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語冰

讀書影視,詩書畫,生活見聞雜感隨筆,胡言亂語之類吧。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死————邊想邊記(3)

(2008-09-11 21:34:49) 下一個


要想到死。 話當然是說給活人聽的。 隻有活人才有死的資格。 這裏, 死是一個過程, 而不是狀態。 公墓呈現的是死的狀態, 而滾滾紅塵, 是死的過程。 想到死, 事要趕快做, 欠的債抓緊還。

預期的列車, 從遠方來,日益逼近, 在某一天接你回去。 還記得嗎, 那個你來的地方? 上車吧, 向親人揮揮手: 去了, 去了。不必遠送, 後會有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樓主:怎麽聽出老嵇《廣陵散》的味來了。 爽,好爽,真TMD的爽!盡興,真盡興,真TNND盡興!所以才說你是魏晉來的嘛,看著麵熟,感情當年曾坐在一起聽“刺韓、衝冠、發怒、報劍”來著。

怪不得在老兄的文字裏,我看到:淡然中摻著遐想,孤傲裏帶著清隱,內斂與放浪形骸起飛,儒雅與“三曹”英雄霸氣共一色,哈哈哈。。。有點意思!

為你這點“有意思”本想送你一首西晉張載的《招隱詩》作為握手之禮(“來去捐時俗,超然辭世偽,得意在丘中,安事愚與智。”),但是想想理論當聯係實際,就送幾句白居易的《中隱》吧:“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
文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

聊齋裏有一則“快刀”, 說一個死囚賄賂劊子手, 要他下手利索些好少受點苦。 劊子手果然把刀磨得飛快。 臨刑時, 一刀下去, 頭在地上一麵滾一麵喊:“好快刀,好快刀。”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你老兄太有意思了!好茶,確實是好茶,連鍵盤都品出來了。可惜這一壺上好的香茗讓我胡亂放在堆滿雜物的電腦前,真是糟蹋了。仁兄的香茗應該是放在家中那張玄遠清談的“陶公”桌上吧?輕聲問一句:你不會是從魏晉來的吧?怪不得有點鬱鬱寡歡。哈哈哈。。。
文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

居然把你笑成這樣啊, 便宜了你的鍵盤了, 你沒看屏幕上都打出了字幕:好茶!好茶!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嘎嘎嘎。。。笑得我一口上好香茗全噴在鍵盤上,真是笑S人不償命。你這老兄還真有情趣,也是個好玩之人,幽默起來要人命。咱寧死都不做包子!哈哈哈。。。嘎嘎嘎。。。嘿嘿嘿。。。笑到沒力氣。
文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

誰撞誰還不知道呢。 怕孤單也不能出去找車撞啊:)孤單雖然可怕, 兩個孤單的人在一起就不孤單了。所以, 我們要“在一起”, 就能戰勝孤單。但是, 人有時孤單一陣也不賴。不理人, 是孤獨。 人不理, 是孤單。狗不理,怎麽就是包子了:)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文虻:搞了半天,原來是異曲同工、殊途同歸啊!其實,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雙重性,一個人的情緒不可能一點都不受外界的影響,也因為如此,redwest朋友才會感到孤單。

在這個世界上,你找不到兩滴完全相同的水珠,也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因此,孤單是難免的,也是無法消除的。但是,為了“要珍惜活著,要有滋有味地活”,我們應該盡量減少這樣的孤單。

欣賞老子的“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咱得像虻兄一樣,好好的護著這柔弱的“生”,大限來臨時就學它一回堅強,大聲喊上一句我2000年高速公路上撞車前的話:Shit!

說到撞車,都在一個城市,保不定哪一天在你的屁股後頭撞一下,你可得多包涵,算是提前給你打個招呼。哈哈哈。。。。
redwes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文虻的評論:謝謝你的貼。
文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redwest的評論: 下麵是個舊帖, 用來回答孤單的朋友。也讓罷了兄看看, 我還不那麽消極:)

活著
  
人為什麽活著?因為爹媽把你生下來了,你就得活。你說太陽為什麽出來啊?因為地球往那邊一轉,太陽遮不住了,就出了山。人不是想清楚了為什麽活,投票決定活一次再活的,爹媽一頓親熱就把你搞活了。活是生不由己的。

既然石頭裏蹦出了個毛猴子,不尋死的話就自然而然地活下去啦。衣食住行忠孝節義悲歡離合等等活的內容雨點子般地就都來了。人活下去是一種習慣。遠方飄來一支蒲公英掉在門前的草地上,什麽時候它就發了芽,探頭探腦地生長起來,開始經曆一個和它的祖先相同的生命曆程。蒲公英有腦子思考它為什麽活嗎?我不知道。

樹猶如此,人也一樣。

但是活著是有滋有味的,百萬富翁和流浪漢誰活得更有滋味也很難說。滋味不同,不好比。“有人辭官歸故裏,有人漏夜趕科場”是哪一個時代都有的現象。洞房花燭是滋味,亡命逃竄也是滋味。上老虎凳,斷手缺腿也是滋味。因為活著,你才能享受這些滋味。要珍惜活著的滋味。一死,這些滋味就都沒有了。身體火化,或埋在地下腐爛,你都沒有絲毫感覺。

活是自然而然的事,死也一樣。莊子說過這樣的話,他說隻活幾小時的小蟲不知有日夜,隻活幾天的生物不知有春夏,隻活幾個月的生物不知有年歲更替。人類曆史好像很長,放到宇宙中去不過是活了幾分鍾的小蟲。所以,要珍惜活著,有滋有味地活;死也不可怕,輪到我了,走就是。

尋死的事絕對不要幹,安樂死也不幹。再苦,身體腐爛生蛆,隻要一息尚存俺還得活。尋死是人生最愚蠢的事。活著,死路總留給我,不要急。死了,再想活就沒門了。

老子說過“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活著,就要好好愛護那個柔弱的“生”。死則一了百了,由他去吧.
redwest 回複 悄悄話 我到了美國以後才知道什麽是孤單,有的時候覺得好像隻有自己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且還不得不承受。人生真的是太長了,可不管怎麽樣,也不太願意以非自然方式結束生命。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樓主: 覺得老兄的人生觀不夠明亮啊。 我認為,越是豁達灑脫的人就越應該熱愛生活與生命。 在我眼裏,對俗世的牽掛一點也不影響視死如歸超越生命的超脫。 放不下是因為對塵世的情感,來世上走一遭,生命總得給你留點什麽,要不然還真是浪費了。 世俗雖然無情,有情之人終究還是有的,不能說是自作多情。 對故人我們雖不能常念於心中,但終是一份值得珍藏的記憶,這對活著的和故了人就足夠了。

有人說,佛家“坐水月道場,行空花佛事,度夢中眾生”都是些空假的東西。 人生到底是不是一場夢?念佛是不是空?我看不是。 因為此“空”不是虛空,不是“無”的意思,而是“念念遷流變動不居”的意思,是所謂“無所住”而不是“無所有”。 在我眼裏,這是一種回歸的、毫不刻意的、順其自然的、不需要拿起、更不用放下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上乘境界。

孤獨不是自找的, 是與生俱來的; 孤單也不是被迫的, 是做人映像。 不怕孤單的人似乎很少,有些人自稱不怕孤單,還說享受孤獨, 但又牢騷滿腹、感慨萬千,看來終究還是一個“怕”,一個真正超脫的人,哪來這麽多牢騷感慨。 同意你的“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 是一種歸零。 死到臨頭, 不要掙紮, 走就是。”活著的時候應該好好活,明明白白地活,大限來臨之時,應該坦然麵對。“形同槁木, 心同死灰”雖也是人世的一種奇景,但畢竟還停留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水準,有些可惜了。

像你一樣,常喜歡胡思亂想,還喜歡自說自話,從小養成的習慣,要改也難,也從來沒想過要改,覺得挺好。哈哈哈。。。
文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
我以為罷了兄是很豁達, 灑脫的人, 原來對俗世還是很留戀的。 你所說放不下的東西, 其實一放就下, 落地平安。放不下不過是人的自作多情。 而世俗是無情的。眼淚鼻涕一陣熱鬧之後, 抹把臉, 還是各幹各的。

孤獨和孤單不同。 孤獨是自找的, 遺世獨立。孤單則是被迫的, 迫於環境, 大家都不理他, 他就孤單了。 孤單的人如果不怕孤單, 他就是孤獨, 不是孤單。 而孤獨的人如果怕孤獨, 他也就不是孤獨, 而是孤單了。 但是死和孤獨孤單不好比。 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 是一種歸零。死到臨頭, 不要掙紮, 走就是。 視
死如歸, 是明白人。對於活著就修到歸零境界的人,所謂形同槁木, 心同死灰。怎麽說, 也是人世的一種奇景。

倒也不是身邊有人要上路。 這是從前寫在紙片上的感想, 以為可以做一篇文章, 沒完成。最近偶爾看到,覺得這幾句也夠了。正好博克久不更新, 就上了帖。我獨處時是會胡思亂想的:)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想必仁兄身邊一定有遠行之人,心中因而生出些感慨吧。因為生命有限,所以人才有危機感,才不至於太貪心。這死吧,你說不怕還真怕,為什麽呢?一是怕死前的折磨,二是放不下對俗世的牽掛;牽掛之中最放不下的,當然是對親人朋友的情感。你的“想到死, 事要趕快做, 欠的債抓緊還”和我的“走過、路過、不錯過”還真有些異曲同工之處。隻是你的略微消極一些:因為知道生命有限及未知,所以今天的事情今天要抓緊做完,因為誰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明天。我的那個稍稍積極一點:因為不管生命有多長,即使給我一百年都不夠我玩的,所以一開始就要抓緊、不要錯過。

除了死之外人還怕些什麽呢?有人說孤獨,我認為孤獨並不可怕。因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真正了解別人或被別人完全讀懂。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需要一塊靈魂與心靈的空間,而孤獨就是籬笆,它能給你這樣一塊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要我說呢,應該是孤單吧。人最怕孤單,一個人要是沒有親人朋友,沒有人牽掛關心,高興的時候沒人分享,難過的時候沒地方述說,心裏也沒個念想,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他looking forward to,這樣的人就很淒慘了,這恐怕比死也好不到哪裏去。所以,那些有親人關心、有朋友牽掛,自己心裏還揣著份念想的人,實在是幸福的人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