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

政治,美食,旅遊,環境
個人資料
GoBucks!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足球不適合國人?

(2021-06-26 13:38:59) 下一個

疫情爆發之後,大部分的體育賽事都停止了。對於體育迷來說,時間不知道如何打發掉。有的選擇看過去的錄像。

我在孩子的推薦下,在Netflix上看了一級方程式賽車紀錄片,記錄了過去幾年大賽的情節,裏麵競爭激烈,有很多戲劇性的內容,非常精彩,值得推薦。奔馳法拉利紅牛都是強隊。過去在國內有關注過一級方程式賽車,還記得萬寶路讚助的比賽。現在的賽車跟過去大不一樣了。吸煙危害健康,萬寶路早就消失掉了。最近看到網上有賣電池驅動的小賽車,便買了一部。它跟卡丁車差不多,速度能達到每小時10英裏。當然不能跟每小時200+英裏的賽車相比,但也能感到方向盤和速度的存在。小賽車體積小,可以放在車上,開到無人的停車場去駕駛,過把癮。安全頭盔是必須的。

疫苗研發出來後,大地回春,體育賽事也開始多了起來。其中,2020歐洲足球冠軍賽是個亮點。本來是在2020年舉行的冠軍賽,由於疫情而被拖延到今年。足球是發明於歐洲的英國。目前隻有英國有四個隊能參加歐洲冠軍賽,他們分別是,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本來這幾個地區在英國就比較別扭,有的還要鬧獨立,比如蘇格蘭。從曆史來看,歐洲足球是世界一流。世界杯有很多冠軍來自歐洲,比如德國,意大利等。不少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球員平時都到歐洲俱樂部參加比賽。少數亞裔球星也去過歐洲俱樂部。

到了美國之後,體育花樣種類就更多了,一下子不知道該看哪個。坦白說,自打看了美式橄欖球,足球就沒那麽好看了。首先得分低,還經常沒有得分。經常看到的是打懶人球,盤帶太多,失誤太多,臨門一腳欠功夫。每場比賽有90分鍾,比橄欖球多出30分鍾,但精彩程度遠不如橄欖球。橄欖球隻能進攻不能後退,導致球賽一方必須以攻為主,否則就是對方進攻。勝負結果往往要到最後一秒才能決定。它的比賽時間雖短,但每一秒都是高質量的,有看頭的。足球轉播的好處是比賽沒有廣告,但缺點是不能休息,否則容易錯過精彩片段。而橄欖球有很多廣告休息,上廁所吃東西沒問題。球員也可以趁機休息,以最佳狀態參加比賽。

話又說回來。對於高質量高水平的歐洲足球冠軍賽,看頭還是很多的。除了技術水平以外,大多數球員都是身材高大,健壯。看起來似乎足球隻是歐洲人的運動項目。但歐洲國家人口並非個個都是牛高馬大的。北歐人普遍高於南歐,比如德國隊的身高基本都在6尺以上,而西班牙則要矮一截。足球要求速度,靈活,對抗。矮個子的馬拉多納也能成為球星。根據統計,全球90%都適合打足球。可以說,亞裔的身材也是適合踢足球的。相比之下,全球隻有10%的人適合打美式橄欖球和籃球。這對個子較矮的國家民族是不利的。

為什麽中國的足球這些年老上不去呢?很多文章都有分析。改革開放期間,老鄧說過,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可是又有幾個把這當回事?除非體育能夠升官發財。到國內看看,高樓大夏不斷在建,寸土如金。在社區的規劃當中,有幾個考慮到建設公共體育設施的?在美國,各種公眾體育設施到處都是。小孩的棒球場遍布幾乎所有的社區。除此以外,網球場籃球場也是到處都是。我記得,當年的廣州,隻有沙麵有網球場,不免費的。現在,除了學校有一些體育設施,其它基本沒有,而且不對外開放,跟美國完全不一樣。沒有球場,要想提高足球水平基本沒戲。國內有少年體育學校,但普及的集體球類,體育學校是不成功的,尤其像足球這樣的,全世界人口90%都可以參加的。

除了場地以為,國人的孩子有時間訓練的恐怕不多。應試教育把課外的時間都消費掉了,變成了補習。有時間也去練鋼琴等加分活動。在美國的孩子,課外作業量不大,有充足的時間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學鋼琴的也有,但很少。家長有很多都曾經從事過體育活動的,不少曾經是校隊隊員,水平不低。小孩很多體育比賽都是業餘組織的,不少是家長自願參加的。國內是否能成立類似的機構不大清楚,但似乎更多的是有盈利的團體來組織的。過去吃大鍋飯的年代,體育也很吃香,不需要下鄉插隊,而且待遇非常好。當年家人送我去校隊也有這個意思。現在體育講究的是結果,沒拿到金牌恐怕夠嗆。要想拿金牌並非人人都能拿到,難度太大,而且是吃青春飯,成功沒有把握。還不如把時間用在學習,考試,找份紮實的工作更加劃算。似乎隻有沒有人脈錢財資源的農村孩子對體育感興趣,因為這是他們翻身的機會。

總的來說,國內足球要進入世界一流,還需要做很多工作。缺乏基礎設施,資源,教練,教育體係等等都是難題。從目前來看,足球不適合國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還有一個因素是不能由外行去領導內行,以前讓打乒乓球的蔡振華去領導足球,真是笑話:)
股聾 回複 悄悄話 靠低水平簡單重複選人肯定是不行了,要速成就要靠歸化球員,再要堆錢弄幾個國級隊就是打比賽,靠跟水平高於自己的隊打比賽學習提高,再跟更高水平的再學習再提高。
樹屋 回複 悄悄話 除了天生體質與遊牧民族又巨大差異,食物結構也很關鍵
石油附中啊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支持“足球不適合國人”的結論。

足球、籃球等等絕大多數體育競技項目是高度要求身體素質的。看著都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身體素質好的人,出手、出腳隻比您快半隻腳、或者一根手指頭的差距,就足夠產生實質性的差距了 —- 他做那個動作就有效,而您做那個動作就沒用。

東方人隻能在身體靈活性、大腦反應速度方麵跟西方人有所競爭,偶爾有個別天賦極好的東方人可以在肌肉速度、力量方麵比拚一下。這從出生在西方的亞裔小孩子身上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跟當地的同樣條件的小孩子相比,力氣、速度等等的發展要慢一些。
plder 回複 悄悄話 我支持“足球不適合國人”的結論。我指的是足球競賽不適合國人,國人身體條件無法對抗那些跟野獸常年拚搏留下的優勝者的後代,玩玩可以。中國人是農耕民族的後代,身體條件不一樣,產生爆發力的生化指標不一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