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語冰

讀書影視,詩書畫,生活見聞雜感隨筆,胡言亂語之類吧。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豎琴獨奏

(2007-07-12 23:11:58) 下一個

    為了迎接新年, 本地的樂團舉辦了題為"維也納傳統"的音樂會, 共演奏兩場。第二場入場券售價二百元, 帶晚餐, 說是貴賓席。我去看的是第一場, 票價便宜得多, 當然是自己吃飽了去的。

    我們的座位在第五排, 但是靠邊, 就在舞台右角的台口。入座以後, 抬頭就看見一架高大的豎琴, 遮蓋了我的主要視線。豎琴的琴弦, 木紋, 彈豎琴女子的眉眼, 發型, 黑色莊重的衣裙, 絲襪, 皮鞋都纖毫畢現, 盡收眼底。當第一小提琴手拉了幾個音符, 和樂隊校音的時候, 我耳畔傳來的是流水叮咚的豎琴聲。

    演奏開始, 樂聲四起, 我的視線大部份時間仍然落在豎琴和演奏豎琴的女子身上。朝舞台中央看, 我隻能看到一排小提琴手們座椅的靠背。獨唱演員隻是在指揮身後時隱時現。唯有豎琴, 和演奏豎琴的女子, 她黑色頎長的身影, 線條柔和的麵部輪廓, 在我眼前構成一幅鮮明而且優雅的畫圖。

在整個演奏過程中, 豎琴演奏不多, 隻是畫龍點睛的寥寥幾筆。但是豎琴的主人始終扶著琴, 坐得端正。我感受到她待命時的安閑, 臨演奏時的凝神屏息的鎮靜, 彈奏時下手的準確和自如。她那白晰纖長的手指在琴弦上如飛地拂過, 時時又及時地用手掌去熄滅不必要的殘響。我覺得舞台上表演的是一場豎琴獨奏。整個樂章是波濤洶湧的大海, 豎琴是踩波踏浪的扁舟。樂指揮隊盡力營造出歡騰熱烈的氣氛, 為的是襯托出豎琴的悠閑和輕快。

    看完演出, 驅車回家, 我的腦海裏還是擺脫不了那幅豎琴獨奏的畫麵。我由此想到生活中每個人又何嚐不是在作這樣的獨奏。在《阿Q正傳》裏麵, 翻天覆地的辛亥革命不過是在為阿Q 伴奏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群思 回複 悄悄話 Cool! 反向思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