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語冰

讀書影視,詩書畫,生活見聞雜感隨筆,胡言亂語之類吧。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趕海

(2008-02-20 21:56:08) 下一個


周末, 朋友約了一起去趕海。住在西雅圖, 無論從五號公路的哪一段, 往西開十幾二十分鍾都到海灘。 平時捕魚捉蟹挖蛤蜊也幹過不少回, 但是隻有這一回, 才真正體會到什麽叫趕海, 什麽是趕海的快樂。

朋友王君是趕海老手, 說出來的地點是我從來沒有去過的 Birch Bay, 離美加邊界有十二哩, 離我們家正好一百哩。在這一百哩之間, 大小海灘不下幾十個。但是王君置近處的幾十個海灘不顧, 約好在早晨十點之前直奔 Birch Bay 海灘公園, 先紮下露營的帳篷, 十一點之前下海, 正是潮水最低的好時光。

按計劃趕到公園, 沒想到近二百個露營點已經全部爆滿。看著那些早已安營紮寨的人家,小孩在公園裏悠閑地騎著自行車轉圈子, 我們真徒有羨慕之情。紮營的事再說了, 先去海灘, 趕海要緊。

時間雖然還早一點, 潮水已經很低了, 大海坦露胸膛, 海灘在太陽底下成了一大片白晃晃的廣場。趕海的人都成群結隊而來, 提著水桶, 扛著鐵鍬, 揮著魚網, 不慌不忙朝大海走過去, 漸漸化成海灘上稀稀拉拉的黑點子, 看不分明了。

從來沒有趕海經驗的人到了海邊就知道該幹什麽, 該怎麽幹了。不用一會兒, 人人成了專家。最容易的是挖蛤蜊, 在海灘的碎石子中淺淺的挖下去, 馬上就看到泥沙中潔白的蛤蜊, 撿起來朝桶裏丟就是, 小孩子都能幹。象鼻蚌就不很容易捉了。看到沙灘上淺淺一個拇指大的沙渦, 用手指一捅, "噗"地噴出一柱水, 哈, 那就是象鼻蚌的老巢了。拿鍬挖吧, 象鼻蚌逃起來可快呢, 性急的人一鍬就把"象鼻子"割下來了。捉象鼻蚌最好用一隻無底桶朝沙地裏硬按下去, 把象鼻蚌的洞口圈在中間, 然後用罱河泥的那種鍬把圈裏的沙夾出來, 沒幾下, 象鼻蚌就整個的出來了。

最有趣的還是捉蟹。提一隻空水桶, 在齊膝蓋的淺水中徜徉, 風浪不大的時候, 水底清澈可見。看到那些來不及撤退的大螃蟹在水底遊蕩, 別提多叫人興奮了。此時須從螃蟹背後下手, 拇指在上, 其餘四指在下, 大螃蟹就手到擒來了。捕蟹是男人的活兒, 女人怕被蟹鉗螫了, 不敢下手。王君是趕海老手, 捉蟹不戴手套。他逮了一隻大蟹王, 從桶裏捉出來給我看, 不提防就被鉗了一下, 指頭頓成青紫。

後來我們在附近另外找到了露營點, 紮下了帳篷。捉來的海貨馬上就當中飯吃了, 吃不完。飯後, 驅車去溫哥華玩了一大圈, 入夜, 到一家海鮮火鍋店吃晚飯。進門坐下, 大家立即達成共識: 今天不吃海鮮。中午海鮮吃得太多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