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林業大學 雷濤
一位就讀北京某重點高校的朋友給我講了這麽一件事情:某天課上,當老師將到要為實現“四化”,為中華民族振興而讀書時,引起了全班同學的哄笑……
而現今,我們似乎也很少用“理想”這個詞了,人們時常以“你有什麽打算?”“今後做什麽?”來詢問我們的對未來規劃。
我們進入了一個極端現實,不談理想,缺乏信仰,嘲笑崇高的時代!
“我們是民族的未來!”從小到大,這句話都聽濫了。難道不對嗎?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今日中國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而我們大學生是一個時代最進步的青年團體,將來必然會成為祖國各行各業中的中堅力量,引導我們中華民族的走向。
不妨問問自己:我們想過為民族社會做什麽嗎?我們能做什麽?我們肩負得起這個使命嗎?
而現在的大學生狀態令人失望,同樣生活在大學中的我通過觀察和了解發現即使在北京眾多名牌高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充滿著浮躁和不安的情緒。被我們大學生使用頻率最高的詞是“鬱悶”,“無聊”,“迷茫”,聽起來很殘忍。但這就當今大學生生活的真是狀態!在應試教育製度下,許多人,曾把考上一所好大學作為唯一的奮鬥目標,當實現這一“終極目標”時,經曆短暫的新鮮感興奮感之後,就會難以避免地陷入空虛迷茫之中。有的人因此沉迷於網絡遊戲中不能自拔。更多人隨著大流,開始了漫漫“考證”“考研”“出國”之路。我並沒有說後者有什麽錯,我想指出的是如果沒有長遠而崇高地理想和堅定的信仰的話,最終,在這個物欲橫流社會中,難免不會陷入更大的迷茫和痛苦!
前兩天聽北大教授錢理群教授的一個講座,他指出,我們這一代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信仰。用我的理解來說就是每個人都是為了生活而生活,為了自己的生活而生活,沒有更加高的追求,沒有把自己作為一個社會人,和時代綁起來,和民族的命運綁起來。
沒有走出小我的人,沒有創造出價值的人是很難體會到幸福,擺脫迷茫,享受生活的樂趣。《恰》中的蔡和森一句話想必大家印象深刻:“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理想,有信仰,懂得純潔和崇高的意義!”傅雷在家書中寫道:“無論男女,隻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盡量拋開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得有意義。”
現在,在全球主義的影響下,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大行其道,社會上充斥著“唯資本是從”“唯效率是從”的糟粕思想,這種思想的力量強勢到我們還來不及思考就被推入這樣潮流中去了!
我們不讀經典了,我們不問國事了,我們陶醉於自己的小世界,我們或滿於現狀,我們或憤世嫉俗,但是很少人認真思考民族的形勢,社會的需要,為生活在最低層的沉默的大多數說話!
我很幸運在大一的時候就加入了學校的一個支農社團,並且通過社團接觸到梁漱閔鄉村建設中心(一個社會公益組織),認識了了一群“身無分文,心懷天下”的人,他們長期駐紮在農村,從事鄉村建設活動,而每月的幾百塊錢工資僅能維持基本的生活包紮國內,他們有辭去大學教師職位的,有放棄高薪的白領,還有休學支農的大學生,還有年近不惑的老誌願者。在外人看來,這群人的行動是奇怪的,不可理解的。而沒有身處其中的人又怎能能體會他們為他人幸福而努力工作,實現自己價值,拋開世俗羈絆的更偉大更深刻更持久的幸福!?
而做出這樣的決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困難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很強的家庭意識而非社會意識。道家的出世思想對人們的影響很嚴重。“社會服務”這個詞不是自古就存在於中國文字中的。對於我們來說。從事社會工作看起來像“管別人的閑事”,一個熱心於社會改革或公共事務得人看起來總有些滑稽可笑,我們給它們的誠意大打折扣。他們想出名嗎?他們為什麽不設法升官發財,首先幫助自己的家人呢?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他太年輕,或者說,他是個異乎尋常的人。或者,我們讚揚有公共精神不計個人得失的人,但不希望他是自己的家人,不希望他是自己!
可是,大學生,他為什麽不能是你呢?為什麽不是你來接受這樣的使命呢?為什麽不是你來作別人不願做的事?為什麽不是你來引領時代而不是被時代左右呢?
能有這樣的抱負的人往往被稱為理想主義者。時代呼喚理想主義者!哪一次社會的進步不是由一群理想主義主義者引領的。在當時,他們誰又沒有被時速嘲笑過?!
也許現在很多人對這個社會很滿意了,我們的生活安逸了。可是我們怎麽能夠忽略中國現在選書的貧富差距,低俗頹廢的文藝文化產品充斥市場,中國乃至全球麵臨的資源環境問題,社會道德的敗壞,信仰的缺失……這些都是我們不願接觸的,但就是事實,走出小我,首先要了解社會了解自己的地位,又憂患意識,視天下之事為己任!
還有的人會說,社會就是這個樣子了,單憑我一個人又做得了什麽?是的,一個人的力量示弱小的,但是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那會怎樣。我還是要講那個經典的故事:一個小孩在沙灘上將被海浪衝上海灘的垂死的小魚一條一條扔進海裏,麵對旁人的嘲笑。他指著手上的小魚說:這條小魚在乎。我告訴大家,有這樣思想的任並不少,在這個暑假的交流會當中,我就看到一大批這樣有這社會責任感的人,我們要善於找到這樣的群體,攜手共進!社會的改變重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努力。
慢而不息!
當然,我並沒有說必須從事這樣的支農活動或者社會工作才算走出小我了!三農問題事民族重要問題,但是它源於三農之外,需要各界任的努力!說起來也簡單,隻是一個觀念的問題,可能和另外一個人從事同樣地事情,但是你們的層次體會和潛力的發揮是完全不同的!有的時候會出現他人大我利益和小我利益衝突的時候,真正走出小我放棄眼前利益,並不以此為“虧”。走出小我的人不會為了自己的小事而錙銖必較,風聲鶴唳。因為他們有更加遠大的眼光,更加廣闊的胸襟!
我們要做務實的理想主義者,在各個方麵都要讓崇高的目標來激發我們更多的潛能,學習更多能為社會所用的知識。
最後用馬克思在《青年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的話與大家共勉。
“如果我們選擇了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他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全人類所做得犧牲,那是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子死而可憐的快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名單將永遠存在,而麵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撒下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