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單車
(2005-10-25 20:46:18)
下一個
2004年的7月,來自延安的三位高一學生,騎單車從延安到上海。他們的名字分別叫白晶、樊文虎、張治軍。除白晶18歲外,其他兩人的年齡都隻有17歲。3個小夥子帶上家人“讚助”的2000多元錢,一人一輛自行車,外加簡單的換洗衣服和3個塑料水壺就踏上了行程。為了完成20天內到達上海的目標,他們一路上無論刮風下雨,都堅持早晨8點上路,一直到晚上10點多才休息,每天騎行路程都達到120至150公裏。負責財務的白晶說,3人每天隻有數十元開銷,一路上花錢都是精打細算,有時因找不到便宜的旅館而露宿街頭。由於天氣特別炎熱,遇到有水的地方,他們都要用水淋濕全身,一身衣服濕了幹、幹了又濕。在從合肥趕往南京的路上,張治軍因天黑看不清路摔倒在溝裏,不僅車子摔壞,左胳膊上也劃出一道長長的口子。不過,他沒有退縮,胳膊受傷,包紮一下;車子壞了,自己買來配件換好。
而與此同時,來自上海的24名大學生本計劃用43天的時間,騎單車從上海穿越八省市到達北京的。7月14日他們就已經從上海起程,可是15天過去了,他們仍滯留在離上海不遠的南京。主要原因是經費缺乏。從上海到南京,他們就已花光了原來所準備的5.1萬元。他們特地租用了兩輛小麵包車。一輛專門負責在前麵為隊員們開道、提前安排食宿、拍攝行進過程等工作;另一輛則在隊伍後麵負責運送隊員們的行李,光租車和做標語就花掉了近4萬元。由於缺少資金,活動被迫取消,返回上海。
同樣是騎單車長途跋涉,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延安的3個小夥子,他們想的就是一定要如期到達上海,每天一定要騎完那一段的路,他們有的就是這麽簡單的決心。而上海的大學生們太過依賴外部環境,以至於出發時的那份雄心壯誌都被消耗盡了。這不由讓我們想起法國作家布洛瓦寫的《不愉快的故事》裏的那群人一樣,他們曾收集了大量的地球儀、地圖、火車時刻表和行李箱。但是,直到老死,他們也未能走出自己的小城,就是因為無休止的拖延和推遲。
人生往往因為丁點兒的夢想,就有了屬於自己的傳奇,不要等待上蒼為你創造好萬事俱備的條件,趁著年輕,靠著你自己,上路,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