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小築

小小地方,貼著海姑娘我喜歡的文章和帖子 此博客為海姑娘的個人好貼轉摘博客
正文

朝鮮三一起義:女學生遊行要求國家獨立 (圖)

(2005-10-25 20:33:16) 下一個

作者:史鴻軒   國王神秘暴斃,抗日情緒高漲   1919年,朝鮮被日本強行吞並已經進入第九個年頭,然而朝鮮人民並沒有屈從於殖民者的淫威,抗日複國的情緒在整個朝鮮半島上不斷蔓延。由於在許多朝鮮人眼中,被日本人廢黜的朝鮮國王李熙是朝鮮複國的精神支柱,李熙也因此成為了日本人的一塊“心病”,必欲除之而後快。   1919年1月22日淩晨,李熙突然覺得渾身不適,手腳逐漸不聽使喚,侍衛趕忙請來禦醫診治。但一切都太晚了,淩晨3時,李熙在痛苦中死去,死後兩眼發赤,全身有紅斑,且屍體很快腐爛。   李熙死後,日本駐朝鮮總督長穀川好道迅速發出訃告,稱李熙是患腦溢血病逝,並宣布將在3月3日為他舉行“國葬”。李熙之死,猶如一石投水,在朝鮮人民中激起了巨大的反響。朝鮮民眾一致認為國王之死是日本駐朝鮮總督府命令李熙身邊的侍從暗中下毒所至,全國上下群情激憤,各地紛紛醞釀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在崔八鏞等人領導下,朝鮮學生展開了積極的抗日宣傳。著名的宗教界人士孫秉熙也串聯了朝鮮工商企業界等33人,起草了一份《獨立宣言書》,向巴黎和會、美國總統威爾遜和日本政府發出呼籲,要求給予朝鮮獨立。他還與崔八鏞等人準備乘日本允許朝鮮人在3月3日為國王李熙舉行葬禮之機,暗中聯合發動示威遊行,要求朝鮮獨立。後來孫秉熙、崔八鏞等又決定提前於3月1日在塔洞公園舉行群眾大會,公開宣讀《獨立宣言書》,把國葬變成反日遊行示威大會。   抗日起義迅速蔓延整個朝鮮半島   1919年3月1日上午10時,數萬名朝鮮民眾來到漢城塔洞公園,學生代表首先宣讀了預先準備好的《獨立宣言書》。頓時,數萬群眾情緒激昂,高呼“獨立萬歲”等口號,以排山倒海之勢,擁向停放李熙靈樞的德壽宮前祭奠。當人們看到自己的國君被日寇既奪其國又奪其命的悲慘下場,亡國的恥辱、滅種的仇恨頓時湧上心頭,這些與日本侵略者不共戴天的舊怨新仇,在每個人胸中燃燒沸騰,人們不約而同地迸發出民族的最強音———“朝鮮獨立萬歲”、“把日本侵略者趕出朝鮮去”。   下午3時20分,參加遊行示威的朝鮮群眾已達30萬人,霎時間淹沒了整個漢城。在愛國群眾的感召下,一部分朝鮮巡警也覺醒過來,加入了遊行隊伍。駐朝鮮總督長穀川好道見勢不妙,急派大批警察、憲兵封鎖遊行群眾前進道路,然而赤手空拳的朝鮮民眾沒有退卻,“眾皆不懼鋒刃,勇往直前,勢如怒濤山崩,不可遏止。督察、憲兵見而驚悸戰栗,不意手劍墜地”。   同一天,在平壤、南浦、安州、宣川、義州、元山、仁川等地也發生了群眾示威和暴動。在開城,3月3日上午,有200多名學校女生,排隊高唱讚美詩和獨立歌,不多時就聚集了三千多人。到了下午,許多十五六歲的少年也加入隊伍,高呼“獨立萬歲”。各地的朝鮮民眾在和日本軍警搏鬥的同時,還襲擊了官廳和公署,破壞鐵路和通信設備,處決了日本官吏、親日派、民族敗類和惡霸地主。從3月1日到5月31日的三個月期間,抗日起義在整個朝鮮迅速蔓延開來,共發生了上千起示威和暴動,有200萬以上群眾參加,占當時朝鮮總人口的1/10。   日軍逮捕虐殺數萬朝鮮義士   起義活動一開始就引起日本政府的注意。3月1日當天,日本原敬內閣急忙訓令長穀川:“這次事件需要把它說成是輕微問題,然而實際上要嚴格處置,以防再次發生。但要充分注意,外國人最注意此次事件,不要招致苛刻的批評。”到了4月,日本政府決定采取“斷然處置”措施,並增派6個營的兵力和400名憲兵去朝鮮。長穀川最後發布命令:“動用全部兵力盡力鎮壓。”他還授權警察任意搜查、逮捕朝鮮愛國群眾。   在鎮壓過程中,日本侵略者露出禽獸的本性,采取極其殘忍的手段虐殺朝鮮人民。日本軍警到處用軍刀或鍘刀砍掉起義者的頭顱,在街上示眾;把愛國者綁在街頭十字架上,往四肢釘鐵釘,把他們活活折磨致死。在令人發指的堤岩裏屠殺事件中,日本軍警把村內的基督教徒30餘人押進教堂並封鎖出口,接著向教堂開槍掃射。此時,一名婦女把自己的嬰兒舉出窗外,央求免孩子一死。但是,獸性發作的日軍卻用刺刀刺入嬰兒的頭顱,使其當即死亡。接著日軍縱火焚燒教堂,將這些平民活活燒死。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引起國際輿論的關注,但日本殖民當局竭力掩蓋稱:沒有殺死一個人,隻有兩個人受了重傷。   根據日本官方縮小的數字,“三一起義”(也稱“三一運動”)過程中有近8000朝鮮人被殺,1.6萬人受傷,還有數萬人被投入監獄,折磨致死。日本侵略者還采取種種卑劣手段,收買親日派,從內部分化瓦解朝鮮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到1919年底,在日軍瘋狂鎮壓下,“三一運動”失敗了。   “三一運動”帶動朝鮮走向獨立   “三一運動”是朝鮮被日本吞並後爆發的偉大獨立運動,顯示了朝鮮人民光複祖國的堅強決心,沉重地打擊了日本在朝鮮的殖民統治。朝鮮誌士留下的鮮血也為以後的朝鮮革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1919年4月13日,流亡的朝鮮愛國誌士在中國上海法租界寶昌路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製定臨時憲法,由在美國的李承晚任總統,後來金九長期擔任臨時政府主席。“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立即派出代表去法國向巴黎和會控訴日本吞並朝鮮的罪行,要求和會作出恢複朝鮮獨立的決定。   “三一運動”使日本在國際上陷入了被動的境地,盡管日本政府自欺欺人地詭辯說:朝鮮人和日本人的“國民生活之根本思想完全屬於同一係統”,兩者是“人種中最近之民族”,不承認朝鮮有獨立的權利,但不得不承認,“當將目前之暴動(三一起義)與美國城市中黑白人之爭比較時,於恥辱之程度上,日本不得不感到幾百倍於彼”。“三一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在其精神的激勵下,朝鮮人民不斷團結抗爭,終於在二戰中擊敗了日本侵略者,迎來了真正的獨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