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小築

小小地方,貼著海姑娘我喜歡的文章和帖子 此博客為海姑娘的個人好貼轉摘博客
正文

揭秘中國海軍登陸作戰力量

(2006-08-09 06:49:05) 下一個
作者:曉 龍 文章來源:《海事大觀》2006年第5期

“這是一支任何對手都不能輕視的部隊!”——來自4個國家的7名軍事觀察員和52名國防大學防務學院國際問題研討班的中外學員在中國東南沿海觀摩了一場精彩的軍事訓練表演,留下了這樣的評語
這場軍事表演的主角就是中國海軍陸戰隊
在世界軍兵種之林中,海軍陸戰隊是一個非常特殊、聲名顯赫的兵種。它是由諸兵種合成、能實施快速登陸和擔負海岸、海島防禦或支援任務的兩棲作戰部隊。

世界上第一支海軍陸戰隊是由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在1537年建立的。後來,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等先後擁有了自己的海軍陸戰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陸戰隊在諾曼底、硫磺島、衝繩等登陸作戰中所向披靡,戰功卓著,從而以“攻擊力最強的軍隊”著稱於世。

進入21世紀後,現代戰爭從戰略、戰術到武器裝備都正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一個國家要想不受欺侮,就必須要建立一支相當精幹的部隊,以較小的代價完成較大的軍事任務,或在大規模行動之前動用較小兵力,先破壞敵方的指揮中心,使對方的電力、通信、交通樞紐等重要設施陷於癱瘓,這是奪取現代戰爭勝利致命的一招。

中國海軍陸戰隊正是擔負著這種特殊作戰任務的特種部隊。記者來到南海之濱,探訪了中國首支海軍陸戰部隊——海軍某陸戰旅。 w

“演練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演練。”

早在1955年,中國海軍便在福建省成立了海軍陸戰學校,培養兩棲作戰指揮人員,並參考國外訓練編製了兩棲作戰教育大綱,同時還設立了若幹兩棲訓練場,以便陸戰隊員進行戰技體能與兩棲作戰訓練。

1980年5月5日,經過數十年的醞釀,中國海軍陸戰隊終於在五指山腳下的龍州河畔正式宣告成立。這意味著擁有300多萬平方公裏寬廣海域、6000多個星羅棋布的島嶼的中國,從此擁有了與之相匹配的兩棲登陸作戰部隊。 www

演練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演練。”自組建之日起,中國海軍陸戰隊的決策者們就將目光始終瞄準世界強敵和未來戰爭的特殊性,苦練精兵,對每個海軍陸戰隊員的本領和意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希望加入中國海軍陸戰隊的誌願者首先必須在陸戰隊的野外訓練基地接受“獸營”式訓練的考驗,散打、擒拿、格鬥、刺殺、硬氣功等軍事科目,是每個陸戰隊員必須掌握的。經過嚴格的訓練和選拔,合格者才能跨入海軍陸戰隊的行列。

海軍陸戰隊的新兵還必須經過各種形式的嚴格訓練,比如耐高溫、耐嚴寒、抗眩暈等。耐高溫訓練的標準是在烈日下能頂住3~4個小時的暴曬;耐嚴寒訓練是在零下30攝氏度的野外,僅靠一床棉被、一件軍大衣過一夜。在泅渡訓練中,每人要遊3000-5000米,全副武裝負重20公斤要遊500米。在越野訓練中,每人全副武裝負重20公斤奔走5公裏不超過20分鍾。

新兵在完成第一年的體能和基礎科目訓練後,第二年開始特種專業訓練。每年在氣溫最高的季節,海軍陸戰隊都要將部隊拉到北部灣,接受長達25周的戰術基礎訓練和海上武裝泅渡訓練,陸戰隊將這一訓練計劃統稱為“海練”。在參加“海練”的最初幾周,陸戰隊員每天晚上睡覺前要完成30個引體向上、200個俯臥撐、200個仰臥起坐、200次馬步衝拳,在夢中還會隨時被一陣急促的緊急集合哨聲喚起。此外,陸戰隊員每天還要進行一次10公裏武裝越野。


除了鍛煉超過常人的體質,更要培養堅強的意誌。在海軍陸戰隊戰術訓練現場,記者看到,軍事教練將陸戰隊員趕下壕溝,然後用機槍向他們頭頂掃射,采用具有一定殺傷力的空爆彈,隊員們必須本能地趴在地上,聽著耳邊的巨響。教練說,這是為了讓陸戰隊員切身體驗戰場上“槍林彈雨”的感覺,使他們在未來實戰中可以泰然麵對。

潛水訓練是鍛煉陸戰隊“蛙人”的特殊訓練課目。在海軍陸戰隊的訓練營地20米x40米的遊泳池中,“蛙人”要根據要求潛入5米深的水下,在1根繩子上按要求的尺寸精確地係上6個結,然後再按教練給的信號將其解開。隻有順利完成這一項目之後,陸戰隊員才能進行下一步“水下求生”的訓練。

水下求生訓練目的主要是使受訓人建立生存信心,培養“蛙人”在險惡環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行為自控能力以及戰勝困難的勇氣等。訓練時,“蛙人”被綁住手腳扔進水裏,他們必須想方設法浮出水麵呼吸氧氣。在進行攜帶氧氣瓶潛水訓練時,教練常常會拔掉“蛙人”的氧氣管,或關掉供氧旋鈕,或扯掉氧氣罩。這是訓練“蛙人”在水下換氣的技巧,“蛙人”們必須自己解決在無氧條件下的生存問題。就是這種殘酷的訓練使中國“蛙人”練就了超凡的水下求生本領。 ww

在陸戰隊員整個服役期間,除了掌握海、陸、空、警多達上百件武器外,還要掌握跳傘、爆破、潛水、攀登、滑雪、車舟駕駛、擒拿格鬥、方位判斷、地圖識別等本領。此外,陸戰隊員還需掌握偵察、捕俘、審俘、照相、錄像等獲取情報資料的手段,以及用密碼通信聯絡等多渠道傳遞情報的技能

兩棲偵察隊是海軍陸戰隊的“隊中之隊”,他們擔負著潛入敵島偵察、突擊等特種任務,和其他一般隊員相比,他們的身手更加不凡。而在這個尖刀的刀鋒上,也閃耀著中國女性特有的風采——1995年6月,海軍女子陸戰隊正式成立,隸屬於兩棲偵察隊。從此,在海軍陸戰隊充滿陽剛之氣的男性世界裏,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訓練場上,女隊員同男隊員一樣跳台階、跑樓梯、練單雙杠,越野拉練;她們同樣要學會擒拿格鬥、潛伏捕俘、搶灘登陸、荒島生存。如今,她們已經贏得了“兩棲霸王花”的美譽。 www


“海軍陸戰隊一般的時候不用,打小仗不用,要用就用在刀刃上!”

經過艱苦錘煉的中國海軍陸戰隊,盡管是我軍最年輕的兵種部隊之一,卻以自己驕人的成績,揚名全軍、全國,並引起了世界軍事界的高度關注和好評。

1995年10月,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在觀看了海軍陸戰隊參加諸兵種合成演練後,興奮地給予這支部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打仗”的高度評價。老將軍張震滿懷激情地寫道:“海軍陸戰隊一般的時候不用,打小仗不用,要用就用在刀刃上!” www

在外軍眼裏,中國海軍陸戰隊同樣是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東方勁旅。

飛鵝嶺,這個在地圖上沒有標明方位的山嶺,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綜合戰術訓練場。它猶如一隻巨大的天鵝沉睡在綿延的五裏山港灣,三麵臨水,長約2公裏,最高處海拔近千米,地勢險峻,易守難攻。

2000年4月6日,就在台灣當局散布“兩國論”、“台獨”的非常時期,來自48個國家的駐華武官走進了這個鮮為人知的海灣,中國海軍
陸戰隊在這裏為駐華武官們演示了一場以現代戰爭為背景的加強營搶灘登陸作戰。

負責訓練的軍官說,兩棲偵察隊員不僅要有強壯的體魄,還要有高強的武藝,這樣才能有勇有謀,克敵製勝。打,要能使輕重武器,並能赤手空拳在灘頭、水中製服手持短兵器的對手;行,要能負重在海上泅渡上萬米,能駕馭摩托車、汽車、水陸坦克等。同時,他們還要有空降兵從天而降的本領。

中國海軍陸戰隊以其嚴格的訓練蜚聲軍旅。為了使陸戰隊員能在各種惡劣環境裏長期生存和連續作戰,陸戰隊每年都要組織部隊在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下進行多種適應性訓練。難度之大、強度之高,令人咋舌。裝甲步兵連的一位班長向記者講述了一件親身經曆的往事:盛夏,一艘大型登陸艦經過兩天兩夜的航渡,將陸戰隊員運送到南海上一個人跡罕至的孤島,進行耐饑餓、耐幹渴、抗疾病、抗疲勞和連續作戰的野外生存訓練。離艦泅渡前,僅發給每人不足一公斤大米和一軍用水壺淡水。白天,島上地表溫度高達攝氏60度,隊員們冒著酷暑進行高強度的消耗體能訓練;夜晚,就和衣躺在羊角樹叢下打盹,與四腳蛇、老鼠、螞蟻、蚊子為伍。翌日,水盡糧絕。沒有淡水,他們就舀來海水,用火燒開後,一點一滴提取蒸餾水解渴;沒有食品,他們就去抓魚、撈貝、撿鳥蛋,用海水煮熟充饑。四五天過後,有人體重減輕了六七公斤。但陸戰隊員們憑著超人的毅力,克服了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奇跡般地生存下來了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為了縮短訓練與實戰的距離,陸戰隊每年都要進行多種對抗性的實兵演習,以提高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整體作戰能力。

車載導彈彌補了登陸作戰中遠程火力配置的盲區

近期的某天早晨9點零6分,在南海某海灘,隨著3發紅色信號彈的升起,代號“雄獅一號”的兩棲步兵戰車從車內滑出攜有某型導彈的發射器,方向指向了數千米之外的岸灘目標。 青

伴隨著指揮員的指令,一條火龍騰空而起,向目標直飛過去。在距離目標隻剩數百米的時候,人們看到導彈偏離了目標,而戰車內的射手正在緊張有序通過製導係統校正彈道,導彈再次對準目標俯衝而下,穿過靶標的正中央。

某型車載導彈的首發命中,彌補了這支部隊在登陸作戰中遠程火力配置的盲區。通過訓練,這支部隊將實現對敵坦克、岸上工事等堅固目標的遠距離精確打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