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古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朱元璋廢除丞相,害苦了子孫和國家

(2007-07-05 17:24:20) 下一個
‘宰相’是輔佐專製君主處理政務的最高官職。漢朝名相陳平論說宰相“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撫萬民、明庶物;外鎮四夷諸侯,內使卿大夫各盡職務”。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幾乎朝廷內外的事都歸宰相管轄,可見其權勢是非常大的。由於宰相直接管理朝中百官,非常容易率領百官與皇帝對抗、架空君主甚至出現謀權篡位的嚴重後果。
  
  明朝建立以後,太祖朱元璋立了兩個丞相,就是左丞相李善長和右丞相徐達。由於當時徐達經常在外麵領兵作戰,所以實權掌握在李善長之手。史稱李善長“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朱元璋與李善長關係很好,彼此意氣相投。朱元璋把李善長看做是蕭何式的人物,從指揮作戰到軍資供應,李善長經常參與。明朝建立後,許多政策、法規、製度、禮節和儀製等,也都是由李親自製定,或者由他牽頭完成。所以,在最初得以封公的六人中他居於最先的地位(其他五人是徐達、常遇春的兒子常茂、李文忠、馮勝和鄧愈)。然而,明朝建國以後,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權力過分膨脹,從而導致皇權與相權的矛盾逐漸激化,朱元璋也對李越來越不滿意。洪武四年(1371年),李善長因為長期患病在家休息,很多天沒有能夠前往中書省處理政事,他心裏感到不安,於是上疏懇請致仕(退休)。他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表示未能盡職而有愧於朱元璋的信任;二是想借此試探一下朱元璋對他的態度,這是曆代大臣慣用的一招。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朱元璋並沒有像他設想的那樣挽留他,而是馬上批準了他的請求,讓他回家去了。李善長退休後,由於徐達仍然在進行北伐,中書省的工作不能沒有人主持,朱元璋於是提拔了追隨自己多年的汪廣洋為丞相。汪廣洋為人小心謹慎,廉明持重,所以朱元璋對他放心。但是汪廣洋能力一般,辦事乏力,事事請示,又令朱元璋十分失望。李善長趁機將自己的親信胡惟庸推薦進入了中書省。胡惟庸精明強幹,又得到李的指點和他的舊部支持,加上胡惟庸善於逢迎,很得朱元璋的歡心,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升胡惟庸為左相,而汪廣洋被降為右相。不久,汪廣洋被朱元璋以“無所建白”貶到了廣東,不久找了個借口把他殺了。於是胡惟庸大權獨掌,飛揚跋扈,專擅朝政,獨斷專行,趾高氣揚,權傾一時。官員向皇帝上疏奏事,必先經他審閱,隻要是對自己不利的他便扣留下來,同時他還大肆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大將軍徐達深惡其奸,將他的不法之事上告朱元璋,胡惟庸得知後,企圖陷害徐達。後來朱元璋的重臣劉基(劉伯溫)暴病而死,於是朝中出現了一些不利於胡惟庸的傳言,這更加堅定了朱元璋除掉胡惟庸的決心,不久,有人上告胡結黨謀反,朱元璋立即下令嚴格追查。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罪處死胡惟庸,十年後,又以“善長元勳國戚,知逆謀不發”、“大逆不道”為名,殺死了‘開國文臣之首’的李善長及其全家,並下令肅清逆黨,前後受到牽連被殺的人多達三萬,至此,淮西集團被一網打盡。
  
  朱元璋殺胡惟庸之後下詔書說:“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不聞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中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事皆朝廷總之。以後嗣君,勿得議置丞相,臣下此請者,置之重典。”這顯然是在為廢除中書省和左右丞相尋找借口,他廢除丞相的真正原因並不是由於設置丞相就會“不旋踵而亡”,而是在於丞相權力過大,容易造成皇權的削弱。為了加強皇權,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事皆朝廷總之”,就是為了使皇權兼並相權,以便大權獨攬,威臨天下。明朝政府經過了這樣的改變,一切大權就集中到皇帝手中。
  
  但皇帝一人當然管不盡這許多事,需要幾個秘書幫他忙,這些人的辦公地點在中極、建極、文華、武英四殿,還有文淵閣、東閣兩閣。這些處都在內廷,所以這些人就稱為內閣學士或內閣大學士。內閣學士原本的官階隻五品,而六部尚書是二品,可見內閣學士在朝廷上地位並不高。上朝排班,大學士的朝位班次也在尚書的下麵。在明太祖時,內閣學士不過像是皇帝的顧問,遇皇帝有不清楚的事,可以隨時問他們,聽他們意見,做皇帝之參考。奏章批答,從前是宰相的事,現在是皇帝的事。皇帝不能一一親自動筆,便口授大學士寫出,這所謂“傳旨當筆”。由皇帝吩咐下來,這事怎樣辦,那事怎樣批,他們隻照皇帝意見寫下。所以照理,大學士不過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政治大權還是在皇帝,不在大學士。
  
  中國麵積和歐洲一樣大,而人口遠多於歐洲。可想而知每天中國要發生多少事情。有個統計,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先後八日間,內外諸司送到皇宮裏的奏章,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反映了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皇帝的辛苦就不用說了。以前漢唐宋的皇帝們隻要決定國家大政方針就行,明朝皇帝們不僅要決定大政方針,還要處理以前由丞相處理的日常行政事務。一年到頭辛辛苦苦,那時可沒有雙休日,而且明朝皇帝不象清朝皇帝,累了有避暑山莊、木蘭圍場、頤和園、圓明園等皇家園林可去,隻能呆在紫禁城裏。
  
  明朝開始的首都南京畢竟氣候溫暖,等到朱棣遷都北京以後,明朝皇帝又要多受一層罪。北京故宮,前麵三大殿,是朝會之所,後麵如乾清宮等,由皇帝住宿。皇帝天天要到前麵來辦公,距離挺遠,北京的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熱。而會議上朝總要在日出前,早上天不亮就朝會,皇帝也須黎明即起,等到太陽出來便散會了。一般做官的大多住宮城外麵。早上跑進皇宮有很遠的一段路,卻得七點以前就要去。到了紫禁城,還得下馬,仍準騎馬的隻有少數幾個人。一律須先到朝房,靜候皇帝上朝。皇帝出來,天還沒大亮,遇到天氣寒冷,那時也沒有現代防寒設備。火爐很簡陋,生些炭火,不過擺擺樣子而已。明製一天有三次朝,稱早朝、午朝、晚朝,如實則皇帝要三次出麵見群臣及民眾。明製常朝有兩種:一叫禦殿,一叫禦門。禦殿又稱內朝,是在大殿內朝會議事。禦門是到奉天門。皇帝一天要上朝三次,多少麻煩。明太祖是開國皇帝,天下是他打來的,有精力可以應付。明成祖也還是親手打天下,他是封出去的王,從北京打到南京來篡了皇位,他也有精力可以親裁庶務。再下去的兒孫,生在深宮,長於婦人宦官之手,精力逐代萎縮,便不能這樣做。甚至不能天天出來上朝見群臣。今天不上朝,明天事情就接不上。事情接不上,不能叫文武百官在那裏老等著,也不能群臣們說了話,皇帝無辭可答。後來皇帝便隻有偷懶,把政權交付與內閣,閣權慢慢地重起來。
  
  明朝最初是皇帝親自在內閣,後來有些皇帝不常到內閣,由內閣條旨票擬送進去批。甚至有幾個皇帝則長久不管事,因不管事而更不能管事,就變成怕見大臣了。於是經年累月,不再到內閣,一切公事都要送進宮裏去。最有名的就是萬曆皇帝明神宗,他做了幾十年皇帝,有二十幾年沒有上過朝,但也不能盡怪這些皇帝的不好,因他們精力、智力有限,天天困在深宮,而要處決一應國家大事,這何等的不容易。明宣宗宣德和明孝宗弘治堅持天天上朝,結果兩人都沒有活過四十歲,而明世宗和明神宗後期都躲在宮裏不出來,兩人都享國長久,
  不上朝被人罵昏君固然不好,但畢竟還是命最重要,無怪他們要怕事偷懶,避不上朝。隻該怪明太祖訂下那製度的不好。
  
  再者,如果皇帝和內閣日常不見麵,於是皇帝和內閣中間的接觸,就多出一重太監上下其手的機會。皇帝有事交付與太監,再由太監交給內閣。內閣有事,也同樣送太監,再由太監上呈與皇帝。這樣,太監就慢慢地弄了權。甚至皇帝嫌麻煩,自己不批公事,私下叫太監批。批紅的實權,落到太監手裏,太監變成了皇帝。當初明太祖廢去宰相,一麵卻也預防到太監預聞政事的可能。故在洪武十七年,鑄了一塊“內臣不得幹預政事”的鐵牌,掛在宮門裏。可見明太祖心裏清楚,廢了宰相後,太監易於得到權力。然而明太祖規定不準立宰相,這是他後人遵守了,始終沒有敢違背。至於不準太監幹預政事,他後人卻沒有遵守。結果明朝後期太監專權得厲害,害苦了國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