得好好的。”
  如果是女孩提出這一問題,父母可以直接跟孩子說她具有這種功能,能夠在日後生育自己的小寶寶。但是,必須強調是“日後”,是身體和心理都發育成熟之後才能做。


為什麽結婚以後才會生寶寶?(1)

  6歲的博博發現幼兒園的老師在結婚以後,肚子漸漸地大了起來,於是回家之後問媽媽:“為什麽阿姨的肚子那麽鼓呢?”
  “因為阿姨快要生小寶寶了,所有女人的身體裏都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叫做子宮。在你出生以前,你就在媽媽的子宮裏生長,那時候媽媽的肚子也像阿姨的一樣大啊。”
  “那為什麽結了婚以後才會生寶寶?”博博繼續問道。
  如果我結婚,也會生小寶寶嗎?
  我要生五個小寶寶,所以要結五次婚才可以嗎?
  生孩子為什麽要兩個人呢?
  有的時候,孩子的認知力有限,並不容易接受父母所作出的一些“科學型”的回答。因此,不妨以動物或者童話中的人物來描述,孩子會比較容易了解。例如,可以拿孩子喜歡的小動物小貓來向孩子說明。“貓爸爸和貓媽媽也會生下貓寶寶。”
  也許孩子還會問道“為什麽一定要兩個人(貓貓)呢?”這時,隻需要坦率地回答:“隻要兩個人(貓貓)在一起,(貓)媽媽的肚子才會變大,才會生出小寶寶來。”
  當孩子問道“我想要生五個小寶寶,要結五次婚才可以嗎?”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並不是在問有關結婚的問題,因此,父母可以明確地告訴她:“隻需要結一次婚就可以了。”隻要這樣回答就足夠了。
  “如果我結婚,也會生娃娃嗎?”
  “這就不知道了,要看神喜不喜歡了!隻有聰明乖巧的人,神才會送給她娃娃。”
  “那麽,如果我乖巧,就會有娃娃了。”
  “是呀!你要好好地念書,當個乖小孩。神會說‘可以給她孩子’,然後會送給你娃娃的。”
  這樣的回答似乎具有欺騙性。其實,最好是給孩子一個較自然、充滿夢想和希望的答複,而並不是告訴小孩“要做個乖小孩,才會送給你娃娃”。其實,可以告訴她:“等到你長大了,嫁了人就可以生娃娃了。”這樣的答案很簡單,但也很充分、有效。
  “因為爸爸、媽媽很想要個可愛的娃娃,於是神就把娃娃放在媽媽的肚子裏。然後,媽媽就生下了娃娃。”
  這樣的回答也不是科學的回答方式。生育本來是父母很自豪的一件事,但是因為有些父母害怕尷尬,因此在回答孩子的問題時常常借用“神”的力量,這樣孩子仍然會琢磨:“神”是幹什麽的,跟自己到底有什麽關係。
  “爸爸和媽媽的種子結合在一起,就會開花,生出娃娃來。”
  這一回答跟前麵講生命起源問題的回答比較類似,是針對年齡較小的孩子的。
  “必須要像媽媽一樣,長大成人以後,和爸爸一樣的人結婚之後,才可以生娃娃。”
  這樣回答,一方麵給了孩子一個肯定的答複,孩子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麵,父母也告訴了孩子,生孩子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需要長大結婚以後才能生小寶寶。
  由於天然的好奇心,絕大部分發育正常的孩子在3歲左右就開始提一些與性有關的問題,進而在四五歲時達到巔峰。他們提問不是要探討兩性關係,隻是好奇。對於兩三歲的小孩子來說,“我是從哪裏來的”、“小鳥為什麽會飛”、“小狗為什麽長尾巴”似乎是同樣性質的問題。所以,我們不需要過分緊張和嚴肅。
  通常情況下,一涉及性問題,中國的父母們總是以一種陳舊的思維方式來對付孩子,尤其是對2~5歲的兒童。每當孩子提出嬰兒是從哪裏來的這類問題時,家長們通常會以寓言、神話、瞎編的故事,憑空給孩子講些不著邊際的“道理”。其實這樣隻能讓孩子的疑問越積越深,也會讓孩子逐漸失去對父母回答的信任,繼而尋求來自其他途徑的答案。父母們必須認識到,如果自己不與孩子談性知識,總會有人與他們談及的。一般情況下,年齡稍大些的孩子會把自己聽來的一些近似荒謬的性故事講給他們聽。與其讓其他孩子灌輸不健康的性故事,還不如家長自己給孩子親自傳授一些淺顯易懂的性知識。
  父母是孩子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老師,他們應當是有關性知識的教育者或傳播者。其實,孩子的問題並非是洪水猛獸,父母隻要掌握一些技巧,回答孩子的問題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五六歲以前的孩子對於嬰兒怎麽進入媽媽的肚子或許沒有年齡大一點的孩子那般好奇,因此有關性交的解釋可以盡量簡短。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性交包括憐愛和關懷的概念,並不隻是傳宗接代而已。不過孩子對這些解釋的興趣並沒有想象中那麽濃厚,就像一個8歲孩子告訴一位兒童心理醫生的那樣:“我根本沒有時間去想人們怎麽有小孩的,因為我有好多其他的事要做啊!”
  孩子的問題是可以預先想象得到的,所以許多有經驗的父母事先會對一些最可預知的問題做公式化的準備,這的確相當管用。我也相信隻要有準備,就不至於不知所措。回答孩子的性提問應該講究一些原則與技巧。


為什麽結婚以後才會生寶寶?(2)

  此外,爸爸媽媽們還要注意,回答孩子關於性的問題盡量明確,不要含糊不清或者支支吾吾。有時候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徹底地掌握有關性方麵的知識和學問,而僅僅是為了達到滿足孩子性心理方麵的好奇,使他(她)不會形成錯誤的性觀念和態度。因此回答孩子的問題要簡潔,不要扯七扯八。如果你不給孩子一個準確可信的回答,日後他在與其他玩伴交往時,仍然會接觸一些此類的信息,而當其他孩子從父母那裏得到的知識更加新穎準確時,孩子就很難信服你的答案了,進而會降低對父母的信任。
  此外,父母還需要在性啟蒙教育中相互配合,做到父母的性教育與孩子的性心理發育同步。


(指著陰莖)這是什麽?

  兩歲半的陶陶和媽媽一起洗澡時,指著自己的陰莖問道:“媽媽,這是什麽?”
  “這是小鳥,大名叫陰莖。”媽媽耐心地說。
  “那小鳥裏麵有什麽?”
  這時,媽媽認為陶陶的發問目的不在此,就反問道:“那麽,寶寶你認為呢?”
  “是小便啊。”陶陶很得意地說。
  到底小鳥裏麵有什麽?
  為什麽叫小雞雞呢?
  像這樣的情形,孩子發問的目的並不在於得到正確的知識,而在於表達自己的願望。而上述媽媽就很好地利用了“反問”這種方式,讓孩子自己解決了問題。
  “這是你的小雞雞(噓噓)。”
  關於生殖器的問題,做父母的經常會有不同的回答方式,跟孩子說生殖器官的一些兒化的名字固然是一種方法,但是直接跟孩子講明生殖器的學名以及用途會更好。
  “裏麵就是一些肉啊,人身上的器官都是肉長的。”
  這樣回答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的問題並不重視,隻是隨口敷衍了事。自此之後他可能再也不願意向父母發問了。
  “這是陰莖,有時候也可以叫做小雞雞。是用來排尿和其他液體的地方。”
  告訴孩子關於性問題的合適時機正是當孩子開始提出此類問題的時候。當一個兩三歲的孩子指著自己的生殖器問“這是什麽”的時候,就是告訴他答案的最佳時機。
  為什麽媽媽的咪咪那麽鼓,爸爸的卻那麽平呢?
  周末,爸爸媽媽帶著琳琳在遊泳池裏遊泳。他們快樂地在遊泳池裏嬉戲,突然琳琳看了看媽媽的胸部,又看了看爸爸的胸部,最後又用小手摸了摸自己,好奇地問道:“媽媽,為什麽你的胸鼓鼓的,而爸爸的胸和我的胸都是平平的呢?”


為什麽媽媽咪咪那麽鼓爸爸的小呢?

  媽媽,為什麽你有乳房?
  為什麽爸爸的雞雞(媽媽的胸部)比較大?
  在媽媽帶孩子洗澡時,孩子很容易發現自己與父母在身體上的不同,他們對於高矮胖瘦可能容易理解,但是對於性器官以及第二性征的不同就不是那麽容易理解了,於是他們便向自己最為信任的父母發問。此刻,大多數父母會感到難為情。其實這正是一個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好機會。
  “小孩子注意這個幹什麽!快好好學你的遊泳。”
  對身體的關注是孩子好奇的天性之一,與父母在這一方麵的交流也是他們成長的機會,而父母卻用簡單而粗暴的態度對待這個比較好的教育機會,對孩子的性心理發育自然無益處。
  “爸爸媽媽的胸部和你的胸部都叫做乳房,但是爸爸媽媽的身體裏的激素不同,媽媽身體裏的激素會讓媽媽的胸部鼓起來。寶寶生下來後要喝奶,媽媽的乳汁就是小寶寶的糧食,乳房是給寶寶儲存糧食的地方,所以媽媽的胸部是鼓的。爸爸的激素跟媽媽的不同,它不會讓爸爸的胸部鼓起來,所以爸爸也就不能給小寶寶喂奶了。你的胸部小是因為你還比較小(參見下述回答方式)……”
  對於孩子來說,這種邊敘邊議、說故事加以講道理的回答方式比較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而且可以加深印象。
  “媽媽胸部這兩塊叫做乳房。在你剛生出來的時候,沒有牙齒,不能吃飯,隻能喝媽媽乳房裏的奶,所以媽媽的乳房要足夠大,才能儲存夠你喝的奶啊。”
  媽媽的這種回答方式,是一種簡單的回答方式,它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覺得媽媽的乳房大是“理所當然”的,這對男孩子來說已經足夠了。
  “為什麽媽媽的乳房這麽大呢?因為我是媽媽。等到你要上中學的時候,你的乳房也會慢慢地長大,為你將來生小寶寶做準備。不過,在沒有生小寶寶的時候,乳房裏就不會有奶水;小寶寶長大以後,乳房裏也沒有奶水了,你看,媽媽的乳房裏現在就沒有奶水了,因為你比較聽話,已經會自己吃東西了。”
  媽媽的這種回答方式非常適合女孩子,讓她知道乳房的作用,同時告訴她:你長大了也會這樣。


為什麽媽媽不像爸爸一樣長胡子?

  早上,4歲的童童看到爸爸梳完頭後,又拿著自己的刮胡刀對著鏡子刮胡子,再扭頭看了看媽媽的臉,卻發現媽媽沒有胡子,自己照了照鏡子發現自己也是沒有胡子,覺得很好玩,便偷偷地問媽媽:“媽媽,為什麽爸爸有胡子,我們卻沒有呢?”
  為什麽我沒有胡子呢?
  媽媽為什麽沒有長胡子呢?
  爸爸下巴上長的也是頭發嗎?
  小孩子不但對自己與異性小朋友的不同很關心,而且對自己與異性成人的差異也很關心。能夠注意到兩性差異,說明孩子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男人的身體裏有讓身體強健的藥物,所以會長胡子。”
  藥物——這其實是在說激素。不過,對於4歲的男孩而言,稍嫌困難。其實孩子的問題有時真的很難回答,一本正經地與他討論,隻怕會讓他更加迷糊,還不如做他的朋友,聽懂他的意思,並以他能聽懂的話來回答他。此刻也不需要這麽回答,隻要向其說明男女的不同,告訴他男孩在長大成人以後,會長胡子,女孩卻不會長即可。
  “這是因為爸爸和媽媽的身體裏的激素含量不同引起的。爸爸身體裏的雄性激素多一些,它會讓爸爸長出胡子來。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體內的雄性激素開始發揮作用,他們就會長胡子,慢慢地變成一個男子漢。媽媽身體裏也有激素,不過主要是雌性激素,它不會讓人長出胡子,所以媽媽不會長出胡子來,大部分的女孩子都像媽媽一樣,不長胡子的。”
  如果是男孩,媽媽還可以趁機向他提出一些要求,告訴孩子要想變成一個男子漢就必須好好吃飯,好好鍛煉身體,這一點對那些挑食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你是男孩子,長大後也會長出胡子的。”
  一般而言,三四歲正是孩子模仿期望比較高的時候,他們會經常想要模仿大人。因此,孩子所發問的問題,其實是一種願望,他們並非在詢問長胡子的理由,而是在於“希望像爸爸一樣,想要嚐試刮胡子的感覺”。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長大成人以後,就會長胡子。如果孩子覺得不滿意,你可以再告訴他“你一定會長出胡子,如此一來,就能夠使用刮胡刀了”。一般來說,孩子得到這個結果應該比較滿意了。


為什麽爸爸的小雞雞那裏會長頭發?

  剛從外麵踢完球回來,小強和爸爸渾身都被汗弄得濕漉漉的。於是兩人便嘻嘻哈哈地一起走進衛生間洗澡。在洗澡的過程中,小強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邊看著爸爸的下麵一邊異常驚奇地問爸爸:“爸爸,你的小雞雞那裏怎麽和我的不一樣,怎麽長頭發了?”
  為什麽媽媽的屁屁上會長毛?
  為什麽媽媽的大腿間長了頭發?
  孩子從3歲開始進入性別認知階段。在洗澡的時候,父母經常會被問及體毛的問題。當孩子問“為什麽會長毛”的時候,要想用科學的說法來回答似乎太困難了。
  孩子習慣地將所有的“毛”和“發”定義為“頭發”,憑他們有限的觀察經驗,他們認為“頭發”都該長在頭上,所以,當孩子看到父母與自己和小夥伴有所不同時,心中立刻產生了種種疑問。這其實是他們認知發展的結果。
  但是,當男孩看見爸爸和自己相似卻又不太一樣,並且長著黑毛的陰莖時,一般都不會嚇一跳,他們隻會非常好奇地注視它,然後問“爸爸的小雞雞為什麽會長頭發……”
  “你這小屁孩怎麽問這麽多?”
  這其實是許多父母麵對孩子提出性問題時的直接反應。他們覺得很尷尬,不好回答,甚至會覺得“現在的孩子怎麽這樣,小小年紀就……”所以幹脆采取嗬斥或拒絕的方式企圖蒙混過去。不過這樣孩子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如果他們能從別的途徑了解到正確的性知識和性道德還比較好,一旦從一些不正常的途徑得到一些錯誤觀念,繼而影響到日後的性觀念乃至正常生活,父母也許隻能後悔莫及了。
  “你這小孩怎麽這麽不要臉!”
  成年人其實懂得很多道理,但是往往不能將其用到教育孩子上。大家都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知道“疏”比“堵”好,但是,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仍是一味地“堵”、“管教”,其實,孩子的發展正如樹苗,需要引導,而不是單純地修剪、控製。
  “長在頭上的叫頭發,長在胳肢窩中的叫腋毛,長在兩腿間的叫做陰毛。”
  在孩子稍大後,父母可以在為其洗澡時,有意識地告訴孩子身體一些隱秘部位的正確、科學名稱,比如“陰莖”、“外陰”、“乳房”等;而不要含糊地稱“小雞雞”、“小麻雀”等。
  “長大以後,不管是誰的小雞雞都會長毛的。”
  “女孩子長大以後,大腿中間都會長毛的。”
  要想用科學的說法來回答“為什麽會長毛”似乎比較困難。因此,像這樣回答就可以了。
  “因為那是很重要的地方啊!有毛發就可以保護它。就像我們的腦袋,因為非常重要,所以先用硬硬的頭骨來保護,然後再用頭發保護它。”
  父母的這種回答方式不僅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同時還向孩子說明了生殖器的重要,如果能再說明一下“生殖器是每個人的隱私,沒有得到允許是不能隨便看的,而且別人沒有得到自己的允許也是不能看的”會更佳,因為性知識可以慢慢地從成長的歲月中得到,而性道德必須是在小時候就要學會的。


為什麽媽媽還用尿不濕呢?(1)

  一次,媽媽在衛生間換衛生巾時被4歲的小玉看到,她非常好奇地問:“媽媽,你怎麽還用尿不濕呢?”
  “媽媽害怕來不及,弄髒了衣服。”
  “那你早點來衛生間,就來得及了,媽媽,流血疼嗎?”
  “媽媽不疼,過幾天就會好的,但有些人可能會疼,每個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那我長大是不是也會流血?為什麽會流血呢?”
  “因為媽媽現在不需要這些血了,就把它排掉,就像吃的東西過了期,變質了,就得扔掉一樣。女孩子長大了都會流血的。”
  媽媽你怎麽流血了?
  媽媽還用尿不濕嗎?
  由於日常生活都在一起,有的母親在來月經或者換衛生巾時,會不小心讓孩子看到,一些孩子也偶爾會在衛生間裏注意到媽媽的衛生巾或者衛生棉,他們會向媽媽問起它們的用途。麵對孩子的這些疑問,不少媽媽回答時大費周章。這畢竟是一個連成人都不願意去說及的話題,更何況與自己年幼的孩子進行溝通呢。這時候,父母萬萬不可羞於表達或者是氣急敗壞,而要平心靜氣地向孩子解釋,因為一方麵孩子都會碰到這些問題,提前給他們一個感知,會讓他們日後不至於猝不及防;另一方麵,孩子關心的並非是父母的隱秘,而隻是現象本身,是好奇心的驅使。因此,隻要父母平心靜氣,孩子的這類問題其實並不難回答。
  “哎呀,髒,趕緊出去。”
  有研究表明,一些女性成年之後的性方麵出現種種障礙正是年幼的時候得不到健康的性教育引起的。上述的這一回答,其實正是父母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不當的表現之一。它不僅會讓孩子覺得來月經是“髒”的,更會進一步覺得女性的身體是“髒的”。男孩可能會因此對女性產生歧視,女孩也許會因此而自卑,甚至會引起日後性方麵的不協調。
  “這是‘大姨媽’,女人每月都會這麽‘倒黴’一次。”
  這也許是一些“傳統女性”的回答。其實,在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中,這是一種禁忌的現象,人類排出的液體人們都會視為“髒”,因為他們與自己的身體分離,是被拋棄的東西。但是很顯然,這是不當的。當孩子在不明所以然的情況下見到出血現象,本來就會感到可怕、討厭等,而父母如果做出了這樣的回答更會加深孩子的不安情緒,認為月經就是“倒黴”的觀念可能會很長時間伴隨、影響著他們。
  “這沒什麽奇怪的,每個女人都會有的。”
  這種回答比較中性,但其實也不能完全滿足孩子對生理知識的需求。過於簡單的回答,可能導致孩子更強烈的好奇心,很難保證他們不會從別的途徑獲取到一些更加不當的回答。
  “媽媽用的不是尿不濕,而是衛生巾,媽媽用它來吸收媽媽排出來的一些液體。媽媽身體裏有一個供寶寶生長的地方,叫子宮,它每隔一段時間(差不多一個月)就會產生一個卵子。如果這個卵子遇到爸爸的精子,就會在子宮裏安頓下來,長成一個小寶寶。當爸爸媽媽不想要小寶寶時,那顆卵子就不會被子宮收留,身體就會把它排出來,排的時候會出一點血。因為每個月會有一次,每次會持續幾天,所以人們就把這個過程叫做‘月經’。為了在月經時不把褲子弄髒,所以我使用衛生巾。女孩子到了小學五六年級或是初中,也會來月經,但是月經和身體受傷流出來的血是不一樣的,不會損傷身體,所以不用為媽媽擔心。你長大了也會有的,那時候就表明你長大了。”
  對於女孩子來說,這是媽媽最好的回答方式之一,媽媽耐心、科學地解釋,本身就會讓孩子感到尊重和滿意。同時她們確知自己也具備這種能力之後,就會感到滿足,對這種身體變化不再有恐懼心理,她們會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知識上的滿足。
  “人長大了,身體就會有很多變化。像男孩子會和爸爸一樣長出胡子和喉結,女孩子也會像媽媽一樣來月經,這是很正常的。你長大了也會有這樣那樣的變化的。”
  媽媽這種回答比較客觀、準確地告訴了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女發育會有不同的現象和特征。借此機會,父母也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從男女的性格、身體、工作等各個方麵綜合認識男女之間的差別,理解女性特有的性別特征及其行為表現。同時可以告訴他們,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社會對他們的期待也是不同的,因此,男孩子要像一個男子漢,而女孩子要像一個女孩。
  許多成年人常常會感到這個時代發展、變化得太快,年輕人逐漸學會了早戀和同居以及對性的不在乎,許多女孩男孩甚至將流產當成了一種“避孕手段”。但是,仔細思考一下,這是不是與父母早期對孩子的性教育有關呢?研究顯示,在中國,隨著生活水平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兒童生長發育的速度明顯加快,性發育也比改革開放前提前了。但是與此相對應的一個情況是,社會(以家庭為結構分子)對這一現象普遍認知不足,性教育相對滯後。許多孩子不是從父母和學校那裏得到正確的性教育,而是從夥伴、不良書刊、影視和網絡上得到了最初的性啟蒙——而這些性啟蒙顯然是難以保證其正確性和合適性的。


為什麽媽媽還用尿不濕呢?(2)

  在這裏,本應作為孩子性教育的啟蒙者的家長卻因為種種的原因退居到了幕後。他們也許沒有性教育的經驗,甚至自己就是“性盲”,當孩子問及性知識方麵的問題時,羞於言表,總是說些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話;即使通過教育或者自主學習有了一些正確性知識的家長,也因為此問題的敏感性不敢和孩子展開關於性知識的對話。
  部分家長認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是破壞孩子的純潔性,會在無意中起到教唆作用。其實,如果能在學齡前和小學期間讓孩子懂得一些正確的性知識,養成正確的性道德,會使孩子在日後的歲月中不至於對此覺得過分神秘,再遇到一些性問題時也能自然而有序地來接受這種變化了。
  每個合格的老師在登台之前,都要克服自己的尷尬和不安,而作為兒童最初和最重要的老師的家長,更應該克服關於性教育的尷尬和不安,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勇敢地與孩子溝通,對孩子進行引導。這是父母的責任。


為什麽強強有小雞雞我沒有?

  周末,張阿姨帶著兒子強強到茵茵家玩。強強撒尿時,媽媽急忙從床底下拿出了茵茵的小便盆,接著“小雞”尿出的弧線。
  過了一會兒,茵茵悄悄地問媽媽:“為什麽強強有小雞雞我沒有呢?”
  媽媽吃了一驚,不知如何回答。
  張阿姨是一家醫院的大夫。她看了看茵茵的媽媽,微微地會心一笑,替她解圍說:“因為你是女孩呀!”
  “阿姨,為什麽女孩就沒有小雞雞呢?”茵茵接著問。
  媽媽的臉上有些尷尬,張阿姨急忙示意媽媽不要阻止茵茵的提問,說:“因為女孩和男孩不一樣啊!”
  茵茵沒有得到確切的回答,睜著兩隻水汪汪的眼睛,幼稚的臉蛋上寫滿了期盼,問:“女孩和男孩為什麽不一樣呢?”
  “茵茵的這個問題,阿姨也說不清楚!”張阿姨鼓勵著說:“茵茵以後好好學習,長大了,弄清了這個問題告訴阿姨好不好呀?”
  茵茵高興地說:“我知道了一定告訴阿姨。”
  我長大以後,會不會和爸爸一樣有小鳥呢?
  為什麽男孩有小雞雞女孩卻沒有呢?
  為什麽女孩沒有小鳥呢?
  孩子從兩歲開始,對自己的身體開始發生興趣、產生認知,3歲以後,逐步對異性身體(性器官以及第二性征)產生好奇。3~5歲的兒童已經不自覺地對性問題進行自我探究了。男孩子自然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和他一樣的性器官;女孩子則會思考,為什麽自己身上沒有別的小朋友有的東西?這是幼兒成長的一個必然的、也十分必要的過程,通過對身體發育的了解,孩子逐步理解了性別差異,做到對自身性別的認同。當他們向大人請教時,家長要注意對其進行正確的性教育,否則就會形成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他的那個東西沒有用,等媽媽有空給他們剪了。”
  這種戲謔式的回答借貶低對方來抬升自己性別的位置,不僅錯誤而且極易造成危險的後果。孩子對於父母都是遵從甚至崇拜的,有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借“聽話”來獲得父母的認可甚至隻是注意。他們缺乏安全的知識,有的時候,也許真的會釀成不可想象的後果!
  “爸爸和我還有你奶奶都想要個男孩,可惜你卻出生了!”
  在城市中,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也許不那麽流行了,但是如果一不小心說出來,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女孩聽到這話之後會感到自己是不被重視的、多餘的,或是出現對自己性別的自卑感,覺得自己比男性少了幾樣東西,部分女孩會形成“陰莖嫉妒”心理,對其日後的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男孩有小雞雞,女孩也有小麻雀啊!”
  這是一種消極、保守的回答,隻是強加式地描述了現象,但是並沒有作出回答,這可能導致孩子更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她的冒險心理。
  “所有的女孩都沒有小雞雞,因為男孩子與女孩子生殖構造本來就不一樣啊!女孩子因為將來要生孩子,所以需要子宮和陰道,不需要小雞雞,這些是男孩子沒有的。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爸爸媽媽都一樣愛你們。”
  在告訴了孩子男女性別特征的差異,培養了孩子明確的性取向之後,再讓孩子樹立起男女平等的觀念,不失為一種回答的好方法。
  “孩子,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女人,就是媽媽和你這樣的;一種是男人,就是鄰居小明弟弟和你爸爸那樣的;男人和女人有好多不同,例如男人有胡子,有喉結,但是女人有較大的乳房;女孩子有陰道,男孩子有陰莖,這也是一種不同。”
  這種回答,顯然比上述“男孩有小雞雞,女孩也有小麻雀啊!”更為具體和準確,也能較好地滿足孩子的好奇感。


為什麽女孩子不能站著尿尿呢?

  夏天的一個晚上,媽媽給玲玲洗澡,玲玲聽到洗澡水嘩嘩的流動聲,總是條件反射似地先蹲著小便一次,而今天她卻非常特別地站著小便。
  於是媽媽問:“寶寶今天怎麽站著小便呢?”
  玲玲說:“幼兒園的男生都是站著尿的,為什麽女生不能站著尿尿呢?”
  為什麽我不能像爸爸那樣站著尿尿呢?
  為什麽小明能站著尿尿,我不能呢?
  為什麽我是從小雞雞裏尿尿,而女孩子是從屁股裏尿尿呢?
  通常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就會對“性”產生好奇心,他們想了解為什麽男孩子長著“小雞雞”,為什麽媽媽有奶而爸爸沒有等許多有關“性”差別的問題。如果大人對他們采取隱瞞或回避的態度,孩子心中會產生“性是不可以知道的”觀念,並對“性”產生不正當的好奇心。
  那麽父母怎樣麵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呢?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父母不能回避這個問題,應該給予他明確的答案。家長的態度如果十分曖昧,吞吞吐吐地顧左右而言他,會讓孩子的好奇感更強,產生不可捉摸的想法,從而越發對“性”感興趣,隻不過從“地上”轉移到“地下”,而這是更為危險的。
  “因為性器官不同的緣故。”
  這種回答過於簡單,孩子不易理解和接受。
  “你又不是男孩子,怎麽能夠那樣撒尿呢?可不能這樣!”
  其實不同性別的不同小便方式,是人類長期進化的自然選擇結果,而不是人們從頭開始的硬性規定。孩子盡可以去嚐試她們的小便遊戲,當女孩子看到尿濕的褲子或地板時,當她們感到這樣做的確很不方便時,她們自然會放棄這種遊戲行為,遵從人類正確的選擇!
  “你是個女孩子,以後長大會成為女人,像媽媽一樣。爸爸是男人——長大的男孩子。男孩子和男人都有‘雞雞’,而他們的尿——真正的名稱是‘小便’——從他們的陰莖出來。我們女人和女孩子有陰道和另外一個被叫做尿道口的小開口,我們的尿從那個小開口出來,因為它是在兩腿之間,所以我們蹲著或坐在便池上小便。”
  這種回答方法很明確地給孩子講述了男女在排泄器官上的不同,讓孩子能夠以一種科學的認識來看待這些“奇怪的不同”。
  “男孩撒尿就像茶壺一樣,他們有個茶壺嘴兒,所以站著小便也不會尿濕褲子,女孩子就沒有,男孩女孩不一樣呢,對吧?”
  這種貼近現實生活的“茶壺”比喻很貼切,孩子比較容易理解和記憶。
  “你能觀察到男孩和女孩的差別,這說明你很細心。你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男孩有陰莖,可以把尿撒得很遠,這樣褲子就不會濕,女孩沒有陰莖,尿直接從尿道裏流出來,所以必須蹲下。現在你明白了,就不會再站著撒尿了,對不對?”
  這種從二者的器官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排泄方式的道理,很有說服力。如果能讓女孩親自嚐試著做一次,就更容易讓孩子明白了。


為什麽男孩子不能穿裙子?

  軍軍的爸爸媽媽工作非常忙,經常出差,很少有時間和軍軍在一起。軍軍從小就住在外婆家,和表姐表妹們一起生活。外婆說女孩好養活,就讓軍軍穿起表姐的衣服,還留起了長發,梳成辮子,活脫脫一個可愛的小女孩。
  軍軍6歲時,被爸爸媽媽接回了家裏。爸爸媽媽重新打扮軍軍時,發現了一個問題:軍軍隻喜歡女孩的衣服和玩具,對於男孩的衣服和玩具沒有一絲興趣;而學校裏,軍軍隻喜歡找女同學玩,神態、聲音也越來越像女孩子。
  一天放學後,軍軍一下子撲到了正在門口接他回家的媽媽的懷裏,哇的一聲哭了起來,並且非常委屈地說:“為什麽他們總是嘲笑我?為什麽女孩子可以穿裙子,我就不行呢?”
  為什麽隻有女孩子才可以穿裙子?
  媽媽我也想穿裙子,行嗎?
  爸爸怎麽不穿高跟鞋?
  父母從小就應該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別差異意識。最初的時候,可以簡單地告訴他們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讓他們對男女差別有個初步認識。然後通過服飾、遊戲、行為、語言等方麵,給他們強烈的性別暗示和明確的性別區分。例如可以在他們能夠進行語言交流後,通過“看圖識男女”的方式,讓寶寶自己區分男女的不同,強化性別意識。
  “寶寶,咱們不理他們,寶寶穿裙子的樣子最漂亮了!”
  有的父母會因為自己對孩子角色(性別)的期待,或者因為風俗使然,而對孩子進行異性的打扮,男孩打扮成女孩,女孩打扮成男孩。這其實很容易混淆他們的性別意識,讓他們對自己的性別無法完成認同,甚至會對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男孩子穿裙子是很丟人的!”
  “男孩子就應該穿男孩子的衣服嘛!”
  父母的這種想當然的回答方式,孩子當然無法滿意。他們不能從父母這裏得到對自己性別的確認,也不能了解社會對個體的性別期待,自然無法在性別認知方麵順利成長。
  “寶寶,現在讓我們給這位健壯的拳擊高手穿上裙子看看是什麽樣子!”
  孩子有遊戲的天性,如果讓孩子在嘻嘻哈哈中得到教育,無疑是一種寓教於樂的好方法。在這種角色混淆的遊戲中,孩子以自己對周圍人或是電視中的觀察,也會覺得自己的這些穿戴十分可笑,繼而放棄一些錯誤的觀念或要求。
  “寶寶,如果爸爸穿著媽媽的裙子上班、到大商場,肯定會把大家嚇壞的!”
  性別是生理的,也是社會的,男和女的差異不僅體現在身體上,更多的體現在社會認知和表現中。正是因為社會對於男和女的期待不同,所以,男才成男,女才成女。父母也必須把這一點告訴孩子,讓他(她)知道,男孩子應該是什麽樣子,女孩子應該是什麽樣子。這樣,孩子對於性別的認識才更深遠,也更全麵。
  不論我們說得多清楚,都很難一下子讓孩子認識到性別的不同。性別的不同對他們來說,是一項重大而神秘的事情。一旦他們發現了這個基本差異時,就會感到好奇或是害怕,胡亂加以詮釋,比如有的孩子會認為所有的人都應該有陰莖。
  其實,這正是我們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的好機會。弗洛伊德認為,女孩會因為自己沒有陰莖而感到焦慮。但這是文化熏陶的結果,而不是天生的。在重男輕女的社會中,男性的生殖器也會在無形中成為一種驕傲的象征。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無論有沒有陰莖,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都是可愛的,父母永遠會為他感到驕傲。


他們抱在一起做什麽?

  每天吃完晚飯後,五歲的樂樂都要讓媽媽帶他到離家很近的青年宮廣場轉轉,因為一到晚上那裏的人特別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跳舞的、練太極的、散步的,非常熱鬧,而且那裏還有他非常愛玩的蕩秋千、滑滑梯,蹺蹺板等。
  今天也不例外,吃完飯樂樂和媽媽就直奔了廣場。玩了一會兒蹺蹺板之後,樂樂突然像發現了什麽新大陸似的,非常好奇地問媽媽:“媽媽,你看那兩個人在做什麽?”
  隨著樂樂手指的方向,媽媽看到一對年輕人正摟在一起親熱。
  “他們在那說話呢!”媽媽想了想,隻能這樣回答。
  “那他們怎麽抱在一起說話呢!”樂樂繼續問道。
  “因為他們在說悄悄話啊,就像有時候你對媽媽說悄悄話不想讓爸爸聽見一樣,他們也不想讓別人聽見!”媽媽給樂樂解釋道。
  樂樂若有所思地哦了一聲,繼續玩他的蹺蹺板去了。
  叔叔阿姨在幹什麽?
  爸爸和媽媽親過嘴嗎?
  現代社會是一個縮小了的社會,因此,孩子在人與人的交往、電視、電影、網絡等大眾媒介中看到許多父母不想讓孩子看到的東西,甚至動畫片裏都會有男女接吻擁抱的鏡頭。有些父母在電視上出現男女親熱的畫麵時,會急忙蒙上孩子的眼睛或者是急忙調換頻道,但這樣做會讓孩子更加感到好奇或誤認為這種做法是罪惡的。更重要的是麵對“防不勝防”的現實,您不可能永遠“蒙”下去。
  “堵”不如“疏”,對孩子放棄“蒙”、“堵”的想法,而對其進行適當的教育和引導,無疑是優秀父母應有的舉動。
  “那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管。”
  往往事物受到的壓力越大,反抗力就越強,對待孩子的一些敏感問題,有時候隻能采取順水推舟的方式,稍微改變航向,引開他的注意力就行。如果一味的敷衍孩子,反而會增強他的好奇心。
  “小孩子家,瞎看什麽,看什麽不好,非看這個?”
  這樣怪孩子其實是不公平的。孩子走在路上東張西望,本來也是對外部世界的一種了解和學習。看到什麽不是孩子的錯,孩子有問題要問更不是錯。家長應付不了,倒把孩子當成替罪羊,雖然擺脫了自己的困境,卻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兩個非常相愛的人才可以接吻和擁抱,他們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親熱。不過,這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你明白嗎?”
  “爸爸和媽媽也親過嘴,那是爸爸和媽媽表達相互喜歡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方式隻能大人使用。”
  如果電視裏出現性愛鏡頭,就會令父母更加尷尬。如果孩子問您“叔叔阿姨在做什麽”、“他們在打架嗎”,為了不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印象,建議您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實話實說,但不必過於具體。


這氣球(避孕套)是買給我玩兒的嗎?

  兵兵在爸爸媽媽的房間裏找前幾天他剛玩兒過的玩具,但是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最後竟然在床頭櫃裏翻出一個紙盒子,打開一看裏麵有一串連在一起的小塑料袋。
  兵兵好奇地打量著那些小袋子,問正在客廳看電視的媽媽:“媽媽,這裏怎麽有那麽多袋子啊?裏麵裝的是什麽呀?”
  突然兵兵發現盒子上畫著一個氣球的模樣,而一摸小袋子,裏麵竟然是光光滑滑的,不禁感歎道:“真的是氣球呀!”於是拿著盒子非常高興地跑進客廳,說:“媽媽,你怎麽有這麽多氣球啊!是買給我玩的嗎?”
  爸爸媽媽那麽大了怎麽還玩氣球呢?
  大人也玩氣球嗎?
  避孕套、避孕藥以及一些娛樂工具、敏感光盤等父母應該將其置於孩子難以找到的地方,以避免他們過早地接觸這些東西。而一旦不小心被孩子發現這些東西,父母也不應該過分慌張,可以簡單解釋一下它的作用,告訴他們這是為了健康才使用的,而且是成年人才能使用的東西。
  “你怎麽亂翻媽媽的東西?不像話!”
  斥責隻能讓孩子更加好奇,他們會在你不在的時候偷偷地翻看。
  “孩子,這種氣球隻能爸爸玩。”
  這種回答仍是對孩子進行搪塞,並沒有解釋那是成人用品。孩子仍會想:為什麽隻有爸爸才能玩?
  “寶寶,翻看爸爸媽媽的東西是不對的。因為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空間。你翻看的那些東西是大人才可以用的,它可以防止媽媽懷孕再生小寶寶;你現在用不著,所以,爸爸媽媽把它藏了起來,你可以把它放在原來的位置。”
  這一回答在讓孩子明白這些東西的作用的同時,也讓他明白尊重別人(縱使是最親密的父母)隱私的道理,是一語雙關的回答。
  “寶寶,那些是成人用品,隻有爸爸媽媽才能使用,是爸爸用來防止媽媽懷孕和生病的。”
  這一回答告訴了孩子那些東西是什麽,又讓孩子樹立了成人用品隻有父母才可以使用的概念。如果孩子年齡較大,父母也可以趁機向孩子介紹一些簡單、正確的避孕和性健康常識。


爸爸媽媽為什麽在床上打架?

  早上,品品被鬧鍾吵醒,他很懂事地自己洗臉、刷牙,但是爸爸還沒起來送他,爸爸真懶!品品想著便去了爸爸媽媽的房間。他用手一推,門就輕輕地開了,這時,他看到了爸爸、媽媽正在親熱……
  品品生氣地衝了進去,大聲地對爸爸說:“爸爸你為什麽欺負媽媽?”
  爸爸媽媽在幹什麽?
  爸爸為什麽欺負媽媽?
  麵對孩子的這個問題絕對不要矢口否認,因為這是他親眼目睹的事實,簡單的搪塞或否認,隻會引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
  父母的反應不可太過激烈,否則,會讓孩子聯想這是一件不好的事,小一點的孩子或許會以為爸爸在欺負媽媽。這時,你可以考慮怎樣措辭,要適度讓孩子了解一個事實,即父母之間存在著特殊的關係和行為,同時必須讓孩子明白這幾點:
  首先,這是爸爸媽媽相愛的結果,他們這樣會幸福。
  第二,這是做了爸爸媽媽之後才會有的事情,小孩子太小,不能這麽做。
  第三,看起來媽媽好像受欺負了,其實媽媽感到很高興,因為爸爸愛她。
  可由和孩子較親近的一方告訴孩子,消除他的恐懼和疑慮。並且要使孩子在生活中樂見父母適度親熱行為,如擁抱、接吻、牽手等。但此後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特殊行為的時間和方式,避免尷尬場麵的出現,不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教育孩子尊重父母的隱私時間和空間,在父母休息時盡量不要幹擾他們,養成進房前敲門的良好習慣。
  “誰讓你進來的!滾!”
  這種場景使父母尷尬、難堪,有些家長通常會在尷尬發生後惱羞成怒,責罵孩子,即使回答了孩子也往往十分粗暴。而這時孩子的問題其實還是存在著,並沒有得到解答。
  “你媽媽不聽話,爸爸教訓她!”
  “爸爸在幫媽媽做人工呼吸呢!”
  父母有時會顧左右而言他,企圖對孩子掩飾以避免自己的尷尬。但是孩子並沒有消除自己的猜想,他們仍認為爸爸在欺負媽媽,對於父母的親情也許會受到影響。
  “好孩子,這是爸爸媽媽相愛的表現,沒什麽奇怪的。”
  父母的親昵行為被孩子偶然看到,父母一定很尷尬和驚慌,但是,孩子不是成年人,他們並不了解你們在做什麽。因此,應該大大方方地告訴孩子,這是爸爸媽媽相親相愛的表現。但是務必向他們說明,這是有了愛情或是家庭才能做的事情,小孩子不能模仿。
  “這是做愛,是爸爸媽媽相互表達愛的一種方式,爸爸愛媽媽才會這樣的,媽媽喜歡爸爸這樣的愛撫!這不會傷到媽媽,你不必擔心。但是,你不能不敲門就進爸爸媽媽的房間,這是不對的。”
  這種說法向孩子解釋了自己的行為,又消除了孩子的擔心,同時對於孩子的行為也作了一個評價,能讓孩子在了解到事實的同時,對自己的錯誤行為也有了認知。
  專家認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看見父母親熱時的心態是不同的:
  3~4歲的孩子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但是並非特別關心;
  5~6歲的孩子覺得好奇,想探究,有的還會假裝熟睡,窺視父母,有些孩子會在與玩伴的遊戲中效仿;
  7~8歲的孩子常將這種行為視為父親欺負母親;
  10~12歲左右的孩子,往往把父母的某些動作和影視中某些鏡頭聯係起來,認為父母是“流氓”;
  13~15歲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他們看到父母的性行為後,往往在與異性的交往中模仿,對性進行探究和嚐試。
  對此,父母應該注意自己性愛的環境,力圖讓孩子看到的機會減到最小。如果不小心被孩子撞見,不能驚恐失措,更不能粗蠻訓斥孩子,而應該表明這三點:
  1、這是父母之間互相表達愛意的行為,是做愛,不是爸爸欺負媽媽;
  2、這是成人之間的行為,孩子不能模仿;
  3、父母也有自己的空間,孩子也需要尊重父母的隱私,進房間的時候應該敲門。


為什麽不可以光屁股?

  最近,佩佩上廁所的時候總是離得大老遠就早早地褪下褲子,一路光著小屁股跑進衛生間。而有時候佩佩還喜歡突然脫掉自己的小褲子,光著小屁股在客廳裏扭來扭去。
  於是在一次洗澡的時候,媽媽指著佩佩的身上說:“寶寶,每個人身上都有非常神秘的地方,而那個地方是不能隨便讓別人看的,得好好地藏起來。”
  “那為什麽這裏是神秘的地方,不能讓別人看呢?”佩佩不解地問。
  為什麽非要穿衣服啊?
  我為什麽不能露“小弟弟”?
  性在孩子眼裏是很純潔的,他們腦子裏沒有那麽多的禁忌,但是,作為家庭性教育者,父母就必須擔負起這個教育的義務。
  “告訴你不能讓別人看,你就不要讓別人看!”
  這些粗暴的強製性教育隻能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甚至逆反心理,對於性倫理的形成沒有什麽益處。
  “其實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每個人都有,隻是大家都覺得不該讓別人看到這裏,大家都這樣做,於是就形成了習慣。”
  倫理本是大家都遵守的一種習慣,因此,從“大家都這樣”入手,讓孩子比較自覺的形成一種性的禁忌習慣,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式。


我為什麽不能摸自己的小雞雞?

  強強4歲半了。一天晚上,強強非常興奮地跑到媽媽麵前,說:“媽媽,你看,我一摸小雞雞,小雞雞還會撅起來呢!”一邊說著一邊給媽媽示範,同時嘴裏還說著:“而且這樣一摸還很舒服呢!”
  看著強強的舉動,媽媽非常震驚和擔心,這麽小的孩子就懂得這個嗎?這……
  我為什麽不能摸小弟弟的“雞雞”?
  為什麽不能摸下麵?
  3~6歲的孩子對認識自己或者異性的身體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父母不要大驚小怪。事實上,讓孩子們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的生殖器官,在孩子的心中,隻不過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而已。
  對於這個問題,教育專家凱洛·卡賽博士認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極度的冷靜,而最不該有的反應,就是大驚小怪。因為父母的過激反應,將會使孩子的心中產生一種嚴重的罪惡感,他們會以為愉悅自己身體的行為是肮髒、可恥的,是非常不應該的,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孩子要麽壓抑自己,要麽產生逆反心理。這些結果都不是我們作為父母想要的,不是嗎?
  最理想的做法是,父母應以積極的心態來接受孩子撫摸自己身體器官來尋找快感的事實,以理解和寬容的態度對待孩子的行為,並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因為父母正確的反應對孩子的性觀念的形成和性發育都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這樣也能避免一些錯誤的性誤區。父母應該理解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不僅如此,父母甚至還可以通過鼓勵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探索,來幫助他們了解一些發育知識,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握一定的度。
  “你怎麽那麽流氓啊!”
  “你害不害羞啊!以後不許再摸啦!”
  性以及性器官的罪惡化和妖孽化是一種錯誤了幾千年的愚昧觀念,而今天,作為父母的我們如果還這樣回答孩子的話,就隻能說明我們的無知和悲哀了!
  “不許這樣!再這樣我就揍你!”
  “以後不許再摸了,再摸我就打你!”
  父母對於孩子的無意識撫摸生殖器官的行為給予過分的關注,甚至用恐嚇、打罵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行為,會使孩子對這種行為產生罪惡感以及更多的神秘感,有時不但不會製止孩子的行為,反而會強化這種行為,從而損害孩子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髒!不要摸這個地方!”
  聽到父母這樣回答的孩子心裏會產生什麽樣的觀念呢?“這裏是髒的、是見不得人的、是不能摸的!凡與生殖器官有關的活動都是要抑製的,否則便會受到懲罰”,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引導下,有害的“性心理”便慢慢形成了。有的孩子對於這種從小形成的“性抑製”表現得很強烈,並且很頑固,甚至對將來的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障礙——有的女孩出現性冷淡、無性高潮;而有的男孩則出現陽痿等性機能障礙,最後成為一種嚴重的肉體和精神上的疾病。
  “孩子,這個地方很脆弱,容易受到傷害,而且在你摸的過程中手上的細菌就會偷偷地跑進去,會對身體不好,下次不要這樣了,好嗎?”
  其實大多時候孩子撫摸自己的生殖器並非是有意識的。有時候他們隻是想探究一下自己的身體或者是覺得好玩。因此,看到孩子“手淫”時,父母不要臉色大變,盡量用平和親切的語言告訴孩子“這個遊戲沒有意思,你不喜歡”。如果孩子不順從你的阻攔,還可以通過恰當的引導或者是用玩具、講故事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以後的生活中逐步教育孩子,讓他們認識到那樣是不健康、不文明的行為。另外,從衛生角度上考慮,父母也應避免孩子摩擦生殖器官的行為,讓孩子從小養成每天清洗生殖器、保持清潔的好習慣,避免由於不衛生產生瘙癢,養成抓撓生殖器的壞習慣。
  “所有的男孩子都有小雞雞,就像人的手和腳一樣,是人身體上的正常器官,沒有什麽特殊的。你摸小雞雞的時候會覺得舒服,這很正常啊!因為我們撫摸自己的身體的時候都會感到舒服的,就像我們看到好吃的東西嘴裏就會流口水一樣,是正常反應。但是,即使那樣舒服我們也不能總去玩它,就像我們不能總是站在可口的食品麵前流口水一樣,養成了習慣就不好了。”
  父母應預防孩子從小養成撫摸生殖器官的行為,而當孩子出現“手淫”的行為時要及時給予科學、正確的指導和糾正。上述媽媽用打比方的方法給孩子進行講解,孩子不但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和改正。


爸爸和媽媽為什麽結婚呢?(1)

  星期日,媽媽帶著樂樂去參加同事的婚禮。
  當新郎和新娘手挽手踏上鮮紅的地毯時,所有的人都熱情地為一對新人祝福。
  樂樂看著如此熱鬧的場麵,忍不住問媽媽:“叔叔和阿姨為什麽要結婚呀?”
  媽媽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想和自己最喜歡、最親近的人永遠生活在一起呀。”
  樂樂聽了,偎到媽媽的懷裏,說:“媽媽,我也想和你永遠生活在一起,我也和你結婚好嗎?”
  “那怎麽能行呢?媽媽已經和爸爸結婚了。”
  “那在學校裏,我和小偉最好了,那我和小偉結婚,可以嗎?”
  我能和媽媽結婚嗎?
  我想永遠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我能和爸爸結婚嗎?
  我能和小偉結婚嗎?
  我能和我最好的小夥伴笑笑結婚嗎?
  麵對整天與自己生活在一起,與自己最親密的爸爸媽媽,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問這個問題,麵對孩子的提問,父母不要采取取笑、嘲諷或者不置可否的態度,而應將問題逐一解剖梳理後,再把正確的答案完整地灌輸給孩子。這個過程也是孩子接受知識的一個良好機會。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一棒子將孩子的問題打死,受傷害的不僅僅是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孩子的求知欲也會從此衰減,甚至喪失。
  作為家長,應鼓勵孩子大膽提問,歡迎他們的探索行為。而對於孩子的一些錯誤提問或者想法,也恰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切入點。對於孩子關心的問題及時給予回答,而對於孩子的錯誤觀念,父母要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以便於孩子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爸爸媽媽想結婚所以就結了啊!”
  父母的這種回答給孩子一種“結婚是件很隨便的事”的感覺,容易影響、導致孩子將來長大後,對戀愛以及婚姻抱有隨便玩玩、不重視的思想及舉動。
  “你想跟爸爸結婚,那不是亂倫嗎!”
  在孩子幼小的心中,並沒有倫理的概念!父母的訓斥隻會增加孩子的罪惡感,而麵對孩子的問題以及想與爸爸媽媽永遠生活在一起的渴望,父母隻需告訴孩子近親不能結婚的道理,對於孩子對父母的愛給予肯定即可。
  “想和媽媽永遠生活在一起,那你就一輩子守著媽媽吧!”
  如果你想縱容或者放大孩子的戀母情結或者戀父情結,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回答方式!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有心理偏差的人,給孩子正確的倫理認知是最好的選擇。
  “胡鬧,你這麽小整天想什麽呢?”
  孩子喜歡一個小朋友並沒有什麽錯,他們隻是在探索與別人交往的方法,並不理解“戀愛”、“結婚”等這些詞的真正含義。父母這樣將孩子的探求行為強行終止,那他們什麽時候才能正確理解戀愛、結婚的實質呢?
  “你這不是小流氓嗎!”
  父母的過激反應非常容易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產生消極影響。看到父母的反應後,孩子會認為性是罪惡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幹擾他們日後建立愛情和親密關係的能力。
  “爸爸和媽媽本來是兩個相互不認識的人,後來有一天爸爸和媽媽相識了,媽媽很喜歡爸爸,爸爸也很喜歡媽媽,於是我們便開始談戀愛了。經過長時間的培養感情,爸爸和媽媽都很愛對方,並且我們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體諒,我們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最後誰也不願意離開誰,就想永遠生活在一起,於是爸爸媽媽便結婚了。結婚啊,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能抱著玩玩的想法,一定要找一個彼此相愛的人結婚,那樣才會幸福。你看爸爸媽媽現在不是很幸福嗎?因為我們倆一直很相愛,並且一直相互關心,相互體諒。”
  父母這樣回答孩子其實就是在情感上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婚姻價值觀,讓他們從小對戀愛、婚姻的幸福以及作出那些行為應負的責任有一定的認識。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回答,對孩子長大後正確處理自己的情感問題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寶寶,媽媽現在告訴你:人是不能和自己的親人結婚的,包括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長輩、爸爸媽媽、兄弟姐妹、表兄弟以及表姐妹,那樣的婚姻叫做‘近親結婚’,從倫理道德上講是不允許的。不但如此,近親結婚生出的孩子也容易得一些遺傳疾病。”
  借助一些機會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講一些倫理觀念以及約束社會人際關係的行為規範,使孩子從小建立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不要等發現問題的時候再後悔莫及!
  “爸爸和媽媽因為很相愛,所以結了婚,然後就生下你。爸爸是很愛你,但這和愛媽媽是不一樣的。等你長大以後,也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結婚啊。”


爸爸和媽媽為什麽結婚呢?(2)

  告訴孩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和父母之間的愛是不一樣的,不是隨便兩個人相愛就可以結婚的。
  “你和小明很好,但是並不表示就要和他結婚啊。隻有兩個彼此相愛的人才能結婚,就像爸爸和媽媽一樣。而且相愛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考驗,需要彼此付出很多的努力,在雙方都有能力結婚的時候才能結婚。而現在的你呢,還沒有真正了解什麽是‘愛’,而且也沒有能力結婚。等你長大了,知道什麽是‘愛’了,你會碰到一個你喜歡的人,和他戀愛、結婚的。”
  給孩子講解愛和喜歡是兩種不同程度的親密關係,還可以給孩子講述爸爸媽媽談戀愛以及結婚的經過,用父母具體真切的事例使孩子心中模糊的認知變得清晰、形象,並告訴孩子對待自己喜歡的小朋友應采用的正確的方法,例如:幫小朋友學習、送小朋友玩具等等。
  “你是男孩,隻能和女孩子結婚。將來你會和一個你最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當然,她也得最喜歡你才行哦。”
  從小教育孩子,使之形成正確的婚姻觀,將有利於孩子將來正確的戀愛和婚姻的形成。
  性教育其實包含兩個方麵和層次的問題,一是性知識,這很容易了解;二是性規則,也可以稱為性道德、性倫理。性知識的培養許多父母都注意到了,性道德培養許多父母卻沒有那麽注意,其實,這一被忽略的部分更為重要。
  許多父母也許會感歎於當前的年輕人性觀念的開放,也會對出現的種種的性問題表示不滿和鄙夷,但正是上一代人對於性的教育沒有做到位,才出現了下一代的諸多問題。
  對於這一問題,父母必須明確地告訴孩子一些觀點,例如性是建立在愛情與尊重的基礎上的,是重要的事情,需要認真對待,等等。


第二輯   身體·成長·衰老與死亡

  唐唐從幼兒園回來後,媽媽問他,“唐唐今天學了什麽啊?”唐唐回答:“老師真是討厭,我不知道‘5+4’等於幾他還是讓我算!”“這樣啊!”媽媽笑了,“唐唐,你看媽媽的手,左手一共是五個手指頭,加上右手的四個手指頭,你數數,一共是幾個?”“九個!”唐唐很快數了出來。“我明白了,媽媽!但是,媽媽,人為什麽一隻手是五個手指頭呢?”      


眼睛是用來做什麽的呢?

  3歲的小雯比較內向,很怕生。有一天,她家來了很多的木工,幫忙裝修房間。看到這些木工,小雯非常害羞。因此,盡可能不露麵,躲了起來。可是,無論如何,一天之中也要和這些工人見到數次。這時,小雯想,最終的解決方法就是和工人碰麵時,站著不動,把眼睛閉起來。這時,工人就會不見了。媽媽不理解她的想法,就問道:
  “像你這麽做,工人叔叔還是會看到你呀!”
  小雯回答道:“可是,我閉上眼睛,叔叔就不在了呀!”
  媽媽於是向小雯解釋:“雯雯,眼睛閉上以後工人叔叔還是站在你的眼前,隻是你看不到了而已。”
  “那眼睛是用來做什麽的呢?”小雯有些疑惑了。
  人為什麽要長嘴巴呢?
  鼻子都有什麽用呢?
  也許,會有好多媽媽認為,這麽做似乎太過孩子氣,以自己的感覺為主,認為感覺不到的就等於沒有。但是在筆者看來,四五歲的孩子對自身的想法都是正常的,甚至都是值得鼓勵的。
  其實在孩子問問題的同時,父母也可以反問孩子問題,讓他們有機會思考。這時,你會很意外地發現以前從未曾發覺過的孩子的另外一麵。
  反問孩子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想到正確的答案。有時候,孩子會有很多非同一般的想法,令人感到佩服。
  “我不是給你講了嗎?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你怎麽老是不明白呢!”
  在與孩子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最忌態度粗暴。有的時候,孩子不明白隻是因為他們與成年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或者說還不成熟,因此父母務必耐心。
  “你這是唯心主義,眼睛閉上東西還在,他是一直存在的,不是說你一閉上眼睛就消失了。”
  父母與孩子之間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施愛者與受愛者,而不是辯論者,因此,父母不能與孩子“理論”——他還是個孩子,隻有未知的世界和一些體驗,並沒有多少的理論知識。
  “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閉上眼睛就看不到了,但是東西還在。不過你還可以想想,眼睛還能用來做什麽啊?”
  父母可以通過和孩子做遊戲的方式,告訴孩子眼睛的用途。父母讓孩子通過親身體驗感知到了眼睛的作用,糾正了孩子的錯誤認識,同時,父母還對孩子的發散性思維進行了鼓勵,讓孩子舉一反三,了解到生活中的種種現象。


我的血管為什麽是紫色的?

  3歲的宇宇洗完澡後,看到自己手臂上的血管,一邊指給媽媽看一邊問:“媽媽,你快看,為什麽這是紫色的呢?”
  我的頭發為什麽是黑色的?
  我的嘴唇為什麽是紅色的?
  三四歲的孩子眼裏到處充滿著好奇。他們麵前的世界和自身都給了他們無限的遐想空間,這時候他們最容易提出一些關於自身的問題,而能提出問題的這一時期也正是他們的思維發展最快的時候。所以,父母要給予耐心回答,不會回答的,也要注意與孩子交流的方式。
  “這個嘛,是血管,也就是我們的血流經的通道,就像下水道裏麵的水一樣。”
  其實,對於3歲的小孩子而言,要向他說明下水道中的水,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孩子是不太容易了解的。比喻本來是向孩子解釋問題的一種好方法,但是要注意比喻必須是通俗易懂的。這種比喻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年齡與相應的認知力,他們或者不理解,或者繼續進行追問。
  “本來就是紫色的啊,你問這麽多幹什麽?”
  這種簡單式的回答是最易打消孩子積極性的回答,這樣的話,孩子的問題會越來越少,最終阻礙孩子的身心成長。
  “我們的身體裏有很多的血。這些血把各種營養還有氧氣運送到需要的地方去,同時呢,把身體的一些垃圾運走,那些帶著垃圾的血液顏色當然不好看了,呈現暗紅色,透過表皮來看,就是紫色。你真不錯,還能注意到這個問題呢!”
  這種回答方式就比較好,一方麵科學地解釋了這個問題,另一方麵又誇獎了孩子,對孩子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肯定。孩子在父母的這些鼓勵下,會擁有更大的求知欲,從而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


為什麽奶奶的牙可以拿下來?

  4歲的藍藍下午跟爸爸媽媽到奶奶家吃飯,吃完飯後藍藍看到奶奶把牙拿了下來,感覺很驚奇,於是回家後偷偷地問媽媽:“媽媽,為什麽奶奶的牙可以拿下來呢?”
  為什麽叔叔有一顆閃閃發光的牙?
  為什麽爺爺的頭發可以摘下來?
  孩子的眼睛是清澈的,他們常常能注意到大人無法發現的一些問題,然後向父母“發難”。其實,這些時刻往往是親子溝通和培養孩子身心發展的好機會。上麵的問題就很好,父母可以趁此機會,讓孩子注意對牙齒的保養。
  還有,小孩子看到大人把假牙拿下來時,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最好是不要嚇著他們,而是耐心地給予回答。
  “奶奶小時候貪吃,也不刷牙,所以年齡大了之後牙齒壞了,不能吃東西,隻好用假牙。”
  這種回答乍一看挺符合道理,但是實際上,這樣回答的父母卻忘了使用假牙的是自己的長輩,這種口吻容易讓孩子覺得父母也不尊重長輩,實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孩子的心靈是純淨的、每天成長的,所以,父母務必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在孩子的心裏種下不良觀點和不良習慣的種子。
  “那是假牙。人年紀大了以後,身體和牙齒比較容易壞。所以就用假的牙齒,來咀嚼東西。但是假牙和真牙比起來,非常不舒服,也不如真牙結實耐用。不信,你去問問奶奶是不是這樣!所以,小時候,不要吃太多甜食。睡前、飯後要好好地刷牙、漱口,如此一來,就不需要這麽早就使用假牙。從小就注意保養牙齒,那麽即使到奶奶的年紀時,也不需要使用假牙。一旦出現蛀牙,就很麻煩了。最好盡快地接受治療。”
  這種回答首先給了孩子一種答複,然後進行分析(此間還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最後給出建議,是一種回答孩子較好的方式。
  父母需要記住,每次回答都是一個教育孩子的機會,一個促進親子溝通的機會,這樣的回答方式和口吻,有益於父母更好地表達。


人為什麽隻有一個嘴巴呢?

  吃飯的時候,爸爸看到多多心不在焉地吃米飯,不禁對他說:“快點,你看爸爸媽媽都吃完了。大家都等著你呢!”
  多多這時仰起了小腦袋問:“人為什麽隻有一個嘴巴呢?”
  為什麽人隻有兩隻手呢?
  為什麽人長了兩隻耳朵呢?
  對於孩子所提的這類問題,決不可以一笑置之。
  首先,父母要有讚許孩子想法的態度。父母的這種態度能夠讓孩子的創造性得以發展,更能增加他的智慧,激發他的好奇心。
  另外要考慮到的是孩子提出問題的背景。有很多孩子吃飯慢是因為心不在焉,或者想事情,或者在看電視。這樣父母就必須借此機會糾正一下孩子的吃飯習慣了。
  此外父母還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向孩子解釋吃飯速度以及專心與否對於成長的重要性。例如,父母可以對孩子闡釋吃飯不要那麽快,要細嚼慢咽以及必須專心等等。
  “如果有兩張嘴,那就成了妖怪了。”
  這種回答會讓孩子覺得沮喪。其實孩子想得到確認的回答是“如果多長幾個嘴,就可以很快把飯吃完了……”對於4歲的孩子而言,因為吃飯太慢而挨罵,有這樣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爸爸催多多吃快點也是不對的。吃飯必須細嚼慢咽,但是不能同時看書,也不能看電視,因為這樣,吃的飯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多多也不能很快地長大了!”
  孩子有其自身的心理發展特征,有的時候必須考慮孩子發問的出發點。


耳朵裏麵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媽媽幫4歲的琦琦挖耳朵時,琦琦突然問道:“媽媽,耳朵裏麵到底是什麽樣子的呢?”
  “耳朵裏是一條又長又暗的通道,通道與鼓膜相連。”
  “那鼓膜長得什麽樣子?”琦琦繼續問道。
  肚子裏到底有什麽?
  鼻孔裏為什麽會藏鼻屎呢?
  自己的身體是孩子好奇與發問的源頭之一。而父母應該鼓勵這種發問,並在耐心解答的同時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這個媽媽也不知道,等你長大了,上中學學生物的時候就知道了。”
  孩子的問題不能回避,即使父母一時回答不出來,也應該給孩子一個確切的、可以等待的時間,並在約定時間內給予孩子比較信服的回答。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好嗎?”
  孩子在4歲時,好奇心特別旺盛。在回答孩子的問題時,還可以翻開圖畫,提供孩子更多的相關知識。父母可以在家中備有一些向幼兒介紹有關人體器官、自然現象、家庭關係等知識的書籍,如果孩子問到,就拿出來親子共讀。
  “你看,就如書上所說的一樣,耳朵就像隧道一樣,非常暗,裏麵有鼓膜。這鼓膜就像一張薄薄的紙。當別人講話時,聲音傳進耳朵,鼓膜會震動,我們就會聽到別人在說話。萬一鼓膜破了,那麽就聽不到聲音了。所以要非常重視耳朵,不可以自己挖耳朵。”
  在書上看到解剖圖的同時,再讓他看看媽媽剛才提到的“幽暗的通道”。因為太暗,這時媽媽可以用手電筒照自己的耳朵,讓孩子看看。然後,就可以像上述那樣告訴孩子。


為什麽會有指甲?

  媽媽在幫5歲的貝貝剪指甲,而貝貝呢,則急著想到外麵和小朋友玩耍,於是有些不耐煩地問媽媽:“人為什麽會長指甲呢?長了指甲,還要剪,多麻煩啊!”
  我們為什麽會長頭發呢?
  身上為什麽會長毛?
  孩子常會給父母出難題,提出一些在父母看來是“常識”、“公理”的問題,且常常讓父母猝不及防。而此時,父母可以采取反問的方式,初步緩解當時的困窘局麵,亦可鍛煉孩子的自主思維;而不可斷然予以拒絕。
  “這是常識,你見過哪個人沒有指甲,以後這樣的問題不要問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成長的過程便是發問的過程,上述父母的回答無疑在阻礙著孩子的正常成長!即使是常識和公理,也需要父母耐心地給孩子解釋,一般來說,孩子對於這類問題,一旦你給他解釋清楚了,他不會問你第二遍。
  “那貝貝想想為什麽會有指甲呢?”
  “如果沒有指甲就會滑,可能是為了要抓東西吧!”貝貝答道。
  正是因為母親的反問,孩子才有了進一步思考的機會,因而有這麽好的回答。這時,媽媽應該褒獎孩子說“寶寶真了不起,就是這麽回事”。然後,媽媽還可以繼續鼓勵孩子:“我們再來想一想,指甲還有其他的作用嗎?”
  “因為有了指甲的保護,我們的手指就不會受傷,我們還可以用指尖用力,把東西撕開,拿鉛筆、做家務、縫衣服。”
  在孩子容易理解的情況下,舉些例子來說明。接著,還可以追加說明“當指甲變長後,很可能會劃傷自己或者小夥伴。所以當你的指甲長長了,就要讓媽媽幫你剪短。等你再大一點,還要學會自己剪指甲。”
  孩子對世界最初的認識是對自己身體的好奇。他們可能會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成人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這種理所當然,父母仍要給予孩子耐心、科學的解釋。與性問題相比,這類問題不那麽敏感,父母如果事先了解了一些這方麵的科學知識,隻要耐心地對孩子進行解答,相信並非困難。


我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呢?

  5歲的姍姍在和媽媽一起看電視,看到電視節目中漂亮的電影明星,姍姍問道:“媽媽,我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呢?會不會像她一樣漂亮呢?”
  我長大了會像明星一樣漂亮嗎?
  我會長得像爸爸這樣帥嗎?
  我長大了不會像那個人一樣醜吧?
  也許孩子與別人比較時發現了自己的不足,而感到有些自卑;或者是孩子看到別人的優點,而感到一些羨慕。事實上,5歲的孩子已經開始設想、幻想自己的未來了,在這方麵,父母千萬不能讓她有悲觀的念頭,要鼓勵她,讓她對未來充滿希望。
  “媽媽怎麽知道你能長成什麽樣子呢!”
  孩子對於未來的渴求是正常的,父母不要打擊孩子的這些良好的願望,應盡量鼓勵他,讓他在成長麵前充滿信心。
  “該變成什麽樣就變成什麽樣。”
  “你現在什麽樣,以後就會變成什麽樣子。”
  孩子對未來一般抱有幻想,父母不要對孩子這些幻想予以打擊,而要溫和地給孩子以希望。
  “你是小公主,當然長得像小公主一樣啦!”
  “長大以後,大家都會改變,就像媽媽一樣。”
  當孩子發問的時候,要仔細地觀察孩子的行動、行為以及當時的情形和前後關係等,然後再回答。這是非常重要的。在這裏,孩子問這些是因為她注意到了自己的皮膚有些黑,而不是像電視裏的明星一樣白白嫩嫩,因此孩子會從父母那裏尋找安慰。而父母此刻就要告訴孩子這樣一個道理:事情是變化發展的,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機會,都可能變得更漂亮。


我為什麽要成為大人啊?

  4歲的男男一不小心打破了碗,媽媽剛一說他,他就哭起了鼻子,於是媽媽便對他說:“像你這樣動不動就哭,怎麽成為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啊!”
  於是男男問爸爸:“真討厭,我不想成為大人,是不是可以不要成為大人呢?”
  成為大人有什麽好的呢?
  我不想長大,可以嗎?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這個問題也經常被孩子提起。在孩子看來,小的時候可以貪玩、享受父母和其他人的照顧而不必付出什麽,這些都是很愜意的;而他們眼中的大人們整日忙忙碌碌,卻很少有時間去玩。所以他們的小腦袋中可能會生出這樣的念頭:做大人不好,最好能一直不長大——“我要拒絕長大”。其實,這也是父母培養孩子的一個困境。每個孩子都必須明白自己要長大,並擔負起大人的責任;目前沒有多少責任是因為他們還未成年,不足以擔負一些責任。
  關於此問題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從心理學上來說,孩子更動物性、更自我中心一些。而在其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就要主動地向孩子傳輸責任、義務、付出等這些更為“成年”的觀念,以促使孩子的心智發育成熟,不至於變成自私、狹隘、沒有付出與合作精神的失敗的一代。
  “這是不可能的。不論任何人,一旦時間到了,不想變為大人也要變為大人。”
  這位父親在回答4歲孩子的問題時,簡直可以用“冷酷”來形容。這時候,其實應該考慮到孩子的心理,要讓孩子對未來抱有希望。
  “你擔心什麽?爸爸又不是要你現在馬上成為大人。”
  對於孩子的憂慮,父母要給予關心和安撫,一味地斥責隻會加重孩子的憂慮。
  “長大以後,必須要做很多事;所以就要從小學起,這樣長大就會了。但是,你距離長大還有很長的時間,所以現在你不用太擔心。”
  像這樣告訴孩子就很好。對於成為大人,孩子可能在心理上有很多的負擔,這時還可以采用我們提到的常用的方式——試著反問孩子:“為什麽不想成為大人呢?”問孩子的感覺,除了可以幫助孩子消除相關困擾,也可以借此給予較適當的回答。
  “成為大人也很好啊,你會有更大的力氣和能力來幫助別人,會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識,還可以自己掙錢花,這多好啊!那時候,爸爸媽媽也會很高興的。”
  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對未來充滿期望,同時這種回答也給了孩子一些責任感、付出感的意識,不失為一種回答問題的好方法。


如果我越來越小就會成為嬰兒嗎?

  雪兒的姑姑剛剛生了一個小寶寶,人們(包括雪兒的母親)去探望她時,都不斷地點頭說“真可愛啊”,“多漂亮的小家夥啊”,不少人還帶了禮物去,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嬰兒身上。
  雪兒拉了拉媽媽的衣服,說:“媽媽,如果我越來越小,就會成為嬰兒嗎?”
  “雪兒,你在剛出生的時候就是嬰兒。然後逐漸地長大,今後,還會繼續長大,所以不會變成嬰兒。”
  “真沒意思。”雪兒撅著嘴說。
  我還能回到小時候的樣子嗎?
  媽媽我還能變小,坐到那個漂亮的小車裏嗎?
  敢於求異思維,富有想象力和創造精神是一個人成才的必備條件。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動腦筋,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不同的答案,而不要限製孩子,阻礙孩子開闊視野。成人在考慮問題時,常要受到許多潛在因素的限製,但孩子卻不同,他們可以讓思維插上翅膀盡情翱翔,他們常常會想出出人意料的答案,這是很可貴的。
  “你怎麽會問這麽傻的問題呢?”
  願意思考、喜歡探索是孩子的一種天性。每個健康的寶寶都會這麽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漸漸地對事物探索的興趣減少了,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們不愛學習,馬馬虎虎,這又是為什麽呢?究其原因,恐怕同父母對孩子的提問采用錯誤的回答方式有關。
  “別煩媽媽了,自己玩一會兒,我忙著呐!”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小,沒必要告訴他那麽多、那麽細,告訴他他也不懂。於是,往往三言兩語打發了孩子,或用糊弄的態度支吾過去。孩子雖然尚不懂事,但他們也能從父母的態度上感覺到媽媽和爸爸對他的做法是否讚同。父母總是敷衍,孩子的熱情自會日減。孩子的積極性受挫,久而久之,就不再喜歡提問了。
  “嬰兒不能夠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也不能夠溜滑梯,更不能夠去商場買玩具。雪兒,你就是因為長大了,才能做到這些嬰兒無法做到的事。”
  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而言,已經具有了某種程度的獨立性。她已經可以獨自走路,有時候還會撒野,有時甚至會反抗父母,不聽話時,還會挨罵。看到嬰兒受到大家的嬌寵,她十分羨慕,希望也受到同等的待遇,因而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不要像剛才那位母親一樣,隻給孩子事實上的說明,應該告訴她,還有很多樂趣是嬰兒無法享受到的。這樣告訴孩子,就能夠有效地讓孩子擺脫想要成為嬰兒的想法。


媽媽會不會變成老奶奶?

  晚上的時候,勞累的媽媽躺在沙發上休息。
  4歲的洋洋偎在媽媽身邊問道:“媽媽,你會不會變成老奶奶?”
  爸爸媽媽也會變老嗎?
  媽媽,你可以永遠這麽年輕漂亮嗎?
  爸爸將來也會像那個老爺爺一樣嗎?
  我不想變老,可以嗎?
  這個問題其實需要考慮孩子提出問題的背景。孩子可能看到媽媽很累,很憔悴,就擔心媽媽會很快變老。對此,父母應給孩子一個比較確切的時間概念。
  “大概是在你上大學的時候吧。不過,如果你總是很頑皮,一直讓媽媽煩心,媽媽可能會更早成為老奶奶了。”
  其實,孩子的意思是怕媽媽過早地變老,心裏非常害怕,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他希望媽媽更有活力、更有精神。另外,媽媽回答問題時用“在你上大學的時候”這種說法也是不確切的。
  “沒辦法,這是自然規律呀!誰也逃不掉的。”
  生老病死的問題其實太過沉重,成年人尚不能完全承受,孩子稚嫩的心靈更無法擔負。這樣回答,會讓孩子覺得未來一片黑暗,甚至對於未來產生一種恐懼感,更會本能地拒絕長大、拒絕變老。這樣,一方麵沒有得到理想的答案,另一方麵也會變得消沉。
  “媽媽也不明白,回家問問爸爸吧。”
  如果媽媽回家後和孩子以及爸爸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效果會很好,但是如果媽媽將此作為推托、逃避的話,孩子會感到失望,並認為父母不守信用。而他們對於此問題還會從別的渠道尋求答案。
  “沒事的,媽媽不會那麽快就成為老奶奶的。媽媽今天稍微累了一點,休息一下就會好的。謝謝寶寶對媽媽的關心。”
  這麽回答孩子,孩子很快地就不會擔心了。而且,父母常常對孩子的鼓勵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很愛他,會促進親子關係的融洽。
  “等你長大後結婚,也生了一個像你這樣可愛的小寶寶後,媽媽就會做奶奶了。那時候,你的小寶寶就會叫我‘奶奶,奶奶’啦。不過那還要等上十幾年呢。”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希望母親年輕又美麗。他們並不希望母親有像奶奶一樣滿是皺紋的臉。一個憔悴的母親並不是孩子所期望的。因此,應該告訴孩子,自己要變成老奶奶還很早,孩子就會得到安慰了。
  “寶寶,來,看看花園裏的這棵樹,這是桃樹。你看,一粒樹種子發芽了,這就是出生;樹苗慢慢長大,變得高大挺拔、枝繁葉茂,這就是桃樹的青春和壯年;它偶爾也會生蟲子或者葉片變得枯黃,這就是生病;後來,樹上結出了桃子,這些桃子的核也會發芽生長成新的小桃樹,這就是它們在養育後代;到後來,樹皮越來越粗糙,枯枝也越來越多,這是它變得越來越老了。而這時,越來越多的小桃樹們卻長大了,他們比自己的樹爸爸樹媽媽更加高大茁壯,它們需要更多的地方生長。這時候老樹就會枯萎,它們把地方讓給小樹們,自己變成肥料,進入泥土中,哺育著小樹。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是這樣養育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會這樣養育寶寶。你想想,是不是應該尊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爸爸媽媽啊?”
  這種通過比喻的方法,形象地告訴了孩子成長、衰老的全過程。衰老、死亡也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必恐懼;同時還會告訴孩子,衰老是一種奉獻,是讓生命得以延續和輝煌的前提。這一教育方式,無疑讓孩子在得到答案的同時,還會對老人油然生出一股尊敬之情,可謂一舉多得。
  “寶寶,我們上次看的那本書你還記得吧。人的身體是由很多細胞構成的。這些細胞不斷地複製製造新的細胞,而舊的細胞就不斷地老去了——就像你的皮膚老是有一些死皮啊什麽的。就這樣,我們的身體逐漸地長大。但是,年齡大了以後,細胞就不那麽有活力了,它們生長新細胞的力量就逐漸變弱了。這時候,老細胞也就會越來越多,於是,人也會變得衰老了,皺紋越來越多,力氣越來越小,頭發也會白的,更容易得病。如果有一天,體內的細胞不再生長和活動了,我們的身體就會停止運轉,而死亡就來臨了。但是如果我們經常運動,吃飯睡覺又比較規律地話,這些細胞的活力就會增強,人就能老得慢一些。所以,要從小養成運動和按時休息按時吃飯的好習慣。當爸爸媽媽不注意時,寶寶也可以提醒我們哦!”
  這是一種科學型的回答方式。對於較大的孩子而言,他們已經初步了解了人體的一些科學知識,因此,對他們講述一些具體的成長科學,他們也會理解的。同時又教育了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讓他們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有益身心的運動,來增強身體的機能,延緩衰老的到來。


為什麽爺爺那麽長時間不來看我呢?(1)

  爺爺一個月前去世了,每周都要見一次爺爺的年年忍不住問爸爸:“我們怎麽還不去看爺爺啊?”
  爸爸告訴他:“寶寶,爺爺去世了,我們看不到了,他也不能來看我們了。”
  年年好奇地問:“爸爸,什麽是去世呀?”
  奶奶為什麽那麽長時間不來看我呢?
  外公去了哪裏?
  為什麽外婆躺在那裏不說話也不動,外婆是睡著了嗎?
  爸爸媽媽也會死嗎?
  我什麽時候會死啊?
  很多孩子最初了解死亡是從《獅子王》之類的電影中得到的。當孩子看到辛巴的父親穆法沙一動不動地躺在山穀裏,辛巴在一邊悲傷地站著,孩子這時候也許會向你發問:辛巴的爸爸怎麽了?這時候你可以舉一些自然界其他的例子:樹葉由無到有,由綠變黃而後凋零。或者你也可以將你的解釋更具體些:“當某種生命已經結束,他不會再有感覺,不會感覺到饑餓、炎熱或寒冷;他不會再移動,不會再走路、呼吸、說話和吃東西。”
  相對電影來說,書裏的情節更容易被孩子領會。當書中的某個角色死掉了,這是一個與孩子交流“死亡”的好機會。你可以試著問他:“你知道‘死亡’是什麽意思嗎?”
  假如你已經與孩子談論過死亡,那麽孩子就更容易理解身邊的人已經逝去是怎麽回事了。
  不過,孩子在5歲以前是很難真正理解死亡的含義的,它們對於死亡的感知也是很表麵化的。但是這種表麵化對於孩子的心靈卻是一種保護作用。所以,父母不要讓孩子過多地思考這些父母尚無法真正弄懂的問題。
  “人老了都會死,爸爸媽媽和你也不例外。”
  由於孩子還缺乏有關時間的概念,從一個幼兒園孩子的視角來說,一個初中生就已經“很老”了。因此,當孩子問及父母是否會死的時候,父母若回答“老了就會死”,會讓孩子覺得死亡離自己的親人很近,他會對死亡很恐懼,擔心失去自己的親人。
  “爺爺走了。”
  “他睡著了。”
  這些回答有些含糊不清,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沒有真正回答自己的問題,還會從別的途徑進行了解。此外,有心理學家指出,不要將死亡描述成睡著了或長眠不醒。如果你這樣做一定會造成孩子的睡眠障礙,使他不能很好地入睡或者害怕睡眠。
  “爺爺去天堂了,生前做好事的人死後都能進天堂的,那裏很美很美;壞人就進不了天堂,隻能進地獄。”
  這樣回答乍一看很好,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還讓孩子日後能“向善”。但是事實上,這種回答卻更阻礙孩子的心性發展。因為孩子日後在學校中、書本裏會受到種種科學的教育,當學校的教育與家庭教育出現衝突時,孩子就會對父母的教導懷疑乃至抵觸了。所以,回答問題時,要考慮孩子日後的發展,從一開初,就給予孩子正確的、科學的回答。
  “死了就是死了,什麽也做不了了。”
  孩子的心靈是稚嫩的,盡管上述說法比較科學,但是語氣卻如斥責孩子一般。與孩子交流不僅需要正確的語言說服,亦需要語氣、姿勢的和緩舒坦,讓孩子覺得和爸爸媽媽交流、向爸爸媽媽提問是有意思的、能得到結果的。
  “小孩子別問這麽多。”
  一般來說,由於孩子的心智還未發育完全,因此父母最好不要主動向孩子說起死亡的事情。但是,一旦孩子問起,父母也不能逃避、推諉或以含糊不清的語言敷衍了事。因為孩子的心性是對越不知道的東西越是好奇,父母不跟他正麵講,他會因此更好奇,在通過別的方式了解到死亡的含義時,會感到恐懼或者認識出現偏差。
  因此,當孩子問到時,必須正麵回答,但是,父母對此問題應該點到則止,滿足了孩子想知道的東西後就可以立即結束談話。
  “爺爺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但我們現在還去不了。”
  在孩子很小、對衰老和死亡還沒有什麽概念的時候,這種回答起碼會給孩子一個安慰。但是如果孩子大了,或者是孩子喜歡刨根問底,那麽還是較為正麵的回答較好。
  “去世就是說永遠離開你了。爺爺年齡大了,年齡大了就會去世的。但是你也不要太悲傷,因為爺爺是微笑著離開你的。”
  在孩子問及死亡的問題時,父母首先需要客觀地告訴孩子人老了都會死的,但是也要給孩子這樣一種意識:死亡距離我們還很遙遠,我們還會相處好長一段時間。這樣就會使孩子覺得時間還很長,不會因為受到死亡威脅而焦慮不安。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生老病死都是需要麵對的重大人生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有些父母尚不能完全明白,更何況一個幾歲的孩子。因此,在麵對這些問題時,父母更應該小心翼翼。一方麵不能打消孩子渴求答案的積極性,另一方麵又不能讓孩子背負過重的心理負擔。


為什麽爺爺那麽長時間不來看我呢?(2)

  父母首先要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才能以正確的語言和行為方式引導孩子們麵對這些人生難題。在麵對此類問題時,要在衡量孩子的認知能力、年齡、心理因素的基礎上,在孩子可以理解的範圍內小心回答。一般說來,父母可以從周圍的環境入手,讓孩子明白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是很正常的,也是不令人害怕的。萬不可忌諱回答這些問題。當孩子問及時,家長如果避諱或顯示出恐懼,孩子就會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受歡迎的題目。然而他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回答,他也不知道到什麽地方去解開這些疑慮。
  孩子第一次主動發問死亡問題一般在4~5歲。此時,孩子並不太懂“死”這個詞匯的含義。
  6~7歲的孩子一般不認為死亡是一個生命的終結,多數會認為“死”隻是暫時的離開,不久就會歸來。
  7~9歲的孩子則對死亡已經有了較客觀的認識,知道死亡是永久的離別。
  研究指出,孩子麵對親人去世,往往恐懼大於哀傷,產生嚴重的失落感,認為失去了一個重要的依靠,甚至幻想著自己也即將死去。一方麵,他們很難接受死亡造成的既成事實,另一方麵死亡帶來的驚恐會造成情感上的長期困惑。因此,父母在麵對孩子提出的這些問題時,一方麵要正麵地告訴他死亡的含義,另一方麵要告訴他死亡離我們還很遠,不至於讓他陷入死亡的恐懼之中。


第三輯   生活

  莉莉吃飯時有偏食的壞習慣,喜歡吃各種葷菜,但對於各種蔬菜,卻一口不吃,如果爸爸媽媽強迫她吃,她就會大哭、嘔吐,顯得十分不安。淘淘則挑挑揀揀,對自己喜歡吃的肉呀、魚呀、雞呀,會不停地吃;可對不喜歡吃的豆製品以及肝類等,他一口也不吃。媽媽對他說,這些食物營養很好,可淘淘就是不肯吃,媽媽拿淘淘也沒有任何辦法。      


為什麽一定要吃蔬菜?

  又到吃飯的時間了,咪咪津津有味地吃著媽媽做的紅燒排骨,但對於蔬菜卻毫不理睬,於是媽媽夾了一塊蔬菜放到咪咪的小碗裏,說道:“寶寶,蔬菜也要吃哦。”
  “可是,我隻喜歡吃肉,為什麽一定要吃蔬菜?”咪咪不解地問。
  我不喜歡吃芹菜,為什麽還要讓我吃呢?
  為什麽要吃雞蛋?
  為什麽要吃肉和海鮮?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孩子小的時候早一點給孩子吃蔬菜可以避免日後厭食蔬菜。但是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或者不喜歡吃某些種類的蔬菜。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一是不喜歡某種蔬菜的特殊味道;二是由於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不容易嚼爛,孩子的咀嚼能力差,難以下咽;三是孩子有挑食的習慣。
  父母可以針對不同的原因,采取相應的辦法。
  對於那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父母不妨經常給他們吃些帶餡的食品,例如:餃子、包子等,因為這些食品大多以青菜、肉、蛋等做餡,便於兒童咀嚼吞咽和消化吸收,且味道鮮美、營養也比較全麵。
  如果孩子不喜歡吃炒菜、燉菜等做熟的蔬菜,父母可以讓孩子適當吃一些生的青菜,例如:黃瓜、西紅柿、水蘿卜等,這些菜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做成涼拌菜吃。
  除此之外,父母可以盡量變些花樣,比如做帶餡食品時加入一些蔬菜,使孩子慢慢適應。
  “蔬菜也好吃啊,你為什麽不吃呢?”
  “雞蛋多好吃啊,你為什麽不吃呢?”
  父母永遠不要想著強迫孩子吃什麽東西,因為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最沒有效果的!
  “蔬菜裏麵有肉沒有的營養,如果不吃蔬菜,會影響寶寶的身體,會生病,還要打針吃藥噢!”
  “孩子,吃東西不僅講口味,最主要的還要看營養,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良,不但會影響你個子的長高,而且也會讓你變笨的!”
  這種回答比較適當。如果舉出孩子切身的例子來說明,例如:“如果不吃蔬菜就會生病,不能去幼兒園,就不能和小朋友玩了。”也許會更具有效果。父母平時應向孩子多講解吃蔬菜的好處,不要隨口批評某個蔬菜不好吃。因為對於尚未具備獨立判斷能力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話常常成為他們判斷某種蔬菜吃與不吃的依據。
  “寶寶要是不吃蔬菜就不能像藍貓(孩子經常看的動畫片中的人物)那麽聰明了,那爸爸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啊!”
  借助孩子比較熟悉的動畫片中的人物進行教育,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寶寶,你嚐一下這個菜,媽媽做得可好吃啦!不信你嚐嚐看!”
  在吃飯前,父母可以先吃一點,而且得表現出“味道好極了”的樣子,讓孩子眼饞,甚至有時父母可以采用“連哄帶騙”的方式,但是不能要求孩子一次吃得太多,否則會造成孩子對吃蔬菜的反感。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為什麽爸爸可以不吃胡蘿卜?

  當爸爸吃炒青菜或喝蔬菜濃湯時,經常都不吃胡蘿卜,而把胡蘿卜剩出來。
  4歲的莉莉看到這種情形,就問道:“媽媽,你為什麽讓我吃胡蘿卜,卻不讓爸爸吃呢?”
  為什麽媽媽可以不吃菠菜?
  為什麽你們都不吃的東西,卻讓我吃呢?
  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其飲食習慣與父母早期的教育以及父母自身的表現有很大的關係。要想自己的孩子不偏食、挑食,父母首先應該發揮好模範作用。即使父母一方或者雙方有挑食、偏食的現象,也應及時克服;如實在克服不了,可以采取適當的方法,不要讓孩子發現父母有偏食的現象,例如前麵提到的事例中,媽媽在盛飯菜的時候,可以在爸爸的碗裏少放或者不放胡蘿卜。
  而且在吃飯的時候,除了應保持輕鬆、愉快的情緒和氛圍之外,父母不要挑剔飯菜,也不要說孩子愛吃什麽,不愛吃什麽,以免給孩子造成負強化。
  總之,家長要以身作則,帶頭嚴格要求自己,對孩子的全麵發育和健康成長是非常有益的。
  “其實挑食、偏食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你爸爸就是改不掉!”
  這種充分在孩子麵前暴露了父母缺點的回答方式,隻會讓父母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會認為爸爸竟然都有壞習慣,那他們自己的不良習慣也是可以原諒的。
  “媽媽花了那麽多工夫做的飯菜,你必須多吃一些!否則以後媽媽就不給你做好吃的啦!”
  吃飯的時候,父母不要一味勸孩子多吃,更不要在飯桌上訓斥孩子,或用強製、粗暴的手段來威逼孩子吃東西,否則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降低食欲,而且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對立情緒或恐懼心理,後果往往適得其反,影響孩子的健康。父母可以在吃飯時,適當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或有意識地與孩子比賽,或運用“激將法”,使孩子產生興趣,克服偏食、挑食的習慣。
  “爸爸覺得胡蘿卜不好吃,所以就不想吃啊!”
  生活中,父母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自己不偏食、挑食,更不要講什麽好吃、什麽不好吃等之類的話,對各種食物應表現出十分喜歡吃的情感,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你看,因為爸爸討厭吃胡蘿卜,所以才會長胡子。你如果也不吃胡蘿卜的話,也會像爸爸一樣長胡子的!”
  到底這樣的回答是否有效呢?也許由於孩子非常害怕像爸爸那樣長胡子,連爸爸剩下來的胡蘿卜都吃完了。但是這種具有教訓和強製性的回答,並不是很好的回答方式。而且,“不吃胡蘿卜會長胡子”本身就是錯誤的說法,當孩子到朋友家玩的時候,看到朋友的爸爸也長胡子,會說:“叔叔也是討厭吃胡蘿卜,才會長胡子嗎?”等孩子長大明白真相後,很可能會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
  “胡蘿卜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吃了之後,能使你的身體更強壯,能使寶寶快快的長大啊!你看,爸爸媽媽就是因為小時候吃了很多的胡蘿卜才長得那麽健壯的啊!”
  很多孩子都盼望著自己快快長大,長得像爸爸媽媽一樣高大,所以一旦媽媽告訴他吃什麽東西能讓他長得更快的話,他也就有了動力。
  “爸爸昨天在外麵吃了太多的胡蘿卜,所以今天不想吃了。來,媽媽陪寶寶一起吃好嗎?”
  父母挑食偏食的習慣,常常會影響到孩子,因此父母要盡早克服不好的飲食習慣,帶頭吃多樣化的食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媽媽為什麽收了我的早餐?

  一天,媽媽對5歲的蒙蒙說:“寶貝,我們早上的時間非常緊張,你必須要按時起床,按時吃早飯。隻有這樣爸爸媽媽才能準時上班,而你呢,也才能準時到幼兒園。如果你不按時起床的話,媽媽會認為是你放棄了你的早餐,你已經是一個小男子漢了,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媽媽說完後的幾天,蒙蒙都表現得比較優秀。但是今天蒙蒙起床太晚,超過了規定的時間。當他來到餐桌前時,發現餐桌上已空空如也,媽媽早已把他的早餐收走了。蒙蒙看著媽媽非常委屈地說:“媽媽,我餓了,你為什麽收了我的早餐呢?”
  雖然,早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應該讓孩子知道,規矩就是規矩,雙方約定好的,是必須遵守的。高效能的父母,必定是講原則的父母。
  父母必須懂得,影響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東西。絮叨的討論和空洞的威脅隻能對孩子產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點作用也沒有。這個結論已在無數家庭中得到驗證。在那些家庭中孩子會把一個家長推到忍耐極限的邊緣,而在另一個家長麵前卻像甜蜜的小天使。
  “蒙蒙餓了,那媽媽再給你準備一份。”
  既然定了規矩,那雙方都應該遵守。如果父母這次遷就了孩子,那孩子以後就會對已約定的規則產生懷疑,甚至他會以為以後定的規矩也是可以不遵守的。
  “對不起,蒙蒙,我們有約在先,媽媽不能隨意破壞它,我想你也不想破壞它。你餓了卻吃不到早餐,這隻能怪你自己不遵守約定。”
  所謂講原則就是一旦立了規矩,就必須執行。鑒於孩子容易忘記預先的約定,也沒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需要不時地提醒以幫助孩子記住。但是,提醒隻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壞了規矩就要按照規矩來辦事。必須讓孩子懂得他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就會知道無論什麽事都不能馬虎,從而形成什麽事都認真的習慣,也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監督了。
  謹記:當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從卻被孩子置之不理時,你要用行動,而不是空洞的威脅,去獲得期望的行為。


為什麽要把飯吃幹淨呢?

  飯桌上,侖侖看著滿桌子好吃的飯菜,一轉眼工夫,他的小碗裏已經是滿滿的一碗了。剛吃了一半,侖侖就將碗往媽媽麵前一推。
  媽媽知道侖侖又吃不完了,看著他嚴厲地說道:“侖侖,飯要吃幹淨。”
  侖侖撅著小嘴說:“為什麽要把飯吃幹淨呢?”
  我不想吃了,可不可以扔掉?
  節約是一個人良好的生活習慣、高尚的道德品質、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綜合體現。節約是對勞動的尊重,是對社會可持續發展應盡的責任,也是為子孫後代謀福利。
  但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隻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點菜時要適量;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等。
  作為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節約的好習慣。
  首先,父母自身要勤儉節約,做好孩子的榜樣。其次,指導孩子如何用零花錢。家長給孩子零花錢要有計劃,要限製數額,不要有求必應。應根據孩子年齡大小、實際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時定量給予。第三,要經常給孩子講勤儉持家的故事和道理。第四,要讓孩子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時刻教育孩子節約。第五,要讓孩子學會利用廢舊物品。
  節約要在現實的生活中從點點滴滴做起。
  “如果不吃幹淨,眼睛會看不見,就看不見爸爸媽媽了。”
  這位母親自小就被如此教導,但是這種回答方式是具有強迫性和強製性的。現代是科學時代,切勿用這種恐嚇方式。如果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是能夠接受的。
  “你自己盛的飯必須吃完。”
  父母的強硬態度可能會使孩子暫時屈服,但是不可能杜絕類似事情的發生。隻有讓孩子真正懂得人們獲得勞動成果的不易,他才會嚴格要求自己節約起來。
  “寶寶,我們吃的米飯是農民伯伯辛勤播種、種植秧苗,經過除草、施肥、收割而得來的。農民伯伯拚命的工作所收獲的稻米,是不可以浪費的。此外,世界上有些地方的人沒有米飯吃,甚至因此而死去。由此可知,對人類而言,米是多麽重要的食物。我們要把多餘的米,拿來救濟那些窮苦的人。”
  從小教育孩子節約的美德,養成節約的習慣,讓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都來之不易,都是人們辛勤勞動換來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行為以及心理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偏食、挑食是不好的飲食習慣,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是不利的。年幼的孩子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各種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孩子偏重於一種或少量幾種食物,是不能獲得全麵而又均衡的營養的。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原因有很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當孩子任性、不想吃或隻想吃某種食物的時候,很多家長往往會出於過分疼愛而遷就他們,如此一來,孩子便找到了“救命稻草”,經常以哭鬧、絕食等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這是導致偏食、挑食的一個方麵。另外,3~6歲的孩子將父母視為權威,在任何事情上都會觀察以及模仿父母的語言和行為,因此,日常生活中父母對飲食的態度以及不經意的言談,都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影響。
  所以,父母應以身作則,發揮好榜樣作用,要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父母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避免在孩子麵前偏食、挑食,成為孩子模仿的良好榜樣。


為什麽要我先睡呢?

  已經晚上九點半了,但是4歲的容容看起來精神還是那麽好,樂此不疲在客廳裏玩著她的一堆小玩具,特別是對於媽媽今天剛從商場買的那個布娃娃,一直拿在手裏舍不得放下。
  “容容,趕快去睡覺。”正在看電視的媽媽對在一旁的容容命令道。
  “媽媽,為什麽你還不睡呢?”容容非常不滿地問媽媽。
  為什麽媽媽可以睡那麽晚呢?
  媽媽,我可不可以不睡覺,再玩會兒呢?
  即使大人睡得晚,早上也能夠早起嗎?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逐漸發現自己和爸爸媽媽的權利有所不同,很多事情大人可以做,自己卻不能做;大人做了好像順理成章,自己做了就是不合規矩。這樣的“不公平”會讓孩子產生很多疑惑。雖然由於在家庭中父母與孩子所處的地位不同,享受的權利也不同,權利上處於強勢的父母往往支配著權利上處於弱勢的孩子。但是當孩子提出疑問時,父母要耐心地給孩子解釋說明,而在解釋說明的同時,也要檢討一下自己的行為:自己的一些行為是不是太過分?是不是給孩子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媽媽是大人,所以就可以啊。”
  這種過於簡單的回答不但沒有解答孩子心中的疑問,而且還會讓孩子產生大人有“特權”、父母對自己不公平的心理。
  “大人與小孩不同,大人的肚子裏有個時鍾,它會幫媽媽安排時間。”
  這種說法對4歲的孩子來說很難理解,這時,父母倒不如向他說明“大人的身體已經成長發育健全了,比孩子有更強的自製和約束能力”。
  “大人的身體條件和小孩子的不一樣,大人需要的睡眠時間比較少;而小孩子呢,正處於身體成長和發育階段,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身體生長的需要。其實,媽媽也不看到很晚,寶寶睡了之後媽媽一會兒也就睡了。”
  跟孩子講解大人與孩子之間身體的差異,從而讓孩子理解大人與孩子之間存在行為標準的差異。
  “寶寶明天還要到幼兒園,如果晚上不早點睡覺的話,就沒有精力聽老師講課,也沒有精力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了。”
  告訴孩子不按時睡覺的後果以及嚴重性,而且平時父母也要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
  “媽媽現在關掉電視,和寶寶一起睡,好不好?”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隻給予口頭上的回答,有時候孩子在心理上是無法接受的。這時,父母最好還是關掉電視,給孩子創造一個容易入睡的好氣氛。在孩子養成早睡的習慣以前,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早早就寢。


為什麽讓我一個人睡小房間?

  小馳已經3歲了,但是總愛粘著媽媽睡,不願意一個人睡在媽媽給他布置的那個漂亮的小房間裏。
  現在每天晚上哄小馳到他自己的小房間睡覺成了一家人最大的工程。眼看著又到了睡覺的時間,但是小馳待在媽媽的房間裏不願意回去。
  “小馳寶寶,該睡覺覺了。”媽媽溫柔地說。
  小馳看著媽媽,說:“媽媽,我今天可不可以跟你睡啊?為什麽總是讓我一個人睡小房間呢?”
  我可不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睡呀?
  為什麽爸爸是大人,睡覺還讓媽媽陪著呢?
  孩子出生後,應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孩子與父母分床而睡。分床睡有諸多好處,例如:可以很好地避免孩子被大人擠壓受傷;可保證孩子的睡眠不受父母的影響和幹擾,得到充分的睡眠,有利於孩子身體健康;也能很好的避免夫婦間的房事給孩子看到後的尷尬以及對孩子產生的不良影響;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和應變能力等等。
  起初,孩子可能會有些不習慣、不願意,但父母要耐心說服,開始時可在旁邊多陪伴一些時候,待孩子睡熟了再離開,以後逐漸養成他獨自睡覺的習慣。
  “寶寶已經長大了,該自己睡了!”
  “爸爸媽媽是不是因為我長大了就不愛我啦?要不然為什麽長大了就不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睡呢?”……過於簡單的回答不但不能解決孩子心中的疑問,而且會使孩子心中的疑問更多。
  “寶寶想不想聽《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故事呢?來,寶寶躺在床上,媽媽給你講故事好不好?”
  剛開始分床時,孩子睡覺前,可坐在小床前給孩子講講故事、說說話,消除孩子睡前的孤單,也可以親親他的額頭,使他感到父母的愛,有安全感,然後再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
  “到了寶寶這個年齡,就應該鍛煉自己的獨立能力。要想長大就要敢獨立,你想不想長大呢?”
  孩子當時多半會說想,但是過不了幾天,又會要求回到爸爸、媽媽的房間裏來。到時候可以再告訴他:“爸爸、媽媽喜歡自己單獨睡的孩子。”但不管怎麽說,父母都應該堅持,讓孩子養成單獨睡的習慣,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寶寶是不是害怕啊?其實啊,很多像你這麽大的孩子都會害怕。不要害怕,媽媽就在你的隔壁,有什麽事情你可以搖這個小鈴鐺,媽媽就會過來的!”
  如果孩子是因為恐懼而不願意分床睡,父母要允許孩子將他的恐懼流露出來,並及時給予開導,使孩子懂得恐懼是會消失的。也可以給孩子安裝一些簡單的小設備,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調查表明,家庭的休息方式與幼兒創造性發展水平有很大的關係。睡眠是休息的重要內容,孩子睡眠的多少直接影響其今後的發育、智力和學習。
  不同年齡的寶寶,需要的睡眠時間分別如下:
  新生兒,睡眠總量應該在每天14~20小時,日間、夜間睡眠量相等;而嬰兒的夜間睡眠應該為9~12小時,日間小睡,每次長度為30分鍾至2小時。
  1~2周歲的寶寶,每天應睡12小時以上。
  2~4周歲的寶寶,每天應睡12小時。
  4~7周歲的寶寶,每天應睡11小時。
  7歲以後,孩子每天最好睡10小時左右。
  小孩的各個組織器官都比較嬌嫩,生理機能發育得不完善,卻又貪玩好動,精力容易消耗,容易產生疲勞,必須幫助孩子養成午睡的習慣。
  父母在寶寶0歲開始就應該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不但如此,父母還應幫助孩子養成午睡的習慣,因為午睡可以幫助孩子機體內部的機能獲得休整,對孩子的健康和學習都有很大好處。
  要想孩子睡得好,建議父母臨睡前不要讓孩子太興奮,從寶寶出生開始就可以訓練其分床睡,因為幼兒“獨自睡”不但對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有助於其獨立性的培養和創造力的發展。寶寶臨睡前,可以對其進行睡眠前按摩,縮短入睡時間和夜間清醒時間。寶寶半夜驚醒4~6次屬於正常現象,父母不要過於驚慌,不要孩子一哭就抱起來,應該培養他驚醒後自動重新入睡的良好習慣。


爬山那麽累,為什麽要爬山呢?

  借著暑假的機會,小飛的爸爸媽媽準備帶著小飛去泰山,讓小飛在領略泰山的雄渾、粗獷、壯闊、博大之美,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再鍛煉一下身體。
  但小飛卻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問爸爸:“爬山那麽累,為什麽還要那麽辛苦地爬呢?爬上山頂以後又要下山,下山以後又回到了家裏,所以沒必要爬山呀!”
  早晨為什麽要跑步呢?
  在學校,為什麽每天都要做早操呢?
  為什麽要參加體育鍛煉?
  麵對孩子這樣頭頭是道的說辭,有的父母真不知該如何回答才好。一旦孩子問到這種問題時,父母不要沉默,可以告訴孩子為了健康需要鍛煉身體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沒有強健的身體,賽跑時也跑不贏,走路時也沒有力氣,身體強健的孩子才不會生病。
  現在,運動非常盛行,但是自己喜歡運動的孩子卻非常少,他們不知道運動就是要通過流汗來鍛煉身體,他們認為運動這麽令人疲倦,實在是望而卻步。所以父母平常就要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
  其實與其向孩子強行灌輸運動的理由,倒不如在他們實際上山、下海時,讓他們體驗到清新的空氣和美麗的景色,以及出汗以後,那種爽快的感覺和滿足感,除非親身體驗,否則是無法體會的。不過,由於是第一次讓他體驗運動的樂趣,剛開始時,不要讓他太疲倦。隻要沒有太過痛苦的體驗,那麽,他就會有想要再度嚐試的意願。
  “別的小朋友都運動,你為什麽不運動啊!你怎麽那麽懶啊!”
  對孩子大聲的訓斥以及責罵也許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那永遠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父母不要以為有些事情是理所當然的,就恥笑孩子的傻問題,那樣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
  “媽媽讓你爬山是為你好,你怎麽就不能理解呢!”
  有時孩子確實難以理解父母對他的關心和愛護,特別是父母對孩子進行的一些吃苦和挫折實戰教育,有的孩子更是難以理解父母的苦心,甚至懷疑父母讓自己受這樣那樣的苦和累是不是父母不愛自己了。孩子畢竟是孩子,如果什麽事情都能理解的話,那孩子就不叫孩子了,麵對孩子的不理解,父母應溫和地教育,切不可用粗暴的言語和表情麵對年幼的孩子。
  “運動雖然有時很累,但是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整體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你才可以做你想做的其他事情啊!”
  父母在告訴孩子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的同時,可以舉一些反麵的例子對孩子進行具體化的教育,讓孩子更深刻地理解運動的重要性。
  “寶寶,你想想你上次生病的時候,要吃藥、打針,還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樣快樂的玩耍,是不是特別難受呢?你知道你為什麽會生病嗎?就是因為你平時不鍛煉身體的原因,如果你繼續這樣懶惰下去的話,那你以後還會經常生病的。”
  父母可以用孩子切身的痛苦經驗告訴孩子鍛煉身體的重要性,這樣他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也會更加理解鍛煉身體的重要性。


為什麽媽媽戴眼鏡呢?

  媽媽們聚在一起聊天時,4歲的盈盈發現隻有媽媽戴眼鏡,而其他阿姨都不戴。盈盈好奇地問道:“媽媽,為什麽其他阿姨都不戴眼鏡,你卻戴眼鏡呢?”
  “那是由於媽媽看電視時坐得太近,在暗的地方看書,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造成的。”
  “如果我看電視時,也坐得很近,那麽,我也會戴眼鏡的嘍?”
  “是啊。”
  為什麽爸爸也戴眼鏡呢?
  為什麽爸爸用左手吃飯呢?
  孩子對周圍的許多事物都感到新鮮,喜歡去看、去發現其中的不同,父母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好奇心也是孩子最初求知欲的一種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和善於發現問題,培養孩子觀察的興趣和能力。如果父母引導的方法正確,可以使孩子的好奇心上升為求知欲,學習的興趣也就油然而生,逐漸使孩子養成多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
  “那是由於媽媽看電視時坐得太近,在暗的地方看書,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造成的。”
  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保護眼睛是正確無誤的,但是這種把自己當成負麵教材的回答方式,並不恰當。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父母要盡可能地表現自己的優點,作孩子的好榜樣。這樣告訴孩子,也許孩子就會認為:“媽媽怎麽會這樣?”從而使孩子有一種孤單感。
  “那是因為媽媽看了太多書才戴眼鏡的。”
  其實,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父母這樣告訴孩子,孩子很可能會因為害怕眼睛變得不好,就不讀書了。
  “因為媽媽過度使用眼睛才要戴眼鏡的。不過,媽媽戴上眼鏡之後,就會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寶寶不必替媽媽擔心。”
  聽到媽媽這樣回答,一方麵孩子會更加愛惜自己的眼睛,防止將來自己的眼睛像媽媽一樣;另一方麵,還可以去除孩子對媽媽的擔心。


為什麽媽媽可以留長指甲呢?

  一向在幼兒園的個人衛生檢查中得小紅花的雙雙,今天卻沒有得到小紅花。媽媽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因為雙雙忘了剪指甲。
  回到家裏,媽媽看著沮喪的雙雙,一邊安慰她,一邊幫忙剪指甲。雙雙看著媽媽特別漂亮修長的手指甲,更加委屈,問道:“媽媽,為什麽你留那麽長的指甲都沒有人批評你,我的指甲才長這麽一點,老師就不給我小紅花呢?”
  為什麽爸爸可以躺著看電視,我卻不能呢?
  為什麽媽媽可以這樣我卻不可以呢?
  為什麽爸爸可以躺著看書?
  為什麽我不能像爸爸那樣呢?
  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前期,他們的生活環境主要在家裏,父母是他們接觸最多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
  模仿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當孩子模仿父母擦桌子、掃地時,他同樣也可以模仿父母其他的行為方式。但是由於孩子的能力有限,他們模仿的時候沒有任何選擇性,所以父母的一些不文明語言和壞習慣,甚至不良行為都有可能被孩子效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榜樣作用,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形象,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生活、行為習慣和良好個性的孩子。
  “小孩子怎麽什麽都想跟大人比呢!”
  “爸爸媽媽是大人,就可以!”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孩子效仿的第一榜樣,是最直接的生活習慣的播種者。因此,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同時,要身體力行,通過自己的言行來對孩子起到示範教育作用。父母切不可擁有“大人就有特權”的錯誤思想,並將此信息傳達給沒有判斷正確和錯誤能力的孩子。
  “將來你長大了,就可以像爸爸媽媽這樣了!”
  作為父母不應該把“大人就可以犯錯誤”這種錯誤的觀念灌輸給年幼無知的孩子。良好的文明舉止與生活習慣,應該是與自己一生相伴的。
  “小寶貝,媽媽小的時候也像你一樣,也不能留長指甲啊。”
  “孩子,爸爸小的時候也像你一樣,不能躺著看電視的。”
  父母以自身做比喻,告訴孩子大人小的時候也和他們現在一樣,孩子心理就會有一些平衡。然後再逐步告訴孩子大人和孩子的生活和行為標準是不一樣的,使孩子慢慢認同差別的存在。但是對於一些不好的習慣,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及時改正,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指甲太長,細菌就容易躲在裏麵,寶寶就會生病。還有你經常和幼兒園裏的小朋友玩,留長指甲也容易傷到別人啊。”
  家長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飯前便後勤洗手等,當孩子習慣了這些並且不用家長督促的時候,孩子的講究衛生也就慢慢形成了習慣。家長還要告訴孩子不僅要講究個人衛生,也要講究身邊的環境衛生,更重要的是保持衛生。
  “寶寶真棒,今天給媽媽上了一課,留長指甲是不對的,媽媽決定和寶寶一起把指甲剪了。”
  對於孩子給父母指出的錯誤,父母不要為了維護自己的麵子和所謂的尊嚴而拒絕承認,這樣反而會取得相反的效果。勇於接受孩子的指正,及時改正,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躺著看書是一個不好的習慣,所以爸爸也一直在改,但是有的壞毛病一旦形成了習慣就很難再改了。我們之所以嚴格要求你,也是希望你能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啊!”
  勇於向孩子承認錯誤,多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準確地告訴孩子父母的哪些行為是不好、不應效仿的!
  父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榜樣,而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從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孩子起潛移默化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七八歲左右,模仿能力很強,孩子身上的很多習慣和行為都是直接從父母那裏模仿來的,這是由於他們年齡尚小,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那些往往是孩子劃分對與錯的標準。如果父母言行規範,嚴於律己,以良好的行為榜樣影響孩子,則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反之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對於一些父母要求孩子去做的事情,父母必須以身作則,首先做到,千萬不要錯誤地認為“家長有特權”,就為所欲為,以至於孩子不理解、不服氣。另外,麵對孩子的質疑,父母應采取尊重、鼓勵的態度,對於自己的過錯,要勇於承認,並用實際行動改正,給孩子起到表率作用。
  第四輯家庭
  今天蘭蘭家來了一個重要的客人,爸爸媽媽忙前忙後地照應著。客人一進門,爸爸忙抱起蘭蘭對客人說道:“三叔,這就是您的孫女蘭蘭。”說完急忙對女兒說:“蘭蘭,這是三爺,快叫三爺呀!”蘭蘭滿臉困惑地看著眼前陌生的老人,輕聲地問媽媽:“媽媽,他是三爺,爺爺是第幾呀?”


為什麽媽媽不給我生個妹妹?

  隔壁的劉阿姨家新添了一個小寶寶。
  一天,媽媽帶著4歲的貝貝到劉阿姨家玩,貝貝看到躺在小床上安睡的小寶寶,忍不住地好奇,總是想伸手摸摸小寶寶。
  媽媽告訴貝貝說:“貝貝,小寶寶睡著了,不要摸她哦,不然你會把她吵醒的!”
  “媽媽,小寶寶好可愛啊,你也給我生個小妹妹吧!有時候一個人沒意思,有小妹妹陪我多好啊!”貝貝說道。
  為什麽我們家沒有小娃娃呢?
  媽媽能不能生個小熊貓陪我玩?
  一些獨生子女有時非常渴望弟弟、妹妹的出生,特別是自己一個人感到寂寞的時候,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來。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缺少同齡夥伴,就會失去很多樂趣,也失去很多在遊戲和交往中學習社交、增長知識以及提高能力的機會。家長要認識到孩子在這些方麵的不足,多多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小夥伴,支持孩子的正常人際交往,讓孩子真正健康、快樂地成長。
  “再生個妹妹,以後家裏的玩具和好吃的就要分一半給妹妹,你的就少了啊!”
  也許在得到父母這樣的回答後,孩子可能不會再提這種要求了,但是這樣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孩子的自私心理,會加強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
  “媽媽已經過了生孩子的年齡了,不可能再生下小寶寶了。”
  這種不積極的態度是不可取的。父母對於孩子的願望,要給予某種程度的認同,深入體會孩子的心思和發問的情景,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可以說:“如果我們能夠再生一個小孩,那該有多好呀!”適當地肯定孩子的願望,讓孩子不會太過悲觀或失望。
  “媽媽有一個你就夠麻煩的啦,哪還有時間照顧小妹妹啊!”
  養育孩子固然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但是作為父母不應經常把這些掛在嘴邊。聽到這樣的回答,孩子會怎麽想呢:“我是爸爸媽媽的累贅?我是拖油瓶?”……孩子的幼小心靈怎能承受如此的重創呢?
  “不是有爺爺奶奶每天陪你玩嗎?”
  同伴交往的樂趣是爺爺奶奶等長輩所給予不了的。孩子需要能與同齡人一起玩,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長快樂,但是爺爺奶奶等長輩往往無法與孩子進行這方麵的交流。
  “我還給你生個機器貓呢,傻瓜!”
  千萬不要輕易嚐試嘲笑孩子!這種取笑式的回答隻能讓孩子不知所措,或許他真的會認為自己很傻,以後可能就不敢隨便問家長問題。
  “媽媽有了你已經很滿足,很幸福了!而且爸爸媽媽也沒有那麽多精力同時照顧你和妹妹啊!”
  讓孩子知道媽媽之所以沒有再生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是因為媽媽太愛自己了,媽媽要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給孩子一種受重視的感覺。
  “等你上了幼兒園,就會認識許多的小朋友,你們可以一起玩耍、做遊戲,那是一件多麽快樂的事情啊!而且平時你也可以找張阿姨家的小峰玩啊!”
  有時孩子發問隻是一時的好奇,父母可以適當轉移孩子的問題。對於太忙不能經常陪孩子的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多發展自己的小夥伴。父母也可以多幫助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與相鄰的或者比較熟悉的家庭裏的孩子建立聯係,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正常交往,也保護了孩子的安全。
  “孩子,媽媽問你一個問題,小兔子能生大灰狼嗎?對呀,兔子隻能生兔寶寶,那麽媽媽怎麽能生大熊貓呢?媽媽當然隻能生小弟弟或小妹妹啦!不過,現在地球上的人太多,如果大家都不節製生育,地球就養不活咱們了!所以,媽媽響應國家的號召,隻生你這一個孩子。”
  通過打比方,告訴孩子簡單的生育常識,告訴孩子媽媽不是萬能的“生育機器”。同時媽媽可以帶小寶寶擠公共汽車,讓孩子體驗擁擠的滋味,並告訴他,如果大家都生很多孩子的話,我們的地球就會和公共汽車一樣擁擠,地球上全都是人,到時候,就沒有可愛的小兔子、小鳥居住的地方了。孩子了解到這些,就會減輕自己孤單的感覺。


為什麽姐姐先出生呢?

  單單和雙雙是一對雙胞胎,今年都3歲了。兩人尚不懂事,所以會經常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爭吵、打鬧。
  一天,正在客廳和姐姐一起玩耍的單單突然跑到媽媽的麵前說:“媽媽,為什麽姐姐先出生呢?”
  為什麽我是弟弟呢?
  媽媽,為什麽不先把我生出來呢?
  父母在回答孩子的問題之前,先弄明白孩子發問的背景以及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隻有這樣父母才有可能給孩子一個滿意的答複,從而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
  根據當時情景判斷,小女孩真正的意思是:“如果我早點兒出生,做姐姐的話,就不會輸了。”其實,她的目的並不在於成為姐姐,隻是希望比姐姐還強。因此,父母在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要充分了解孩子當時提問的心理,必須考慮到她的情緒,然後再作回答。
  “你們誰先出生,媽媽也是無法控製的啊!”
  孩子對於媽媽這種非常無助的回答會感到非常失望,她會為自己心中萬能的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心思感到疑惑和失落。如果屢次遭遇這樣的情況,極有可能影響孩子發問的積極性,導致孩子發問的欲望降低。
  “那是因為在媽媽的肚子裏時,你們兩個猜拳,結果姐姐勝了。”
  孩子和兄弟姊妹爭吵以後非常不開心時就會尋求母親的愛,從中得到慰藉。父母的這種回答方式,是無法撫慰孩子當時的心情的。
  “如果你多運動,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就能夠變得更加強壯。這樣,你就不會輸給姐姐了。”
  母親這種針對事情發生的情景而作出的回答非常合理,孩子從母親那裏得到了一些心靈的安慰,也會比較滿意。
  “這個問題媽媽也不清楚,等媽媽查查書,再告訴你好嗎?”
  “這個問題媽媽也不知道,我們一起查書看看好嗎?”
  對於稍大一些想要明白其中道理的孩子,父母可以在問清孩子真正發問的原因之後,給予相應的問答。如果父母也不知道的話,可以如實告訴孩子,自己查資料後或與孩子一起查資料學習後,再告訴孩子一個科學的答案,不要不懂裝懂,期望蒙騙孩子過關。


為什麽我沒有舅舅?

  春節過後,幼兒園開學了。經過一個寒假,來到學校後的小朋友們都異常興奮,紛紛向小夥伴們展示自己的新禮物,說著自己的新趣事。
  歡歡聽著大家說“這個遙控飛機是舅舅送我的”、“這件漂亮的衣服是姑姑給我買的”、“我家還有一個特別大的毛毛熊,是大表嬸送我的”……他一方麵是非常地羨慕,一方麵卻是非常地困惑。
  歡歡回到家後問媽媽:“媽媽,為什麽其他小朋友都有舅舅、姑姑什麽的,為什麽我沒有呢?”
  為什麽我沒有姑姑呢?
  我的舅舅是誰呢?
  隨著我國獨生子女家庭的不斷增多,一些血緣親屬的名稱對孩子們來說也變得越來越陌生,一些甚至在逐漸消失。因此,孩子們常常會對那些看似平常的稱謂感到非常好奇和困惑,過去不成問題的問題,如今卻成了令孩子好奇的問題!雖然對孩子來說,那些稱謂可能會逐漸遠去,但家長同樣有責任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孩子,孩子隻有了解了這些稱謂的真正含義,才能從心底去尊重他們。
  “你問這些幹什麽啊,反正你又沒有,問了也沒用!”
  雖然孩子現在沒有了這些所謂的親戚,但是對這些知識的了解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理解這些稱謂的含義是尊重具有這些稱謂的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那些都是對一些親戚的稱呼而已。”
  父母不要錯誤地認為對孩子沒有用就搪塞孩子的問題,這樣會打擊孩子發問的積極性,而且如此簡單的連自己都不滿意的回答,孩子怎麽會滿意呢?
  “小寶貝,讓媽媽講給你聽啊,舅舅就是媽媽的哥哥或者弟弟,姨就是媽媽的姐姐或者妹妹,因為你姥姥、姥爺隻有媽媽這一個孩子,所以你沒有舅舅和姨。”
  用真人實例或者用動畫片中孩子比較熟悉的某個人物給孩子進行講解,能很好地幫助孩子理解和記憶。在講解的過程中,也可順便提及有傑出成就的家庭成員,加深孩子家庭印象的同時,增強他們對家庭以及家庭成員的自豪感。


為什麽別的小朋友有爸爸我卻沒有?

  英子剛生下來沒多久,爸爸就留學到了國外,後來與媽媽提出了離婚,再也沒有回來。
  一向很乖巧、聽話的英子,今天卻在幼兒園的美術課上突然大哭了起來。任老師怎麽哄,都無濟於事,最後隻有請英子的媽媽把英子帶回了家。
  一路上媽媽一邊安慰一邊試探著問:“我們家英子一向不是最聽話的好寶寶嗎?今天是怎麽了呢?能告訴媽媽嗎?”
  “今天老師讓我們畫爸爸媽媽的樣子,可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爸爸,所以……”英子哭著說,同時又問了那個她已經問了很多遍的問題:“媽媽,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為什麽我沒有爸爸呢?”
  為什麽別的小朋友都有媽媽,而我卻沒有呢?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母愛、父愛是兩種不同而又互補的愛,一般來說母愛比較溫柔、多情、細膩,父愛比較剛毅、果斷、豁達,這兩種愛相輔相成才會造就孩子的健全人格。許多愛是可以替代的,隻有父母的愛不能替代。夫妻間因感情破裂而導致婚姻“死亡”,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維持沒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是父母不可以因為婚姻的終結就把雙方應該承擔的撫養、關心、教育孩子的義務丟在一邊。
  “每個孩子都有爸爸,隻是你爸爸不要你了!”
  父母的這種回答,給孩子一種被遺棄的感覺,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
  “媽媽不是把你照顧得很好嗎?還要什麽爸爸啊?”“媽媽怕爸爸對你不好,所以不敢給你找爸爸啊!”
  孩子需要的是完整的愛,更需要的是你對生活的信心和信念,隻有父母的樂觀,才有孩子的幸福與安全感,不管是什麽樣的家庭和父母,都要認識到這一點。
  “爸爸現在因為忙,沒有時間像別的小朋友的爸爸那樣照顧你、和你生活在一起,但是寶寶要相信爸爸是愛你的,過段時間爸爸不忙了,就會回來看你了!”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避免孩子的心靈受到嚴重的創傷,父母可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善意的謊言。待孩子對社會和家庭有了一些認知,父母再告訴孩子事實的真相,也不失為一種比較好的處理方法。
  “媽媽現在還沒有找到更好的、特別關心你、疼愛你的人!”
  對於孩子對完整家庭渴求的願望,父母應該認真對待,耐心引導,讓他們理解自己,關心自己。


我能不要新爸爸嗎?

  小維的爸爸媽媽離婚了,法院把他判給了媽媽。
  過了一段時間,媽媽認識了一個姓梁的叔叔。雖然梁叔叔經常給小維買玩具,而且還時不時地帶著他和媽媽出去玩,但是小維並不喜歡他,因為梁叔叔的出現,小維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明顯的少了。
  一天,媽媽非常高興地回到家裏,對小維說:“小維,媽媽給你找個新爸爸,好嗎?”
  小維聽到之後很傷心,問媽媽:“為什麽要給我找新爸爸啊?我能不要新爸爸嗎?”
  為什麽要找新爸爸?
  爸爸能不能不和王阿姨出去玩?
  再婚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父母的離異或喪父、喪母已經使可憐的孩子經曆了一次重大磨難,而父母的再婚又使他們再一次麵臨複雜的生活環境。長此以往,孩子的身體和心靈很難得到正常的發展。
  所以,再婚家庭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為孩子創造寬鬆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盡可能在精神上滿足他們,引導孩子減輕心理上的負擔。既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又給他們完整的父愛和母愛,這樣孩子才能快樂、健康地成長。
  “你怎麽這麽自私,不想想媽媽一個人帶著你生活有多難!”
  離婚後找到新的愛情、組建新的家庭,意味著單親父母重新找到幸福,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是麵對來自子女的阻力,父母首先要冷靜,試著進行開導和說服,且不可一時性急就對孩子大發雷霆,父母要站在孩子角度,多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
  “寶寶不想要新爸爸,那咱們不找了。”
  離異後的父母帶著“贖罪”和“補償”心理對孩子有求必應,要麽培養出一個自私驕橫、不會體諒別人的冷血孩子,要麽給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感情“負債”。這樣都容易加深孩子對自己“與眾不同”之處的關注,極大地妨礙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補償式的愛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兒童的情緒異常。
  “都怪爸爸不管咱們,要不然媽媽也不會給你找新爸爸啊!”
  離異父母對於新生活的選擇和追求,是需要與孩子溝通以得到他們的理解,千萬不要讓孩子產生誤解,進而出現偏激的心理和行為。
  “給你找個新爸爸,媽媽對你的愛不但不會減少,而且你還會多一個人關心和疼愛,你說這樣不是很好嗎?”
  對孩子多一些寬容和疼愛,多跟孩子進行溝通。一些孩子拒絕父母再婚隻是因為害怕爸爸或者媽媽再婚後對自己的關心會減少,害怕父母因此而不再愛自己,對此內心充滿恐慌。父母應明確地告訴孩子,即使再結婚,父母對他的愛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多得到一個人的關愛,使他感覺自己的生活不是悲苦淒涼而是健康美好的,他就會逐漸接受新家庭和新生活。
  “媽媽和叔叔彼此相愛才會走到一起,咱們共同組建一個新家庭,這樣你就像其他同學和朋友一樣有一個完整的家了。”
  完整的家庭孕育著力量和堅強、智慧和才能,是一所無法替代的好學校。而殘缺的家庭,則極易產生壓抑、枯燥、沉悶的氛圍,這種大人有意無意營造的氣氛,摧殘大人,更傷害孩子。
  “媽媽有了新的幸福生活,大家都很快樂,就可以更好地關心你呀!”
  好的父母,即使在離異後開始新的生活,也會盡量消除孩子的憂慮和擔心,讓他們體會到父母一如既往的關愛。


我為什麽不跟媽媽姓呀?

  華華快上幼兒園了,到幼兒園之前媽媽告訴華華:“寶貝,你在家裏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叫你華華、小華或者寶寶、寶貝,但是在幼兒園裏呢,老師就不這麽叫你了,知道嗎?”
  “那老師會叫我什麽呢?”華華好奇地問。
  “老師會叫你張華,也就是在你名字的前麵加了一個爸爸的姓。”媽媽耐心地說。
  “媽媽姓趙,那我為什麽不跟媽媽的姓,叫趙華呢?”
  我為什麽姓“李”啊?
  媽媽,你跟爸爸一個姓嗎?
  這一問題其實也很常見,孩子在入學或者對姓氏初有認知的時候,就會對父母發問,這時候,父母應該一方麵解釋姓氏的流傳是一種傳統,還要讓孩子不至於產生“男尊女卑”的想法。
  “這是中國的傳統,大家都是這樣!我們不能搞特殊哦!”
  對於我國的傳統文化,我們要采取批判地繼承方式。家長的這種回答方式隻會誤導孩子,讓孩子以為所有的老傳統都是對的,都是應該遵守的,這樣會導致孩子遵循老傳統的盲目性。
  “要是我們這樣做,大家會不習慣的!”
  一些至今保持的傳統,對於社會和家庭穩定、人際交往都有積極的意義,媽媽應該讓孩子去體會這一點,而不是讓他們覺得傳統隻不過是束縛大家的枷鎖。
  “你要是願意,也可以跟媽媽的姓啊!跟爸爸的姓屬於中國的一個老傳統,它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需要了,所以我們不遵守也是可以的。”
  讓孩子了解到隨著文明進步,人們對傳統在繼承中不斷進行改造。姓氏在過去承載著很多如“傳宗接代”的內容,是男性特權的一種體現。現在僅是一個符號,孩子的姓氏可由家長經公平商討後決定,孩子成年後,也有權選擇自己的姓氏。
  “有一些風俗和傳統是落後的,咱們不用遵守;有些是可以幫助我們大家文明和進步的,是社會需要的,我們要保持!”
  讓孩子對傳統和民族文化有一個初步認識,並且積極繼承好的傳統。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成長為一個受到民族文化充分熏陶的、健康上進的文明人。
  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員在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和氛圍的同時,還要從小教育孩子認清家庭結構、家庭成員以及各家庭成員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使之明白家庭中的任何成員都是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樣不但有利於加強孩子對家的概念,而且有利於孩子從小認清自我,養成關愛家庭成員、尊敬老人以及愛護年幼兄妹的習慣和良好品質。
  與此同時,父母還應盡量減少家庭結構以及家庭成員變化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的不良影響。多給予孩子關心和疼愛,及時觀察孩子的心理和行為,與孩子保持溝通和交流,對孩子的錯誤想法和行為及時給予指正和教導,使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幫媽媽洗碗是不是也該給我錢呢?

  麥麥的爸爸是一個公司的銷售經理,媽媽則是一家醫院的主治大夫,兩個人都很忙。於是家裏雇了個小時工,每天工作兩個小時,主要是接麥麥回家,並幫助打掃家裏的衛生,做晚飯。
  每天臨走時,媽媽會把當天的報酬交給小時工。麥麥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有一天,小時工有事沒有來,媽媽隻好自己動手整理房間、做飯,忙不過來,就讓麥麥幫忙,麥麥痛快地答應了。
  等到房間收拾幹淨了,香噴噴的飯也做好了,麥麥昂起小臉問媽媽:“媽媽,我也幫你打掃屋子、幫你做飯了,是不是也該給我錢啊?”
  弄得媽媽一時哭笑不得。
  我幫媽媽洗衣服,媽媽是不是也該給我工錢呢?
  我幫爸爸幹活了爸爸是不是應該給我錢啊?
  常常能看到中國的家庭在這一教育思維上出現的誤區:父母在孩子聽話、表現好或者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後,父母感到很興奮,甚至覺得用單純的語言鼓勵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真實需要了——於是,備感興奮的父母常常為孩子買一些東西或是答應孩子的某些要求,有時甚至是給孩子一些金錢上的獎勵——這些行為都是危險的。在國外,為家庭而努力也是父母對孩子性格與能力培養的一部分。他們的父母認為這些理所當然,並沒有因為孩子的一兩次好的表現而表示出過分的驚喜。
  教育理念的差異造就了不同性格與不同能力的孩子。從大部分的中國家庭來看,中國父母在這一方麵做得並不盡如人意。因此,中國的父母應努力“放開”一些,要從小培養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家庭、社會中的成員之一,培養其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感。
  “哎呀,當然要給錢了。來,多給你一點!”
  媽媽這種想法初衷可能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經濟觀念,然而這樣的後果卻是無形中加深了孩子的錯誤認識,助長了孩子的拜金主義,孩子會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等價交換”的概念,無利不伸手,自私狹隘,甚至惟利是圖。
  在這個時候要給孩子解釋清楚做家務與為了薪水的勞動之間的差別。前者是集體內部的自覺行為,或說義務;後者才是一種市場經濟中的行為,是交換性的。這樣容易培養孩子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的勞動態度,讓他在享受之外,懂得參與,懂得付出。
  “我是你媽媽,你幫媽媽幹活還要什麽錢啊!。”
  “平時媽媽幹活時,誰給我錢啦!你這樣簡直是不像話!”
  孩子此刻還沒有樹立起家庭成員有義務分擔勞動的觀念。媽媽的這種回答,隻會讓孩子感到媽媽的態度粗暴,是媽媽運用家長的特權“欺負”自己。他們會因此對勞動失去興趣!
  “是啊!你幫媽媽收拾房間,媽媽很高興。來,乖寶寶,抱一下!”
  鼓勵孩子為家庭分擔家務,是家長培養孩子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明智之舉。但是這種教育忌諱陷入“等價交換”。義務勞動與勞動報酬是兩個不同性質的概念,兩者從根本上不同。要淡化孩子的金錢意識,應從情感角度去引導,對孩子進行一些精神上的鼓勵。
  “麥麥,你想一想,媽媽幫你洗衣服、爸爸帶你出去玩,給你要錢了嗎?我們是親人,跟阿姨(小時工)不一樣,她也要掙錢回家給她的寶寶買玩具呢!”
  通過反問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家長、孩子都是家庭成員,都對家庭有責任和義務,分擔勞動是承擔家庭責任和義務的一種方式,也是互相表達愛意的方式。


爸爸為什麽這麽棒?

  一天,家裏的冰箱突然發生故障,昆昆的爸爸臨時找不到修理工人,隻好自己動手。費了好長一段時間,左拆右拚,前看後看,才發現毛病所在。冰箱修好、大功告成之後,爸爸內心充滿了成就感。
  蹲在旁邊一直看爸爸修理冰箱的昆昆,看到爸爸喜形於色也分享了一些快樂,然後若有所思地問道“爸爸,你怎麽那麽厲害,連冰箱都會修呢?”
  爸爸怎麽會修洗衣機呢?
  爸爸為什麽連電視都會修呢?
  年幼的孩子對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充滿了崇拜,尤其當孩子看到父母解決一個他解決不了、甚至別人也解決不了的難題時,更是感到父母的神奇和偉大。
  父母要借機向孩子進行適當正確的教育,不要打破孩子心中的對父母的美好感情。
  “爸爸沒有找到修理工,沒有辦法,隻有自己修了!”
  “你以為我想做這些啊,這還不是被逼的!”
  此時孩子的內心對無所不能的父親充滿了崇拜,父母應借助這個機會好好對孩子進行教育,而不是使孩子感到沮喪和失落。
  “爸爸很聰明、很厲害,所有電器都會修理。”
  孩子聽了,會覺得父母很了不起,產生對父母的崇敬之情,同時也會使子女對父母產生更多的安全感。
  “爸爸運用科學知識,用頭腦想,想通了原理,就會修理了。”
  父母的這種回答方式,會在孩子心中留下“善用人類智慧,天下即無難事”的感受,下一次孩子再遇到困難時,就可能會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開發自己的能力。


媽媽是大人,也有不知道的事嗎?

  4歲的朵朵正在和媽媽一起看《買火柴的小女孩》,故事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朵朵仍感覺意猶未盡,問道:“那個買火柴的小女孩多可憐啊,她真的被奶奶接走了嗎?”
  “是啊!”媽媽說。
  “她會跟奶奶一起到天堂嗎?”朵朵繼續問道。
  “應該會吧。”
  “那她以後還會怎麽樣呢?”朵朵窮追不舍。
  “這個媽媽也不知道啊!”
  朵朵有一些困惑,奇怪地問:“媽媽是大人,也不知道嗎?”
  媽媽怎麽會不知道呢?
  爸爸什麽事情都能解決,為什麽不知道這件事情呢?
  根據心理學家描述的各個年齡段孩子心理的特征,孩子10歲之前屬於對父母的絕對崇拜期。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是無所不能的:他們心中的疑問,父母能夠一一作答;弄壞的物品,爸爸能夠奇跡般地修複;吃飯、尤其是家裏來客人的時候,媽媽總能夠端出美味的佳肴。所以一旦父母的回答沒有使孩子感到滿意,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懷疑,內心也會比較失落。對於孩子的提問,父母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務必弄清楚孩子發問的真正意思,最好能夠馬上回答,且要顧及孩子的夢想與興趣。
  “媽媽也不是萬能的啊!”
  “即使是大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啊!”
  父母當然也會有不知道的事情,不過,如果不加修飾地直接這麽說,孩子會有一些不滿,甚至對父母的信任感也會隨之動搖。如果無法回答時,可以這麽說:“到底會怎麽樣呢?媽媽也不知道。我們一起再看看或者查查書,好嗎?”或是進行一下推理,這也是一個辦法。
  “媽媽現在突然一下子想不起來了,改天我想起來了再告訴你!”
  這樣的回答或許暫時可以保住父母的尊嚴,但是或許從下次起,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就會直線下降,或許有一天,孩子會對你的回答嗤之以鼻:“別騙我啦?我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而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知道母親也會有不知道的事情,因此讓孩子看到,並沒有關係。
  “寶貝,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其他大人和媽媽也一樣。所以,不但是你們孩子,還包括爸爸媽媽以及其他的人都應該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這樣才不會落後啊!”
  對於一時不能回答的問題,父母要如實地告訴孩子,給孩子講道理,使之明白知識的海洋是浩瀚無窮的,無論任何人都有不懂的知識。同時,還可以借機鼓勵孩子努力刻苦學習科學知識,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
  “這個媽媽也不知道,咱們一起去買本書看看,好不好?”
  前麵的章節已經有所講述:如實告訴孩子自己不會的真相,並不會破壞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對於父母也不知道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探討,這樣不但能使孩子學到科學的知識,也能使孩子在親子共同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爸爸是大人為什麽還會生病呢?

  身體一向強壯、很少生病的爸爸病倒了。
  看著躺在床上有氣無力、無精打采的爸爸,3歲的晶晶有一些沮喪,又充滿了好奇,於是問媽媽:“媽媽,為什麽爸爸還會生病呢?”
  爸爸怎麽也修不好?
  爸爸怎麽也搬不動啊?
  媽媽怎麽也不懂啊?
  對於處於絕對崇拜期的孩子來說,如果有一天,他發現身體一向強壯的爸爸媽媽突然像自己一樣病倒了,他會感到非常不可思議。甚至剛開始注意到爸爸媽媽上廁所的時候,他們也會有相同的疑問:爸爸媽媽也像我一樣尿尿嗎?甚至還有其他令父母更為啼笑皆非的疑問。其實,孩子這些“大驚小怪”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和過程。所以對於成長中的孩子的每一個問題,父母都應該認真地回答,切不可草草地應對。
  “爸爸生病有什麽奇怪的啊!”
  對父母來說理所當然的事情,孩子有時並不知道,所以對於孩子的疑問父母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正確的回答,不應擺著一副“你怎麽什麽都奇怪”的樣子來麵對孩子。
  “都是你不乖,經常惹爸爸生氣,看爸爸都被你氣病了!”
  也許這隻是父母隨便說說的一句話,或許父母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變得更聽話、更乖。但是這種不但解決不了孩子心中疑問,還將責任推到年幼的孩子身上的回答方式,卻可能給尚不諳事的孩子造成心理負擔和愧疚感。
  “孩子,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是會生病的。隻是爸爸媽媽平時經常鍛煉身體,很少生病而已。所以要想保持健康、不生病,經常進行運動和鍛煉很重要哦!”
  父母正確地給孩子講道理的同時,強調加強身體鍛煉的重要性,使孩子從小樹立良好的健康觀念,形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為什麽爸爸從來都不做家務?

  周六一大早,媽媽就起了床,又是打掃衛生,又是洗衣服,最後做好早餐叫6歲的小潔和爸爸起床吃飯。
  飯桌上,小潔看著累得氣喘籲籲的媽媽,覺得非常不公平,媽媽太辛苦了!每天放學回家看到的都是媽媽忙碌的身影,而爸爸雖然在事業上是個大英雄,可是一回到家裏就變成了一隻大懶蟲,從來不洗衣做飯,哪怕是最簡單的打掃衛生,爸爸也從來不做。
  看著媽媽不停地捶著腰,小潔終於忍不住問:“為什麽爸爸這麽懶?爸爸為什麽從來不洗衣服也不做飯呢?”
  爸爸為什麽從來不洗衣做飯?
  為什麽爸爸不做家務?
  受中國傳統思想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即使在現在的家庭中,“大男子主義”現象也並不少見。母親整天忙碌像個保姆,而父親回到家後不是一邊吸煙一邊看電視,就是一邊喝茶一邊看報紙,像個“大老爺”。其實在生活中,父親也應積極地參與家務和育兒,這不僅可以讓母親得到一定的休息,也能夠使孩子品嚐到與父親一起玩耍的樂趣。而且,父親勞動的身影,也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做家務的習慣會在孩子心中逐漸培養起來。在父母共同的關心和影響下,孩子的身心才能健康地成長。
  “爸爸就是那麽懶,媽媽嫁給他算是倒黴了!”
  “唉,沒辦法,媽媽就是這受苦的命啊。”
  作為父母,要避免將孩子作為發泄牢騷和埋怨的對象,因為父母向孩子抱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增加孩子對另一方的反感以及孩子的心理壓力。
  “寶寶,爸爸不洗衣、做飯並不能代表爸爸懶。爸爸為了咱們這個家,不辭勞苦地在外麵努力工作,已經很累;媽媽的工作比較輕鬆,所以多承擔一些家務活也是應該的!再說啦,家裏扛米、修電器等一些重活不都是爸爸幹的嗎!”
  “在咱們家中,媽媽和爸爸的分工是不同的,媽媽主要管家務和照顧你,而爸爸呢,主要是管掙錢養家。雖然爸爸媽媽的分工不同,但我們都在很辛苦努力地為咱們家付出,這樣我們的家才能溫暖、幸福啊!”
  告訴孩子為了給共有的家庭創造更好的條件,爸爸媽媽都在為這個家不停地努力付出,隻是二者的方式和主要負責的內容不一樣而已。同時,父母也要教育孩子看問題要把握全局,不可因一件事就否定一個人的全部。


為什麽每天都要洗衣服清掃浴室?

  4歲的小靈看著忙來忙去無法陪自己玩的媽媽問道:“媽媽,你為什麽每天都要洗衣服、清掃房間呢?”
  “等一會兒再說。”忙碌的媽媽沒好氣地說。
  可是,小靈卻不甘心,還是不停地發問。
  為什麽要經常掃地、拖地板呢?
  每個孩子都喜歡媽媽陪自己玩,然而看著一大早就忙著做家務無法陪自己玩的媽媽,孩子會覺得非常無聊,接二連三的問題也就由此產生了:“為什麽要掃地呢?”“為什麽要擦桌子?”“為什麽要洗衣?服?”……?而此時,父母應觀察孩子的表情以及體諒孩子想要父母陪自己玩的心情以及願望,給予某種程度的接納和肯定。
  “我不洗衣服,你哪有幹淨的衣服穿啊!”
  更多的錯誤不是解答內容的錯誤,而是解答方式的錯誤。與孩子說話時,如果語氣舒緩一些,內容稍加延伸,便成為一種較好的回答。
  “你以為媽媽想啊,媽媽還不是沒辦法。你那麽調皮,每天都把衣服弄得髒髒的,媽媽不洗衣服怎麽辦?”
  麵對孩子的問題,父母以抱怨的方式回答是非常不好的,這樣不但不會消除孩子心中的疑問,反而會增加孩子的負罪感。
  “媽媽是女人,女人就應該洗衣服、做飯、收拾房間啊。”
  媽媽可能對自己的性別比較悲觀,才產生這種錯誤的觀點,而父母如果將一些錯誤的、悲觀的觀點灌輸到孩子心裏,即使是無意的,也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你不覺得穿幹淨的衣服比較舒服嗎?所以要經常換洗衣服,洗好、晾幹放起來,等你身上的衣服髒了就有幹淨的衣服換了。”
  這種回答方式是非常好的。不過,父母在耐心回答孩子問題的同時還應多考慮孩子發問的情景和心情。
  “等媽媽洗好衣服,就陪你玩,好嗎?”
  “你先玩這個玩具,等媽媽洗好了衣服,馬上就陪你玩。”
  其實,孩子是希望媽媽陪自己玩才產生發問,考慮到孩子心情的媽媽不能隻告訴孩子洗衣服的理由,否則雙方的意識就沒有交點了。
  “媽媽很想陪你玩。不過,如果不在早上洗好衣服,會曬不到太陽,那麽衣服就不會幹,所以你再忍耐一下吧!”
  接著,再追加說明穿髒衣服會很容易生病,向孩子說明洗衣服的理由,這麽一來,孩子就能夠理解和接受了。


爺爺答應我去動物園,為什麽還不去?

  濤濤最喜歡猴子了。
  在他生日那天,爺爺不但送給濤濤一個電動汽車,而且還答應濤濤過幾天帶他到動物園看猴子。
  濤濤一想到要到動物園看猴子就非常興奮,但是眼看著都過了一個月了,但是爺爺卻還沒有任何動靜,這下可急壞了濤濤。
  又是周末的一天,濤濤實在無法再忍,跑去問爸爸:“爺爺答應帶我看猴子,怎麽還不去呢?”
  爸爸答應我的事情,為什麽還不做呢?
  媽媽說開學後給我買新書包,為什麽到現在還不買呢?
  當今社會是一個誠信的社會。失去誠信,就會失去別人的尊重,也很難在社會上有很大的成就和發展。家長從小就要教育孩子誠實守信用,並且要以身作則。對於孩子的需求,家長不能隨意承諾,承諾之前一定要看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但是一旦向孩子作出承諾,就應該盡全力兌現自己的承諾,要在孩子心中發揮好家長的模範作用。
  “可能是爺爺年紀大了,記性不好,忘了吧。”
  已經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兌現,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這是每個人必須堅持的原則。而且父母也應該以身作則,經常教育孩子守信,使之成為孩子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媽媽答應過你嗎?我怎麽不知道?”
  媽媽的這種行為是對孩子的一種極大的傷害!家長不但不兌現自己的承諾,還企圖以謊言加以掩飾,對孩子以後誠信的樹立起到了嚴重的負麵影響。
  “放心吧,既然爺爺已經答應你了,那就肯定會做到的!原來爺爺答應你的事情不也都辦到了嗎?隻是寶寶再耐心地等一等,可能爺爺近期有他特殊的事情呢。”
  “既然媽媽已經答應給你買書包了,就一定會做到,隻是你看,這幾天媽媽比較忙,等過了這段時間,媽媽不是特別忙了,咱們再一起去買,好嗎?”
  正麵向孩子表明,家長承諾給孩子的事情就一定會辦到,從而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第一個場所,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的許多行為舉止很像父母,這不僅是由於遺傳的原因,也是模仿的結果。父母對子女來說是最親近的人,父母的一舉一動會不知不覺地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國外一位教育家曾說過:孩子是父母一步一步地引入社會的。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作好孩子的表率,作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把孩子培養成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全麵發展的優秀人才。


爸爸媽媽為什麽生我啊?

  像往常一樣,晚飯剛吃完,爸爸就急忙到書房忙自己的事情,而媽媽也在收拾完碗筷後,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中。他們都無暇顧及五歲的兒子——小超。
  小超多麽想像別的小朋友一樣和爸爸玩遊戲,聽媽媽講故事,但是爸爸媽媽好像永遠都是那麽忙。
  臨睡前,小超問媽媽:“媽媽和爸爸為什麽生我呢?”
  你們生我是為了什麽呢?
  孩子缺少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或者經常挨罵,就會產生自己是否應該出生的懷疑。尤其是當孩子看到童話故事裏或電視節目中娃娃受大人寵愛的畫麵或者鏡頭時,這樣的念頭會更加強烈。
  孩子如果向父母提出這樣的抱怨,父母應該停下手中的活兒思考一下是不是平時對孩子的關心太少,是不是應該多抽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多給孩子一些溫暖和嗬護。
  “因為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的時間長了,覺得寂寞,所以就生下了你啊。”
  聽到父母這樣的回答孩子會怎麽想呢?自己的出生就是為了填補爸爸媽媽的寂寞,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價值?這樣的回答容易導致本已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焦慮、不自信,影響孩子形成正確的個人價值觀,嚴重者也可能出現輕生的想法和舉動。
  “生你是為了將來我和爸爸老了有人養我們啊!”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父母仍然存在生孩子是為了將來養老的觀念,這種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正確的,而且父母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孝敬父母以及老人的良好品質,但是如果父母不加修飾地直接跟年幼的尚不懂事的孩子說,孩子非但不會理解,還比較容易產生被父母利用的感覺。
  “因為別人都說有個孩子才是一個完整的家。”
  “你爺爺奶奶非常想要抱孫子,爸爸媽媽不想讓他們失望,所以就生了你。”
  “一不小心就懷上了,媽媽也是沒有辦法啊!”
  告訴孩子生你是迫於外界的壓力,換句話說,爸爸媽媽生你並不是自願的,試想孩子聽到後會是多麽的傷心難受呢?
  “因為爸爸媽媽非常希望有個孩子,才生下了你。你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你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雖然有時候爸爸媽媽沒有那麽多時間陪你,但是你一定要相信爸爸媽媽都是非常愛你的。”
  “因為我們可以天天看著你快快樂樂地成長,會感到很幸福和快樂!”
  讓孩子感覺無論如何父母都是非常愛他的,他都是父母的驕傲。多給孩子一些關注,讓他有受重視、被關愛的感覺。


我和妹妹相比媽媽更喜歡誰?

  自從3歲的珍珍家裏添了個小妹妹之後,爸爸媽媽關注珍珍的時間明顯減少了很多。雖然媽媽每天還會像以前那樣哄珍珍睡覺,但是每次都是在小妹妹睡著之後,媽媽才能陪她,而且媽媽也不像以前那樣經常給珍珍講故事了。
  一天,已經晚上9點多了,可是媽媽還在陪著小妹妹,有些失落的珍珍走到媽媽麵前問:“媽媽,你比較喜歡我還是妹妹呢?”
  “兩個都喜歡啊。”媽媽摸著珍珍的頭說。
  “但是,你更喜歡哪一個呢?”珍珍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繼續問道。
  媽媽,為什麽你整天陪著弟弟,難道你不喜歡我了嗎?
  媽媽整天陪著小妹妹,是不是不要我啦?
  家中有兄弟姊妹時,父母就會在較小的孩子身上花較多的時間。這時,較大的孩子會覺得寂寞,所以會問這樣的問題。此時,父母必須要多考慮較大孩子的情緒,然後再作出正確合理的回答。
  “你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比妹妹多了三年。所以媽媽更喜歡你,但是這是媽媽和你之間的秘密,不可以告訴別人哦!”
  “你已經長大,而且現在也更加懂事、聽話了,所以媽媽更喜歡你!”
  這種回答方式並不恰當,在家庭生活中最好不要使用。因為即使你告訴她這是秘密,她還是會說出來。如果將來孩子再次和妹妹發生小矛盾時,她會說:“媽媽告訴我,她還是比較喜歡我。”結果,會導致姊妹關係的惡化。
  “因為妹妹不哭不鬧,比較聽話,所以媽媽更喜歡妹妹!”
  相比較成年人,孩子的比較心理更強一些,媽媽當著姐姐的麵做這樣的回答,對於本身已缺少很多關心的姐姐來說,無疑是一個更大的打擊。
  “媽媽兩個都喜歡。但是因為妹妹比較小,還不像你那麽聽話、懂事,還不會自己穿衣服,也不會照顧自己,所以現在妹妹比你更需要爸爸和媽媽的照顧。她現在就像你小的時候一樣,需要媽媽經常抱著、摟著。”
  父母如此仔細說明,姐姐也就能夠接受了。此外,還可以附加說明:“等妹妹長大之後,也像你一樣,能夠照顧自己了。那麽,媽媽就不必像現在這樣,要照顧她了。”
  “你認為呢,寶寶?”
  有時孩子提問題,隻是為了撒嬌。當然,撒嬌並沒有大礙,但是為了避免小孩子經常想要得到父母的嬌寵而過分糾纏,有時父母也可以適當地反問孩子。但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時,父母也有必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育兒態度。這時,很可能是因為父母過於照顧較小的孩子,而疏忽了較大的孩子,從而導致了大孩子的失落感。


媽媽為什麽向我發脾氣呢?

  6歲的小靜因為生病而躺在床上打點滴,媽媽坐在床邊悉心地照顧她。
  她看著今天異常溫柔的媽媽,問道:“媽媽,為什麽你今天特別溫柔呢?”
  “媽媽經常都是非常溫柔的啊。”媽媽慢慢撫摸著小靜的頭說道。
  “不是啊,媽媽你忘了,你前幾天還向我發著脾氣呢,可是為什麽呢?為什麽向小靜發脾氣呢?”小靜顯然不滿意媽媽的回答,繼續問道。
  媽媽心裏咯噔了一下,沒有想到孩子對大人發脾氣記憶得那麽深刻,這都過去好幾天,她竟然還記得。
  為什麽爸爸總是罵我?
  一些父母以為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或者使用暴力嚇倒孩子,就能在孩子麵前樹立更多的威信,事實上,這種想法和做法都是非常錯誤的。雖然有時候父母的行為確實震住了孩子,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非但沒有上升,反而是降低了。不管什麽原因,父母應盡量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要在孩子麵前發脾氣。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多東西他是不明白的,麵對父母突如其來的訓斥或者責罵,他會感到非常無助、不知所措,更多的時候,父母不給其講道理,他可能永遠也不明白自己錯在什麽地方了。
  “媽媽前段時間工作不順利,心情不好,所以才會向你發脾氣。”
  父母不要過早跟孩子講父母工作煩惱的事情,這樣不但不會很好地解答孩子的疑問,而且有可能導致孩子對長大後工作產生恐懼感。
  “那是因為你學習總是不刻苦,晚上總愛看電視,媽媽太擔心你的學習,所以才會向你發脾氣啊。”
  這種回答乍聽起來沒有什麽不妥,但事實上,無論父母基於一種什麽樣的原因對孩子發脾氣、訓斥以及責罵等都是不對的。在麵對孩子大膽的質疑時,父母不但不思考自身的作為,反而找理由為自己開脫,更是不恰當的。
  “因為你有時不聽媽媽的話,做了壞事,所以媽媽才會發脾氣。像現在你非常乖,媽媽就特別喜歡,特別溫柔啊!”
  這樣的回答方式會給孩子一種誤導:我因為生病而變得安靜,這樣就是個好孩子,媽媽就會更喜歡我。其實,孩子本來就很活潑、好動,有時候會有些粗野的行為。但是,這是孩子的自然天性,父母要給予肯定。另一方麵,孩子會在生病的時候說出心裏話,這也說明母親平時對孩子有些太凶,應及時檢討一下自己的行為。
  “我是你媽媽,你不聽話,我就有權利向你發脾氣!”
  父母不要以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可以任意對孩子施為,其實孩子是屬於社會和他自己的。父母這種不尊重孩子感受的舉動,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一方麵,孩子可能會由於害怕父母,而變得性格懦弱,對父母言聽計從、逆來順受;另一方麵,孩子也可能對父母產生憎惡情緒,產生強烈的叛逆心理。
  “這件事情你做得非常不好,媽媽當時也是特別生氣才厲害了一些,這個媽媽以後會注意,但是你犯了錯誤也要及時改正,這樣才是媽媽的好孩子啊!”
  “媽媽以前經常對你發脾氣是不對的,媽媽現在鄭重地向你道歉,你會原諒媽媽的,對吧?以後媽媽會改掉那個壞毛病的。”
  孩子犯錯後,父母嚴厲強調孩子錯誤並要求其改正的同時,也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對於自己的錯誤父母要勇於向孩子道歉,要知道家庭中家長威信的樹立,並不是他們的一貫正確,而是實事求是、嚴於律己,進而取信於孩子的結果。家長在孩子麵前承認錯誤,實際上是讓孩子學會做人的準則。隻有孩子感到父母是真正的言行端正,才能產生由衷的崇敬之情,家長的威信也才會真正樹立起來。父母適時地向孩子道歉有利於改善家庭關係,有利於孩子對父母產生更深一層的信任,從而能使孩子體會到受人尊重的感覺,進而建立起恰當的自尊,還能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習慣。


打人不對為什麽爸爸還是打我呢?

  已經上小學一年級的小棟非常調皮,平時總愛惹禍,媽媽勸他,爸爸罵他,都不起作用,於是爸爸懲罰的巴掌便隔三差五地落到小棟的身上。
  小棟這幾天喜歡上了踢足球,每天放學後都要約幾個小夥伴到小區的院子裏踢上一會兒。因為場地較小,所以砸壞花草的現象經常發生。但是這天,由於小棟用力過大,足球穿過二樓李阿姨家廚房的玻璃,掉到了李阿姨的家裏。
  闖了禍的小棟由於對爸爸巴掌的畏懼,所以很晚才偷偷地回到家裏。剛一打開家門,小棟就看到在客廳裏焦急得來回走動的爸爸媽媽以及在桌子旁邊的足球。小棟本想偷偷地溜進自己的臥室,但為時已晚,爸爸抓住小棟就是一頓打。
  小棟挨完打,抹著眼淚摸著屁股問媽媽:“媽媽,你不是經常說打人是不對的嗎,為什麽爸爸還要打我啊?”
  媽媽一邊幫小棟擦眼淚一邊說:“你犯錯誤了,爸爸打你是為你好。”
  “那以後爸爸犯錯誤我也可以打他嗎?”
  “你是爸爸的孩子,他可以打你,但是你不可以打爸爸。”
  小棟“哦”了一聲:“那我以後也可以打我的孩子嗎?”
  爸爸犯錯我也能打他嗎?
  我將來也能打我自己的孩子嗎?
  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就責罵孩子,甚至體罰孩子,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有的家長認為這種方式可以最直接,最有效地糾正孩子的錯誤,也可以樹立家長的絕對權威,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我是你爸爸,我打你是天經地義的!”
  父母這種“老子打孩子是天經地義的”的錯誤觀念會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孩子,影響孩子將來也用錯誤的觀念對待自己的孩子,形成惡性循環。
  “你敢打爸爸,簡直是造反啦!”
  是的,孩子不能打父母,但是父母在打孩子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呢?有沒有考慮過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呢?有沒有考慮由此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呢?
  “孩子,爸爸打你是不對的,我會告訴他,讓他改正。但是爸爸之所以打你,是因為沒有找到更好地教育你的辦法。將來你可以采用更好的辦法教育你的孩子啊!不要讓這種挨打的教育方式在你的孩子身上重演。”
  父母首先要認識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體罰孩子是一種非常不好的教育手段,雖然有時會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它的負麵影響是遠遠大於其正麵功效的。父母應首先給孩子做好榜樣,用正確的育子方式教育孩子,不要讓體罰形成惡性循環,代代相傳,但前提是父母要嚴格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否則一切也是徒勞的!
  “你犯了錯誤,爸爸媽媽有義務幫你改正錯誤。當然,爸爸采用打你的方式也是不對的,我們大家一起改正錯誤,好不好?”
  幫孩子分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挨打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犯了錯誤。同時父母也要放下自己的麵子問題,勇於承認自己的不對,告訴孩子父母打他是因為愛他而產生的一時衝動,以後父母會改正不再打他了。孩子理解了父母的用心良苦,才會產生正確的認識。


為什麽弟弟淘氣不罵他呢?

  小暢的弟弟玩水玩得不亦樂乎,衣服也早就被弄得濕漉漉的。
  但是媽媽並沒有像罵小暢那樣罵弟弟,這讓小暢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問媽媽:“為什麽弟弟淘氣的時候,不罵他呢?”
  這時,在一旁的爸爸回答道:“弟弟和你不一樣,他還小,罵他他也聽不懂。”
  “真的嗎?那可以打他啊。”
  為什麽弟弟淘氣的時候,不打他呢?
  父母要經常注意孩子發問的問題,從而來推斷孩子的心理。對於孩子的一些不對的想法父母要及時給予糾正和調整,以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同時,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要采取正確的處理方式,不要非打則罵,否則一旦在孩子心中形成陰影,就很難再消除。
  “因為弟弟還小,所以不能打他!”
  孩子之所以這樣問父母,前提肯定是父母平時對孩子比較暴躁,或者是經常打罵孩子,導致孩子心中產生了不平衡感。而對於父母這樣的回答,孩子不但不會理解,還會加重心中的不平衡。
  “爸爸也隻是在你不聽話的時候打你吧!”
  這種對於孩子的心理缺少考慮的回答方式,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自尊。
  “現在你做錯了事情,爸爸媽媽隻要告訴你,你就會明白。但是,你和弟弟一樣小的時候,即使告訴你,你也不明白。那時候,爸爸媽媽也一樣沒打你呀。所以,現在弟弟淘氣的時候,你作為哥哥,要愛護弟弟,慢慢地教他。”
  “弟弟還小,不懂事,即使教訓他,他也不會知道是怎麽回事。你是大哥哥,應該多教教弟弟啊!”
  這樣教導孩子,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兄長對弟弟的寬容,讓孩子明白哥哥應該關心和照顧弟弟。
  經調查發現,日常生活中,父母打罵孩子的現象還普遍存在,甚至一些父母還對此種教育孩子的方式表示讚同。究其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麵:一是受中國“棍棒下出孝子、才子”傳統思想的影響,打罵孩子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教育方式;二是父母為了維護所謂的家長尊嚴,錯誤地認為孩子不聽話或者調皮時對其進行打罵能使孩子對自己更加地服從和佩服;三是受周圍打罵孩子的親朋好友以及鄰居的影響,認為大家都是這樣管教孩子,自己也不例外。
  事實上,辱罵和體罰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負麵影響。經常挨打的孩子,會出現很多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例如:為了避免挨打而撒謊,因害怕挨打對父母說的任何事情都乖乖服從而變得懦弱,自尊心受到傷害而變得孤獨,容易產生怨恨心理,更容易產生認識上的心理誤區,形成代代相承的惡性循環。
  所以,體罰孩子是一種愚笨的教育方法,它使孩子的身心都受到嚴重的傷害。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社會將更加文明,體罰和責罵等粗暴的教育方法應逐漸讓位給科學的教育方法。為了社會、家庭以及孩子今天的幸福和美好的未來,父母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論。


為什麽總是聽爸爸的?

  今天天氣不錯,爸爸媽媽帶著5歲的靚靚到故宮玩。
  當他們走出故宮大門的時候,天已將黑。而此時的靚靚也早已筋疲力盡。
  這時關於怎麽回家,產生了分歧。
  靚靚說:“玩了一天太累了,我們打車回家吧!”
  媽媽用詢問的語氣問爸爸:“大家都累了,還是打車吧?”
  爸爸卻說:“從這到家那麽遠,打車太貴了,還是坐公交車吧!”
  媽媽不再說話,算是默認了爸爸的意見。
  但是靚靚不滿意了,非常生氣地問媽媽:“在家裏要聽爸爸的,在外麵還要聽爸爸的,為什麽總是聽爸爸的呢?”
  我該聽爸爸還是聽媽媽的?
  為什麽大家都要聽爺爺的?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出生後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往往是無言的規範,對孩子的影響勝過千言萬語。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應為孩子創造一個積極向上、民主平等的家庭環境,尤其是父母之間的相互平等、和睦相處更為重要,因為在民主、平等的家庭環境裏成長的孩子,大多數都明理、開朗、上進、富有同情心並勇於負責。
  “家裏爸爸賺的錢最多,當然要聽爸爸的啦!”
  從小就給孩子灌輸一種“金錢至上”的錯誤觀念,容易導致孩子將來成為惟利是圖的“拜金主義者”。
  “當著爸爸的麵就聽爸爸的,當著媽媽的麵就聽媽媽的!”
  如果父母想要從小就培養孩子“八麵玲瓏”的性格,這不失為一種好回答。
  “孩子,咱們家中爸爸見識最廣,經驗比媽媽和你都豐富,說的話通常比較有道理,所以要多采用爸爸的意見!當然,你不同意爸爸的意見,也可以拿出自己的辦法,最後誰的更有道理我們就聽誰的,你說好嗎?”
  告訴孩子之所以經常聽大人的是因為大人閱曆豐富、意見合理,培養孩子遇事善於爭取父母意見、利用父母寶貴資源的習慣,同時也要培養孩子勇於思考、要有主見、堅持真理、獨立自主的個性,不要讓孩子對父母產生過多的依賴。


爸爸,人說你是妻管嚴是嗎?

  亮亮的爸爸是一家外企公司的董事長,每天來接送爸爸的司機都是畢恭畢敬的,公司的員工在爸爸麵前也是謹小慎微的,亮亮因為有一個這樣爸爸而感到非常自豪。
  一天,亮亮和東東在院子裏玩耍,後來兩人由於意見不和發生了爭執,亮亮炫耀著說:“我爸爸是公司的大老板,他管很多人,別人都怕他!”
  東東“嗤”了一聲:“才不是呢,我媽媽還有別的阿姨都說你爸是‘妻管嚴’,他最怕你媽媽啦!”
  “你胡說!”亮亮跳了起來。
  回家後,亮亮就問媽媽:“媽媽,別人都說爸爸是‘妻管嚴’,真的嗎?”
  爸爸,別人都說你怕媽媽,是真的嗎?
  為什麽別人都說爸爸怕媽媽呢?
  在家庭中,爸爸媽媽都是孩子心中的偶像。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往往都會成為孩子的模仿對象。父母的關係如何,也會影響到自己孩子未來的家庭幸福。
  父母雖然在社會上存在地位上的差異,但是在家庭生活中應該充分體現出平等互愛的原則,不應存在誰怕誰、誰服從誰的事情。夫妻之間相互尊重非常重要,因為孩子隻有在平穩的家庭生活中才能健康成長。如果父母中一方持絕對權威,並以此來欺壓另外一方,不僅會影響到孩子對婚姻和家庭的正確認識,還容易使他們產生性別歧視或出現性倒錯的問題。
  “爸爸經常犯錯誤,所以他怕我。”
  父母之間可能會存在著一些隱私,並因此協調和確定兩個人之間的關係,這些是不能讓孩子了解的。媽媽不能靠降低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來樹立自己的權威,那樣的話,隻會讓孩子對夫妻關係產生誤解,從而影響他們今後的家庭幸福。
  “你爸爸才不怕我呢,我怕他還差不多!”
  夫妻關係應該是和諧平等的。無論誰怕誰,對孩子心理發育都無益,應該盡量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家庭環境給孩子。
  “你聽誰瞎說的啊,才不是呢!”
  對於孩子已知道的事情和提問,不但不給予回答,而且還矢口否認,這會成為孩子心中的困惑,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心理的健康。
  “爸爸不是怕媽媽,是尊重媽媽正確的意見,是愛媽媽,這樣我們才有一個溫暖的家啊!”
  不可否認,我們還處於“男權”社會,男性在社會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因此,在相當多的人們的觀念中,認為家庭裏女性應處於從屬和順從的地位,他們並且會以此來衡量別人的家庭關係是否“正常”。好媽媽要幫孩子從小建立家庭中父母地位平等、作用同等重要的理念,為他們今後的幸福家庭生活打好基礎。
  “爸爸和媽媽之間沒有誰怕誰,隻是媽媽有時脾氣不太好,而爸爸特別寬容總是讓著媽媽,這樣我們才有這麽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啊,寶貝說是不是?你看,對門那家的爸爸媽媽經常吵架,家裏很少有溫馨和幸福,那樣是不是感覺很不好啊?”
  夫妻之道應該是互敬互愛,相互寬容,相互體諒,要學會通過交流和溝通及時化解彼此之間出現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要將這個觀念傳遞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借鑒父母的正確做法處理各種關係。


爸爸和媽媽吵過架嗎?

  平時,活潑開朗的軍軍一回到家裏總會滔滔不絕地向媽媽講幼兒園裏的趣事。但是今天卻一反常態,坐在沙發上沉默不語。
  媽媽笑著問軍軍:“我們家小軍軍今天是怎麽了?怎麽那麽不高興呢?”
  軍軍看了看媽媽,說出了事情的原委,“媽媽,今天在幼兒園裏我和明明吵架了。”接著又問,“媽媽,你和爸爸吵過架嗎?”
  我和明明吵架了,怎麽辦?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他們也開始從家庭步入幼兒園。在孩子步入幼兒園之前的家裏,他們獨享父母的愛,自己需要什麽,想要什麽,父母或爺爺奶奶就會馬上送來,所有的人都會忍讓著他。但是到了幼兒園,孩子再想像在家裏一樣享有“特權”,已經是不可能的啦!小朋友之間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誰忍讓誰的問題。所以對於剛到幼兒園還沒有適應變化的孩子來說,與其他小朋友發生小矛盾和衝突也是非常正常的。此時的父母,要積極幫助孩子度過從家庭到幼兒園的適應期,多給予孩子開導和安撫,使孩子盡快適應新的環境。
  “吵架是不對的!你們下次不要再吵架了。”
  父母這種回答方式比較傾向於道德性和說教性。事實上,不論在哪個家庭,不可能大家每一天都笑臉相迎,偶爾吵一兩次架,也屬於正常現象。所以如果父母這樣回答,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在說謊。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形,父母最好如實回答。
  “爸爸媽媽從來不會吵架,所以你不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吵架。”
  這種居高臨下具有教訓意味的回答方式,很可能會使孩子對父母失去好感,甚至對父母敬而遠之。
  “是呀!有時候爸爸媽媽會因為意見不合而吵架。不過,我們馬上就會和好的。你和其他小朋友也要一樣啊,不要因為吵架而影響你們小夥伴之間的友誼!”
  這樣回答孩子,孩子會覺得父母和自己一樣,給孩子一種很真實的感覺,可以增加親子之間的親密感。同時告訴孩子雖然爸爸媽媽會吵架,但是很快就會和好,又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


爸爸媽媽為什麽總是吵架呢?

  璐璐從樓下的小花園玩兒完剛一回到家,就聽到從爸爸媽媽房間裏傳出的吵鬧的說話聲。璐璐非常害怕地躲回自己的小房間。
  過了一會兒,媽媽走到璐璐的房間,看見縮在小床上默默哭泣的璐璐,非常心疼地問:“哎呀,小寶貝,怎麽啦?為什麽自己躲在這兒哭呢?”
  璐璐看著媽媽說:“媽媽,為什麽你和爸爸總是吵架呢?”
  家庭平穩和諧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父母之間戰火紛飛會引發孩子的恐懼心理。家長不要以為感情是兩個人的事,便相互攻擊、謾罵。事實上,這對孩子心理將造成非常嚴重的負麵影響,甚至有的是終生難以彌補的。經常麵對家庭“戰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際交往障礙、焦慮、多疑,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特別容易對婚姻產生恐懼感,甚至會產生“將來堅決不結婚”的念頭。麵對惡劣的家庭氣氛、父母衝突造成的緊張的人際關係,害怕失去以往幸福生活的焦慮,以及由此產生的在同學麵前的羞恥、自卑感,會使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危機。
  讓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為人父母最起碼的責任。因此,父母應為孩子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生活和成長的環境。如果夫妻間確實有矛盾需要解決,父母必須要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盡量控製情緒,不要隨意發泄。退一步講,如果非吵不可,也應避開孩子換個環境,或讓孩子暫時離開。
  “爸爸經常惹媽媽生氣,跟媽媽吵架,他不是好人!”
  父母切不可為了拉攏孩子站在自己的一方而在孩子的麵前說一方的壞話,這樣非常容易培養孩子的仇親心理,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以及性格的扭曲。
  “爸爸不喜歡媽媽了,所以才經常跟媽媽吵架!”
  麵對媽媽傷心、無助的哭泣,孩子除了感到無能為力外,更多的是擔心和恐懼,這種心理創傷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成為他們終生無法彌補的陰影。
  “孩子,爸爸媽媽不是在吵架,隻是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意見,所以說話的聲音大了點,是不是嚇著你啦?爸爸媽媽答應你以後注意,好嗎?”
  父母爭吵後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安撫,當然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大聲爭吵,以免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你放心,爸爸媽媽不會因為吵架而影響大家的感情的,你看,我們還是一個完整的家,爸爸媽媽還是最愛你的爸爸媽媽!”
  受周圍生活實例和大眾媒體的影響,很多孩子認為父母吵架的下一步就是離婚,這種恐懼使他們內心非常不安和擔心。一旦父母吵架,孩子就會變得非常恐懼,長久處於這種恐懼和壓抑的狀態下的孩子,性情會有嚴重改變,因此父母一定要打消孩子的這種疑慮。


爸爸和媽媽是不是要離婚了?(1)

  自從爸爸媽媽上次激烈爭吵後,5歲的小雨再也沒有看見過爸爸。
  他非常想念爸爸,特別想問媽媽,但是一看到臉上沒有一絲笑容的媽媽,就不敢問了。
  小雨快十天沒有見過爸爸了,爸爸從來沒有離開過他那麽長時間,他實在忍受不住,怯生生地問媽媽:“媽媽,我想爸爸了,爸爸到哪裏去了?他為什麽不回家?爸爸是不是不要我們了?”
  爸爸是不是不愛我了?
  媽媽為什麽不回家,她是不是不要我們啦?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離婚已經能夠保持一種較為寬容的態度。法律規定了離婚自由,為那些追求高質量婚姻生活的人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和可能。
  父母離婚,標誌著夫妻關係在法律上解除了,但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並沒有因此而終結。父母有責任、有義務處理好離婚帶給孩子的一係列的問題,否則,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沉重的陰影。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離婚是個嚴重的惡性心理刺激,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創傷。在經受父母離異的打擊後,2~3歲的孩子表現出倒退行為;3~5歲的孩子會產生自責、退縮等心理,容易發怒、打人;5~6歲的孩子則容易產生抑鬱、焦慮、自卑等心理,並且容易和父母疏遠、過早結交異性朋友;6~8歲的兒童容易恐懼、悲傷,期望爸媽和好如初;8~10歲的兒童出現失落感,拒絕成人幫助,孤獨、不愛接觸人,憤怒,忌恨父母。
  隻要離異的雙方處理得當,讓孩子同時體會到更多的關愛,讓孩子感覺離婚後與離婚前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父母將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減小到最低限度,孩子還是會對生活和感情更有信心。
  其實,隻要保持自己的責任心和父母意識,用坦然勇敢的態度對待離異的現實,單親家庭同樣可以為孩子提供健康成長的好環境,也能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
  “都是你不聽話,所以爸爸不回家,不要我們了!”
  父母離婚對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如果父母又人為地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則更加會令人孩子傷心和痛苦。
  “爸爸在外麵找了個壞女人,不要我們了,他是個壞蛋。”
  “爸爸不要你了,我們再也不理他了,不要他來看我們,好嗎?”
  現實中,一些父母在告訴孩子離婚的理由時,做法很不妥當。他們為了爭取孩子的撫養權,讓孩子站到自己的一邊,總是千方百計擺自己的理,說對方的不是,嚴重破壞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一旦爭取到孩子後,又總是想方設法阻止孩子與另一方接觸,甚至以此來報複對方,導致孩子無所適從,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愛。試想:一個心中父母形象都不完整、或者受到某種扭曲,而又得不到完整父母之愛的孩子,還會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生活嗎?心理上會像正常家庭的孩子那樣開朗、健康、向上嗎?
  “我和你爸的日子沒法過了。”
  孩子是不是會因為你的回答,對生活失去信心,父母離異這樣重要的事情,僅僅因為一個“簡單”的原因?
  “寶寶,爸爸媽媽已經不相愛了,再生活在一起也是不會幸福的,離婚對爸爸媽媽都好!但是,爸爸媽媽對你的愛是不變的,你永遠都是我們的心肝寶貝!”
  冷靜地告訴孩子,雙方並沒有什麽過錯,隻是倆人生活不到一起;離婚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不管這些是不是父母的真心話,這樣對於孩子來說,不至於破壞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完整、美好的形象,減少孩子生活中的缺憾,使孩子在心理上繼續保持較為自然健康的親子關係。同時,還要明確地告訴孩子,父母雖然離婚了,但孩子與父母任何一方的關係還繼續存在,離婚後父母還像過去那樣愛他,盡可能地減少孩子因父母離婚而產生的恐懼。
  “寶寶,爸爸媽媽離婚是想結束過去那種痛苦的生活,開始自己的新生活,這樣大家的痛苦都會少一些,幸福就會多一些。”
  離婚,對當事雙方來說,是不幸婚姻的結束,是一種解脫,是新生活的開始,但是對於尚年幼的孩子來說,則是晴天霹靂。父母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離婚時發生的一些矛盾和糾葛,將給孩子心靈上造成無法愈合的創傷。所以父母要及時教育孩子以一種健康的心態看待離婚,為孩子創造出正常的生活氛圍,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孩子,離婚是一種很自然的事情,沒有什麽丟人的,不要把別人的議論放在心上。如果別人要議論的話,那並不是因為爸爸媽媽或者你有什麽不好,而是議論的人不文明、不道德,他們那樣是沒有禮貌的表現。”
  父母離婚,除需對孩子撫養、教育、監護和探視等各方麵做出妥善的安排之外,還要盡量考慮孩子各方麵的心裏感受,對其進行正麵的教育,減少孩子因為父母離異而在同學和朋友麵前的窘迫和羞恥,避免孩子對未來和將來的婚姻失去信心,減少父母離婚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爸爸和媽媽是不是要離婚了?(2)

  家庭是孩子來到世上的第一所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不論是什麽樣的家庭都應處理好家庭關係,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舉足輕重地影響。
  人都本能地需要溫暖和安全,以及被接納、被認同的歸屬感,孩子更是如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員應共同營造一個和睦的家庭關係和氛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盡量避免矛盾糾紛的發生,尤其不要在孩子麵前公開爭吵,意見不同時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麵公開暴露分歧,而應事後通過商量,取得共同認識,否則容易導致孩子情緒不穩定、煩躁、心靈失衡、恐懼等,同時也會使孩子失去對父母的尊重和信任,有些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父母尤其要注意雙方離異以及重建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盡量穩定自己的情緒,多給予孩子關心和愛護,減少負麵影響。在不健康的家庭關係中成長的孩子的道德意識和責任感較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父母關係密切,婚姻美滿,親子關係密切,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愛,就能夠為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環境。而對於生活在單親家庭、破損家庭和隔代家庭等不完整家庭中的孩子,家庭的不同成員都應從關愛孩子,為下一代著想出發來處理好家庭關係。
  一個有問題的孩子的背後往往存在一對有問題的父母。總之,不論是什麽家庭,都應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關係和氣氛,以便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第五輯   友伴

  小米抬起腦袋,委屈地看著媽媽,說:“我喜歡和艾艾玩,今天我摘了花送給她,還給她吃我的巧克力和點心,我對她可好了。可是,為什麽她還是說,她隻喜歡凱凱,不喜歡我呢?”小米苦惱地問媽媽,“媽媽,我是不是失戀了?我怎麽才能讓艾艾喜歡我呢?”      


安安欺負我怎麽辦?(1)

  欣欣今年3歲,剛上幼兒園。媽媽一直教育她不要動手打架,要友好對待小朋友和同學。
  一次,欣欣哭著回家,臉上明顯有一道被指甲抓破的痕跡。
  “嗚嗚,媽媽。”看見媽媽後,欣欣的哭聲更大了,她委屈地說,“那個安安今天又欺負我了,我不想上幼兒園了。”
  媽媽很早就知道,隔壁鄰居家的女兒安安雖然隻有3歲,個子還沒有欣欣高大,可是從小就恃強淩弱。
  原來,今天做遊戲,欣欣與安安被分到同一組。當她們商量遊戲方法時,兩個孩子想法不同,幾句爭吵之後,安安大打出手,而欣欣則因為一直被媽媽教育不要打架,因此始終沒有還手,最後還被安安抓破了臉。
  念念總是打我,我不想上幼兒園可以嗎?
  是不是個子大就可以欺負人啊?
  孩子之間的嬉戲打鬧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打架的事情也是正常的。父母不要過於擔心孩子的攻擊行為,也不要過分緊張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了,這個時候家長的行事方式會給緊張的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父母尤其要做理性和智慧解決問題的表率!
  一般說來,父母應該向孩子說明打架是愚蠢的行為。如果孩子們的衝突比較激烈,家長可以參與調解,並在調解過程中指導孩子正麵麵對衝突,注意教給孩子運用合適的方式與他人交流。
  但是,要求一個孩子在被挨打的時候仍然不做反抗,這樣的父母無疑也是愚蠢的。一般情況下,孩子們會對一個沒有自衛能力的孩子很不仁慈。他們每個人都想擁有最好的玩具,都想根據自己的利益決定遊戲場所的規則。如果他們發現隻要揮動結實的拳頭打在玩伴的鼻子上,就可以居於優越地位的話,缺少反抗意識和能力的孩子就會處於越來越弱勢的地位。勇於自我保護,通過自衛贏得自尊也是孩子應該盡早具備的能力和品格。讓孩子通過自衛贏得自尊。自衛使孩子既保護了自己的身體,也保護了自己的心理。當武力製止了對方進一步傷害自己的時候,自衛者就會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勝利,他會感到:我不是一個任人宰割的人,我有我的尊嚴。但同時,父母更應該讓孩子明白:這種“以牙還牙”的暴力行為隻是保護身體、捍衛自尊的最低級的手段,在萬不得已時才需要使用。在文明的社會裏,有修養的人不應該用暴力的方式反對暴力。實際上,這種維護自尊的原始方式常常無法真正有效地解決問題,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父母在教給幼小的孩子“以牙還牙”方式的時候,如果能夠引導孩子理解更為文明的自衛方式,孩子的心理和意識就會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
  總之,最重要的一條原則是:教孩子學會自己解決衝突。沒有社會經驗的孩子在交往過程中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打架隻是矛盾激化到了一定階段的一種表現形式,因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對於不能達成一致的激烈爭執往往會借助於肢體語言。如果孩子的打架行為發生在正常交往中,而且並不十分厲害,家長就不必大驚小怪,不應過多幹涉,也不要如同法官似的審問、裁決,切不可偏袒,更不可因此在成人間引起矛盾。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協調性和社會交往能力。
  謹記:教育子女不要打架和傷害別人是明智的,教育子女通過正當自衛贏得自尊同樣也是明智的。
  “她比你小,你應該讓著她啊!”
  父母承擔著孩子對成年人的信賴,擔負著保護他們心理健康發展的責任,父母必須公正地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麵對本來已經受到委屈和傷害的孩子,如果父母不管情況還繼續教育孩子一味忍讓的話,孩子對父母就會失去依賴感和安全感,這樣容易培養孩子懦弱的性格。
  “真是沒用,她打你,你不會打她啊!”
  還手就能證明自己的孩子“有用”嗎?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受到別的孩子欺負,是孩子缺乏勇氣,長大會養成懦弱的個性,於是他們責怪自己孩子的無能,教孩子“以牙還牙”。這樣盲目的教導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盲目的暴力迷信,在今後遇到相似情況的時候,先入為主地認為隻有以“以暴易暴”才是真理。
  “媽媽幫你教訓她!”
  有的家長過分心疼孩子,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受到半點委屈,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打架,尤其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吃了虧,就嚇唬,甚至訓斥和動手打別的孩子。這樣一來,不但孩子的問題沒有解決,連家長也跟著栽了進去。
  “不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樓下的花園玩,如果安安再無緣無故地動手打你,你要記住保護自己的權利,要還擊。你並不比她個子矮,相信你不會吃虧的。”
  避免孩子的心理受到傷害是非常重要的。許多時候,孩子的身體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傷害,但是,孩子的心理卻麵臨很大危險。如何保護孩子,使他擁有健康正常的心理,這是許多父母應該盡心學習、耐心實踐的。但父母在教孩子“以暴易暴”方式的時候,要引導孩子理解其他更為文明的自衛方式。


安安欺負我怎麽辦?(2)

  “她無緣無故地打你是不對的,說不定她現在也正在後悔呢!如果你還想繼續和她做朋友的話,就和她好好談一談,說不定你們的關係會更好呢!”
  在這個時候,父母應給予孩子必要的提醒和暗示,讓孩子學會處理一些自己能處理的矛盾。
  “打架是不對的,好孩子更不應該欺負別人。受別人欺負了,既不能以暴易暴,當然也不能忍氣吞聲,而是應該有理有節運用各種技巧在保護自己權利的同時,學會正確地協調和小夥伴之間的關係。”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發生和其他小朋友打架的行為,作為家長,應當正確認識孩子在交往中打架的行為。孩子在交往中打架,是他們在群體交往中協調、解決矛盾的一種手段,孩子們就是通過這種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學會怎樣堅持獨立的見解,學會怎麽競爭、怎麽協調,學會適度地表現自己,培養忍耐能力,不斷增長與孩子交往的知識。


怎麽才能讓艾艾喜歡我呢?(1)

  有一天,一向愛眯眼笑的小米耷拉著腦袋從幼兒園回到家裏。看著他撅著的小嘴,紅紅的眼睛,媽媽心疼地問:“寶貝,這是怎麽啦?是不是挨批評了?”
  小米抬起腦袋,委屈地看著媽媽,說:“我喜歡和艾艾玩,今天我摘了花送給她,還給她吃我的巧克力和點心,我對她可好了。可是,為什麽她還是說,她隻喜歡凱凱,不喜歡我呢?”小米苦惱地問媽媽,“媽媽,我是不是失戀了?我怎麽才能讓艾艾喜歡我呢?”
  媽媽大驚失色,一時也不知所措起來。
  我失戀了怎麽辦?
  艾艾不跟我玩怎麽辦?
  突然聽到自己還沒有上學的小寶寶宣布喜歡上了同班的小朋友,相信所有的媽媽都會和上述媽媽一樣大驚失色。事實上,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當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宣布“我愛某某”時,通常隻意味著他很喜歡和某某在一起。而他們之所以使用“愛”、“喜歡”這類讓父母親嚇一跳的字眼,其實隻是因為他曾經聽大人們這麽說過。小家夥會從大人們的談話中了解“愛”的意思是非常喜歡某個異性,當然,小孩子也可能會把這種感情表達用在同性身上,但無論如何,這與性,與真正意義上的浪漫愛情毫無關聯。這隻不過是一種既溫暖又可愛的情感,隻有一種簡單含義:你的寶貝渴望和另外一個小孩子建立一種聯係。而且,就好像孩子們總會有新的玩具,這種情感也往往會在短時間內消失(不過也有極少數例外,會持續很長很長時間)。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第一次的情感經曆(很多時候以挫折告終)會成為他們人生路上很有價值的一種體驗。一方麵,他們開始學習處理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麵,他們會了解如何傾訴,尤其是對媽媽傾訴。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感情通常都特別豐富,而且善於模仿大人的行為。以前隻局限於對家庭成員的情感,會隨著他們活動範圍的擴大而開始逐漸蔓延。與此同時,他們還開始模仿成年人對愛的處理方式。這就是為什麽沉浸在“愛情”中的小孩子往往談及“結婚”,有的還一本正經地弄個婚禮什麽的。表麵上,這些行為似乎是孩子們早熟的表現,但事實上是非常符合四五歲孩子的年齡特征的。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的活動能力越來越強,範圍也漸漸擴大。他的生活開始有一部分超出父母的視線之外,父母也不再像從前那樣能了解到孩子的每個生活細節。
  但是,作為父母,請記住:不管孩子主動暴露了他的情感秘密,還是你偶然發現他和一個小女孩手拉手走在小公園裏。你可以感覺驚訝或者好笑,但請保持一張平靜的麵孔,不要嘲諷,不要笑出聲來,也不要對孩子說什麽他太小了還不可以愛別人這樣的話。要尊重孩子的情感,並且讓他感覺你絕對是一個可以依賴的傾訴對象。
  “我們家寶寶那麽帥,還怕找不到小夥伴玩嘛!”
  “她不喜歡你就算了,幹嗎非要她喜歡你呢?”
  孩子與小夥伴交往失敗後,非常需要父母的慰藉和幫助,父母要適當地給予安慰,盡快幫助孩子撫平心底的創傷。
  “你那麽小就開始談戀愛了啊?小小年紀不知道好好學習,談什麽戀愛啊!”
  無論孩子主動對父母傾訴什麽事情,父母都應平靜地麵對和回答,不要嘲笑、不要訓斥,否則以後再想要讓孩子主動跟父母傾訴事情,恐怕就是難上加難啦!
  “走,媽媽幫你跟她說去。”
  不要急著馬上就站在孩子麵前,試圖替他改變一切。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學會自己處理自己的問題。這種經曆其實是成長道路上重要的一部分,將幫助孩子逐漸建立抵抗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
  “寶寶喜歡的人不喜歡寶寶,這確實讓人傷心。那你現在需要哪些幫助呢?”
  很多時候,遭到拒絕的孩子需要的隻是一點點安慰和同情而已。如果孩子表現得非常悲傷,你可以先問問他是否需要你的幫助,然後給他提供幾個建議。比如:如果我是你,我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或者你想想,你其實還有很多好朋友呢,他們都喜歡跟你在一起。
  “你跟艾艾交朋友,讓艾艾喜歡你啊?那就得你自己好好想想辦法了。媽媽可以告訴你怎樣跟其他小朋友交朋友,朋友之間要誠實坦白,有好東西要分享,還要有自信,不能因為一點兒挫折就放棄。我們做完這些,看看結果怎麽樣好嗎?”
  孩子受挫時,作為父母應該給予孩子適當的指點和幫助,以改變孩子的狀況;並幫助孩子分析每一個朋友的特點,對照他們,指出孩子的優點和不足,讓孩子在和同伴交往中逐漸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缺點。
  “寶寶,媽媽知道你很傷心。因為媽媽小時候也喜歡過一個人,可是他不喜歡媽媽。你看媽媽現在是不是很快樂?其實啊,喜歡媽媽的朋友有好多,媽媽和他們在一起照樣玩兒得特別高興。你也一樣,蘭蘭、曉月不都是你的好朋友嗎,和他們在一起玩兒,不是也很好嗎?”


怎麽才能讓艾艾喜歡我呢?(2)

  作為一位媽媽,不僅要關注寶寶生理的健康,更要細心觀察他的心理發展,要學會采取和緩的方式來應對寶寶讓你措手不及的問題,在寶寶的成長中,父母也在成長。


雯雯可以親我,我卻不能親她?

  幼兒園講故事比賽,小偉得了第一名,大家都說他講得好。比賽完後,班上的“白雪公主”雯雯突然跑過來,抱著小偉在他臉上親了一口,小朋友紛紛鼓掌起哄,朱老師也笑眯眯地跟著鼓掌,小偉覺得太高興了。
  過了幾天,大家玩兒捉迷藏遊戲,小偉趁雯雯沒注意,猛地衝上前抱住雯雯,並在她的臉蛋上狠狠地親了一口。雯雯“啊”地一聲尖叫起來,還喊道:“你討厭!”一旁的朱老師批評了小偉:“真不像話,你是男孩子,怎麽能隨便親女孩子呢?”
  小偉覺得自己委屈極了,回家問媽媽:“為什麽她可以抱我、親我,我就不能抱她、親她呢?”
  為什麽不能隨便親女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很長時間內,“界限”這個詞對他們來說都是十分不可捉摸的。他們更多的時候是憑自己的本能和興趣去行事的,對他們的行為來說,“童言無忌”就是最好的注解。隻要喜歡的,孩子就會按照自己的理解直接行為,他們跨越邊界的行為,常常讓大人哭笑不得,他們對於自己行為受到的批評也十分困惑不解。
  “你這不是耍流氓嗎?這麽小就占女孩便宜,長大了還得了?!”
  孩子表達喜歡的方式在大人的眼裏是太直接了,可是這就是他們自己的行為方式呀!孩子性格直白外露,有利於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矯枉過正,對他們的行為過於嚴厲地指責的話,你可以想象自己的孩子會變成什麽樣!
  “行了,小女孩嬌氣,別理她們!”
  原來不是自己的問題!孩子會怎樣理解別人的反應、老師的批評?媽媽這樣的回答,隻會讓孩子更加受傷,他們失去了一個認識“界限”的機會!
  “不管是對誰,都要讓別人同意了才能親他(她)。媽媽可以親你,你也可以親媽媽,那是因為我們都默許對方的行為,對家人以外的人,他們不了解你,所以沒有經過同意,你不能親他們的。”
  好媽媽告訴孩子交往的基本原則是要學會彼此尊重。好媽媽還會告訴孩子,表達喜愛的方式,還有很多種,如握手、擊掌、擁抱、點頭等等,讓孩子學會選擇不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
  “你要是突然被人親一下,是不是也會嚇一跳或者不舒服呢?”
  通過提問和情景假設的方式,讓孩子換位思考,認識到即使是表示喜愛,如果方式太突兀也會給人帶來不愉快的感覺。

媽媽為什麽不讓我跟小宇玩兒?

  一天,當小誌又要去找小宇玩兒的時候,媽媽攔住了他,“你又要去找小宇玩呀?我不喜歡你同他過多的接觸。”
  小誌不以為然地問道:“為什麽?他又不是什麽壞人。”
  的確,小宇並不是什麽不三不四的壞人,隻是不愛讀書。媽媽不能以此而禁止小誌與他交往。但媽媽又擔心交往的時間久了,小誌會受他的影響也變得不愛學習,失去上進心。因為“學好千日不足,學壞一日有餘”。
  為什麽爸爸不讓我跟他玩兒?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子女在喜好和興趣,甚至交友諸方麵看法都會與父母有分歧。這時父母對子女的一些喜愛與興趣絕不能簡單地禁止,而應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與子女討論,以求得共識或找出正確解決的途徑。父母學會與孩子共同討論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無謂的爭吵;更重要的是可以教會孩子在社會上怎樣做人和與人共事。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隻要與人相處,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我不允許你跟他玩兒,你就是不能跟他玩兒?”
  教育孩子是嚴格的,但不是通過專製手段強迫孩子服從。對孩子的嚴格取決於道理,講道理,以理服人,比其他強迫都有力量。
  “他不愛學習,你跟他玩兒也會變得不愛學習的!”
  父母擔心孩子不熱愛學習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父母以自己的觀點和角度對孩子以及孩子的朋友妄加評論是不可取的。
  “小宇是個不壞的孩子,但是他有一個嚴重的缺點,不愛學習。而青少年時代正是你們應該發奮讀書的時候,錯過了這個黃金時期,你們將來會受到一生中無法彌補的損失。你如果真心與他交朋友,你就應幫助他努力學習。你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你就必須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
  坦言告訴孩子父母的擔憂,不但能讓孩子真正理解父母的苦心,而且孩子對於父母的話會更加信服。更重要的一點是,借助這個機會可以教育孩子在與其他孩子交往時,應該積極學習他們的優點,對於他們的缺點一定要摒棄。


為什麽要把我的玩具給他玩兒?(1)

  豔豔從幼兒園回來,媽媽帶著她到鄰居李阿姨家去串門。李阿姨兩歲的兒子彬彬正坐在地板上玩小汽車,豔豔看見小弟弟,跑過去陪他玩兒。彬彬一眼瞧上了豔豔手中的天線寶寶,便哭著喊著要。
  豔豔把玩具藏在自己的身後,不肯拿出來。媽媽勸豔豔:“媽媽不是跟你說過,有好東西要和朋友分享嗎?把你的天線寶寶借給彬彬玩玩兒好嗎?”
  豔豔的手還是不肯拿出來,搖搖頭:“我的玩具才不給他玩兒呢,他會弄髒的!”
  媽媽有些生氣了:“你怎麽不知道讓著小弟弟呀?他剛才還讓你玩兒他的小汽車呢!你希望他這樣哭下去嗎?”
  豔豔想了想,終於說:“那好吧!”便把手中的玩具遞給了彬彬。彬彬立刻破涕為笑,坐到地板上玩兒起天線寶寶,豔豔也開始專心地玩兒起地板上的電動小汽車。
  一會兒,彬彬玩兒膩了天線寶寶,又跑過來,抓起豔豔手中的小汽車,“嗚嗚”地在地板上爬著,手上還攥著天線寶寶不放。
  望著左手握著天線寶寶、右手握著小汽車的彬彬,豔豔滿臉委屈地對媽媽說:“媽媽,你不是說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嗎?為什麽我的玩具給他玩,他的玩具不給我玩兒了?”
  我不想把我的玩具給小朋友玩兒,可以嗎?
  為什麽我的玩具給他玩兒,他的卻不給我玩兒呢?
  在進入集體生活前,孩子一般隻限於與家人交往,父母長輩處處都讓著自己,形成了嚴重的“自我中心”意識。可是進幼兒園後,麵對許多與自己同樣身份的小夥伴,孩子會發現自己喪失了“特權”和優勢,產生嚴重的失落感。
  如何培養孩子樂於分享的個性,是今天獨生子女家庭急需上的一課。孩子不會分享,就不會真正成熟,不會在社會上受到歡迎。
  如何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
  首先是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家長是孩子的最早的老師,也是孩子刻意模仿的重要對象。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最大,父母鼓勵孩子分享,孩子就會樂於與人交往;父母自私狹隘、生怕吃虧,孩子則會變得霸道、小心眼兒。當然,如果一味地教育孩子忍讓,輕易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讓給別人,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在一定程度上,孩子會變得喪失自信和自尊,性格懦弱、膽小、孤僻。孩子的同齡人,也是他們觀察學習的榜樣、借鑒的典型,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不同小夥伴的行為,學習優點,避免缺點。
  其次是要不斷訓練孩子的分享行為。例如:讓孩子主持為家人分食的工作,當他們的工作得到肯定,他也會體會到分享的快樂;可以邀請別的孩子到自己家做客,或帶孩子到別人家玩兒,孩子們在交流和溝通中會理解分享的原則。
  再次,對於孩子的分享行為要進行一定的區分,讓孩子在不同情況下,按照不同原則進行分享的行為。首先是要樹立他們平等分享的觀念,對於周圍情況相同的人不能有偏頗,要平等對待;其次是和所有的夥伴共同分享。在分享的方式上,還有輪流分享、禮讓分享等。孩子逐漸熟悉這些原則和方法,就會很好地做到既有分享的意識,又能保護自己的利益,真正體會分享的快樂。
  但是分享的前提是尊重,是在孩子和別人願意的基礎上。因此,盡管要倡導孩子分享,但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也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要強迫他把自己喜愛的玩具讓給別人。
  “你怎麽那麽沒禮貌啊,把你的玩具給他玩兒!”
  為了所謂的“有教養”,不顧孩子的感受,強行讓孩子割愛,可能以後你的孩子就不會珍惜什麽,也不會為自己爭取什麽了!
  “你有那麽多的玩具,給他玩兒一下算什麽?”
  孩子不肯與別人分享,部分原因是因為珍惜自己手中的玩具。如果不顧及孩子在保護自己利益方麵的積極因素,用不恰當的理由讓他們放棄自衛,就會對他們的情感造成傷害!這樣回答的媽媽請想一想:他們會因此變得對很多東西毫不在乎。
  “他不給你玩兒,你就別跟他玩兒。”
  “以後不要跟這樣的人玩兒。”
  應該允許自己的孩子犯錯誤,他們會在改正錯誤中成長;也要允許別的孩子犯錯誤,自己的孩子會在保護自己不被別人的錯誤傷害中成熟。一味教育孩子采取“鴕鳥政策”,會使他們喪失鬥爭的勇氣,變得懦弱和無能!
  “你有一件好玩具,小朋友也有一件好玩具,如果你們一起玩兒,不是就有兩件好東西玩兒了嗎?”
  告訴孩子分享的過程和結果是愉快的,並設置一些兩個人一起玩兒的遊戲,讓孩子體會到合作與分享的快樂。
  “也許那個小汽車是他剛得到的,他很喜歡,所以舍不得給你玩兒,媽媽剛給你買新玩具的時候,你不是也不願意給別人玩兒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