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語冰

讀書影視,詩書畫,生活見聞雜感隨筆,胡言亂語之類吧。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和妓女戀愛— 張愛玲的國語版《海上花列傳》

(2007-06-01 18:12:22) 下一個

最近看了一本好書,看完了不禁想: 這麽好的書不看在網上折騰, 真是浪費啊。書是張愛玲譯注的國語《海上花列傳》。這書從前讀過, 是鬆江人韓子雲用蘇州話寫的。 雖然我沒有理解的困難,但是一直憋著蘇白的腔調,很累。而且, 方言市井氣非常重,使得全書格調低俗。

後來聽說張愛玲極喜愛這部書, 不亞於她喜愛《紅樓夢》, 這我能理解。又聽說她把全書用國語譯出, 我的直覺是多此一舉。這回讀了她的“譯注”,我真服了,功德無量啊。
 
書為《張愛玲典藏全集》的第十一和十二卷。因為以前看過《海上花列傳》, 所以我開始並不很重視,采取翻的辦法, 抓到哪本就哪本, 翻到哪兒就看哪兒。雙管齊下,斷斷續續顛顛倒倒把兩卷都看完了。還不肯罷休,我這才又開始從頭看。真實, 細致,優雅,活靈活現的人生。邊看邊讚歎。 在《紅樓夢》付印以後一百零一年,《海上花》開始分期出版。這確實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小說精品。小說寫的是妓女生活。非常奇怪, 看完以後我首先想起的卻是愛情問題。自己也啞然失笑, 繼而又反思。妓女是可以有愛情的, 可以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有時候, 甚至隻有她們當中才有。 當地位,金錢, 身體肉欲都置之度外的時候, 那一份愛情才格外萬死不辭地突現出來。

書中的客人,大都有相對固定的相好, 長達三五年。這種固定是兩相情願的。 沒有婚姻製度的約束而能維持三五年,倒似乎是自由戀愛的選擇結果。所以, 張愛玲在譯後記裏說, 舊式早婚, 性是沒有問題的,缺少的是愛的需要。而堂子裏的社交, 更近於戀愛的過程。放下書來, 留在印象中的竟是一對一對的人物, 叫人回味不盡。
 
書中所寫主要是所謂“長三書寓”, 即高檔妓女(稱先生)的營生 。無論打茶圍(陪喝茶)或陪酒收費均三元, 故稱長三(而當時妓院做粗雜活兒的娘姨每月傭金僅一元)。打茶圍和陪酒是她們的日常工作, 叫做出局。那時候沒有電燈, 沒有汽車, 沒有冰箱,更不必說電腦手機了。通訊全靠人力。請客, 叫局(叫妓女出局), 全靠傭人送帖子。叫局是比較隨便的, 並不一定叫自己的相好,當然一般為了照顧生意, 會首選自己的相好。為了排場客人可以多叫幾個倌人。有一回五個人聚會, 叫了二十二個局,二十二個妓女再加二十二個娘姨,鬧哄哄的場麵真是匪夷所思。出局是大事, 哪怕自己的相好來了, 一有出局任務, 馬上換衣服去“上班”,讓相好在家等她回來。 一部長篇, 反反複複寫吃花酒, 男歡女愛, 鶯嬌燕妒。 諸多人物, 一開口便如見其人, 如聞其聲,小說之妙, 莫過於此了。聯想到不少現代小說, 電影, 叫人看不下去, 就因為那些人物都不說人話。又聯想到小說不一定要有曲折巧妙的情節, 飲食男女足矣。
 
張愛玲對上海的生活情調非常留戀。她晚年漂泊海外不知道怎樣的眷戀所謂的海上風情, 譯注海上花對於她來說真是極好的消遣。在譯作中她是那樣的小心翼翼,盡量少丟失原著的海上味兒。為此她 保留了許多較容易會意的吳語,比如:“勿著杠”,即得不到,辦不成,不能 reach;“問聲看”, 即“問一聲看看”; “少有出見”, 就是少見等等。而張的行文幹淨準確精細,應為小說增色不少。 但是張並不是上海蘇州地區人, 有些話她好像也會錯了意思。比如吳語說:“說不出, 話不出”, 書中作“說不出,畫不出,好像是不對的。

原作者花也憐儂是過來之人,據說他在風月場中傾萬金家私。所以我們百年之後才有幸一睹昔年風月場光景。妓院的檔次,專業分工, 遊戲規則,往來交際, 寫來有條不紊。原著用方言, 實在影響了小說的流通。張愛玲的國語版本決非多事, 值得讀過原著的人再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文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紅袖添香老板娘的評論:你的書是買的, 我的書是借的。你看,擁有了,就不知道愛惜:)
紅袖添香老板娘 回複 悄悄話 我也買了一套和你一樣的書,讀法也基本相同。
但這上下集的《海上花列傳》卻沒讀完。
我是懶人,不愛思考。
故佩服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