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語冰

讀書影視,詩書畫,生活見聞雜感隨筆,胡言亂語之類吧。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生麗質難自棄------看電視連續劇《長恨歌》

(2007-08-11 15:31:56) 下一個

大概在十年前看過小說,覺得這篇王安憶寫得比較吃力,不及她的中短篇那樣駕輕就熟。我也看得比較匆忙。心裏想, 什麽時候有心情再看一遍。然而竟沒有。直到今天上午看完了連續劇。

本來, 我對小說拿了著名唐詩的題目來作篇名總覺得不很樂惠。就好像給孩子取名字和名人雷同一樣。未必能沾光, 反而會現醜。看了連續劇,我覺得《長恨歌》的篇名還可以接受,切合 主人公一生的遭際。這個“恨”字,還得用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詩句來說最恰當, 那就是:天生麗質難自棄。用電視劇主人公王琦瑤的話說, 是:“我就是不甘心。”“王”字從玉,王琦瑤, 名字裏有三個玉, 玻璃人兒一般, 也不怕打碎。

戲裏一共寫了四段愛,或者說是 3+1。1是和程先生的關係,比較另類, 屬於無性戀愛。 說好吧是純潔高尚, 說歹吧是窩囊膿包。年輕的王琦瑤說程先生“烏蘇”, “有點呆”。“烏蘇”是上海話,略有“委瑣”的意思。所以, 王雖然和他玩, 隻是拿他作個“底”。在李先生來請的時候,就把和程有約在先的生日聚會放棄了。程先生是個為別人活的人, 在為別人活的日子裏, 得到自己的滿足。而王琦瑤絕對是為自己活的人。他們倆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關於李先生的一筆我覺得寫得不俗。還是兩情相悅的,不落權勢者強占民女的俗套。局勢艱難中的鐵血男兒,需要有個紅巾翠袖的安慰。沒有任何名分, 隻是男歡女愛,溫柔繾綣。哪怕明天是世界末日,今晚且貪歡。王琦瑤活得最有光彩, 最投入的是和李先生一起的日子。李先生最後被暗殺暴屍街頭,也活得值了。他也是個絕對為自己活的人。

李先生之後,世界變了。到了新社會, 王琦瑤就是個剩餘物資了。她依然美麗,但是, 她不知道或者說不甘心知道的是社會變了, 美麗, 這個女人的通行證在昔日上海小姐王琦瑤身上已經貶值, 或有了種種局限。她遇上了另外一個剩餘物資,大學畢業不服從分配的康明遜。康明迅瀟灑風流。兩位剩餘物資互相吸引,雖然生了女兒, 卻注定不能成為眷屬。

戲裏最為不堪的是“老克臘”那一段戀情。倒不是說男人年輕三十歲使人有不倫之想。這裏我理解原是小說作者很重要的構思, 寫出“不甘心”的王琦瑤人生路上的最後一次拚搏。但是“老克臘”這個人物寫得非常幹巴, 毫無神采。不“老”也不“克臘”。他隻是神往舊上海的風情,本人一無所長, 風度遠遜於康明遜。王琦瑤本該把他象當年阿二一樣拒之門外的, 然而她沒有。這當然可以用她年老機會不再而降格以求來解釋。所以在“老克臘”拋棄她之後,她才那麽歇斯底裏。五十多歲的女人, 玩盡了剩餘物資的剩餘價值。於是教人想到小嫣紅拿槍對著她說的話:你的夢永遠不會實現。

以小說打底的影視劇一般都比較紮實。《長恨歌》也是。對白時時閃爍著王安憶式的機鋒。演員陣容還不錯,滿是上海風情。許多台詞隻有用上海話說才有味, 普通話就大打折扣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