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白領求職方式大盤點
(2005-10-25 20:30:09)
下一個
外國白領求職方式大盤點
轉自:成才與就業
英國人不看大報看小報
盡管大報信息量大,可信度高,但英國人普遍認為大報上刊登的招聘職位成功率不高,因為同一個職位可能有幾千人,甚至上萬人競爭。他們寧願選擇小報上的招聘信息,以提高求職成功率。
法國人青睞團體求職
在法國,一些大學常常會通過媒體發布團體求職廣告,介紹某個班級的畢業生專業學習情況,以吸引用人單位的注意;一些小公司在申請破產或被其他公司兼並前,也會通過媒體發布類似廣告,為本公司的職員尋求出路。
團體求職很受企業的歡迎,因為團隊求職能減少他們的招聘工作量,用人單位在團隊中隨機抽出幾名求職者進行筆試和麵試,如果滿意,基本上一個團隊就可以定下來。團隊的相對穩定性和凝聚力也是吸引用人單位的一大優勢,它可以減少人員重新磨合的時間,節省管理和溝通成本。
澳大利亞人落聘也寫感謝信
在澳大利亞,很多求職者接到落聘通知書,也要寫一封感謝信,感謝公司給他們提供了筆試、麵試機會,使他們獲得了求職經驗。這一方麵體現了求職者的禮貌,另一方麵,也是給自己的未來創造機會,表明自己仍有到該公司就業的誠意。很多公司也保留落聘者的簡曆,當他們再需要人才時,那些寫有感謝信的人往往是在首選之列。
美國人求職前先談解雇費
美國人在應聘時大多未雨綢繆,先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在沒有簽合同之前先把解雇費擺在桌麵上談個清楚。據《今日美國》報道,應聘者在麵試時,解雇費同工資、救濟金和假期等一樣,成為關鍵的談判內容,美國在線招聘服務公司最近的一項調查也顯示,60%的求職者認為,麵試時談清解雇費十分重要。
加拿大人看準崗位先充電
加拿大的就業率非常高,但是為了獲得更理想的職位和薪水,當地人喜歡跳槽。為了獲得某個心儀的崗位,他們往往先了解該崗位的職業要求,並進行針對性充電,以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培訓合格證書,然後,再去應聘。一位大學畢業生,看好某電腦公司的軟件設計崗位,他首先參加了一項為期三個月的專業培訓課程,拿到合格證書後才到該公司麵見人事經理。人事經理請來兩位技術主管對其輪番發問,又出了一道“實戰”題,讓其上機操作。由於考試成績很不錯,幾天後,這位大學生便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德國人利用母校就業指導中心
在德國,每所大學的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都與不少大型用人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他們對就業資訊、職位空缺情況掌握得比較全麵。畢業生隻要到就業指導中心谘詢或登錄其網站,就能找到有用信息。當畢業生有了求職意願時,“中心”也樂意推薦,即使失敗,他們還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幫助其求職。
芬蘭人高學曆低應聘
芬蘭的用人單位不願用學曆過高的人才,認為學曆過高的人幹比較容易的工作,難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且易跳槽。因此,本科生能做的工作,一般不用碩士生,這使得高學曆人才找工作反而更難。一些高學曆人才為了謀得一個理想的職位,往往把最高的學曆隱藏起來,比如,碩士生拿本科文憑去應聘,反而更容易成功。
日本人相信職介所
盡管求職的渠道越來越多,但是日本人卻更相信職介所,這是因為日本的職介所不單純提供用人單位的信息,同時,也為求職者提供職業指導。日本的職業介紹所大多配備了職業指導員,可為求職者提供這樣的服務。此外,日本的職介所還利用互聯網手段,建立了龐大的用人單位空職信息和求職者信息平台,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從而也奠定了職介所在職場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