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忽悠的三境界

(2007-07-20 18:20:24) 下一個
剛在隔壁品茶,看有一篇講男人三境界的,好象現在什麽都可以搞出來一個三境界,好象品茶,有愛惜,心怡,相思三層。喝酒,一是杯盞狼藉,中間是二三知己圍爐,上上是獨飲。讀書,王國維說的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為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第二境,眾裏尋她千萬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第三境界。真會忽悠啊。

自己捉摸,覺得忽悠本身也可以有三境界。

一是放大風箏。
但凡放風箏,須借走風勢,用一根線牽著,東扯扯,西拉拉,便升了起來。越升越高,忽線一斷,便一頭掉了下來,心裏到頭來,一片懊惱,好不是滋味,要的是慣性後的落差。以此為用。

水滸第一回,洪太尉誤走妖魔一節,洪太尉奉皇詔,領若幹隨從而來,正是好風勢;官員相接,道士出迎,鳴鍾擊鼓,可是得意,越升越高。到這後,筆調一轉,從主持一句,‘休生退悔之心,隻顧誌誠上去’起,張天師便把他擺入一個獨自登山的局。

先讓他走得腿軟後,搞出一隻老虎,圍著洪太尉‘左盤右旋’,唬得‘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心頭‘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響,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鬥敗公雞’。如果此時回去,便是洪信太弱,沒意思了。還往上走。

又弄出一條大蛇,‘看了他一回’,‘吐出舌頭,噴那毒氣在洪太尉臉上’,搞得洪太尉,‘三魂蕩蕩,七魂悠悠’後,就溜了。這時還挺得住的,十個裏便也沒剩下一個了。洪信卻整整身上詔書和衣巾,‘卻待再要上山去’。看來洪信的‘信’字,確實不是虛的了。

想是那張天師也吃了一詫,卻還有一個手段,自己‘騎著黃牛,橫吹著那管鐵笛’,跑了出來。想想剛才的驚悸,現在的橫吹鐵笛,便覺得有意思了。幾句話語輕飄飄地衝著洪信的念頭而來,弱了洪信的心誌,‘奔下山去’。天師猛於虎,佩服。

張天師其實隻是把這作個引子,要的就是洪太尉過後明白過來,尋私報複,卻一切又在張天師的算中,不怕你不去挖碑,終於惹出了三十六員天罡、七十二座地煞。

洪太尉吃了這一閃,回去途中,隻能‘吩咐從人,教把走妖魔一節,休說與外人知道,恐天子知而見責’ 。這就是放大風箏的經典了。

二是小呼吸。
譬如喝茶,水還燙時,先口徐徐吹去,起著吹涼的作用,而後鼻息懶懶回氣,心默靜待,而後可用。關鍵在於因勢利導。

水滸裏麵,這樣的事例見於智多星身上不少。第十九回,晁蓋來水泊投王倫那天夜裏,林衝來探,吳用便對晁蓋說,‘此人來相探,中俺計了’。談吐之間,對林衝說,‘。。。理合王倫讓這第一位頭領坐。此天下之公論,也不負了柴大官人之書信。‘引得林衝的話,‘。。。王倫隻心術不定,語言不準,難以相聚。’吳用又問王頭領如何心地狹窄,推他一推。又說要自投別處去。那林衝也是伶俐的人,才定了火並王倫的心。這是吳用的一個小呼吸。

水滸第四十一回,宋江和一些好漢來到水泊。排座次時,宋江道‘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 宋頭領這手,表麵無形,兩句間卻涇渭分流,比吳用又高了一籌。

這在生活中也是比較普遍的,特別在一些年齡比較大,受過教育的人身上。見過老人勸人時講話有一句沒一句的讓人不著痕跡的鋪墊,很有用的,如果事前還不知道緣故,可能根本意識不到就已經高高興興的在那條明路上輕快的走著了。應該是屬於Communication Skill ,不論在北美還是國內發展,都是很重要的吧。

三是潤物細無聲。大相無形,攻心為上,自古知兵非好戰。具體作法在於一個細膩,在於一個誠字。利在長遠。

水滸裏宋江初遇武二郎,是第二十三回柴進莊上,當天‘酒罷,宋江就留武鬆在西軒下做一處安歇‘。過了幾天,又‘將出些銀兩來與武鬆做衣裳’。十數日後,武鬆離去時,宋江和宋清兩人送出近十裏,又再擺酒。武二感其恩情,二人結義,就拜了他為兄長。二次是在孔明孔亮的莊上,宋江救下了醉酒的武二,武鬆見了那人,歡喜上來,酒早醒了五分。’。。。‘當晚宋江邀武鬆同榻,敘說一年有餘的事,宋江心內喜悅。’到三山聚義打青州時,武二和魯達,楊誌等便投了水泊。至此以後,宋江在水泊中一直甚得其力,武二也一直是他的心腹和基本力量,心無二誌。

這三層中,前一二重在於一時之用,第三重卻在於長遠之計。第三重看是簡單,作好卻是大不易。又有,守為矩,變為用,故要做點事者,無一二重之變,固然豎子不足與論;無第三重境界,卻是無由之因,緣木求魚了。

忽悠者,在於做事。忽悠的好壞,先看結果,再看過程。此為心法。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