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瑞士稱亞洲多國製定應急計劃防範中國軍力擴張

(2010-09-17 13:13:45) 下一個

瑞士稱亞洲多國製定應急計劃防範中國軍力擴張
2010年09月   來源: 東方網

中國海軍新型隱身護衛艦發射反潛火箭彈  

    瑞士國際關係與安全網15日報道,亞洲鄰國由於憂慮中國的軍力擴張及其長遠意圖,因此在享受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受益的同時,也製定應急計劃強化軍事力量應對中國軍力,並鼓勵美國繼續深度參與亞洲地區事務。

    亞洲多國製定應急計劃防範中國軍力擴張

    美國高級國際政治問題分析家羅伯特·薩特稱,最近幾周美國與亞太地區國家官方及其他專家的互動,證明美國盟友和夥伴官方與專家意見似乎不同與這些國家的媒體主流意見——美國正在衰落,而中國正在挑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關係。

    報道稱,亞太地區官方與非官方專家認為,想要成為亞洲領導人,中國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雖然中國的雙贏外交政策頗令人欣慰,但需要注意的是,若非會直接或間接對中國有利,否則其是不會對亞太地區做出多少貢獻的。

    亞洲鄰國常常對中國的軍事建設和長期意圖持懷疑態度,因此在享受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受益的同時,也製定應急計劃強化軍事力量應對中國軍力。他們還努力開展國內軍事建設,並試圖通過地區組織與中國建立羈絆,還鼓勵美國繼續深度參與亞洲地區事務。

    相比之下,在向亞洲各國提供其經濟發展所需安全環境的領域中,美國則被認為處在一個獨特的位置上。發展需要穩定,因為亞洲國家彼此互不信任,所以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安全承諾,而這種承諾需要美國付出很大的代價,往往還極具風險。

    報道稱,亞洲各國承認,沒有哪個亞洲國家或聯合力量承擔得起這種成本、風險及承諾。他們還認識到,中國貿易中半數為加工貿易,而其加工貿易量占據了亞洲加工貿易的大多數;地區貿易則依賴於地區出口,而美國每年都會吸收上千億亞洲產品,並維持著一個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亞洲國家都承擔不起的巨大貿易赤字。

    美國其他令中國周邊國家歡迎的其他原因包括,美國軍事、情報及其安全機構幾乎與亞太地區所有國家互動;以及由美國非政府部門發展起來的雙方長期存在的積極關係——其中包括1965年美國移民法修改以來,遷居美國的數百萬亞洲移民。

   希望美軍維持亞太優勢維持軍力平衡

    文章稱,目前美國亞洲地區盟國政府與專家一方麵支持近來美國對中國的強硬態度,另外一方麵又擔心美中兩國緊張局勢升級至難以控製的地步。他們希望美國能夠抑製中國的脅迫和擴張,同時還要避免對抗。

    今年7月河內召開的東盟區域論壇期間,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就南海問題向中國發難;而後,一艘美國航母及其他先進戰艦又抵達越南峴港。文章指出,現在,許多亞太國家都在關注中國會這些事件做出什麽樣的反應。

    與此同時,許多官方與非官方專家也對地區未來發展表示強烈關注。他們想知道,美國能否兌現其軍事與經濟承諾。全球經濟危機與美國經濟衰退導致美國背負巨額債務負擔,使人們對未來美國軍事開支問題充滿疑慮。而且,文章還稱,經濟危機與經濟衰退不但對美國自由貿易政策構成了挑戰,也對其維持對亞洲不對稱貿易關係的能力構成了挑戰。

    就中國而言,其經濟、軍事與政治影響力似乎仍在走上坡路。中國的軍力建設已對美國協防台灣的能力構成了嚴峻挑戰。中國的反介入努力,也可能會對美國保護其位於中國周邊地區的利益的能力構成不良影響。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盟友的緊張可能會對美國的處交政策構成挑戰。亞洲盟友會謹慎看待美國政策在深度參與敏感地區問題時的表現——其如何在避免發生嚴重對抗與衝突的同時,抵消中國的單邊主義和脅迫。對於美國如何維持其軍事優勢、確保亞洲自由貿易的問題,他們也將拭目以待。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認為,對於美國而言,其對像台灣問題等敏感問題的處理,可能會使其更加難以安撫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目前,許多美國的亞太友國都在考慮亞洲新秩序的格局、如何在新的格局中牟取最大利益的問題,因此,其將會繼續呼籲美國避免做出會被視為具有破壞性或對抗性的舉動。(編譯:春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