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古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大學生畢業(找工作)前必須要做的20件事

(2007-06-17 14:24:11) 下一個
如今是大學生入學的季節。我在“波士頓環球報”上看到一條新聞,綜述了許多專家給大學新生的建議。題目叫“為了找到好工作現在要作的20件事”,不妨邊抄錄邊評論,看看美國大學教育的理念和我們是怎麽不同。
第一,走出圖書館。你可以拿到學位,有很高的平均分,但仍然沒有為實際工作做好準備。大學是四年人生經驗,不是120個學分。在美國的大學,課外活動常常和功課一樣重要。
第二,在你的宿舍裏開始做生意。記住,雅虎,穀歌都會爭先恐後地買你弄出來的網站。這也許是和中國的大學最不同的。清華曾禁止學生開小買賣。這次因為香港諸大學的衝擊,我提出了北大清華“二流”說,有人義正詞嚴地駁斥:北大清華學術氣氛濃,香港的學生,老是打工作生意。要按美國的標準,香港的大學確實在這方麵領先一步。別忘了,穀歌本身就可以歸於大學宿舍裏誕生的買賣。
第三,別債務纏身。在普通的州立大學和名牌但昂貴的私立大學之間,最好選擇前者。因為目前州立大學質量很好。從個人前途上看,無債一身輕比花錢買個名牌要有利得多。
第四,積極參加校園的活動。比如有個二年級的學生去年給新生當校園導遊,今年成了導遊部的主任。通過這種活動,她學會怎麽理解,幫助別人,滿足別人的需要,和別人溝通。這在美國文化中,是所謂“領袖素質”的基礎。找工作時會被別人另眼相看。
第五,不要讀文科博士,除非你離了學術不能活。讀博士對實際工作毫無幫助。美國的文科博士,培養出來隻去大學教書,除此而外幾乎別無出路。我寫博士論文時叫苦: “早知如此,還不如去當出租車司機。”同事聽了笑著說:“你知道嗎?那些出租車司機,許多都有博士學位。”在中國,博士泛濫成災。幹什麽都要有個博士學位。仿佛是教育的炫耀性消費。實在太過浪費。政府應該砍掉博士課程去辦好中小學。
第六,別上法學院。前幾天看報道,紐約律師事務所的起薪已經漲到十四萬多美元,無怪法學院擠破門。但律師總是代表別人去爭利,壓力奇大。自殺是律師中第一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第七,參加體育運動。調查表明,大學從事體育的人,畢業後比那些不沾體育的同學明顯收入高。特別是企業總裁,從大學體育中獲益甚大。這一點,在中文世界中,大概數我的近著“精英的階梯:美國教育考查”中論述最詳,也是國人理解最淺的麵向。美國人從事體育不僅是鍛煉身體,而且是培養競爭的才能和領袖素質。一個大學運動隊的隊長到華爾街找工作,優勢不可限量。
第八,別按著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幹自己喜歡的事情。
第九,幹一些你並不擅長的新事物。這一點我自己可以現身說法。大學生很愛給自己下定義,什麽自己不擅長這個,不擅長那個,作繭自縛。你對自己未必了解。這是蘇格拉底給人類的教誨。所以,請給你自己一個機會。我大學不學英語,覺得不喜歡,也無才能。後來被逼無奈,居然要靠說英語吃飯。如果我二十歲時有人給我指出這樣的前程,我一定覺得是個笑話。我敢和現在的大學生打賭,你們中許多人,二十年後會生活在自己完全沒有設想過的現實中。
第十,以自己為中心來定義成功,別以外在的東西(比如金錢)來定義成功。美國一位巨富之子,後來成了CNN的節目主持人。他說和名人長大再當記者,一大好處就是看破人生。那些從小見到的傳奇般的富翁,有時比小老百姓得生活悲慘多了。他自己的一個兄弟就自殺了。
第十一, 好工作要自己去找,不要等著天上掉餡餅。
第十二, 選修關於“幸福”的心理課程。在哈佛,這一課程是最熱門的課之一。大學開不出這樣的課,我看是不合格。
第十三, 上表演課。美國社會整個就是個舞台。從教授,政治家,企業總裁,到律師,將軍,記者,不會表演就很難出頭。
第十四, 學會讚美別人。在生活中,既要當好演員,也要當好觀眾。
第十五, 使用職業谘詢服務機構。美國大學一個重要部門就是求職谘詢機構。專業人員幫助你分析自己的長短,以及就業市場,幫助你準備麵試,修改申請信。沒有這樣的機構的大學,也是不及格的。
第十六, 被拒後應該坦然以對。我有一位朋友,當年沒有上清華,後來對我說:高考給人一種自卑心理。因為清華那個分,我發揮多好也到不了。所以見了清華的就自覺得一頭。其實,他事業遠比許多清華學生成功。一句話,要自己定義自己,不要用外在指標定義自己。
第十七, 從上一點延伸下來,就是要傲視名校,別覺得上了哈佛有多麽了不起。
第十八, 不要過分追求完美,不要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
第十九, 要靠打工讀完大學,積累工作經驗。 第二十, 把你的目標列成表,因為你沒有計劃就不可能成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