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飄雪

我備香茗以待君,咱們談點男人的話題。
正文

邱吉爾的真正傳人布萊爾

(2005-03-03 14:33:26) 下一個
劉小波文章 一位擁有多數民意授權的現代政治人物,能否成為偉大政治家而不淪為平庸政客的關鍵,端賴當他麵對必須做出重大抉擇的曆史時刻之時,能否具有堅定的自由信念、超人的政治遠見、當機立斷的政治魄力和能夠力排眾議的領袖能力,即便在強大民意的壓力麵前,仍然能夠堅持正確的判斷和做出果敢的決策。巧合的是,在隻有二百多年曆史的年輕美國,卻出現過多位敢於逆民意而動的偉大政治家:華盛頓不顧民意的挽留而毅然離開了總統寶座,為美國的總統任期製奠定了基礎,也為後代提供了高貴政治人格的典範;林肯的偉大,不僅在於他的《葛底斯堡演說》,為人類留下了“民治、民有、民享”的珍貴思想遺產。更在於他敢於對抗整個南方的民意,甚至不惜通過南北戰爭來廢除奴隸製,並道出了廢除奴隸製的自由主義箴言:“給奴隸自由就是保障自由人的自由我們將要麽高尚地挽救,要麽卑鄙地喪失人間最後一絲最美好的希望。”羅斯福總統對參與二戰的積極態度,顯然有違於當時美國的大多數民意。正如美國人自我嘲諷地說,珍珠港悲劇發生時,大多數美國人都在做夢,而隻有總統沒有陷於迷夢之中。羅斯福總統為參戰作辯護時提出的“四大自由”,也已經成為不朽的箴言。 更為巧合的是,當倒薩之戰進入倒計時的臨戰狀態之時,在歐洲的英國又出現了一位偉大邱吉爾的真正傳人──布萊爾。 在倒薩問題上,西方聯盟出現二戰之後最為令人擔心的裂痕,歐洲民間的反戰遊行也隨之達到越戰以來的最高潮。美英同盟能否頂住來自盟友內部的強大壓力,其關鍵,表麵上取決於布什總統,而實質上取決於布萊爾首相。因為,盡管美國也有聲勢浩大的反戰遊行,但由於911的深刻教訓,美國的主流民意畢竟支持布什政府。而英國地處歐洲,歐洲三大國中的法德結成反美同盟,新一輪世界性反戰大遊行也由歐洲民間人士發起,英國的反戰遊行競達到空前的上百萬人。在來自法德政府和民意所形成的超強壓力下,布萊爾能否迎風而立,將決定著大多數歐盟國家的抉擇。現在,布萊爾的地位,類似反恐同盟中的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布萊爾挺住了,歐盟的大多數國家也會跟進;布萊爾屈從了,歐盟的大多數國家也很可能退縮。而歐盟作為美國最值得信賴的傳統盟友,如果由於布萊爾的倒下而出現整體性退縮,又必將產生更大的連鎖效應,影響到亞太地區的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的立場。 值得欣慰的是:布萊爾沒有絲毫退縮! 現任的英國首相布萊爾,在新舊世紀之交所發生的一係列重大國際事件上,一直堅定地站在捍衛自由和推廣民主的美國一邊,共同抗擊各種類型的獨裁政權。雖然,布萊爾身為工黨領袖,卻頗有二戰時期的保守黨領袖邱吉爾之風采。眾所周知,二戰前夕,英國首相張伯倫陷於綏靖迷夢之中,並迷迷糊糊地簽署了“慕尼黑協定”,他如此決策很大程度上來自對民意壓力的屈從。而當時還不是首相的丘吉爾則極為清醒,堅決反對英、法兩國的綏靖主義,主張兩國聯合起來以強硬的姿態對抗納粹,並在歐洲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入主唐寧街十號。由此,不僅邱吉爾領導下的英國成為整個歐洲抗擊希特勒的中堅,而且邱吉爾也是力勸美國盡早參戰的最大功臣。1941年8月,當邱吉爾和羅斯福在太西洋上完成第一次私人會麵,並共同簽署了《大西洋憲章》之時,一個美英之間的偉大自由聯盟從此誕生。這一親密的自由聯盟,在21世紀的反恐之戰中的傳人,就是布什總統和布萊爾首相。 現在的布萊爾,之所以在法德的強烈的反美合唱和強大的反戰民間之中,不顧工黨的一貫左傾傳統而堅決地站在右傾的布什總統的身邊,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首先,推廣自由和鏟除獨裁的價值觀,是他本人的一貫道義立場,使他具有了自由大國領袖的曆史責任感。其次,英國在二戰中的作為及其教訓,使他懂得了綏靖主義的巨大危害。再次,他對邪惡政權有著的清醒意識,特別是薩達姆政權的種種無賴作為,使他認識到邪惡政權的侵略成性和不講信用,決不能對之抱有任何幻想。最後,他對曆史時機具有正確的把握:阿富汗反恐之戰的勝利,使他產生了抓住有利的曆史機遇的緊迫感。所以,他對美國倒薩之戰的堅定支持,與其說是軍事上的幫助,不如說更多的是道義上的支持,因為,僅憑美國自身的實力,就足以單獨打敗當今世界上的任何邪惡政權。 而且,我本人在國內接觸西方駐北京使館的經驗,也從另一個側麵驗證了美英同盟的鮮明的道義立場:約見中國持不同政見者和良心犯親屬最多的駐華使館,無疑也是最關心中國人權問題的國家──第一是美國,第二就是英國了。 2003年2月18日於北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