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走進美國名校芝麻開門
(2007-06-17 14:07:13)
下一個
由於美國高中課程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學校整體水平、師資力量又參差不齊,因此,各個學校之間如何比較GPA成績更成為令人關注的問題。 這雖不是精確比較,但也要有所依據。關於這點,父母不必過於擔憂。一般而言,大學裏負責錄取篩選的人員中,一定會有人對各州各地區高中情況比較熟悉的人把關。他們會擬幾條標準參考。 首先是要看學校的實力和水平。美國大學年年有排名,專業有排名,美國的高中學校也有排名。來自名校的GPA成績自然當刮目相看。其次是看這一屆學生的規模,也就是學校的大小。無論學校排名如何,五十名一屆畢業生中的第一名,自然不能和五百名一屆畢業生中的第一名相提並論。 綜上所述,比較GPA成績首先要看修課的難度,其次看是從哪所學校得來的,這所學校畢業生的規模有多大,除此之外,精明的錄取人員還會看你的GPA成績的演變過程。美國人特別看重的是第十年級和第十一年級的GPA成績。比如說同是3.8的GPA,一個人高中頭一年半得分4.0,後一年半隻得了3.6,而另一個前一年半得分3.6,後一年半得分4.0,雖然兩人的平均成績都是3.8,無疑後一個人要比前一個強得多,競爭錄取的機會也就大得多。 鑒此,對於剛入高中後尚貪玩沒來得及適應高中階段學習的孩子來說,成績一時下降則不必灰心喪氣,努力在高中的黃金階段把它補回來,同樣可以起死回生,正所謂〞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靈活多變的高中選課製度,產生了如此撲朔迷離眼花繚亂的GPA成績,常常給人錯判,令人迷惑。不論怎麽說,美國人並不笨,他們花那麽多時間和精力調整比較GPA成績的尺度,足見GPA成績對衡量一名高中生的真實水平是相當重要的。隻所以說國內高考製度不好,就是因為一分之差而定終生未免有失偏頗和公允。我在不同章節都曾討論過不同因素對這一決定人生命運時刻的影響。而在美國,則把這種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GPA是從長遠的、跟蹤變化的角度反映了一名高中生的學習軌跡。這種軌跡十分清晰和準確地反映出了學生的水平,是名校篩選學生的重要參考依據,也是父母們觀察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的一扇窗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較之一錘定音的高考製度,這扇窗口確實是掌控孩子學習狀況的理想途徑。 不斷地發現問題,隨時地調整情緒,解決問題,始終讓孩子處於競爭的前沿,這是日後進入名校的第一要素,千萬不可忽視。 三、升學考試 前麵說過,GPA作為平時成績是大學錄取新生的重要參考指標。但這一指標可以通過升學考試來校正。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學生的GPA成績很低,他(她)可以通過優異的統考成績彌補,很多名校都是接受這一事實的。因此,作為新生錄取的另一項參考指標亦十分重要,這就是統考。 統考的意義和國內高考的統考一樣,但內容上卻有很大差別。 美國統考的內容和形式都呈多樣化,靈活而不死板。一次失準了可反複再考,直至滿意。一般而言,這種考試一年中有八次機會,你不僅可以挑選自己認為最有把握的時機,而且也可以挑選你吉祥喜慶的日子,即中國人傳統中的黃道吉日,大吉大利。 聽到這種考試製度,許多人都暗自慶幸,心道:一次考不好再考,反正有考好的時候,這就沒的可怕了。 實際情況並非這些人想得那般美妙。前麵已述及,統考隻不過是一種參考指標,雖然重要,卻也算不得至關重要,許多統考滿分的學生仍遭名校拒絕就是明證。再則,高中以後,這種統考成績便同GPA成績一樣記錄在案,反複多次考雖不受限製,但成績不好對自己的信譽影響較大。比如說,同是一千四百分的SAT-I成績,一次考得者自然要比考了十次八次才獲得這種成績的人強得多。在美國人眼裏,你至多算一台考試機器,對這種人,即使成績再好,也是不屑一顧。再說,每次考試都要交錢,都需費時準備,花錢不說,這些心力如何承受﹖因此,考試次數不限並非有機可乘,反複多次參考以取高分亦非明智之舉。 在美國,最負盛名的統考有兩種,一是ACT,另一則是SAT。相比較而言,SAT應用更為普遍。SAT又分為PSAT、SAT-I和SAT-II。既有相同之處,又有許多不同側重。
不同之處在於ACT更偏重一點理科,由數學、理化、寫作和閱讀四大部份組成。其中數理難度稍大而閱讀的詞匯量要求相對偏低。一般而言,你可根據自己的特長在兩種考試中選擇其一。ACT考試主要針對中西部一些州立學校而設計,如沒有它想,則可集中精力應付。但對於許多名校而言,你並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兩種指標都要參考。因此,報考大學時,首先必須了解所申請學校對這些考試的要求,以便早作準備。ACT和SAT是大同小異的兩種升學考試,它們之間可以作粗略比較。因此,種考試成績大致相當於什麽程度的另外一種考試是有據可查的,其參考指標如下:
附表
How do SAT and ACT scores compare?
Below is a table that includes ACT Composite scores with
Concordant (corresponding) SAT I scores.ACT (SAT-I) : 15 (730) 17 (830) 19 (910) 20 (950) 21 (990)
22 (1030) 23 (1070) 24 (1110) 25 (1140) 26 (1180) 27 (1220) 28 (1260) 29 (1300) 30 (1340) 31 (1380) 32 (1430) 33 (1480) 34 (1520) 35 (1580) 36 (1600) 在我們居住的地區,SAT似乎比ACT更為適用。PSAT考試隻有一次機會,考試時間是十一年級的十月份,但是,十年級時你可以有一次練習機會。PSAT的重要性在於它被用於作為競爭獎學金的指標,稱為National Meril Scholarship Qualitying Test(NMSQT)。在美國,每年有超過二百萬的優秀高中生參加PSAT考試。一九九八年的資料顯示,其中有五萬名高分者參與實質上的NMSQT競爭。五萬人中有三萬五千人獲得名譽獎勵,一萬五千名進入半決賽名單,最後有七千名學生獲得了至少二千美金的不同來源的獎學金。這些人當中,少數人還可以每年重複獲得。 究竟多少PSAT成績才可以最後獲得獎學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每年考生的情況而水張船高,水落石出。 毫無疑問,盡早準備對獲得高分肯定有很大幫助。由於我們在這之前對美國高中教育體製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因此,使女兒失去了早作準備的機會,倉促應戰,成績不甚理想。 許多過來的人都建議,至少在十年級的春季就應開始著手PSAT考試的準備,像女兒這樣到十一年級才開始準備,為時已晚。 實際上,早做PSAT的考試準備對SAT-I的考試也有極大的好處。SAT-I是SAT考試中最重要參考指數,主要分數學和英文兩大部份。滿分為一千六百分。 如前所述,好的SAT-I記錄可以調節較低的GPA成績。在名校錄取中,高分SAT-I成績也是必須具備的競爭條件。和PSAT考試不同,SAT-I考試的機會很多,每年七次。因此,基本上可以說隻要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參考,如成績不理想可反複考多次。理論上是如此,可執行起來卻有具體困難。除了前述原因之外,十一年級是高中階段最緊張繁忙的一年。如果你想進名校讀書,這一年裏將有許多事情必須兼顧。比如說GPA成績,不管你考什麽,考多少次,任課老師根本不管,照常進行課程,該考的試照樣考,沒有說因為你要考SAT給你減輕點份量或少考一次。試想,如果你選的全部是AP課,維持GPA成績本身已相當吃力,再加上名目繁多的社會活動、各種競賽以及業餘愛好等等,你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可用來反複考SAT-I﹖再者,如前所述,過多的參考也會降低你所獲得成績的競爭力,因此,如想獲得高分,唯一的辦法應是盡早行動,充份準備。明白了這點,早作PAST考試的準備,其意義就不僅是獲兩千美金的獎學金了,同時也為以後SAT-I考試鋪平了道路。由於許多學校的申請工作必須在十一年級底或十二年級初完成,因此,盡管每年有許多機會,實際上到了十二年級也就太晚了。 SAT-I的設計是共有138個問題,滿分是一千六百分,但即使一題不答,你照樣可得四百分。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一千分的SAT-I成績大致相當於3.0的GPA成績。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查詢,在許多很好學校的錄取標準中,SAT-I的成績要求並不高。比如,一千一百分的成績可進密西根大學,一千三百分的成績即可進入長青藤名校。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隻是最低線的要求,競爭起來,這種成績便隻有墊背的資格了。 毫無疑問,早做針對性的準備對應付SAT-I這種考題設置是非常有效的。目前,為了提高進入名校的競爭力,許多地方都辦起了各種名目的補習指導班,商業性的廣告上赫然寫道:一次補習班至少提高SAT-I成績100至200分。再往下看,收費一千美金。過去談過曾在網上讀過一篇文章,對教育子女的書在國內暢銷非常不理解,理由是美國人從來不這麽做。美國書局雖然少有父母介紹如何培養子女進入名校的書,可像ACT、SAT考試的參考書卻名類繁多,鋪天蓋地。且書像磚頭般沉,價格也不菲。難道美國人真的不在乎進名校讀書﹖恐怕並非如此,真的不在乎這些書都賣給誰去﹖ 遺憾的是對所有這些信息我們都知道的太晚了。我們知道密西根大學中心校園裏有一處SAT-I考試輔導班已是女兒十一年級暑假,他們誓言至少可以提升成績100分。100分也是十分誘人的數字,假如能從一千五百分提高到一千六百分豈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