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語冰

讀書影視,詩書畫,生活見聞雜感隨筆,胡言亂語之類吧。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點評明人朱正初的幾首詩

(2007-08-30 17:49:06) 下一個

魚兒要我每首都評一下,而且堅持,好像吃準我不會拒絕,先是看得起, 再是信得過。這份心意,叫人難辭其請。評詩畢竟是賞心悅目的事,俺也就把功課領下來了。
  
這一組詩顯然是前人所作。前到何時暫時不得而知。(點評時還不知道是明詩) 起碼上百年以前吧。各首互有長短, 還不很精致,但都得七律之風韻。不象今人之七律多幹巴凶狠。其中有些明顯錯字,我自說自話把它糾正了,括弧裏的是原版,可以對照。下麵先看第一首:

 一,無題
 
   長幹車馬少年同,此夕翻疑似夢中。
  楊(揚)柳有聲吹作笛,梅花無數落隨風。
  春山尚鬥顰間翠,夜月都消枕上紅。
  惆悵當時歌舞處,夕陽猶照小橋東。

  一篇主題是寫“惆悵當時歌舞處”, 舊地重來。風光與少年時一樣,對景傷懷,疑是夢中。
 
頜聯“楊柳有聲吹作笛,梅花無數落隨風”,柳葉是可以作葉笛的, 如果是這樣,不如直寫“柳葉有聲吹作笛,梅花無數落隨風”梅花無數,對仗不很好。但是柳葉能吹作笛的時候, 梅花早無蹤影了。隻能說是寫了兩個季節。這一聯寫當時風物, 環境。

頸聯刻劃甚深, 宜細細咀嚼。春山尚鬥顰間翠,說的是美人畫眉,美人爭豔,把雙眉鬥畫長的意思。顰是狀態,用顰間似有不確,不如直說眉間。夜月都消枕上紅。夜月, 暗寫春宵的流逝。這句朦朧又豔絕,象枕上一灘胭脂紅。

尾聯收得平穩, 見主人此時心態不複從前。全篇是很好的,也繼承了無題詩寫綺懷傳統。 細節處尚可推敲。


  (二)無題
 
 長堤曲曲石粼粼,柳色參差接望春。
 煙鎖禁中疑作雨,風過湖上不生塵。
 翠微懸瀑穿雲白,綠渺平蕪入漲新。
 隨處青旗能醉客,肯嫵身世是沈淪。
 
石粼粼, 不是石嶙嶙,也不是水粼粼。也許是石在水中的倒影吧。表麵看一篇全是景。“煙鎖禁中疑作雨,風過湖上不生塵。”五湖野蝦兄說有憂讒畏譏之意,不失為好的解讀。前句寫心憂廟堂, 後句寫人在江湖。也為後麵的消極沉淪開了“方便之門”。頸聯“翠微懸瀑穿雲白,綠渺平蕪入漲新”立意新穎而句不甚工。“肯嫵”費解,可能有誤。


   (三)贈李嶽州
  
   垂楊高處且憑欄,此地逢君興頗歡。
   出守即看符是竹,觸邪會許豸為冠(寇)。
  窗含遠岫清湘雨,湖繞春城白石寒。
  政暇定知支手板,遙瞻紫氣滿長安。

似乎是故友相逢,同遊,嶽州可能是官名。他反正是做官的。獬豸是傳說中的異獸,人家爭鬥, 獬豸會用角去觸無理一方。所以法官的帽子稱獬豸冠。“出守即看符是竹,觸邪會許豸為冠(寇)。”符節多用竹, 竹又正直,這裏雙關, 大致寫李君為官象竹, 象獬豸一樣公平正直。頸聯以清白之景襯托。結尾寫其恪盡職守, 而心在長安的忠誠。從一篇來說, 也比較融成一氣。

  
  (四)送莫觀察入秦中
  
  隻旌萬裏入函關,悵望星軺不可攀。
  此別秦中榆漸落,應逢塞下雁初還。
   玉門霜積天連漢,青海春深雪滿山。
  行部賦成煩遠寄,西京遽(遲)爾一開顏。
 
觀察是官名,因朝代不同官位有大小。官大一點的可以雙旌雙節。這裏用“隻旌”, 是說他孤單入秦。象是左遷。詩中情緒比較消極。所以說“星軺不可攀”。中間兩聯景象都是負麵的: 榆漸落見蕭瑟,雁初還而人不得還,玉門霜積連天,青海春深還滿山。 都是苦日子。行部費解,大概說有什麽好奏章不妨遠遠的寄回來, 或許能博得聖上片刻高興,讓你回來呢。中間四句全寫景物,當然也無不可,但是如介入一點個人感慨或許更好看些。


 (五)同征甫宿碧雲寺寄懷彭城公
  
  滿寺泉聲入夜聽,重來一宿萬緣(綠)清。
   星當座上偏疑客,月照簾前可是卿?
  結社偶隨猿鶴侶,裁書還隔鳳凰城。
  爭看白傅(傳)新題在,錯訝香山是洛京。

這首幹淨, 歡快,流暢。 舊說歡娛之詞難工,上一首寫愁苦, 卻不及這首。首句起, 二句承。三四拉開,五六遞進,七句才遠遠拉了回來,應是以彭城公比白居易,所以才有“新題”,也許當時彭城公人在洛陽。說是把北京當成洛陽了。人際關係隻有作者明白,但是詩友之間明月清風般的友情,是躍然紙上的。

 
(六)夜宿金山寺呈同遊黎惟敬因讀黎所題碑文
 
 
   寺僻藏幽勝,煙霞滿榻生。
   窗窺遠湖白,鍾響出雲清。
   夜自傳燈寂,心將聽偈明。
   看君題石處,共起薜蘿情。

寫山寺幽勝。全從自我出發, 所見, 所聞,所思,所感。 最後才點題中和友人同讀碑文事。 窗窺遠湖白,白字好,因遠而白。曾見王維有日落江湖白句, 為之沉吟。鍾響出雲清。出字特別,入就俗套了。通篇一氣渾成,最後以“共起薜蘿情”收攏。

總體說, 這一組詩,篇比句好,比較清淺明朗。筆隨情景往返,不避重複, 不用心刻意雕琢字句,而見真情實景。

後來據魚兒介紹: 詩作者朱正初, 明人。家境富裕,交友甚廣。所以他的作品很大一部分是應酬之作。我們這裏大約三國時期,由長江的淤泥慢慢衝積而成,那時四麵環水,潮起潮落,很不穩定。所以建縣時間很短。元,明,清三代,本地一百多位文人共印有250多部文集,但保存下來的很少。在本地縣誌上,隻留有一代一代傳抄的書目。隻有朱正初的作品,通過與他交好的眾多文人,化整為零的留傳下來。他的第一首《無題》入選錢謙益的《列朝詩集》,這也是唯一一首入選的本地文人的作品。

這組詩其實很有明詩的特點。韻不及唐, 理不及宋。但是不強求, 倒落得清新隨意。到了清詩,同樣韻不及唐, 理不及宋, 但是勉力為之,雖有所振作,總顯得生硬刻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