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當年“瓦良格”500萬美元運費,曾因無鋼擱置3-4年

(2011-08-05 08:34:57) 下一個

中國航母用鋼躍進 外媒猜測在建航母不止一艘

2011年08月     來源:時代周報

外媒認為中國海軍將通過瓦良格艦掌握操作航母的技術,對日後國產航母的迅速成軍起到關鍵作用。

7月27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在例行的記者會上,首次承認中國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廢舊航母平台改造航母,主要是用於科研實驗和訓練。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石斌撰文稱,自2009年以來我國與周邊鄰國海洋權益爭端集中凸顯,周邊的許多國家和我國的摩擦與爭執驟然升級,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等國紛紛宣稱對我國南沙擁有領土主權,製造爭端。

不少民眾認為,中國周邊國土麵積較小的國家在我國南海的行為肆無忌憚,也是因為我國沒有一支以航母為首的海軍艦隊。但自從“瓦良格”號被普遍關注以來,我國政府極力避免刺激鄰國,以免造成中國將施展“海上霸權”的錯覺。

本報記者黎廣發自大連

早在今年7月以前,有關中國的航母將在建黨90周年之際試航的消息已經廣為流傳。

那天風和日麗,國內外媒體聚焦的海域也是風平浪靜。然而中國擁有航母的事實,卻在此後被廣泛關注。

7月27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在例行的記者會上,首次承認中國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廢舊航母平台改造航母,主要是用於科研實驗和訓練。

因此又有不少人猜測航母將在建軍節試航。8月1日,盡管航母周邊鑼鼓喧天,但它依然靜靜地停靠在大連港。

擁有航母,是中國人數十年的夢想。夢想成真的這一天,終於快來了。

“神秘”航母初露真容

7月31日,周日傍晚,大連宜家,2樓負責紡織類商品的員工正在有些不耐煩地打電話,他需要盡快消除火災警報。

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在這個區域打量著各種商品,但在東北區域靠近露天的消防通道門邊,聚集著一群看上去與消費者格格不入的人,他們看著消防玻璃門上貼著磨砂膠紙的一個小洞,透過這裏能看到香爐礁港口附近停著的一艘航母。

由於他們希望看得更近一點,於是不小心擠壓到了門把手上的消防報警按鈕。但沒有人理會這個聲音。

然而實際上,這並不是“瞻仰”航母的最佳位置。

軍事迷們通常都守候在航母南海岸的蔚藍公寓,這棟樓有24層,很容易就能看清楚航母上那些工人的一舉一動。

盡管如此,蔚藍公寓裏的居民在談及這艘每天都能目睹的航母時,仍然顯得小心翼翼。一位住戶向時代周報記者回憶:“有人因為說了航母的事,就被帶走了。”

對此,時代周報記者聯係了負責航母改造的相關負責人,該人士表示:“因為上層領導有明確的規定,有關這一項目的任何事都不能說。”不過這一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補充道:“雖然我們有規定在身,但是我們並沒有說禁止媒體對其進行報道,你們可以猜測,我們不會追究責任。”

對於官方的閉口不談,解放軍退役少將、現任中國政策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的彭光謙曾做過解答,理由是害怕被國際社會誤會。

在談及航母時,彭光謙曾說:中國有1.8萬多公裏海岸線,300多萬平方公裏的海洋國土,然而隨著中國的發展,依靠現代化海軍力量來保衛海洋權益的任務越來越重,因此中國有必要建造航母,但並不會在第一時間對外公布,他的疑慮是,張揚建造航母,會造成中國在炫耀武力的現象。

而另一方麵的原因是,最近幾個月南海局勢出現異常,因此中國航母試航顯得格外敏感。

航母用鋼躍進

實際上,這艘航母在此之前一直被民眾稱為“瓦良格”號。

“瓦良格”號是蘇聯在1985年動工興建的第三代重型載機巡洋艦。中方於上世紀末將其從烏克蘭購得。

在“瓦良格”號於2002年運抵大連時,僅是空殼一件,所有的動力裝置、武器裝備以及雷達等設備都已經被拆除完畢,甚至在船艙內部還有爆破拆除裝備所遺留的損傷。

這對於從未製造過航母的中方是一項挑戰。

據海軍軍事專家李傑介紹,航母的係統設計需要有高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與一般的艦船工藝完全不同。而據另一位不願具名的軍事專家補充,修建航母的平台建設並不是難點,但航母的鋼板和焊接技術目前是我國急需解決的課題。

據其介紹,航母的外殼鋼板需要在水裏承受巨大的壓力,而甲板的鋼材又需要由大麵積、高強度的鋼板焊接而成,而我國目前還沒有能力生產甲板上攔阻索需要的鋼材。因此在航母的建設方麵,材料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根據全球最大的中文軍事網站鐵血網上的一篇文章回憶,“瓦良格”在運抵大連後,並未即刻動工,一直存放了三四年,原因是我國沒有修複航母所用的鋼材。文中透露,大連公安局的一位副處長在2003年舉行APEC(環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期間表示,“瓦良格”號剛拖回來的時候就想修,但大連造船廠和海軍對“瓦良格”號進行檢查後發現,蘇聯的造船水平比國內高很多。

據這名副處表示,“瓦良格”使用的是蘇聯軍艦特殊鋼,在運抵中國之前已經十餘年沒有進行過防鏽處理,但在國內檢查後發現,瓦良格的鋼可以自然抵禦海水腐蝕;此外,為了防止磁性水雷或者磁力探測到軍艦,一般重要的軍艦都是無磁的,即使由於自然界本身所帶有的磁場,致使軍艦在航行數年後必須進行逆向消磁,但“瓦良格”在中國進行“體檢”時,磁力依然為零。

對此,著名軍事專家、海軍少將張召忠並未否認這一情況,他曾表示:“我們想造航母,於是拿出4000多萬美元給造船廠,修路、建船塢、蓋工房,隻是等這些基礎設施都搞完了,才發現我們沒有造航母用的鋼。”

因此從2000年起,我國開始與俄羅斯談判,希望引進這種特殊鋼的生產技術,與此同時,國內也開始組織技術力量生產這一特殊鋼材。

而根據2009年7月19日日本共同社援引加拿大軍事《漢和防務評論》的報道稱,中國即將開始建造的國產航空母艦所用鋼鐵,是由上海寶鋼製造的特種鋼。而寶鋼公司建立時,日本也曾出資並提供技術。

根據寶鋼去年年底發布的消息顯示,寶鋼已經在2008年開發出了1100兆帕的特殊鋼。

深藍海軍第一艦

此前所指的《漢和防務評論》曾指出,中國首個國產航母將會在上海長興造船廠製造,選址是為了方便從寶鋼運輸特種鋼。

言下之意正是我國目前正在建造的航母不止一艘。一位軍方的高層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另外一艘軍艦正在上海建造,並說明“瓦良格”號改裝的總設計也出自上海某船舶研究所。也就是說,上海方麵目前也正在建造航母,“瓦良格”號隻是中國航母之路的一個鼻祖。

實際上,早在2009年初,香港《南華早報》引述“某軍方人士”的爆料稱,到2020年,解放軍將建造完成四艘中型航母,這些航母的排水量將達到65000噸左右,與“瓦良格”號吃水相當。而《朝日新聞》則在不久後撰文稱,其中兩艘將采用核動力進行推動,其技術來自俄羅斯未完工的“烏裏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外媒稱瓦良格艦將搭載沈飛生產的殲-15艦載機。殲-15雖然繼承了蘇-27的機體,擁有較大載彈量,但滑躍起飛卻要求其嚴格起飛重量,不能掛副油箱,導彈掛載數量也很少。(資料圖)

一位與由中央管理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高層接觸密切的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了這一點,並稱或許不用等到2020年。

而“瓦良格”號作為中國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也肩負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隻是,外界仍對實際年齡接近30歲的“瓦良格”號頗有微詞,除了動力係統過時外,也沒有彈射起飛的裝置。

但軍事專家普遍認為,“瓦良格”號的主要任務還是以訓練為主。包括飛行員訓練、作戰指揮控製係統調試、航母戰鬥群作戰模式構建等使命。而對“瓦良格”號的改裝過程,也將是對工程技術人員的訓練。

這種發展模式實際上也是英美兩國航母發展的起步模式。據資料記載,1912年底,英國海軍部將老式“競技神”號輕巡洋艦改建成一艘專門搭載海軍飛機的母艦,改裝完畢的“競技神”號進行了大量飛行試驗。1920年,美國海軍大型運煤船“朱庇特”號駛入諾福克海軍造船廠,進行了為期2年的改裝,最終成為美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

這一做法,同樣也極富中國軍工的發展特色:引進一批—研究一批—成熟一批—製造一批。

但目前,我國仍處在這一鏈條中的第二階段。據了解,為了能多、快、好、準地駕馭航母,我國已經在武漢以“瓦良格”號為雛形,修建了一座用於訓練的水泥航母。

新華社主管的《瞭望東方周刊》在今年4月份的一篇調查中披露,湖北武漢的黃家湖畔,已經修建起了一座“水泥航母”。

日本《朝日新聞》曾指出,“水泥航母”從2008年開始建設,全長大約300米,與即將擔當訓練任務的“瓦良格”號航母屬同一型號。

怒海爭鋒

8月2日,日本公布了2011年度的《防衛白皮書》,書中指出,“中國在東海、南海等海域的活動範圍正在不斷地擴大、日趨活躍。今後,中國海洋活動範圍的擴大以及頻繁的活動將成為常態化。”

而新版的白皮書中將2010年9月中日撞船事件發生後中國方麵的對應方式作為開頭,事實上,中日在海洋上麵發生的摩擦並不止撞船事件,釣魚島的主權問題一直是摩擦的焦點。白皮書同樣也因為稱自己擁有韓國的獨島(日本稱其為“竹島”),因而也引發了日韓的外交衝突。

這僅僅是發生在我國領海中的一個問題。

此前,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石斌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寫道,自2009年以來我國與周邊鄰國海洋權益爭端集中凸顯,周邊的許多國家和我國的摩擦與爭執驟然升級,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等國紛紛宣稱對我國南沙擁有領土主權,製造爭端。

中國不少民眾認為,中國周邊國土麵積較小的國家在我國南海的行為肆無忌憚,也是因為我國沒有一支以航母為首的海軍艦隊。

但自從“瓦良格”號被普遍關注以來,我國政府極力因避免對“瓦良格”號的報道刺激鄰國,造成中國將施展“海上霸權”的錯覺。

無可避免的是,“瓦良格”號已經普遍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日本的《產經新聞》曾表示,日本對中國航母艦隊的擔心,主要集中在當前美國影響力日益削弱的背景下會讓日美無法抗衡中國。因此,在航母試航以前,中國著名軍事評論家彭光謙少將日前撰文說道,對於中國這樣一個GDP總量位居世界第二、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0%的大國來說,擁有航母有其現實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並不值得外界大驚小怪。

海軍裝備部前部長鄭明也在日前接受《新世紀》記者的采訪時強調,以前沒有航母,“積極防禦”其實是“有限防禦”,“比如其他國家侵犯了我國在南海的權益,由於我們力量達不到,有時也就提出抗議留個備忘錄說說而已。”

鄭明補充道:“我們反擊侵略,保衛領土領海主權,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必須要擁有航母。這就像我們擁有核武器一樣,同樣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溫陽東對本文亦有貢獻

幕後故事:多舛“瓦良格”

某些網站對“瓦良格”號的注釋中,可以看到俄語名為“Варяг”的航空母艦的圖示旁有一張小圖,這張小圖由三幅國旗組成,分別為:蘇聯、烏克蘭和中國。而這三個國家,也恰恰標注出了“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的波折航線圖。

上世紀80年代末,美蘇爭霸進入第三階段,為了對抗配備有蒸汽彈射器的航空母艦,蘇聯意圖建造一艘9萬噸級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由於資金短缺,蘇聯被迫降低標準,最終隻達到65000噸的規模。

1988年,“瓦良格”號帶著滑跳式甲板下水,隨後立刻麵臨著蘇聯解體的窘境。這艘建造率僅達到68%的航母被安置在了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內。雖然烏克蘭前總統克拉夫丘克在1991年競選總統時宣稱“烏克蘭需要‘瓦良格’號”,但由於烏克蘭自身經濟的停滯不前,加上與俄羅斯商榷達不成一致,“瓦良格”號航母隻能停在舾裝碼頭上任憑風吹日曬。

“戴高樂”號航母不僅是法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而且它也是唯一一艘不屬於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外媒認為,瓦良格艦服役後中國海軍將晉身第二梯隊,與英法俄比肩。

直至1997年,《珍氏雜誌》報道了“瓦良格”號即將解體後,未建造完成的“瓦良格”號再度引起世人關注。在將艦上所有的機電設備拆除工程完成後,烏克蘭公布希望以2000萬美元的價錢,招攬這艘解體艦的新主。此時中國借由於香港注冊的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與烏方簽訂合約,購買其母艦,並宣稱將作為澳門的海上賭場之用。

1999年7月,與“瓦良格”號已有數年感情的黑海船廠廠長馬卡羅夫,淚流滿麵地看著澳門公司所雇用的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海上之旅。不料當“瓦良格”號準備通過土耳其控製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土耳其政府以“船體過大、影響博斯普魯斯海峽其他船隻正常航行”為由,多次拒絕了“瓦良格”號繼續前行的意願,創律公司隻能每天向拖船公司支付8500美元,並每個月向烏克蘭港口當局繳付1.7萬美元的停泊費。

經多次外交協商後,中烏雙方於2001年達成放行協議。然而原定10月25日的通航當天,土耳其海峽風浪突起,拖帶“瓦良格”號的拖船纜繩也因風浪太大而斷裂。

當年11月1日,土耳其當局從淩晨起暫時關閉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峽,“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船體通過。隨後,在航行過程中又多次出現拖纜斷裂,導致人員傷亡的事故。

在經曆了4個月的航行後,於2002年3月3日抵達大連港。整個航程達1.52萬海裏,花費達500萬美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