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家女兒是五歲才來美國的,之前,她一直和外婆在國內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也許因為我們不在身邊的緣故,老人家對她過分小心,也寵愛有加,吃飯要喂,走路要抱,吃魚要骨頭挑幹淨才吃。我告訴她們,把她送到托兒所裏去,沒想到,去了幾天,女兒就生病了。還有一天,學校午飯吃帶魚,別的小朋友都沒事,女兒卻坐在那兒一口不動。老師責問,你為什麽不吃飯?可沒人喂你!女兒一聽,眼淚撲撲地倒了出來,再也不想去了。我說,沒關係的,堅持幾天就好了。可姨媽不幹,和外婆玩起了拔河遊戲,最終以姨媽獲勝,女兒從此就呆在家裏了。
把女兒接來的第一天,真讓我又感動又難受。女兒一下車,見到我,一點都不陌生,一下撲了過來,親熱地抱住我,喊我媽媽。這一聲“媽媽”,讓我激動得眼眶濕潤,心裏暗喜,第一麵,還算順利。到了家裏,女兒一看到滿箱的玩具,就徑自跑去玩樂起來,我看著高興,女兒還不算認生。沒想到,女兒說話了:“你們家玩具真多啊!”這一下,我傻眼了,半天沒反應過來,愣了楞,說:“ 這也是你的家啊。”女兒不響。過了一會兒,我們就給外婆打電話。女兒把話筒接過去,和電話那頭的外婆親熱地聊了起來,隻聽她左一聲“他們家”右一聲“他們家”地不停,我呆在邊上,像是外人似的,插不上嘴。女兒累了,晚上,興奮地睡在我專門為她準備的小床上,很快就睡著了。我慶幸,這下太平了,第一天,能這樣,就不錯了。沒想到,我剛睡下不久,就聽見女兒壓在被子底下輕輕的抽噎聲,我趕快起來,女兒說想外婆了。於是,我隻能又撥通了外婆的電話,一講就是半小時,直到淩晨三,四點,女兒才累得睡著了。
二
接下來,女兒上kindergarten了。 對於英文一句不懂的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第一天,女兒高興地去了。第二天,女兒說不想去。第三天,女兒在門口就開始哭了。怎麽辦?要是在國內,肯定 是算了。可是,她總得過這關呀。我心一狠,還是把她扔下了。可我嘴上是再也不能狠了,我換了個角度,和女兒一起數起上學的好處來了,我叫她自己去找,去發 現,每天上學都會有一個好處,等找到十個好處時,你就愛上學了。女兒到底天真,真的每天回來跟我匯報,“上學可以有朋友”, “上學能學知識”,“上學能做遊戲”,“還能得到老師表揚”。。。漸漸地,女 兒不再拖延時間去上學了,變得自覺自願了。兩個月後,女兒還在班裏第一批得了獎,是個助人為樂獎。我們坐在台下,看女兒羞澀而高興的笑容,心裏的石頭總算 放下了,第一個過渡階段還算成功。
三
一 年以後,女兒六歲,我們決定讓女兒開始練小提琴。一來初始階段比較經濟,二來攜帶方便,三來以後進樂隊的機會比較大,四來還說不準將來靠它來糊口呢。所以 多方麵因素考慮後,我們舍棄鋼琴選小提琴了。在這件事上,女兒和我鬧的矛盾最大。雖然當女兒得到了一點成績,得到大家的讚許聲後還是會自鳴得意,可是平時 練琴卻和我要較勁的,痛苦,拒絕,無奈,全寫在她的臉上。她老是問:“我為什麽要學琴?別人不學也不是很好嗎?”說實話,這個問 題我也問了自己無數遍,我找不到一個好答案來回答她。我們有些盲從,大家都學,我家能不學嗎?我們有些寄托,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希望下一代能接著完成。我 們有些虛榮,她們能為我們掙得一點可憐的麵子!可孩子,我們有些希望,你知道嗎?我們希望你們在別人的土地上做得更好,能夠真正地做它的主人,你能懂嗎? 孩子一定是不懂的,她卻對我說:“媽,我知道的,嚴是愛,鬆是害。。。”說著,又摟著我和我挨在一起了。
前天放學,女兒興奮地告訴我,明年六月她們學校要到加州首府去考察,還乘飛機去,要交345塊,老師叫她們現在就可以開始earn money了。 我們打電話告訴了外婆,外婆大歎:“什麽?叫她們來賺錢?還要向父母賺?什麽老師?”要在以前,我一定也和她一樣。可現在,我的 腦子也換了,從小培養經濟意識,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用自己的勞動來掙取報酬,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觀念,對她今後的獨立生活絕對是有幫助的。畢竟, 讓她學會掙錢的方法要比給她一筆錢好多了。
再 過幾年,女兒該到叛逆期了,我知道,那時,一定會有數不清的爭吵,生氣,可我不怕,因為,我已經做好了準備,凡事要站在她的立場想想,“理解 萬歲”這句話不是口號,我想把它做好。即使做得不夠好,我也不怕,有哪個孩子會真的記父母的仇呢?我們不是這樣過來的嗎?
我很傳統,也很開明。在學校 ,
孩子們接受西方教育,在家裏,我還是堅持著教給他們東方的思想。該講的道理故事照樣要講,該遵守的規則禮儀還是要照樣要做。海納百川,開放式教育終究要替
代封閉式教育,我們在接受美國式教育的同時,為什麽要放棄中國式教育呢?揚其長,避其短,取精華,棄糟粕,不好嗎?無論是哪種教育方式,誠實,自信,獨
立,勇敢,都是所有家長想培養的人格吧。
俺很後悔,由於忙,沒有能夠更多地關心自己的孩子,以至於她全盤西化,不懂得也不認同中國的傳統觀念。
非常動人的描述.
所有三篇都仔細讀了,很好.你說的觀點我都非常讚同.也是我的觀點.孩子有你這樣的母親,肯定會成長的很好的.
咱們的兒子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