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愛一點點

不愛那麽多,隻愛一點點
正文

第一次到印度人家裏作客

(2011-05-12 00:36:59) 下一個

今年初公司來了個印度人,非常的熱情有趣。 聖誕節前請同事們去他家開party 使我終於有機會到印度人家裏作一次客。

    我對印度這個國家實在非常地不了解。小時候有一部轟動全國的印度電影《流浪者》。盡管裏麵的女主角很迷人,插曲也婉轉好聽,但給我印象更深的是印度的肮髒,黑暗與貧窮。多年以來這個印象固執地定居在我的腦海裏。 許多西方人看了幾部張藝謀的電影就斷定中國是個什麽樣子,對此我常憤憤不平。其實我自己不也是一樣地武斷得沒有道理麽?

    我居住的城市就有不少印度移民。在超市中常看到他們把采購車堆得滿滿的,隱約可想見他們背後擁擁擠擠的一大家子。印度的演員在電影裏都是張嘴就唱抬腿就跳,可在平日生活裏遇到的印度人卻異常安靜,看不出是那樣一個熱烈奔放的民族。這些印度移民中從事高科技的人很不少,藍領的則多數開出租車。他們絕不會對社會治安構成什麽威脅。在異國他鄉他們勤勞地維持著穩定的生活,默默沿襲著自己的文化。

    這就是我對印度人的全部印象:勤勞,安靜,吃味道怪怪的食物,有東方神秘色彩。在去party的路上,我興奮得都有些緊張,象是要去敲開阿裏巴巴“芝麻開門”的金銀庫。

    直到被主人主婦恭敬地迎進了門,我的緊張興奮才塵埃落定。匆匆環視客廳,飯廳,小客廳...,沒發現什麽讓我覺得很印度的東西。 要不是主人們的服飾和收音機播放的彎彎扭扭的印度歌兒,我會以為自己在一個很純粹的西方人家裏。

    客人們陸陸續續到了,原來不隻是公司同事,他的父親,哥哥,兩個妹妹,妹夫帶著孩子們也來助興。房間裏多了五六個小孩,便一下子熱鬧起來。男孩子都戴著紅色的包頭(Patka),最前麵卷成個包子大小的圓塊。 女孩子胖胖得可愛,穿黑色鑲滿金線花邊的沾地長袍,光著腳在屋裏跑,也不擔心袍子太長會被拌倒。 頭發象黑色的細細鋼絲並微微卷著,眼睛黑黑的,時而友好羞澀地衝我一笑。孩子的父母們與我平日見到的其它印度人一樣,男人們一律白襯衫,西服褲,黑絲襪,或紅或綠的包頭(Turban),金絲眼鏡,落腮胡子,猛一看真是差不多,發愁他們的妻子將怎樣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丈夫; 女人們讓溫色調的絲長袍和同色的紗巾襯托得格外嫵媚,脖子上細細的金項鏈,手腕上帶著三個以上的金手鐲,銀耳環在耳墜上閃閃地亮著,發髻上有奪目的金銀發飾,好象印度真是阿裏巴巴發現的那個寶庫,金銀可以隨便拿。 最有趣的是她們眉心的一枚紅點(Bindi),我曾以為是用香點進肉裏的,卻原來是一個小小的紅色不幹膠,可以輕鬆地貼摘。 她們熱心的告訴我Bindi 不一定是紅的,顏色要同袍子相配才好。

    被這樣一些人包圍著,我又開始找回了印度人家的感覺。 這種感覺在吃晚餐時達到了最高點,因為主人的父親就坐在我旁邊。老人戴的Turban一團火一樣的紅,顯得麵龐越發童顏,他的神情很飄移,不肯講話,對別人的話也沒有反應,象是從另一個世界來,不為任何事物所驚擾。離他那麽近,我覺得有點暈眩,好象坐在天方夜譚的神毯上,身邊有紅色的輕雲飄過。這頓飯我吃得真是不知其味,因為總怕神毯會掉下去。

晚餐後,印度男人們陪公司的客人們聊起了政治金融的話題,印度女人們在廚房裏收拾餐具,準備下一道的點心甜品和茶。姐妹嫂媳和協地忙碌成一團,相互愉快地幫忙,那一幕場景讓我有點感動。

    在談話中,我發現印度人修養很好。 人人英文流利 (雖然有很重的口音),談吐很大方得體,喜歡說笑。孩子們也很懂規矩,從不打擾大人們的談話。女主人是我見過的最漂亮優雅的印度女人,她不疏忽任何客人,對每位客人她都能找到最適當的話題來攀談。她照顧孩子時的姿態簡直象一幅油畫。

    喝過茶後,女主人領我們參觀了他們的祈禱屋(Prayer's Room)。他們信錫克教,每天早晨都要在這間屋裏閱讀經文。為了表示對他們信仰的尊重,我們每個進屋參觀的客人頭上都披了女主人準備的一小塊方布。

    Party終於結束了,在回去的路上,同行的一位男同事突然很感慨地冒出了一句:“看來娶個印度太太也不錯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