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綠州 (非公開的博客)

這塊綠洲與文學不沾邊兒,錄的是不惑著的女人的陰晴圓缺。無論您屬何方,她都視您為客,您盡管悄然來往。
正文

也談愛國

(2007-10-13 12:41:25) 下一個


老別 的文章其實我很多矛盾代表著一代人的共 識 ------
對祖國, 愛恨交加, 難棄難舍的一片摯情。

首先不得不闡明一個混淆著的概念:國和家(自己定義的)

國 --- 指以政治 觀 點、 時代背景為籠廓的“國”

家 --- 指那一方天,那一群山、那一片水、那一塊人文結 成的“家”

推測雖然和老別年齡相差一輪,但卻能理解他想說啥 。

我的家,至死不渝;無奈我的國,痛痛徹徹 !!!

實在是不願意回想當年為 出來時經曆過的那番攪人肺腑的周折。

LG 出生在窮山僻壤的一個山腳腳下的農家裏。 為生計,年齡還是一位數字的 LG 就不得不被趕到地裏幹農活。直到進城 讀書前, LG 撿過糞 , 種過地,蓋過房,修過路,,, 為能少置辦一個書包,少買一套教材, LG 被吼著跟在年長 3 歲的姐姐屁股後麵上學了。 LG講,那時候最大的興奮就是能替姐姐背一下書包,感受一下背書包上學去的感覺 。

古來常言,讀大書,掙大錢。鄉下娃,沒別的能耐,吃苦是強項,讀書可以擺脫貧困,能有書包背,那就拚了命的讀書吧, 為不再受窮,為換一種活法 , LG 發奮 了,憑著渴望過好日子欲望和智慧為鄉裏創了一 鳴驚人 ———LG 考取了大學的 “ 育才班 ” 。 家裏那個窮呀,沒錢供, LG節衣縮食,幾乎僅憑助學金讀完了大學。 LG 講 ,在大學裏唯一的一次奢侈就是給高燒的自己慰勞了兩個橘子(橘子是 LG 的萬果之最,至今如此)。

LG 遇到了太多的無可奈何,,,
大學期間,學校組織出國考察,說是品學兼優的才有份,可一公布名單,自以為十拿九穩的 LG 無可奈何的給別人送行。

畢業時,憑成績完全可以認他選專業,可又是無可奈何的被排在別人的後麵。 分房子,委委屈屈的看著比自己晚畢業的人能莫名其妙的住在自己的頭頂 上,,, 這口氣 還得無可奈何的往下咽 。

考研時,痛痛楚楚的承受名列前茅的自己不得不麵對名落孫山的事 實 ,,,還是個無可奈何。
 
明明規定出國要選外語,成,LG想,那就比比本事吧,外語大獎賽上的奪魁應該能證明學外語是LG 的強項,於是,全國係統內出國留學考試, LG自然穩居榜首。 可單位裏的出國名額就是不會輪到他頭上。 無奈, LG 開始自己聯係,好運他就來了,可哪有如此順利的,單位不放,輪到這樁兒,你就是人才了,不能外流呀,死死的卡著你不讓走。朋友指點該送禮啦,傾囊?俺那一腳踢不倒的收入那還得夠添飽人家的肚皮呀 ------ 借錢送禮的滋味,大男人都哭得出來,活得窩囊呀!最後,分明是自己聯係的,還非得逼著你交一大筆押金,給你來個啥啥的“自費公派” ,LG 無可奈何呀。。。。。。。

這份無奈,咽是咽了,可堵得慌呀!

說到這裏,就是應了老別的那句話: " 我愛中國 , 中國不愛我 "(這裏就應該指的是“國”了,或者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替你管你的“國”的人不愛你?)

LG 講,人在異國他鄉即使再苦我也絕不再回來嚼這無可奈何! 的確,身在國外,因為你是在人家的國度裏謀生,你有道理麵臨你的些許困惑, 可這裏至少可以憑本事吃飯呀,那苦衷遠比在祖國忍耐那些無可奈何輕鬆得多。

其實,人大多都有留戀故土的情愫,能過得爽,有誰願意攜妻拉子的背井離鄉呀?無奈嘛。 雖然飄在外麵,可戀家、思鄉的情結哪會就輕易的飄沒了 ?! 那鄉情刻在骨頭上呢。 為此,盡管生活在人家的院子裏,也會偷偷的為人家的衛星落地、人家的球隊敗陣、人家的風吹草動而大喜呢(有點兒卑鄙,可難耐這也是戀家的情節呀)。咱是咱那“家”的兒呀,飄到哪兒,飄到死都認娘呢,咱自己可以和娘掰扯著爭寵,可咱就是容不得別人數落咱娘,為人家一句批判你“家”的言論而寧可與其斷友。。。

曾經有人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其他國家的留學生都盼著畢業早點飛回自己的祖國,為啥你們中國留學生畢業,即便是很好的職業也很少有人積極回國呢?麵對他的提問,我隻能牽強的回答,那是我們覺得在這裏還沒有學到可以讓我們有顏見父老鄉親的本領。哪能和人家說,為了回避那“國”裏的那些無可奈何呀,家醜不可外揚,這個理兒飄在外麵的有良知的兒都懂呀。

誰說換了國籍就不愛“家”了?!
哪個說抱著國籍不放手的就一定是對“家”情有獨鍾了?!

我說:
飄的越遠,飄的越久,對家的理解、認識就越客觀,
戀“家”、護“家”的情結就越純澈、越真切呢。




ZT:

by 夢思得:

<拳拳遊子心: 讀老別“其實我很多矛盾 ”>

稍微用一下腦子(不是用腳),就知道下麵的話含有多少的生活艱辛:

“經曆過各種事情後, 發現自己身上的中國傳統根深蒂固. 有時候, 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但也有很多時候, 為自己身上的中國傳統(或糟粕習俗)跟美國社會和文化格格不入而感到苦惱. 有時候, 我會一個人呆呆的發楞, 腦海裏歇嘶底裏地試圖給自己好好地定個位. 不是尋找自我: 我就是我, 我是個中國人, 而我這個中國人, 在美國這個社會裏, 該處在什麽個地位?”

身處海外,遠離生我們養我們的大地,卻要麵對著同樣的競爭,僅物質方麵的生存就要比別人多付出幾倍的努力;何況,作者是在作更深層的文化探討,其苦心,令老夢肅然起敬,其深度,令所謂的教授們汗顏。。。。
這是心靈的呐喊,是對千年古老中華文化的眷戀,其中飽含著不得不背鄉離土的無奈。。。。。
上中壇以來,此是老夢讀過的少有佳作,特全力推薦,決無半點戲言。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