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小築

小小地方,貼著海姑娘我喜歡的文章和帖子 此博客為海姑娘的個人好貼轉摘博客
正文

職場健康:學著打理心理感冒

(2005-10-04 20:08:03) 下一個
津津畢業不久卻已換了兩份工作。如今,麵對第三份依然不合己意的工作,津津開始產生厭倦情緒,甚至開始討厭起上班這件事。

  梅小姐是一位認真負責的部門主管,瑣碎的工作和巨大的壓力使她經常處在焦慮和不自信的狀態中。盡管嚐試過各種減壓方法,但情況絲毫未見好轉。



  丁先生在機關的機要辦公室工作,一次意外讓他從此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在他的腦海中,總有一個念頭不斷出現,而他也不能自控地隨之做出各種“荒唐”舉動。

  精品職業顧問素描

  王二平,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工業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北京社會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效學會認知工效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行為科學學會會員,國際應用心理學聯合會會員,美國管理科學院外籍會員。每個職場人都會遇到像津津、梅小姐、丁先生這樣的問題。也許你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信號——你的心理健康可能出現了問題。

  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是職場常見病

  記者:最近的調查顯示,六成白領認為自己存在心理問題。您認為,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王二平:有兩點很重要:一是工作中的人際交往會帶來壓力。職場人要和老板、客戶等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有時還會產生衝突。對一些人來說,人際交往恰恰是其弱項,因而會產生倦怠感。二是工作本身也會帶來壓力。很多時候,工作壓力來自於期限壓力——到什麽時候就要交什麽東西。就像我們做研究,探索本身是很有樂趣的,可一旦被告知要在一個期限內拿出一個研究成果,這種壓力就把樂趣抵消了;工作壓力還來自上級和自己對工作成果的過高期望,人們總擔心得不到預期成果該怎麽交差。

記者:這些壓力會給職場人帶來哪些影響?

  王二平:壓力會對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損害,進而嚴重影響到身體。有三種心理健康問題常見於職場,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我可以說,所有人都曾有過抑鬱症。你得過感冒吧?一個道理。



抑鬱症一般表現為活動興趣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等。絕大多數的抑鬱症可以自愈,最好的方法是給自己放個假。但也有人的抑鬱症會越來越嚴重,甚至發展到自殺。他們認為生活中沒什麽可留戀的了,這樣的人最後連寫遺書的動力都不夠了。抑鬱症不太容易引起別人重視,因為很多人的表現無外乎是不愛說笑了、不愛交往了。別人隻覺得他是有什麽心事,或暫時情緒消沉,結果反而貽誤了治療。

  職場上得焦慮症的人也較多。有人麵對喜歡的人心跳加速,有人一到考試就發燒,這是正常的焦慮。還有人一想到不好的念頭,或者要做社會規範不允許的事時,就會心慌氣短,也是正常的。但有些人從一醒來就無緣由地感到心慌,要做什麽事都覺得很心煩,經常失眠,天天處於惴惴不安中,這就是得了焦慮症。焦慮症往往誘發於某件事沒有做好。如果說抑鬱症是動力水平過低、不停放鬆發條的話,那焦慮症就是動力水平過高、不停擰緊發條。多數人的焦慮症也是可以自愈的。

  強迫症的發病率較低,其患者總會在腦海中反複出現某些念頭、幻象等。“杞人憂天”這個成語,實際就是強迫意識的表現。還有一種叫強迫行為,即無謂地重複某種動作,結果影響到正常的思維和工作活動。有強迫症的人雖然明知這不正常,並極力抵製,但終歸難以擺脫。強迫症無法自愈,一定要得到適當治療。

  一般說來,這三種病症和人的性格有關。愛逞強、脾氣急躁的人容易得抑鬱症和焦慮症,謹慎、過於自律的人往往容易得強迫症。

記者:這些壓力會給職場人帶來哪些影響?

  王二平:壓力會對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損害,進而嚴重影響到身體。有三種心理健康問題常見於職場,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我可以說,所有人都曾有過抑鬱症。你得過感冒吧?一個道理。



抑鬱症一般表現為活動興趣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等。絕大多數的抑鬱症可以自愈,最好的方法是給自己放個假。但也有人的抑鬱症會越來越嚴重,甚至發展到自殺。他們認為生活中沒什麽可留戀的了,這樣的人最後連寫遺書的動力都不夠了。抑鬱症不太容易引起別人重視,因為很多人的表現無外乎是不愛說笑了、不愛交往了。別人隻覺得他是有什麽心事,或暫時情緒消沉,結果反而貽誤了治療。

  職場上得焦慮症的人也較多。有人麵對喜歡的人心跳加速,有人一到考試就發燒,這是正常的焦慮。還有人一想到不好的念頭,或者要做社會規範不允許的事時,就會心慌氣短,也是正常的。但有些人從一醒來就無緣由地感到心慌,要做什麽事都覺得很心煩,經常失眠,天天處於惴惴不安中,這就是得了焦慮症。焦慮症往往誘發於某件事沒有做好。如果說抑鬱症是動力水平過低、不停放鬆發條的話,那焦慮症就是動力水平過高、不停擰緊發條。多數人的焦慮症也是可以自愈的。

  強迫症的發病率較低,其患者總會在腦海中反複出現某些念頭、幻象等。“杞人憂天”這個成語,實際就是強迫意識的表現。還有一種叫強迫行為,即無謂地重複某種動作,結果影響到正常的思維和工作活動。有強迫症的人雖然明知這不正常,並極力抵製,但終歸難以擺脫。強迫症無法自愈,一定要得到適當治療。

  一般說來,這三種病症和人的性格有關。愛逞強、脾氣急躁的人容易得抑鬱症和焦慮症,謹慎、過於自律的人往往容易得強迫症。

案例1 讓我如何不鬱悶?

  津津:我是一個從會計專業畢業不久的女孩子,但從今年4月至今,我已換了兩份工作。換第一份工作是因為我看不到發展機會,換第二份工作是因為公司離家太遠。對眼下這第三份工作,我依然不滿意。



  在我看來,會計工作要有一個安靜的辦公環境。但我現在的辦公室是一個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倉庫,工作時間常有人來打擾,隔壁冷庫24小時不停轉的機器也讓我飽嚐噪音之苦。在裏麵待一上午,我就會頭痛難忍,根本無心工作。

  其實來這家公司工作之前,我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這是一家開辦初期的小企業,工作難免是要辛苦些,但我告訴自己要堅持下來。如今看來,堅持到底的代價就是在糟糕的環境中以糟糕的狀態工作。現在,一想到工作,我就痛苦焦慮,甚至開始討厭上班這件事。朋友說我得了上班恐懼症,果真如此嗎?

  王二平觀點:學會珍惜

  我認為津津可能有抑鬱症的症狀。此外,她還對自己的職業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

  當津津發現工作條件低於自己的期望時,工作興趣和動力下降了,工作效率也不高,隻是敷衍、將就。這就是抑鬱症的表現。津津所在的是一家新開辦的小企業,工作條件難免艱苦,也許老板的辦公環境也不甚理想。津津不該對這些期望過高。如果津津很在意工作環境,隻好再覓新職。在津津看來,會計理應有明亮、安靜的辦公室,但實則不然。在任何企業,財務室都是人來人往的。看得出,津津缺乏對專業、職位的清晰認識。

  最後,我要提醒津津,作為剛畢業的學生,你要學會珍惜自己找到的工作。畢業不到半年,津津換了三份工作。這樣的跳槽頻率會讓企業心生疑問:“你能在我們公司待多久?”更何況,會計是一份講究年資的工作,大有“越老越值錢”的特點。我建議津津盡早踏實下來,認真積累經驗。

案例1 讓我如何不鬱悶?

  津津:我是一個從會計專業畢業不久的女孩子,但從今年4月至今,我已換了兩份工作。換第一份工作是因為我看不到發展機會,換第二份工作是因為公司離家太遠。對眼下這第三份工作,我依然不滿意。



  在我看來,會計工作要有一個安靜的辦公環境。但我現在的辦公室是一個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倉庫,工作時間常有人來打擾,隔壁冷庫24小時不停轉的機器也讓我飽嚐噪音之苦。在裏麵待一上午,我就會頭痛難忍,根本無心工作。

  其實來這家公司工作之前,我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這是一家開辦初期的小企業,工作難免是要辛苦些,但我告訴自己要堅持下來。如今看來,堅持到底的代價就是在糟糕的環境中以糟糕的狀態工作。現在,一想到工作,我就痛苦焦慮,甚至開始討厭上班這件事。朋友說我得了上班恐懼症,果真如此嗎?

  王二平觀點:學會珍惜

  我認為津津可能有抑鬱症的症狀。此外,她還對自己的職業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

  當津津發現工作條件低於自己的期望時,工作興趣和動力下降了,工作效率也不高,隻是敷衍、將就。這就是抑鬱症的表現。津津所在的是一家新開辦的小企業,工作條件難免艱苦,也許老板的辦公環境也不甚理想。津津不該對這些期望過高。如果津津很在意工作環境,隻好再覓新職。在津津看來,會計理應有明亮、安靜的辦公室,但實則不然。在任何企業,財務室都是人來人往的。看得出,津津缺乏對專業、職位的清晰認識。

  最後,我要提醒津津,作為剛畢業的學生,你要學會珍惜自己找到的工作。畢業不到半年,津津換了三份工作。這樣的跳槽頻率會讓企業心生疑問:“你能在我們公司待多久?”更何況,會計是一份講究年資的工作,大有“越老越值錢”的特點。我建議津津盡早踏實下來,認真積累經驗。

案例3 我患上了強迫症?

  丁先生:我在機關機要檔案室工作。最近,我常常懷疑自己得病了,但我沒有勇氣去醫院,我擔心一切成真,我也擔心被同事和朋友知道。

  事情還得從半年前講起。一天,我在上班時發現,自己在頭天下班時居然沒鎖好辦公

室的門。仔細檢查幾遍後,我確認沒丟任何東西。“我一直小心謹慎,怎麽會出現這種問題?”我自責不已。此後,每到下班,我都要反複確認門窗關好沒有。推一推,不放心。打開再鎖一遍,還是不放心……我花在鎖門上的時間越來越長。即使回到家,我也惴惴不安:“萬一沒鎖好門怎麽辦?”我知道自己的狀態有問題,我也想改變,但我控製不了自己,我該怎麽辦?

  王二平觀點:學會坦然以對

  丁先生的確是患有強迫症。強迫症往往和人格特征有關係,具有認真、謹慎、自律過嚴的人格特征的人,如丁先生,一般容易患強迫症。

  強迫症狀可分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兩種。前者是指總是纏繞於某個念頭不能自拔。比如丁先生總在想門窗關沒關好這件事。強迫行為指患者為減輕因強迫觀念所引起的焦慮,重複做某種動作,然後又因意識到這樣做不必要而更焦慮。比如丁先生反複檢查門是否已經鎖好。強迫症無法自愈,一定要去就醫。

  此外,從丁先生的擔心中不難看出,現在社會還普遍存在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偏見。一提到心理健康,人們就將其與智力、人格特征聯係起來,這是不對的。人們要打破偏見,患者更不能諱疾忌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