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王克勤的傳奇人生:蔣介石一個旅也換不來他

(2010-07-05 11:14:32) 下一個

王克勤的傳奇人生:蔣介石一個旅也換不來他
2010年07月    來源:人民網

2009年9月10日,由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結果揭曉,王克勤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於是,王克勤這個名字又一次響徹全國。與其他當選的“雙百”英模不同的是,王克勤是從一名被俘士兵成長起來的人民功臣,其人生經曆頗具傳奇色彩。

    從解放戰士到人民英雄

    1945年冬天,一個大雪紛飛的晚上,晉冀魯豫野戰軍六縱五十二團一營營長鄭文博和教導員武效賢蹲在一間小屋裏聽一連指導員匯報:“我們連裏一排一班新補充的戰士王克勤同誌,從國民黨三十軍解放過來後一直不安心,工作不帶勁,背後還經常發牢騷,對被俘很不服氣……”

    “怎麽,他不想幹嗎?”鄭文博問道。

    “是的。”指導員回答,“他說一支破三八、幾十發子彈,真夠嗆,還不如回去扛機槍,打起仗來噠噠噠,那才夠勁呢!”

    “唔,原來是個機槍手。”武效賢開始注意起來。

    “他是一名老機槍手,各種機槍都摸得很熟。和他一起解放過來的戰士都叫他‘機槍聖手’,還說他打起仗來點子特多,在國民黨軍隊裏還立過戰功哩。”指導員又說。

    “是王牌三十軍的,又是‘機槍聖手’和老蔣的功臣,看不起我們,這也難怪。可是,到現在還有這樣的看法,個性倒是不賴。”鄭文博開玩笑說。

    武效賢心想,營裏倒有幾支蘇聯造的重機槍,老戰士還沒有一個能很好地使喚它,要是王克勤能使,並且願意把經驗和技術教給別人,那該有多好!他決定抽個時間去訪訪這個倔強的戰士。

    隔了兩天,武效賢去了一連,剛進門,就發現一班的戰士圍在一起,聚精會神地看著一名蒙住雙眼的大個子戰士在擺弄一挺機槍。

    “教導員來啦!”班長發現了武效賢,向他報告說,他們正在請王克勤表演裝卸機槍。王克勤似乎有點緊張,站在那兒不知所措。“你喜歡它麽?”武效賢指著機槍問王克勤。”

    “喜……喜歡。”

    “那就給你用吧,不過,你得把全班的同誌都教會。”

    “行!”

王克勤的回答簡單又幹脆。武效賢覺得奇怪,這樣一個純樸可愛的年輕人,怎麽會看不起共產黨部隊?他被一塊厚厚的手巾蒙住雙眼,都能搞清機槍的任何一個細小部位,又是什麽東西蒙住了他的心,讓他看不清誰是親人誰是敵人?

    當時解放軍普遍開展的訴苦運動,是幫助新入伍戰士提高階級覺悟、認清誰是敵人誰是階級兄弟的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部隊休整時,王克勤所在部隊也及時開展了訴苦運動。訴苦大會第一天,幾個新參軍的農民戰士沉痛地控訴了被國民黨反動派和地主、惡霸剝削欺壓的痛苦經曆:有的父母被殺了,有的妻子被強奸了,有的被逼得四處逃荒……講到傷心處,台上台下一片唏噓聲,要翻身、要報仇的口號,從四麵八方潮水般湧起。

    起初,王克勤用懷疑的目光看待眼前的一切。但不久,此情此景就勾起了他對自己悲慘身世的回憶。他也走上台去,控訴國民黨反動統治給他一家帶來的悲慘遭遇。王克勤1920年出生於安徽省阜陽縣王東店村(今安徽省潁上縣六十鋪鎮高菜園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中有父母和一個弟弟,一家人靠租種地主的三畝薄田度日,生活十分艱難。後來,父親因地租太高同地主吵了幾句,竟被打成重傷。王克勤13歲時,父親含恨去世。自此,母子三人隻好靠乞討度日。1939年7月,19歲的王克勤被保長繩捆索綁抓去當了壯丁。他思念母親和弟弟,曾三次逃跑三次被抓回,每次都遭到毒打。後來,母親和弟弟在外出要飯時下落不明。吐了苦水,王克勤感到同誌們都是自己的窮苦兄弟,與大夥便拉近了距離。

    對王克勤影響最大的還是1946年8月打響的隴海戰役,這是王克勤等許多新解放戰士參加解放軍後打的第一仗。進入陣地後,連長發現新解放戰士都或多或少地帶有一些猶豫和畏縮情緒,王克勤也是如此。他想起了王克勤有一次說的一件事:國民黨軍官經常對士兵們宣傳說,共產黨的軍隊對俘虜起初很好,打仗時卻把俘虜放在前麵當炮灰。連長想對王克勤他們說些什麽,但還是忍住了,他想最好還是讓事實來說話吧。

    衝鋒號響了,解放軍黨員幹部們像往常一樣,帶頭衝殺在最前麵。他們有的光榮負傷了,有的壯烈犧牲了。突然,王克勤“呼”的一聲抱著機槍站了起來,向躲在後麵的解放戰士高聲喊道:“衝啊!”於是大家都勇猛地衝了上去。戰鬥的後一階段,王克勤打得很勇猛,讓他的那挺機槍發揮了最大威力,有時地形阻礙了他,他便抱起機槍站直了身子射擊;敵人一逃跑,他便把機槍背帶一掛,抱著機槍一麵追趕一麵掃射。戰鬥結束後,營、連領導表揚了他,他卻難過得哭起來了:“我對不起開始衝鋒時那些傷亡的同誌……”

    到這時,王克勤徹底體會到,解放軍確實是勞苦大眾自己的軍隊;盡管這支軍隊的裝備還不好,生活也很艱苦,但大家為了打倒國民黨,使窮苦人民翻身得解放,都不怕困難、不怕犧牲。解決了思想疙瘩,王克勤決心在人民解放軍裏好好幹,此後,他靠一挺機槍累計殲敵232名,多次榮立戰功,被部隊授予“一等戰鬥英雄”光榮稱號。

首創“三大互助” 建立不朽功勳

    1946年8月下旬定陶戰役後,王克勤被提升為班長。9月,王克勤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莊嚴的黨旗下鄭重宣誓:永遠做一名獻身人民解放事業的革命戰士,為黨、為軍帶好這個班。

    說實話,當班長對王克勤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他雖然軍事技術好,有作戰經驗,但對如何帶好一個班卻一點經驗也沒有。況且班裏既有老戰士,又有從解放區入伍的新戰士,還有剛從國民黨那邊過來的解放戰士,成分複雜,技術水平懸殊,如何才能帶好這個班呢?

    王克勤深諳團結協作對保障戰鬥勝利的極端重要性。受當時解放區普遍成立農業生產互助組的啟發,他根據自己的實踐和觀察,創造性地在班裏成立了思想、技術、生活互助組,組長由大夥推選,自由結合編組。

    王克勤創立的這一“三大互助”帶兵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老骨幹充分發揮了傳幫帶作用;解放戰士既受到了教育,又發揮了技術特長;從解放區入伍的新兵既能很好地宣傳解放區的新氣象,又能很快從老骨幹和解放戰士那兒學到軍事技術。班裏每位戰士的優點和長處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每人的不足和短處又能在其他同誌的幫助下,得到克服和彌補。“三大互助”使王克勤班迅速增強了凝聚力,提高了戰鬥力。在山東巨野戰役中,王克勤班所在的一營擔任了分割國民黨整編第十一師的任務,後由於敵情變化,一營由進攻轉為防禦。王克勤班一天打退敵人十餘次進攻,斃傷敵人123名,而自己無一傷亡。

    戰後,五十二團政治處主任蔣科在旅部召開的總結工作會議上,著重匯報了王克勤和王克勤班的事跡,旅政委李震認為這是很好的典型,應向全旅推廣。經旅首長批準,該班記大功一次,王克勤也榮膺互助模範稱號。不久,王克勤被提升為排長。

    晉冀魯豫野戰軍政治部聽到六縱關於“王克勤班”的專題匯報後,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極為重視,野戰軍政治部很快發出了“學習王克勤班”的指示,所屬各縱隊迅即展開了學習王克勤的運動,以“尊幹愛兵,團結互助”為核心內容的王克勤運動在軍區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晉冀魯豫野戰軍普遍開展的學習王克勤運動引起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關注。解放戰爭初期,我軍的補充兵源很多來自被俘後自願參軍的蔣軍士兵。由於部分解放戰士不習慣我軍生活等原因,新解放戰士開小差逃跑的現象一度比較嚴重,甚至有的再次投敵。這時候,如何改造新解放戰士成為擺在中央及我軍各級指揮員麵前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王克勤是俘虜兵入伍的,他當了英雄和典型,本身就是教育和改造新解放戰士的一個極好教材,而他首創的在我軍最基層建立互助組,開展思想、技術、生活三大互助的帶兵方法,更是迅速提高我軍戰鬥力、凝聚力,特別是改造俘虜兵的好辦法。因此,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及時做出決定,在全軍全麵開展王克勤運動。1946年12月11日,黨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發表了題為《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的社論,闡述了開展王克勤運動的重大意義和方法,高度評價王克勤“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創造了新的光輝的範例”,希望全解放區的軍民,都能按照當前自己的條件,選擇自己的典型,來普遍有力地推廣這一運動。

    這篇社論在全國各解放區的指戰員中引起很大反響,全軍迅速掀起了一個開展王克勤運動的高潮,當時幾乎所有的班、排都成立了互助小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三大互助”運動。在不長的時間裏,大批王克勤式的模範班、排和英雄人物湧現出來,全軍的戰鬥力得到迅速提高。

王克勤和王克勤運動永生

    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主力4個縱隊12萬餘人一舉渡過黃河天塹,拉開了戰略大反攻的序幕。7月5日拂曉,我軍突然包圍了定陶城。王克勤所在的一營一連擔任突擊連,營首長耐不住王克勤的軟磨硬泡,答應把突擊任務交給他們排。此前,王克勤因在搶渡黃河時中了暑熱,身體日見消瘦,每頓飯隻吃半個饃就擱下了碗,給他煮麵條湯他也喝不下幾口。攻城戰鬥就要打響,全排的同誌都勸他留在後麵,他卻笑著說:“這是我們大反攻的第一仗,我不能不去。這點小病,一聽到槍聲就會好的。”

    王克勤仔細觀察著前麵的地形。城牆有兩丈多高,城牆外麵有護城壕和鹿砦。他幫戰士們選擇了衝鋒道路,又跑到各班檢查了一遍,直到看不出一點問題,這才放了心。

    7月10日晚8時零5分,一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攻城正式開始。我軍的炮火過後,王克勤高喊一聲:“衝啊!”隨即躍出塹壕,戰士們緊緊跟在他的後麵。

    王克勤第一個衝過鹿砦,跳過護城壕。到了剛被炮火掀開的一個城牆缺口下麵,他喊了一聲:“架雲梯!”三班副班長和兩個戰士剛把雲梯架起來,王克勤就率先踏上了梯子。這時一發炮彈落在梯子的左邊,他來不及采取任何躲避措施,爆炸聲一起,他就倒了下去。戰士們回身去救他,他喘著粗氣說:“不用管我,快衝……衝上去!”戰士們隻得強忍悲痛登上城牆,打退了敵人的反撲。王克勤見登城成功,從腰中艱難地抽出信號槍,朝天扣動了扳機。看到大部隊衝殺過來後,他慢慢閉上了眼睛……

    王克勤英勇犧牲的不幸消息很快被上報到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部,劉伯承、鄧小平等首長十分悲痛,劉伯承捶著桌子喊道:“蔣介石一個旅也換不來我一個王克勤!”司令員的意思十分明了,定陶之戰雖然消滅敵人一個旅,但卻倒下我全軍的旗手,可惜啊!司令員拿來紙、筆,親自撰寫了一份唁電,以他和鄧小平兩人的名義,拍發到六縱司令部:

    我們以極悲痛的心情悼唁本軍著名英雄王克勤同誌,悼唁一切為人民事業而犧牲的烈士們。王克勤同誌一年來建立了很多戰功,樹立起戰鬥與訓練、技術與勇敢結合的為我全軍所學習的新的進步的範例。我們對於他這種為人民立功不顧一切奮勇殺敵的犧牲精神和高尚品質,表示無限崇敬。為了永遠紀念王克勤同誌,決定王克勤所在排永遠保持王克勤排的光榮稱號。號召全軍學習王克勤同誌,並為繼續開展王克勤運動而奮鬥,直到全部殲滅進犯軍。

    王克勤同誌永垂不朽!

    消息傳到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所在地延安,延安軍民也相繼組織了一係列悼念王克勤烈士的活動,《解放日報》還專門刊登了李直作詞、鐵民作曲的悼念歌曲《展開王克勤運動》。

    新中國成立後,以尊幹愛兵、團結互助為核心內容的王克勤運動隨著時間的推移愈加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戰鬥互助小組被寫進戰鬥條例,思想、技術、生活三大互助活動在各部隊持久地開展著。尤其是王克勤生前所在連,幾十年來更是堅持學習王克勤不動搖。從王克勤犧牲直到現在,該連每次集合點名,總是第一個喊響王克勤的名字,然後全連齊聲答“到”,表示王克勤永遠活在他們的行列中。1990年12月,中央軍委授予這個連“尊幹愛兵模範連”榮譽稱號。1991年11月21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親臨王克勤生前所在連考察,並揮筆題詞:“尊幹愛兵,團結奮進。”(王增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