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韓媒:中印神盾艦對比 印度設計前衛卻全麵落後(組圖)

(2012-03-30 13:10:51) 下一個

2012-03   東方網

“加爾各答”級首艦在2012年3月服役,比上一代國產驅逐艦的服役時間已晚了11年。(資料圖)

韓國軍事網站《韓國軍事防務網》近日發表文章,對印度國產“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與中國已經服役的052C型驅逐艦進行了性能解讀。文章認為,從目前已經公布的“加爾各答”的各類技術細節來看,其盡管在整體布局優於中國同型裝備,但受製於自身技術整合與外購裝備的局限,最終使其整體戰力提升極為有限。不僅性能較之中國同類戰艦有較大差距,同時也無法有效完成日後的區域防空任務。

近日,印度軍事媒體公布了一條該國國產區域防空艦,即“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的舾裝圖片。圖片顯示,此次進行舾裝的是印度海軍訂購的首批4艘該型驅逐艦的前兩艘。戰艦舾裝尚處於初級階段。盡管印度國產戰艦有一貫的難產風格,但“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的舾裝無疑預示,印度海軍即將具備高端的區域防空能力。而作為印度的近鄰與假想敵,中國早在2003年就下水了其國產首型區域防空艦,即052C型驅逐艦。盡管同屬同一時代戰艦(“加爾各答”級首艦於2003年9月26日於印度馬紮崗船塢有限公司開工建造),但“加爾各答”級相比052C在設計概念與技術應用方麵確實存在一定優勢。但印度卻受製於諸多限製,沒使原本較為高端的布局與技術轉變為戰力優勢。而對於新興海軍國家夢寐以求的海軍區域防空能力而言,對中國已經是實實在在的現實,而對印度,則至少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首先,“加爾各答”未能利用布局優勢

盡管相比航母,在大國海軍中充當輔助角色的區域防空艦僅僅是一款輔助艦艇。但其設計建造對新興海軍國家而言,仍是不小的挑戰。盡管目前世界海軍中,已經有一大批性能成熟的區域防空艦服役,但對於這些國家而言,即使進行看似簡單的戰艦布局設計,也將麵臨諸多困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因布局設計不合理而使戰艦麵臨難以彌補的性能缺陷。

眾所周知,美製“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是世界上第一款區域防空艦。該型戰艦的誕生,尤其是其裝備的“宙斯盾”係統整機與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擴散,不僅使更多國家裝備了這一艦種,同時,其布局也在不斷的改進中發生了本質變化。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宙斯盾”係統的四麵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天線均裝備在艦橋,後兩麵天線的高度略高於前兩麵,四麵天線各負責90度的搜索範圍,從而實現對360度範圍的全麵探測。這一布局至今仍是區域防空艦雷達布置的經典布局,中國的052C型驅逐艦采用的就是這種布局(052C型驅逐艦的四麵雷達處於同一水平麵上)。但問題在於,在這種布局中,雷達位置相對較低,受製於地球曲度,探測距離受到一定限製。但早期相控陣雷達重量較大,“阿利-伯克”上一麵雷達天線就重達4噸,因此考慮到全艦重心,其位置不易過高。但隨著相控陣雷達小型化技術的推進,以歐洲APAR艦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為代表的一批小型化高性能雷達的出現,使將相控陣雷達布置在桅杆頂端成為可能。而印度在設計“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時,其采用的以色列EL/M-2248-MF-STAR有源相控陣雷達正是采用了這種布局。因此,僅就作為區域防空艦靈魂的相控陣雷達布局而言,“加爾各答”級無疑較之中國的052C級領先一代。但受製於自身技術的限製,印度未能有效利用布局優勢。

中國國產防空驅逐艦在2003年就已經下水,由於雷達重量大,導致天線位置較低,不利於擴大搜索範圍。(資料圖)

與其他國家區域防空艦不超過2年的建造周期來看,印度在“加爾各答”級上延續了“十年磨一艦”的傳統。而造成建造過程漫長的重要原因即雷達選型。在該艦建造初期,選擇了以色列自行研發的EL/M-2248-MF-STAR有源相控陣雷達,搭配該國研發的巴拉克-8型中遠程防空導彈,其已經具備了超越歐洲區域防空艦(不包括英國的45型區域防空艦)的作戰能力。但隨著美國宣稱可能向印度出口“宙斯盾”技術,其建造不得不放慢以等待印美兩國之間的具備談判。如果真的為該型戰艦裝備“宙斯盾”係統,則原本為適應以色列雷達而確定的布局將會被完全廢除。原有相比中國同類戰艦的布局優勢將蕩然無存。而即使延續以色列雷達,雷達選型造成的波折,也將使這一布局在印度的成熟過程受到嚴重幹擾,結合該型戰艦在導彈布局上的局限,“加爾各答”級或將秉承印度國產裝備可靠能力低下的傳統。

相比之下,中國的做法無疑更加理智。在自身技術水平,尤其是雷達與大型水麵艦艇建造方麵存在局限的情況下,選擇了相對傳統的雷達布局,同時將後兩麵雷達的高度降低。盡管此舉會對後兩麵雷達的探測造成一定影響,但卻極大降低了戰艦整體設計的難度。同時結合經過升級的俄式垂直發射係統與國產遠程防空導彈,使本國海軍具備了與目前需求相匹配的區域防空能力。與印度盲目追求高性能新技術的做法不同,中國在清晰了解技術難度之後,將整體的技術發展分為若幹步驟,有計劃的逐步推進裝備技術水平。相比印度的“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盡管中國的052C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如相控陣雷達布局與導彈發射方式)內看似存在明顯的技術差距,但就其整體作戰能力,以及其對海軍整體戰力的提升而言,無疑明顯優於印度同行。

其次,“加爾各答”相比老艦提升有限

“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其上一級裝備為印度國產的“德裏”級驅逐艦,盡管兩型戰艦在定位上有所不同,但僅從相對具備共性的戰艦整體設計來看,“加爾各答”級的進步相當有限。

作為一款區域防空艦,隱身性能是其必須具備的性能。在“加爾各答”級的設計過程中,印度結合西方諸多隱形戰艦的經驗,試圖使該型戰艦獲得較好的隱身性能。但最終結果卻差強人意。與“德裏”級類似,“加爾各答”級同樣采用了雙發動機艙布局,此種設計盡管可以有效提升戰艦的戰時抗損能力,但卻必須采用雙煙囪布局,這為戰艦的隱身性能帶來很大影響。其他國家的解決方案是使煙囪傾斜,並盡量融入艦體的隱身設計。而“加爾各答”級卻並未對煙囪采取特殊的隱身處理,相比“德裏”級僅在外形上更加平整,隱身效果並無明顯提升。因此,僅從隱身效果來看,較為陳舊的簡體設計,使“加爾各答”級僅為“德裏”級有限的隱身升級版,其與在隱身性能方麵並不突出的中國052C型驅逐艦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僅能被視作與中國“深圳”號導彈驅逐艦同級的“準隱身”戰艦。

印度上一代國產驅逐艦“德裏”級僅建造三艘,整體性能和中國052A型類似。(資料圖)

從印度已經公布的“加爾各答”級完工設想圖上看,該型戰艦在艦體空間利用方麵,也停留在“德裏”級的水平上。對比完工狀態的“加爾各答”與“德裏”級驅逐艦不難發現,在其前主炮後麵,均建有一個巨大的,與艦橋相連的平台。這一平台的布局,並非印度原創,在世界各國的早期現代化驅逐艦上均能看到。作為印度首級自行設計、建造的大型水麵艦艇,“德裏”級采用此種布局並不能算作是落後,其隻不過采用了當時國際上通用的設計模式。而到了設計“加爾各答”級的時代,仍沿用此種布局,在防空導彈體積並未明顯加大的情況下,此種表現無疑意味著,印度尚未掌握在驅逐艦艦體內部布置垂直發射係統的技術。由此造成的空間浪費與對隱身性能造成的消極影響,無疑將極大影響該型戰艦的整體性能。相比之下,盡管艦體空間不及“加爾各答”級,但中國卻成功的在052C級的前甲板一下布置了48個大型垂直發射單元。“加爾各答”相比“德裏”級有限的技術提升,以及相比中國052C型明顯的技術劣勢一目了然。

第三,“加爾各答”難以勝任區域防空

盡管“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的發展過程並不順利,但其首批戰艦目前畢竟已經進入舾裝階段。由此,可以認為,該型戰艦的全部基本設計已經定型。對於作戰任務並不繁重的印度海軍而言,勝任其寄予的區域防空任務似乎並不困難。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盡管其整體技術想能相對先進,但其卻難以勝任區域防空任務,即使與中國052C型區域防空艦相比也處於下風。

1、以色列雷達局限

盡管美國曾向印度表達了向其轉讓“宙斯盾”技術的意向,並由此對“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的設計、建造造成了不小的負麵影響。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裝備的仍將是其最初設想的以色列EL/M-2248-MF-STAR有源相控陣雷達。該型雷達采用了與美製“宙斯盾”係統的AN/SPY-1型雷達類似的4麵相控陣陣麵,工作在E/F波段,對中高空的戰鬥機目標探測距離超過250公裏,對低空掠海飛行目標(如反艦導彈)則可達到30公裏。陣麵尺寸為2.2米×3.2米,重1500公斤,上麵布置了近3000個收發(T/R)組建,雷達波束可覆蓋方位360度,俯仰-20度至+85度的範圍,可同時跟蹤300個海空目標,引導8至12枚“巴拉克”-8型導彈進行攔截,同時還可控製艦上的其他火炮、反艦導彈等武器進行反艦作戰。

以色列研製的“巴拉克-8”型區域防空導彈(資料圖)

相比之下,中國052C型區域防空艦采用的國產艦載相控陣雷達則要優秀的得多。盡管目前尚無該型雷達的具體技術資料,但現在已經公布服役及在建的該型驅逐艦共有6艘,且該型雷達也成為“瓦良格”號航母的標準配備。從中國未對該型雷達進行大規模改裝即對其進行大量裝備上不難看出,中國不僅滿意其性能,其成熟度與可靠性也已達到實戰水平。而著眼於中國未來可能麵對的海上威脅,該型雷達的整體性能盡管不及美製AN/SPY-1,但基本處於同一水平,領先於以色列與歐洲的同類裝備。因此,僅就艦載雷達性能而言,“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全麵落後於中國052C級驅逐艦。

2、導彈與發射裝置局限

作為“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上最值得稱道的武備,以色列為其量身定做的“巴拉克”-8型遠程艦空導彈無疑是其價值核心。其研發目的是滿足現代中遠程海上防空作戰,成功攔截高性能攻擊機、戰鬥機及各類反艦導彈。其發射裝置采用巴拉克導彈家族一貫的8聯裝垂直發射裝置。該型導彈在整體布局上與以色列自行研發的“德比”中距空空導彈類似,采用十字型鴨翼與尾翼,彈徑200毫米,翼展600毫米,彈重300公斤。最大射程70公裏,在采用類似歐洲“紫苑”導彈的二級推力裝置後,可提升至100公裏以上。該型導彈采用重量為35公斤的戰鬥部,裝有高精度激光近炸印信,鎢合金預製破片可以在有效擊穿現有飛機與導彈的外殼後,破壞其內部結構與設備,保證較高的殺傷能力。在製導方式上,“巴拉克”-8型導彈沒有沿用“巴拉克”-1型導彈的指令+瞄準線製導方式,轉而采用了先進的指令+末端主動雷達製導方式,其在製導方式上的升級,使其在無法完全升級為主動製導導彈的情況下,擺脫了采用半主動製導係統需要目標照射雷達的束縛,對提高多目標攻擊能力有著十分顯著的效果。

作為“巴拉克”-8型導彈的另一賣點,該係統可以使用經過簡單升級的“巴拉克”-1型導彈的8聯裝垂直發射裝置。同時該導彈可以被輕鬆的整合於美製的MK-41垂直發射係統。但對印度的“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而言,其隻能裝備“巴拉克”-8係統的原配發射係統。這就使該係統在日後的技術升級,尤其整合其他彈藥方麵存在明顯不足。發射係統局限使該係統不得不依靠一種導彈對抗各類來襲目標,其中的技術難度可想而知。由此可見,看似先進的“巴拉克”-8係統因在彈藥與發射裝置方麵麵臨嚴重瓶頸,其實際效能或將相當有限,而裝備該係統的“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的性能也就可想而知了。

新建成的“加爾各答”級(資料圖)

相比之下,中國的052C型區域防空艦似乎存在同樣的問題,其采用的升級版俄式垂直發射係統隻能發射一種艦空導彈,幾乎不存在整合其他彈種的可能。但與印度不同,中國自身具備強大的武器獨立研發能力,完全有能力在該型戰艦目前裝備的“海紅旗”-9型遠程艦空導彈基礎上,研發係列化導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054A型導彈護衛艦上已經裝備類似西方的熱發射垂直發射係統。因此,在艦載垂直發射係統方麵已經輕車熟路的中國,完全有能力在對052C型區域防空艦進行技術升級時,為其換裝熱發射垂直發射係統。屆時,052C型區域防空艦將在彈種與發射裝置方麵,取得較之“加爾各答”級的全麵領先。

3、技術拓展局限

作為一款經曆近10年發展的主力戰艦,如果暫時拋開類似投入過多,發展時間較長這類消極因素來看,“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的發展過程,無疑也是印度海軍接觸並實際應用世界先進戰艦技術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講,即使“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最終未能成功建造完成並服役,其仍具備相當的現實價值。事實上,從“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的建造過程來看,其對新技術的驗證,及這些技術在印度海軍中可能進行的拓展,都是相當有限的。

相比之下,中國的052C型區域防空艦似乎同樣未在中國的造艦高潮中起到引導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現階段建造的國產艦艇要比印度高端很多。作為區域防空艦052C的作用,僅為對某一特定裝備進行相應實驗。而這一裝備就是艦載相控陣雷達。從目前艦載相控陣雷達在中國海軍大型水麵艦艇中快速擴散的趨勢來看,052C型區域防空艦無疑很好的完成了自身在技術拓展方麵的使命。

長期以來,印度一直將中國視作假想敵。但按照西方觀念,自身對假想敵的態度,不僅要遏製,更要學習。通過學習對方的經驗,獲得更加有效遏製對方的辦法。而印度恰恰缺乏後者。其在盲目發展軍備的同時,缺乏對中國在發展軍備領域內,鎮定、沉穩辦事風格的學習,最終造成自己在發展軍備方麵,經常事倍功半。“加爾各答”漫長而不成功的發展過程是給印度在這方麵的又一記警鍾。無論在軍備技術還是發展思想方麵,印度都有太多知識需要向中國學習了。(知遠 北風)

“加爾各答”級采用了位置較高的相控陣雷達布局,設計思想前衛,但艦體設計基本仍沿襲“德裏”級。(資料圖)

中國新建成的052C型防空驅逐艦(資料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